澍的古诗

关于澍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澍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澍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澍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6k+)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0) 诗词(127k+) 祝福(1k+) 心语(51)

  • 《陶澍》阅读答案

  • 阅读
  • 《陶澍》阅读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澍》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出为川东道 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结为婚姻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 灾民赖之无失所 D.澍毅然以身任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举,兴起,发动,治理。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第一个“为”是动词,担任,;第二个也是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指江水;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与“经”组成所字结构,指经过的地方;D项都是介词,用。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陶澍的政绩;⑤表现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

      5.翻译(4+3+3=10)

      ①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于救济,丰年再捐献,大体上如同社仓法,却又避免了社仓法的弊端。(“赈”、“乐岁”、“略”各1分,大意1分)

      ②(陶澍)最先编修了《安徽通志》,表彰了忠孝节烈来激励民风(改良风俗)。(“旌表”、“以”各1分,大意1分)

      ③(陶澍)晚年准备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已经患上了风痹病,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病”、“竟”各1分,大意1分)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除去;(2)“旌表”,用表彰;“以”,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参考译文: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庶吉士(官名),传授编纂修书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陶澍弹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滥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诸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官名)。总督蒋攸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阅读全文]...

2022-04-29 18:27:09
  • 《陶澍》阅读练*及答案

  • 阅读
  • 《陶澍》阅读练*及答案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澍》阅读练*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陶澍》原文: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陶澍》阅读练*及答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举,兴起,发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出为川东道   结为婚姻

      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灾民赖之无失所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D、澍毅然以身任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第一个“为”均是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D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是介词,把。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陶澍政治操守;②表现陶澍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现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

    [阅读全文]...

2022-01-06 04:26:23
  • 中书协*苏士澍座右铭

  • 座右铭,励志,格言
  • 书协新*苏士澍的书法是最好的吗

    第一届*:舒同(任期1981年-1984年)  第二届*:启功(任期1984年-1990年)  第三届*:邵宇(1990年-1991年)  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沈鹏(任期1991年-2005年)  第五届中国书协*:张海(2005年至今2015)  现在新任*苏士澍,一九四九年三月生于北京,满族。

    全国*委员,出版社长,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台湾省书画教育协会顾问,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少年时拜著名金石书法家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师当代书坛泰斗启功先生。

    兼*诸体,善以鸡亳作篆书、隶书,饶有特色。

    行书流畅含蓄,韵味极浓。

    篆刻宗秦汉,寓己意於古风之中。

    编有等大型书法工具书及等大型书法业书,著有等。

    1997年荣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百家会员称号,1999年荣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

    苏士澍(1949.3- ) 生于北京,满族。

    中国书法家。

    [1]  现兼任全协常务委员,*书画室副主任、国家*出版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书法培训中心教授、艺术品中国网资深顾问。

    作品参加2011年8月23日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的“光荣的使命——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书画展”。

      2015年12月8日苏士澍当选中国书协第七届*。

    第一届:舒同第二届:启功第三届:邵宇第四届:沈鹏第五届:张海第六届:张海第七届:苏士澍历届中书协*简介: 第一届中国书协*——舒同 舒同(1905-1998)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赞誉舒同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

    学书从颜体入手,又精研何绍基等诸家碑帖,转益多师,擅多种书体,尤长行书。

    历任山东、陕西省委*,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第二届中国书协*——启功 启功(1912~2005)字元伯,满族,姓爱新觉罗,生于北京。

    书法结体精严,笔画清朗刚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他一反古人“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功”之说,特别重视结字。

    曾任全国*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西泠印社社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博物馆顾问。

    第三届中国书协*——邵宇 邵宇(1919-1993)原名邵进德、邵蔚,辽宁丹东人。

    1936年参加民族*先锋队,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苏中《江海报》总编辑、《苏中报》主编、苏中新华社副社长。

    1950年调北京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画报》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曾任《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委员会主任。

    第四届中国书协*——沈鹏 沈鹏1931年生于江苏江阴。

    少年从章松厂(清末举人)等人学*古文、诗词、中国画、书法。

    入大学后攻读文学,又学新闻专业。

    书法长行草,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

    赵朴初赞扬沈鹏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

    沈鹏诗作“清新挺健”。

    启功说:“仆私交沈鹏先生逾30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

    ” 第五、六届中国书协*——张海 张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

    第八、九、十届*代表。

    其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

    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

    早年隶作求其精美,取《乙瑛碑》之骨肉匀停,《封龙山》之宽绰古雅,《礼器碑》之变化如龙,自家风貌。

    后潜心研究汉代简书,以行草飞动圆劲的笔触,写庄重醇厚之体,形成了具个性的草隶。

    第七届中国书协*——苏士澍 苏士澍1949年生,北京人,满族。

    少年时拜著名金石书法家刘博琴为师,中青年后师启功。

    兼*诸体,善以鸡亳作篆书、隶书,饶有特色。

    行书流畅含蓄,韵味极浓。

    篆刻宗秦汉,寓己意於古风之中。

    全国*常委、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全国*书画室副主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名单副*(14人,以姓氏笔画为序):*国典、包俊宜、刘金凯、刘洪彪、孙晓云、吴东民、何奇耶宋华*、张建会、陈洪武、陈振濂、顾亚龙、翟万益。

    名誉*:沈鹏、张*(1人):苏士澍理事:沈浩、张戈、张继、张旭光、张陆一、张建会、陈中浙、硕、范硕、罗杨、郑小成、宗家颐、赵国臣、胡秋萍、段军、骆芃芃、徐、容铁、戚谷华、韩清波、谢安钧、谢小青、颜奕端、潘善助、沈岩张宇、张艺群等

    [阅读全文]...

