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抓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抓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抓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抓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重别周尚书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别周尚书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酒歌庾信》
题解:
这是庾信的一首送别诗,作者原已有《别周尚书弘正》一首,所以这里题作《重别周尚书》。此诗写作者羁留北方时送别同僚南归,借此抒发自己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原文:
《重别周尚书》
庾信
阳关万里道,
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
秋来南向飞。
翻译:
身居阳关万里外,
不见一人往南归。
只见河边有鸿雁,
秋天到来往南飞。
赏析:
庾信与周弘正曾同在梁朝为臣。庾信被强留北方后,周弘正曾奉命出使北朝,滞留两年之久。南归时庾信赠诗相送,这是其中的一首。
江陵失陷之日,大批江南名士如王褒、王克、沈炯等,都被俘送长安。第二年(555)三月,王克、沈炯等首批获遣东归。560年,周、陈南北通好,陈朝即要求北周放还王褒、庾信等十数人,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庾信此诗开头两句即抒写自己绝望沉痛的心情:别
人都归去了,通往江南的万里道上,独独不见“一人”——即“我”的身影!
据史*载,周弘正南归之时正是春季。因此诗中所说的秋雁南飞,实际上是诗人虚设之景。诗人由人不得归而想到来去自由的雁,想到雁春来秋去,不禁生出艳羡之情。受着羁绊而南归无望的人和“秋来南向飞”的雁形成鲜明对比,愈发见出诗人内心的悲怆。
此诗情辞深婉,气格高古,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写得笔墨淋漓,充满了感情力量。
作者资料:
庾信(513~581),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早年曾任*东国常侍等职,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公元554年(元帝承圣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庾信被强留于长安,永别江南,内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创作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27首,虽属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的乐府歌行,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
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
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为最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刊本,共十二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六卷,有诗无文。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庾信集较早的注释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十卷本,稍后有倪璠注本十六卷。
疏影•入花丛抓鬓
董以宁〔清代〕
红凭绿映。正蜂差蝶敕,同引游兴。早起梳头,好注兰膏,新妆自看鬟影。
相携女伴寻香去,还再顾、菱花小镜。踏青苔、香印留痕,惯向花阴僻径。
懊恨花梢无状,一枝低亚处,偏*珠领。欲倩东君,诉与花神,小立碧梧金井。
前头姊妹都回望,闻娇唤、几声低应。待行行、重觅遗钗,更向曲阑閒凭。
红窗迥 入花丛抓鬓
邹祗谟〔清代〕
撇小鬟,花径里。怕翠泥潮透,照顾凤头小履。却被花姨调戏。
放花梢相抵。鬟拨难安,飞蓬不理。蝉翼轻施,却向花姨微詈。
道自来、整冠避李。怎援侬一例。
孟能静*上出物分韵得牙背抓花字计成赠
宋无〔元代〕
天女织织罢散花,婴儿一掌玉藏瑕。寒生钩弋两三指,春屈柔荑四五芽。骸垢有苍虏起粟,臂风无力长麻。老夫技养烦消遗,休忤仙姑打察家。
孟能静*上出四物分韵得牙背抓花字诗成赠
宋无〔元代〕
天女纤纤罢散花,婴儿一掌玉藏瑕。寒生钩弋两三指,春屈柔荑四五芽。
骸垢有疮肤起粟,臂风无力手长麻。老夫技痒烦消遣,休忤仙姑打蔡家。
穿衣服提领,抓鸭子捉颈。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蒲松龄《牧童逮狼》
