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关于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70) 语录(24) 说说(187) 名言(3) 诗词(2k+) 祝福(9) 心语(1)

  • 长相思白居易古诗词

  • 相思,写作
  • 长相思白居易古诗词

      白居易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我们古代著名诗人,他的古诗词,在我们的语文课文中常常出现,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长相思白居易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 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阅读全文]...

2022-07-16 21:30:04
  •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 相思
  •   《长相思·汴水流》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翻译: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

      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

      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

      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

      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

      一轮皓月当空照,

      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注释:

      1、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2、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3、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4、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5、悠悠:深长的意思。

      赏析:

      《长相思》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倚楼思念亲人的情形。在明亮的月光下,年轻的女子,凝望着脚下悠悠的流水,遥望着远处绵绵的群山,孤独无助的身影,充满了哀愁憔悴面容。思女的形象朦胧而又仿佛很清晰。

      词的上阙连用了三个“流”字,写出了水的蜿蜒曲折,悠远绵长,也酿造了一种低徊缠绵的情韵。“吴山点点愁”为本阙点睛之笔。“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如果没有后边“吴山点点愁”,则没人任何意义。而有了“吴山点点愁”,那悠悠的流水仿佛也就蕴含了绵绵的思念与哀愁。

      下阙连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与强烈。“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归”了吗?“休”了吗?(m.ju.51tietu.net)没有,只是一个空想,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月明人倚楼”。

      诗人运用浅显流畅的语言,和谐舒缓的音律,以“恨”写“爱”,巧妙而又明了地勾画出了思女形象,表现出了思女复杂的感情。特别是那悠悠的流水和皎洁的月光,更烘托出了无限哀怨忧伤的情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深、词义蕴藉的特点。

    [阅读全文]...

2021-12-13 10:02:51
  • 白居易长相思的诗句

  • 相思
  • 白居易长相思的诗句

      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和努力。小编为大家提供了白居易长相思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所学的知识。

      《长相思》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长相思》参考注释:

      白居易唐词:《长相思》赏析: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

      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到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与不过是个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来遣散心中的郁闷罢了。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啊。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阅读全文]...

2022-03-27 15:16:59
  • 白居易诗词《长相思》的诗意赏析

  • 相思,诗意
  • 白居易诗词《长相思》的诗意赏析

      《长相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下面是白居易诗词《长相思》的诗意赏析,来看看吧!

      作品原文:

      长相思⑴

      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⑵,

      微霜凄凄簟色寒⑶。

      孤灯不明思欲绝⑷,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⑸,

      下有渌水之波澜⑹。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⑺。

      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尽花含烟,

      月明如素愁不眠⑻。

      赵瑟初停凤凰柱⑼,

      蜀琴欲奏鸳鸯弦⑽。

      此曲有意无人传,

      愿随春风寄燕然⑾。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⑿,

      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

      归来看取明镜前。

      其三

      美人在时花满堂,

      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⒀,

      至今三载闻余香⒁。

      香亦竟不灭,

      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⒂,

      白露湿青苔⒃。

      词句注释:

      ⑴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⑵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金井阑:精美的井栏。

      ⑶簟:供坐卧用的竹*。

      ⑷不明:一作“不寐”,又作“不眠”。

      ⑸青冥:青色天空。高天:一作“长天”。

      ⑹渌:清澈。

      ⑺关山难:关山难渡。

      ⑻如素:一作“欲素”。素:洁白的绢。

      ⑼赵瑟:一作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奏瑟。

      ⑽蜀琴:一作弦乐器,古人诗中以蜀琴喻佳琴。

      ⑾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此处泛指塞北。

      ⑿横波:指眼波流盼生辉的样子。

      ⒀卷不寝:一作“更不卷”。

    [阅读全文]...

