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

关于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63) 语录(2) 说说(6) 名言(1k+) 诗词(669) 祝福(26k+) 心语(1k+)

  • 《居室记》翻译赏析

  • 古诗文
  • 《居室记》翻译赏析

      《居室记》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居室记》翻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前言】

      陆游的《居室记》是一篇不可不读的妙文。南宋大文豪的文笔自不必说,《居室记》之妙,妙就妙在它是陆游对自己的生活*惯的真实记录,换句话来说,《居室记》所记就是陆游的养生之道。

      【原文】

      陆子治室于所居堂之北,其南北二十有八尺,东西十有七尺。东、西、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暝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南为大门,西南为小门,冬则析堂与室为二,而通其小门以为奥室,夏则合为一,而辟大门以受凉风。岁暮必易腐瓦、补罅隙,以避霜露之气。朝晡食饮,丰约惟其力,少饱则止,不必尽器。休息取调节气血,不必成寐。读书取畅适性灵,不必终卷。衣加损,视气候,或一日屡变。行不过数十步,意倦则止,虽有所期处,亦不复问。客至,或见或不能见。间与人论说古事,或共杯酒,倦则亟舍而起。四方书疏,略不复遣。有来者,或亟报,或守累日不能报,皆适逢其会,无贵贱疏戚之间。足迹不至城市者率累年。少不治生事,旧食奉祠之禄,以自给,秩满,因不复敢请,缩衣节食而已。又二年,遂请老,法当得分司禄,亦置不复言。舍后及旁,皆有隙地,莳花百余本,当敷荣时,或至其下,徜徉坐起,亦或零落已尽,终不一往。有疾,亦不汲汲*药石,久多自*。家世无年,自曾大父以降,三世皆不越一甲子,今独幸及七十有六,耳目手足未废,可谓过其分矣。然自计*昔于方外养生之说,初无所闻,意者日用亦或默与养生者合。故悉自书之,将质于山林有道之士云。庆元六年八月一日,山阴陆某务观记。?

      【翻译】

      陆游在他住的厅堂北建立了居室。南北长二十八尺,东西宽十七尺。东、西、北面都开了窗户,窗户都挂了帘帐,根据明暗光线、天气冷暖来开关窗户、挂帘幛。居室南边做了大门。冬天把厅堂、居室分为两个,用一个小门联通,作为深宅、内室。夏天就把厅堂和居室合二为一,打开大门,用来方便吹进凉风。到了年底一定要更换腐烂的砖瓦、修补破漏的缝隙,用来避免霜露寒气侵袭。房舍后部及其旁边都有空地,种养了百余种花草,在花繁叶茂时节,偶尔到花草丛下,往来徘徊、坐卧站立(欣赏花草、疗养身心)。又到花草凋零落尽时节,却不去往、逗留。生病时,也不急于忙个不停地寻找药物治疗,时间长了病就自然*抚。家里世代没有长寿的人,从曾祖父以来,三代都没有人超过六十岁,现在唯有我七十六岁,耳目手脚没有毛病,可以说超过前人很多了啊。这样想想自己在*时,对于世间流行的养生之法,都没有接触,日常生活可能是暗自符合养生之道。因此我全部写了出来,用来和有养生之道的人一起比较。

      【赏析】

      读《居室记》,我们可以看到,陆游的养生之道包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关于衣,他注重“冷暖自知”,时常根据天气的变化不断增减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一日几变”。关于食,他从不贪图口腹之欲而暴饮暴食,而是“少饱即止,不必尽器”。值得一提的是,陆游还是一位不亚于苏东坡的'业余烹饪大师,他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他到了晚年基本吃素,认为吃素既能节俭又可养生,他喜爱的素菜有白菜、芹菜、竹笋、芥菜、枸杞叶等,他还自己种菜,而且几乎与荤菜绝了缘。关于行,则注意量力而行,他经常到外面去活动筋骨,但却常常是“行不过数步,意倦则止”。陆游作为南宋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一生交际甚广,*日的应酬活动也比较多,但他都能顺乎自然,“客至或见或不见,间与人论说古事,或共饮杯酒,倦则亟舍而起”,绝不舍命陪君子。

      关于住,陆游在《居室记》中讲的最多。他对居室的大小、朝向都十分讲究,特别是重视居室的明暗冷暖。他的居室“东西南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明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经常根据天气的变化,启闭窗户,升降帘幕,以此来调节居室的光线和温度。他还巧妙地用隔断把房间分割成可分可合的几部分,冬天合而为一,夏天一分为二,用这种方法来调节室内的温度。他很讲究居住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在住宅旁种植了百余种花草树木,把院落布置得很是舒适。

      作为大文豪,陆游*日里少不了读书,但他对读书从不抱有功利性和目的性。他十分推崇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处便欣然忘食”的读书态度,他说:“读书取畅适心灵,不必终卷”。因此,他读书时就像是在与自己谈得来的朋友聊天叙旧,心里没有什么压力,既开心舒畅又益心养志,得益甚多。