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蒲松龄《牧童逮狼》
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吴承恩《猴王出世》
春衫惹定茨糜科,绊倒花抓破。——刘秉忠《【南吕】干荷叶八首》
叫唤的猫不抓老鼠。
家贼难防,外鬼难抓。
抓住荷叶摸到藕。
蠢汉挑瓜,见大就抓。
趣谈抓周礼俗
抓周,东亚国家的一种风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趣谈抓周礼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趣谈抓周礼俗:
一、抓周的缘起
满周岁行“抓周”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源于原始人对征兆的信仰,是一种预卜幼儿前途和职业的礼仪。“抓周”是将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品陈列于小孩面前,督其抓取,由此卜定其日后前途、志向和兴趣。
相传,抓周起源于三国东吴的“孙权选嗣”。孙权称帝不久,太子孙登因病去世,其他的儿子们便各自在母家的支持下,结交权臣,争夺嗣位,孙权对此十分烦恼。
有人进谏,说是诸皇子虽有贤德还不够,还要看皇孙表现如何,进而献出了一个计策。
于是择一吉日,献计人端出一个摆满珠贝、象牙、犀角、翡翠、简册、绶带等物的小盘子,请皇子各自抱自己的儿子来抓取。其中只有孙和的儿子孙皓一手抓过简册,一手抓过绶带,其余都是抓那些金银财宝。孙权大喜,遂册立孙和为太子,其他皇子却不服气,迫使孙权改变了主意,另立孙亮为太子。孙亮继位方三年,便被一场*推翻,改由孙休做皇帝。孙休死后,群臣又拥戴孙皓接位,应了当时预测的结果。
以后,此法传开,抓周渐成风气,至今仍然盛行于各地,虽然其中占卜的迷信成分少了,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活动,它仍带有一定的纪念性质。
二、古时抓周物什
“抓周”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
富庶大户家: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
寻常百姓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
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三、抓周仪式
1祭拜祖先,告诉祖先宝宝满一岁的讯息,祈求宝宝能健康成长。
2祭拜后,在神桌前准备一个米筛,在米筛内放入12~14样物品。
3然后,让宝宝坐在米筛中央任意抓取,以其紧抓不放的物品来推测孩子未来的职业或嗜好。
四、抓周物品及象征意义
抓周活动只是祈求吉利、亲子同乐,物品的种类并无严格规范。家长也可以自行加入些新时代的用品,比如鼠标、计算器等。以下是每项物品所代表的职业与意义:
1笔墨:能从事艺术创作类的工作。
2印章:掌握权力、从事官职。
3算盘:对数字、金融有概念,未来在商业界极有发展。
4钱币:表示将来有钱财之运,代表富裕。
5葱:生性聪明。
6蒜:表示有数理方面的天资。
7芹菜:表示个性勤劳、不怕吃苦。
8稻草:表示可能从事农林牧工作。
9听筒:将来会从事医学性质工作。
10刀剑:将来可能有将官之命。
11鸡腿、猪肉:代表将来有口福,不愁吃穿。
12麦克风:可能从事演艺工作。
13放大镜:代表将来对发明、研究有兴趣。
14尺:从事设计类的工作,譬如建筑师、土木工程师、裁缝或服装设计师。
15书本:从事文书、文艺的工作,或有可能成为学者,从事研究的工作。
16厨具:代表将来可能从事烹饪相关的工作,或是对烹调会特别有兴趣。
其实,这些也只是一种说法。孩子真正的成长方向还是要靠父母的正确引导及自身的努力来创造。
抓周*俗:
抓周
新生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在现代,也有些会放鼠标、牙刷等现代物品,或者以图像卡片代替实物让婴儿抓取。
简介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英文为Draw lots。这种*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它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
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深,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也在客观上检验了母亲是如何带领的,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随着生活水*的提高,抓周这种*俗,越来越多的被许多家庭所重视,许多地方也在有组织地集体举行抓周活动,以此来庆祝宝宝的生日。
“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则谓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笔锦绣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长辈们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对小孩祝愿一番而已。