2022-07-12 03:02:50
  • 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 相思
  • 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长相思》是唐朝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相思》原文: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夜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长相思》赏析:

      相思,是诗人们从未停止描写的题材。妇女思夫,游子思乡,这思念从来都是绵绵不绝,荡气回肠的。

      本诗开篇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九月西风紧吹,月冷露霜愈渐寒。那露珠像是主人公的眼泪。秋夜漫长,因为相思变得更长了。这相思能有多长?有多久?冬去春来,东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百花。那么心爱的人在哪呢?日日思君不见君,一日肠九回。这断肠般的思念折磨得可人的姑娘容颜憔悴。在诉说完那无尽的思念之后,主人公娓娓道出了相思的.原委。一个住桥北,一个住桥南。十五便相识了,漫长的岁月里,两人相知、相爱,然而如今,女子已二十三了。是什么让他们相爱却不能享受呢?明明*在咫尺,却仿佛天各一方,这是多远的距离?残酷的封建婚姻制度夺走了他们的爱情和幸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就像一株长在青松旁的女萝草,在微风中静静地看着青松,岁岁年年。女萝草依然馨香,青松照旧挺直,但是,女萝草却无枝攀越,只能在微风中摇曳。然而,女主人公并没有绝望,她相信只要她的愿望真诚,老天会帮助她实现心愿。她愿意与心爱的人相守到老,哪怕是做山林中的野兽,她也要与他比肩而行;哪怕是林中木,她也愿与他枝枝相连。

      整首诗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写得缠绵哀怨,洗练脱俗,像一幅线条画般清淡,全词没有颜色,没有浓墨,非常写意寥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阅读全文]...

2022-04-05 16:10:31
  • 长相思古诗原文(7首长相思古诗词)

  • 相思
  • 今天,诗词君介绍七首最经典《长相思》

    一起体会其中的相思之意吧!

    《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宛转悠扬,愁绪万千,我们不禁要问:白乐天啊白乐天,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原来,白居易正在思念他的家姬樊素。

    在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

    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

    樊素也伤感落泪说:“马都不愿意离开主人,难道我还不如一匹马吗?”

    樊素是白居易最喜爱的歌姬,他心中又怎么能够不难过,但是想到此时樊素只有二十多岁,拖几年再嫁人就难了。于是,白居易长叹一声,挥手作歌《不能忘情吟》让她离去。

    正如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所说: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喜欢是放肆,而爱是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长相思·吴山青》

    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他独居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种梅养鹤,终身未娶,人称“梅妻鹤子”。

    其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写出他孤高自许的情怀,最为世所称道。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这位清心寡欲、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和靖先生”,貌似是与爱情无缘。

    其实不然。一阕《长相思》,便道出了他关怀人间情爱的款款心曲,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另一面。

    “罗带同心结未成”,他们是情投意合的,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外界的阻拦,使得两人不能长相厮守。“江头潮已*”,钱塘江涨潮了,潮水同堤岸相*,意谓船儿就要起航了。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含无尽之意。

    这世上,没有什么要比爱而不得更加让人痛苦的事情了吧。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说到纳兰性德,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他的诗词。

    却不知道,他是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离家乡越远越想念家乡,离家越久,越懂得家乡的意义。

    一程山水,一更风雪,天涯羁旅,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长相思·一重山》

    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这首词和白居易的《长相思》有相似之和,也是一位怀人之作。

    这首词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

    该词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

    整首词,人与景,景与情相交映,浑然一体。通篇写愁,却不见愁字,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

    我们都知道,总有一天,人会离开;只是没想到,突然离别,措手不及。

    当你在还身边的时候,觉得你永远不会离开;经历离别之后,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后悔。

    后来,我们终于明白:

    [阅读全文]...

2022-04-15 18:17:42
  • 李白诗句长相思

  • 李白,相思
  • 李白诗句长相思

      李白的《长相思》已经成为千古绝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句长相思,欢迎参考阅读!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译文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分外清寒。

      孤灯昏暗暗思情无限浓烈,卷起窗帘望明月仰天长叹。

      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

      美人在时,有鲜花满堂;美人去后,只剩下这寂寞的空床。

      床上卷起不睡的锦绣袭被,至今三年犹存昙香。

      香气是经久不润了,而人竟也有去无回。

      这黄叶飘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

      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

      赏析

      这首诗大致可分两段。第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李白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李白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在李白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李白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李白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日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断肠 一作:肠断)

      译文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阅读全文]...