      读书如此,陆游做事也如此。他把什么都看得很淡,从不计较名利得失,始终保持着一种宁静、融合、知足的心态。即使仕途不顺,遭到不公*的待遇,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

      现代人读一读《居室记》,学一学陆游的养生之道,必然大有裨益。”

      概述

      养生要读《居室记》

      陆游的《居室记》是一篇不可不读的妙文。南宋大文豪的文笔自不必说,《居室记》之妙,妙就妙在它是陆游对自己的生活*惯的真实记录,换句话来说,《居室记》所记就是陆游的养生之道。

      养生贵有道。在陆游生活的宋代,人们的寿命一般只有三四十岁,而陆游在76岁时仍然手轻足健,才思敏捷,作诗著文一如*常,他一直活到85岁才去世。陆游的健康长寿,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他的养生之道。

    [阅读全文]...

2022-05-18 18:43:18
  • 居室厅堂对联

  • 对联,语文
  • 居室厅堂对联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对联吧,对联是*传统文化瑰宝。我们该怎么去写对联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居室厅堂对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穗嘉木征国瑞;几株丹桂振家声。

      奎壁光生云汉晓;芝兰香霭玉堂春。

      梨云满地不见月;松涛半山疑为风。

      丽日楼台春似海;清风杖履客如仙。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云微雨养花天。

      满院繁花红隐蝶;盈庭细柳绿藏莺。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清风无私雅自爱;修竹有节长呼君。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深。

      日映芝兰长焕彩;天开奎壁*增辉。

      瑞霞阶前生玉树;光辉堂上映云椿。

      淑气和气光栋宇;芝兰玉树满庭阶。

      松窗翠绕凌云久;兰畹香清得露多。

      天*彩云连紫极;堂开东阁引青阳。

      庭除花色邀文藻;座有兰言惬素心。

      庭阶日暖舒麟趾;桂阁风高起凤毛。

      庭前瑞发花成锦;门外春来鸟奏歌。

      为爱鸟声多种树;因留花气久垂帘。

      新得园林种树法;喜闻子弟读书声。

      胸中云梦波澜阔;眼底沧浪宇宙宽。

      野树穿花月在涧;清风拂座竹环门。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人生当知自足;静修可与贤齐。

      大富贵亦寿考;崇道德能文章。

      不管古今世事;永为天地闲人。

      风不出,雨不出;歌于斯,哭于斯。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

      *智*仁*勇;希贤希圣希天。

      雅言诗书执礼;益友直谅多闻。

      十年好客垂青眼;一路看山到白头。

      人间风月不到处;世外春秋无尽时。

      人能知足斯恒足;我爱安闲少得闲。

      几缕香烟蚊市散;一春寒雨燕巢忙。

      大苏眼底无余物;小范胸中有甲兵。

      万里秋风菰米老;一川明月稻花香。

      万树荫环名士座;百花簇拥美人车。

      寸地尺天千古月;五风十雨四时春。

      小草何曾资地力;异花原不借春功。

      千门柳色连青琐;数点梅花照玉堂。

      千古文章传性道;一堂孝友乐天伦。

      太邱风骨汉唐上;开府文章天地间。

      日暖鸟声多在树;春寒蝶梦不离花。

      少室藏书一万卷;泰山览古三千年。

      引来绿水归池沼;长爱青山在户庭。

      世外有山皆佛地;人间何处访仙源。

      古今月证三生事;去留云无两栖心。

      且共林泉结缘境;肯将萝薜易簪缨。

      四野歌生三月雨;一犁耕出万家春。

    [阅读全文]...

2022-04-05 03:56:56
  • 居室厅堂对联

  • 对联,文学
  • 居室厅堂对联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对联吧,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对联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居室厅堂对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穗嘉木征国瑞;几株丹桂振家声。

      奎壁光生云汉晓;芝兰香霭玉堂春。

      梨云满地不见月;松涛半山疑为风。

      丽日楼台春似海;清风杖履客如仙。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云微雨养花天。

      满院繁花红隐蝶;盈庭细柳绿藏莺。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清风无私雅自爱;修竹有节长呼君。

      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深。

      日映芝兰长焕彩;天开奎壁*增辉。

      瑞霞阶前生玉树;光辉堂上映云椿。

      淑气和气光栋宇;芝兰玉树满庭阶。

      松窗翠绕凌云久;兰畹香清得露多。

      天*彩云连紫极;堂开东阁引青阳。

      庭除花色邀文藻;座有兰言惬素心。

      庭阶日暖舒麟趾;桂阁风高起凤毛。

      庭前瑞发花成锦;门外春来鸟奏歌。

      为爱鸟声多种树;因留花气久垂帘。

      新得园林种树法;喜闻子弟读书声。

      胸中云梦波澜阔;眼底沧浪宇宙宽。

      野树穿花月在涧;清风拂座竹环门。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左酒右浆,喜盈其室;伯歌季舞,福为我根。