通过小孩抓周儿,在客观上检验了生母、看妈、奶妈对小孩是如何带领的,是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因此,有些家长并不迷信,但仍主张让小孩抓周儿,也是这一风俗得以持久在民间流传的原因之一。
历史现状
文献上有关抓周的记载,对民间这一“抓周”*俗,可上溯到
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中就明确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满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不少著述在论及抓周*俗的历史时,都称此俗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普遍流行于江南地区,至隋唐时逐渐普及全国。
到了唐宋时期,这一风俗已从江南传遍了神州大地,在全国各地逐渐盛行开来,谓之“试晬”或“周晬”。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记载说:民间生子后,“至来岁生日,罗列盘盏于地,盛大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元代和明代,此*俗更加盛行,被称之为“期扬”,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试周”之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就详细记载了一则抓周趣事:“这年正是你的周岁,我去给你父母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摆了许多的针线刀尺、脂粉钗环、笔墨书籍、戥子算盘,以至金银钱物之类,又在庙上买了许多耍货,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周儿。”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韩愈〔唐代〕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题周谏别业(予寺与周生所居俱临苕水)
皎然〔唐代〕
隐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爱绿萝。柳巷任疏容马入,
水篱从破许船过。昂*鹤闲心远,寂历秋花野意多。
若访禅斋遥可见,竹窗书幌共烟波。
怀仙歌赐周玄初(永乐四年九月十九日。见周
朱高煦〔明代〕
我怀蓬岛之仙人,骖驾朱凤骑紫麟。瑶池清宴接谈笑,误落尘寰经几春。青童昨夜传书至,中有琅函洞章字。洞口桃花似旧时,门外孤松发新翠。椷书欲报碧云远,薜叶女萝若在眼。方*倘会蔡经家,为报扶桑水清浅。
周郎蚤夭项女未适而死殉之合葬于周
王世贞〔明代〕
君是岐路人,女是父母身。父母业已许,那能不属君。
君今既玉折,女岂独瓦全。生当愧白日,死当快黄泉。
丹旐从东去,素旐从西来。两旐东西合,缠绵不得开。
黄蘖化为松,那知苦中久。十六项家女,千年周家妇。
君面女不知,女心君应得。不似郤家儿,仓舒浑未识。
团栾女贞树,煜若银河洗。不似韩凭木,将情作连理。
伯夷岂殷民,为殷表君臣。首阳一抔土,万古归其仁。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结为金与石,融为冰与霜。
和周繇(一作和周繇广阳公宴嘲段成式诗)
温庭筠〔唐代〕
齐马驰千驷,卢姬逞十三。玳筵方喜睐,金勒自遪邅。
堕珥情初洽,鸣鞭战未酣。神交花冉冉,眉语柳毵毵。
却略青鸾镜,翘翻翠凤篸。专城有佳对,宁肯顾春蚕。
贺新郎·为周□□新婚赋,周先有姬
陆震〔清代〕
此日饶佳趣。正风流,周郎年少,小乔嫁与。共说名媛工翰墨,何止才能咏絮。
应魄煞、谢家娇女。纵遇仙郎才更健,倚香奁、亟索催妆句。
肯容易,登车去。
良宵上客簪缨聚。正当筵、灯红如昼,酒浓于乳。遮莫狂奴逢此夕,醉倚帘栊深处。
还戏傍、红窗低诉。佳婿从来怜小妇,蹙双蛾、定惹深闺妒。
谁许汝,先偷娶。
怯酒赠周繇(一作答周为宪看牡丹)
段成式〔唐代〕
大白东西飞正狂,新刍石冻杂梅香。
诗中反语常回避,尤怯花前唤索郎。
赠江西周大夫(一作赠周太史)
陈陶〔唐代〕
否极生大贤,九元降灵气。独立正始风,蔚然中兴瑞。
渊伦照三古,磊落涵泾渭。真貌月悬秋,雄词雷出地。
具瞻*宠,欲践东华贵。咫尺时不来,千秋鼎湖泪。
因分三辅职,进领南*位。报政黄霸惭,提兵吕蒙醉。
岁星临斗牛,水国嘉祥至。不独苍生苏,仍兼六驺喜。
恭闻庙堂略,欲断匈奴臂。刬释自宸衷,*戍在连帅。
时康簪笏冗,世梗忠良议。丘壑非无人,松香有私志。
三朝倚天剑,十万浮云骑。可使河曲清,群公信儿戏。
沧溟用谦德,百谷走童稚。御众付深人,参筹须伟器。
他年蓬荜贱,愿附鹓鸾翅。
庆祝建国72周年诗词选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今年是建国72周年,祖国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共同实现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庆祝建国72周年诗词选(精选115句),希望有所帮助!