2021-11-28 00:40:43
  • 李白长相思翻译(李白的诗鉴赏长相思)

  • 李白,相思
  • ——【唐】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我在长安悠长的思念。秋夜的寒霜沾染在竹*上,啼鸣的纺织娘在清凉的井栏边。一盏孤灯的火光在风中摇曳不明,我思念她的心气将要断绝而尽,卷起帷帐,望向冷月,白白长叹。那美人像远隔云端之外的花朵!上有高空的渺渺青云,下有清水的阵阵波澜。天空辽阔而路途遥远,就算魂魄飞离也要叫苦不迭,梦魂难以飞越关山的阻隔。悠远持续的思念摧毁了心肝,碾碎了愁肠。

    诗句第一句以三言起笔,指明行为、地点。

    诗句第二句转至七言,用“络纬秋啼”渲染夜晚静谧的环境,而“微霜凄凄”写出空气中的寒冷,此外,“簟色寒”写出竹*的清寒,这为下句诗人睡不着觉埋下伏笔。

    诗句第三句中“孤灯不明”写出夜晚的风很大,加之竹*寒冷,诗人自然无法入眠,只能任由思绪飘飞,而“欲绝”则说明思念的极端痛苦,“卷帷望月”正是在这样痛苦情绪下的自然动作,“空长叹”说明诗人见到月亮后,心中的情绪得以抒发而化作一声长叹,这长叹的内容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此等内容看似是思怀美人,感叹美人离自己很远,实则是思念君主或自身的政治抱负,因为香草美人从来不单指表象,而有其内涵的意义。

    诗句第五句写出高天的青云、渌水的波澜,这两种意象都暗示着诗人内心十分不*静,也写出仕途环境的艰险,这一句之所以有“之”,是为了拖长声韵,以此表达思念的悠长,如果去掉了“之”,那么就会脱离整个情绪的节奏。

    诗句第六句中的“天长路远”意在表明路途的遥远,就算“魂飞”也会感到艰苦,接着诗人又用“关山难”来表明重山阻隔的困难,这样的困难连“梦魂”也是“不到”,本来魂魄是虚无的,可以穿过实体,但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说梦魂也飞不到,表明自身的努力无法突破大环境的束缚。

    诗句最后突然转到三言,以此表现强有力的断绝情绪,诗人说这样的思念能够把心肝都摧毁,足以表明诗人内心的痛苦挣扎已经达到崩溃的临界点,从而彻底断绝。

    [阅读全文]...

2022-03-18 08:53:07
  • 长相思诗词

  • 相思
  • 长相思诗词

      《长相思》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所作。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长相思》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长相思》原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翻译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长相思》赏析

      词的上片开篇就是惊艳之语,词人叠用两个“一程”,突出长路漫漫之感。这句是化用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李煜只用了山的意象,而纳兰性德再加上了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前行的方向,他们一路向山海关出发。

      全词最美的是上片最后5个字,历来备受名家推崇。“夜深千帐灯”写的是帐篷里将士们点起的烛灯,千顶帐篷在塞外,形成了一幅特别的画面。词人的视角高远,帐内烛光闪闪,每一盏烛光下,都是一颗思归的心。王国维认为这5个字,写出了“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词的下片写塞外的风雪。上片中山水一程是空间的跨度,而下片的风一更雪一更,则是时间的维度。风雪声扰了征人的梦,词人用“聒碎”的动词来形容,凄美异常。最后一句也是高明之语,由眼前的风雪笔锋一转,想起家乡的宁静,那里没有这样恼人的声响,

      全词语言质朴,意境高妙。眼前的“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而心中的“故园无此声”是婉约动人的,两相对比下是词人细腻思归的心。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学*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二、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四、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阅读全文]...

2022-06-08 20:31:44
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 句子
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 语录
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 说说
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 名言
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 诗词
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 祝福
白居易的长相思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