      兰室风清,言无异致;竹林日暖,座有同群。

      论仁议福,保我金玉;达性任情,乐其安闲。

      论道讲德,师儒为表;出经入史,制作之家。

      孝友初心,诗书夙好;春秋佳日,山水清音。

      金玉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宝气光腾,屏开翡翠;玉堂风静,帘卷珊瑚。

      春临玉宇,奇香异彩;福满华堂,桂馥兰芳。

      栋起瑞彩,庭悬霁月;堂发福光,座满春风。

      秋实春华,学人所种;礼门义路,君子之居。

      修风晓逸,德星夕照;祥禽辈至,端木朋生。

      脂粉简编,冠缨图史;糠粃礼义,锱铢功名。

      喜气长留,辉煌栋宇;福光高照,锦绣华堂。

      虚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鹊笑鸠舞,大喜在后;麟子凤雏,和气所呈。

      循文以动,循理以静;为善*名,为恶*刑。

      鲍叔分金,却克分谤;禹汤罪己,桀纣罪人。

      霁月光风,高人器度;春华秋月,大块文章。

      人生当知自足;静修可与贤齐。

      大富贵亦寿考;崇道德能文章。

      不管古今世事;永为天地闲人。

      风不出,雨不出;歌于斯,哭于斯。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

      *智*仁*勇;希贤希圣希天。

      雅言诗书执礼;益友直谅多闻。

      十年好客垂青眼;一路看山到白头。

    [阅读全文]...

2022-06-19 05:08:02
  • 春居古诗

  •   王禹偁是北宋白体诗人、家,《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便是他的名作之一。

      宋代: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释

      ⑴副使:作者当时任商州(今属陕西)团练副使。

      译文

      两株桃树和杏树斜映着篱笆,点缀着商山团练副使的家。

      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惊走了莺黄又吹折数枝花。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新运动的先驱,韩愈、,诗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赏析

      991年(太宗淳化二年),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一郡官闲唯副使(《清明日独酌》),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诗人便在那“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谪居感事》)的困苦条件下空怀壮志,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在这种状况中,以“拜章期悟主”(《谪居感事》)而无辜被贬的诗人,心情是十分愤懑的。这首七绝就是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来曲拆隐微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并抒发心头的难言之痛。

      诗人住所的竹篱下侧生长着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装饰点缀着。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

      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了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还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与黄莺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

      《蔡宽夫诗话》记载,诗人作此诗后,其子曾提出诗的后半部分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诗人听后高兴地说:“我诗的命意竟能与杜子美暗合吗?”不但没改,还又咏一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诗人在遣辞命意上与杜甫诗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包含有新的境界。

      此诗首句写景;第二句落实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分,为下文的发问作铺垫;第三句以发问来抒情;第四句补述所感之由。全诗篇幅虽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阅读全文]...

2022-03-24 20:14:00
  • 白居易《鸟》古诗

  • 白居易《鸟》古诗

      《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全唐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白居易《鸟》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意: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的。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主旨: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与仁爱之心。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人物生*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之后,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而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

      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途中与元稹相遇于黄牛峡,三人相游之处被称为三游洞。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10] 同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许多咏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纪录,新井诗作于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罪名。他被贬谪的主因,很可能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阅读全文]...

2022-01-27 16:13:46
  • 借景抒情古诗

  • 借景抒情,文学
  • 借景抒情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借景抒情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二、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四、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题“独坐”,一“独”字为全诗的抒情和描写定下了基调,但首句却用一“众”字开头,然后从众到“尽”,第二句再转出“孤”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心头上无限孤单寂寞的思潮。最后鸟飞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独,与作者同病相怜,共处寂寞之境。这样不仅把敬亭山写活了,也鲜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独”运。

      五、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的'前四句写自己旅途所见,创造出一个雄浑壮郁的意境;后四句是面对这壮阔宏伟的月夜江流图和目前自身的处境抒发感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凝聚着、浓缩着诗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诗的情景交融得妙合无痕,突出了一个忧叹身世而又未肯忘记壮志的孤苦伶仃的诗人形象.

      六、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中间两联重在写景、叙事,首尾两联都间接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4、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长相思》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9、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1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1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

      14、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月痕》

      1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阅读全文]...

2022-04-04 16:35:51
  • 描写送别情景的诗句

  • 送别
  •   1、《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

      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阅读全文]...

2022-07-18 19:03:43
  • 描写端午节情景的诗句

  • 端午节
  • 描写端午节情景的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端午节情景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5、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2、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2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2、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殷尧藩《端午日》

      23、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25、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2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7、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28、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9、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0、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3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32、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33、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4、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3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40、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阅读全文]...

2022-07-18 01:15:08
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居室情景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