2022-03-04 06:48:21
  • 中书协*苏士澍座右铭

  • 座右铭
  • 第一届*:舒同(任期1981年-1984年)  第二届*:启功(任期1984年-1990年)  第三届*:邵宇(1990年-1991年)  第四届*书法家协会*:沈鹏(任期1991年-2005年)  第五届*书协*:张海(2005年至今2015)  现在新任*苏士澍,一九四九年三月生于北京,满族。

    全国*委员,出版社长,副会长,*书法家协会理事、*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台湾省书画教育协会顾问,自幼酷爱书法篆刻艺术,少年时拜著名金石书法家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师当代书坛泰斗启功先生。

    兼*诸体,善以鸡亳作篆书、隶书,饶有特色。

    行书流畅含蓄,韵味极浓。

    篆刻宗秦汉,寓己意於古风之中。

    编有等大型书法工具书及等大型书法业书,著有等。

    1997年荣获*文联“德艺双馨”百家会员称号,1999年荣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

    苏士澍(1949.3- ) 生于北京,满族。

    *书法家。

    [1]  现兼任全协常务委员,*书画室副主任、国家*出版社长,*书法家协会副*、*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书法家协会理事、*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书法培训中心教授、艺术品*网资深顾问。

    作品参加2011年8月23日在*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的“光荣的使命——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书画展”。

      2015年12月8日苏士澍当选*书协第七届*。

    第一届:舒同第二届:启功第三届:邵宇第四届:沈鹏第五届:张海第六届:张海第七届:苏士澍历届中书协*简介: 第一届*书协*——舒同 舒同(1905-1998)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

    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

    *曾赞誉舒同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

    学书从颜体入手,又精研何绍基等诸家碑帖,转益多师,擅多种书体,尤长行书。

    历任山东、陕西省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第二届*书协*——启功 启功(1912~2005)字元伯,满族,姓爱新觉罗,生于北京。

    书法结体精严,笔画清朗刚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他一反古人“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功”之说,特别重视结字。

    曾任全国*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书法家协会*、名誉*,西泠印社社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博物馆顾问。

    第三届*书协*——邵宇 邵宇(1919-1993)原名邵进德、邵蔚,辽宁丹东人。

    1936年参加民族**先锋队,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苏中《江海报》总编辑、《苏中报》主编、苏中新华社副社长。

    1950年调北京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画报》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曾任《*美术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委员会主任。

    第四届*书协*——沈鹏 沈鹏1931年生于江苏江阴。

    少年从章松厂(清末举人)等人学*古文、诗词、*画、书法。

    入大学后攻读文学,又学新闻专业。

    书法长行草,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

    赵朴初赞扬沈鹏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

    沈鹏诗作“清新挺健”。

    启功说:“仆私交沈鹏先生逾30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

    ” 第五、六届*书协*——张海 张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

    第八、九、十届*代表。

    其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

    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

    早年隶作求其精美,取《乙瑛碑》之骨肉匀停,《封龙山》之宽绰古雅,《礼器碑》之变化如龙,自家风貌。

    后潜心研究汉代简书,以行草飞动圆劲的笔触,写庄重醇厚之体,形成了具个性的草隶。

    第七届*书协*——苏士澍 苏士澍1949年生,北京人,满族。

    少年时拜著名金石书法家刘博琴为师,中青年后师启功。

    兼*诸体,善以鸡亳作篆书、隶书,饶有特色。

    行书流畅含蓄,韵味极浓。

    篆刻宗秦汉,寓己意於古风之中。

    全国*常委、*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全国*书画室副主任、*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

    *书法家协会副*名单副*(14人,以姓氏笔画为序):*国典、包俊宜、刘金凯、刘洪彪、孙晓云、吴东民、何奇耶宋华*、张建会、陈洪武、陈振濂、顾亚龙、翟万益。

    名誉*:沈鹏、张*(1人):苏士澍理事:沈浩、张戈、张继、张旭光、张陆一、张建会、陈中浙、硕、范硕、罗杨、郑小成、宗家颐、赵国臣、胡秋萍、段军、骆芃芃、徐、容铁、戚谷华、韩清波、谢安钧、谢小青、颜奕端、潘善助、沈岩张宇、张艺群等

    [阅读全文]...

2022-05-28 15:01:20
  • 春的古诗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2-21 23:49:48
  • 秋的古诗

  • 秋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宴散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己酉岁九月九日魏晋: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小桃红·杂咏元代: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宋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清代:龚自珍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江上秋夜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秋夜宋代: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唐代: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数日宋代: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1、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阅读全文]...

2022-02-26 10:19:57
  • 马的古诗

  •   1、《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4、《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5、《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6、《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7、《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8、《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9、《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阅读全文]...

2022-07-13 17:11:55
  • 春的古诗

  • 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2-16 02:41:11
  • 风的古诗_描写风的古诗

  • 优美
  •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风的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风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6、《大风》

    唐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7、《大雷口阻风》

    唐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8、《步虚》

    宋陆游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

    9、《风不鸣条》

    唐卢肇

    **和风至,过条不自鸣。

    10、《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唐李端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3、《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4、《浣溪沙》

    宋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15、《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扩展阅读

    关于风的古诗

    1、《春晓》

    唐孟浩然

    [阅读全文]...

2022-06-21 09:40:29
  • 马的古诗

  • 经典
  • 关于马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马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的古诗 1

      1、《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4、《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5、《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6、《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7、《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8、《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9、《咏马》

    [阅读全文]...

2022-07-06 05:29:06
澍的古诗 - 句子
澍的古诗 - 语录
澍的古诗 - 说说
澍的古诗 - 名言
澍的古诗 - 诗词
澍的古诗 - 祝福
澍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