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

关于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7) 说说(48) 名言(32) 诗词(378) 祝福(16) 心语(3)

  • 《过故人庄》古诗知识点大全

  • 故人,文学
  • 《过故人庄》古诗知识点大全

      在*日的学*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故人庄》古诗知识点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过故人庄》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过故人庄》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注释

      1、重阳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俗

      2、还: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

      3、就:靠*、赴,也指欣赏的意思

      4、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体现了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5、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韵译】: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翻译 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尝着菊花酒。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全诗赏析 《过故人庄》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静的田园生活,用语*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易*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浅枯燥。它是在*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阅读全文]...

2022-03-29 00:45:10
  • 古诗词知识点

  • 古诗词知识点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赤壁

      1、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与这次战役有关的任意两个历史人物。此诗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赤壁之战;周瑜、曹操;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2、赏析最后两句。

      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暗示赤壁之战如果不刮东风,周瑜就不能纵火,就有可能战败。曲折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之情,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3、最后两句议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者不以成败论英雄)。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情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之情。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5、你认为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借一件古物,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6、你认为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曲折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之情,诗人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能施展,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7、本诗用“折戟”“二乔”这样的“小物”“小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赏析。

      本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赤壁之战,联想到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具体可感,富于形象性、艺术性。

      8、最后两句议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见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者不以成败论英雄)。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情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之情。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9、你认为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借一件古物,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0、你认为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曲折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之情,诗人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能施展,暗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11、本诗用“折戟”“二乔”这样的“小物”“小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赏析。

      本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赤壁之战,联想到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具体可感,富于形象性、艺术性。

      登飞来峰

      1、最后两句包含什么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2、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

      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写眼前景,又比喻()。“层”字面是指(),实际是指()。

      指当时阻挠改革的保守势力,比喻困难、挫折、障碍等;千寻塔的层;政治上的决策者。

      4、请写出其他与登高有关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5、赏析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运用比喻,从具体的形象中提炼出人生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表达了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

      过零丁洋

      1、诗的开头两句作者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一是:受朝廷选拔做官。

      二是:起兵抗元。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这两句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我要留下这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光照史册。这两句激情慷慨地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和为正义事业献身的民族气节。几百年来广为传颂,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敌人的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他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时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宁愿为国捐躯决不投降的思想感情。浣溪沙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首词是怀人之作?

      去年天气就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

      4、简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好在哪里。

      (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是天然奇偶。

      (2)蕴含着生活哲理: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年华流逝的感伤。

      (3)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发人深省。

      (4)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5、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是天然奇偶。

    [阅读全文]...

2021-12-08 16:42:37
  • 有关春晓古诗知识

  • 知识
  • 有关春晓古诗知识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春晓古诗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前言】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易浅*,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阅读全文]...

2022-04-17 20:19:56
  • 饮酒古诗知识点归纳

  •   饮酒 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知识点归纳:

      1、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练*题:

      1、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3、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4、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脱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6、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

      1、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2、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心远地自偏

      5、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6、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示例二: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饮酒知识点归纳]

    [阅读全文]...

2021-12-25 14:40:36
  • 详解古诗中的风知识点

  •   中的风

      一、东风

      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是指春风,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东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反衬伤逝之情,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渲染离别情绪,如《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3)象征专制者和造成悲剧的恶势力,如《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4)比喻重要的条件,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俗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南风

      古诗中的南风即夏风,常象征欣欣向荣,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如《观刈麦》中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南风有时还用于寄寓思乡之情,如《寄东鲁二稚子》中的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烘托恬淡的心境,如刘攽《新晴》中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2)南风也叫薰风,如苏轼的《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三、西风

      古诗中的西风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西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寄托相思之情,如《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感伤韶华已逝,如晏殊《》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3)渲染凄凉气氛,寄寓身世之伤,如马致远《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辛弃疾《水龙吟》中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蒋捷《虞美人》中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4)营造苍茫、悲壮之美,如李白《忆秦娥》中的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四、北风

      古诗中的北风即冬风,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大多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渲染游子怀乡之思,如汉代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2)抒写伤别之情,如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3)比喻强劲势力,如岑参《》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郑思肖《寒菊》中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详解古诗中的风知识点]

    [阅读全文]...

2022-06-07 16:53:32
  • 古诗词背诵知识点

  • 古诗词背诵知识点

      1.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相。原文中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回乡偶书》中通过一个小小生活细节寄寓作者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李商隐的《夜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邻一样的亲*,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杜牧《江南春》中写景的句子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0.杜甫的《望岳》 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曹操的'《观沧海》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描写*原广阔景象的诗句: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18.杜甫的《春望》 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阅读全文]...

2022-06-03 07:32:17
  • 精选小学古诗文知识大赛题目

  • 古诗文,知识,小学
  • 精选小学古诗文知识大赛题目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古诗文知识大赛题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古诗文知识大赛题目

      一、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 )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 )

      二、请与古人对诗句。

      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渭城朝雨浥轻尘,( )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四、为下面的图配上合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五、写诗

      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 )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 )边野草花,( )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

      七、按诗意填空:

      1、《商山早行》这首诗,作者是___ 朝诗人 _____。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虽然没出现一个“早”字,但却通过_____、茅店 、____、人迹、板桥、 ____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2、唐代诗人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八、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认真品读《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诗后练*:

      钱塘湖春行

    [阅读全文]...

2022-02-27 20:53:36
  •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

  • 知识,文学
  • 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一洲青。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这是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中的诗句。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是赵师秀《约客》中的句子。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竞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5.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一壬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着“旧来”二字,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二月垂杨未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声音和身影。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便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令人宛见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三四两句仍紧扣“春迟”写边地风物,却又另换一副笔墨。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 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 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绝】 类别:【】

      杨柳青青江水*,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如梦令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体裁:【词】 类别:【】

      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秋雨叹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古】 类别:【】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春雷

      年代:【现代】 作者:【郭沫若】 体裁:【七律】 类别:【】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1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幻灯片投影)

    [阅读全文]...

2022-01-17 01:01:00
  • 形容女人温婉尔雅的诗句

  • 女人
  •   1、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2、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3、玉魄冰肌何处去,霓裳高阳卧玉榻。

      4、送行淡月微云。

      5、有美一人,轻扬婉兮。

      6、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7、若有人兮山之阿。

      8、好风南来,轻摇纨扇。

      9、凝眸一颦失鱼雁,对镜三笑怯花颜。

      10、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11、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12、恒敛令媛笑,长垂双玉啼。

      13、云鬓乱,未忺整。

      14、休言女子非英雄,(m.ju.51tietu.net)夜夜龙泉壁上鸣。

      15、既含睇兮又宜笑。

      16、回忆万万,一笑令媛。

      17、被薜荔兮带女萝。

      1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9、睥睨生辉,撩民气怀。

      20、隔户杨柳弱袅袅,好似十五女儿腰。

    [阅读全文]...

2022-06-15 15:02:22
  • 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6篇

  • 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主要内容】

      《泊船瓜洲》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情。

      《长相思》

      【中心思想】描写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借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寓情于事),《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

      【重点词】

      本课的多音字有:“间”读jiàn;

      “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读сhóng;

      “还”读huán;

      “风一更”的“更”读gèng。

      课后题: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庐山瀑布时写的,整首诗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李白又被人们称为诗仙,我们知道《静夜思》、《赠汪伦》、《望天门山》也是他写的。

      2、《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春色。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黄、翠、白、青。杜甫又被人们称为诗圣,我们还知道《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江畔独步寻花》也是他写的。

      3、《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菜花。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6-04 00:53:08
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 - 句子
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 - 语录
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 - 说说
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 - 名言
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 - 诗词
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 - 祝福
大气温婉有知识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