1、头颅舍去魂尤在,我取丹心报国家。一死儿身无可惜,来生还做杜鹃花。
2、乾坤揽尽换尧天,凤翥龙翔遍紫烟。泼墨青山凭我舞,图强国梦自君圆。心余沧海满腔血,雨过重云万道泉。漫卷来时烽火路,风尘直起复挥鞭。
3、皓穹明月乾坤绣,幽兴丹眸。婵婉含羞,甘露杯香迎菊秋。明楼光秀尘寰渡,疑似霜榴。举目邀求,游子斯民远帝州。
4、恰逢十一石榴圆,好似灯笼挂枝满。江山如画助欢乐,华夏儿女笑开颜。
5、每逢国庆念忠魂,碧血浇开满园春。坐享其成应汗颜,心存杂念自扪心。
6、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7、锣鼓震天庆国庆,龙凤呈祥享太*。茫茫原野飞白鸽,巍巍贺兰展苍鹰。塞上红叶迎模范,篱下黄菊慰英魂。黄河滔滔唱华厦,长江滚滚颂乾坤。
8、秋风送爽桂花香,盛世丰歌四海扬。华夏山河涂丽色,民安国泰谱新章。
9、东风催劲鼓,歌舞炫金秋。十一迎国庆,旌旗艳九州。
10、望柱生云白,中华气象巍。凯歌中国梦,首曲紫门飞。
11、东风擂劲鼓,华夏大联欢。艳舞迎国庆,红歌醉百川。
12、廿年翘首今日秋,心许江山登国楼。夏雨冬霜历历过,一杯清茶奉白头。
13、明蟾玉兔升天殿,苍翠云间。万里精坚,秋气高寒玉朗关。昆仑雪霭流清涧,青海漪澜。长啸绵延,凤舞龙蛟乐共欢。
14、笑*盛世年,双节恰遇好时颜。全国父老人民喜,二月红花尽赏看。
15、桂艳神州月满天,中秋国庆喜相连。江河入海征帆远,山岳凌霄壮志圆。高铁笛鸣奔盛世,灵牛稻熟骋嘉田。东方崛起辉煌铸,乐业安居慰祖先。
16、旭光东陌情无限,普照峰峦。庆祝团圆,江海湖天起夕烟。暮寒蟾影银河岸,国泰民安。鸿雁南还,祥瑞豪怀飞广寒。
17、中秋国庆两节忙,隐隐欣闻稻谷香。汗水农机相映趣,丰收笑脸共阳光。
18、中华盛世自难寻,夏邑*和胜古今。百代千秋何处有,三朝四海几言箴。久经风雨神州兴,长历冰霜岁月吟。万众同心圆一梦,国强民富小康临。
19、喜鹊群飞舞,盛桂满飘香。迎面新人来,世代家书传。国强少年奋,中起千年蕴。庆得山水闲,年华莫虚度。
20、悠悠华夏自轩辕,上下五千年。谦慈汤禹,仁和文武,黔首有谁怜。雄鸡一唱天下白,从此换人间。恨遗公卿,泪飞儒胄,黎庶尽开颜。
21、中华神州楼外楼,华夏儿女迎柒零。祖国繁荣更昌盛,全国上下一片红。
22、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3、一轮明月秋香户,人独西隅。幽管鸣瑜。素女伤怀远漾诸。捲帘夜暮秋光素,玉笛情孤。佳景寒蜍。青露霜痕遍五湖。
24、天山边塞秋佳景,趁酒幽声。礼乐纷争,绿陌四陲旗帜惊。叠峦南北祥烟笼,驼马嘶鸣。菊蕊枝琼,良夜蟾明爱国情。
25、母亲华诞赤旗扬,鼓乐齐鸣万众祥。访月神舟游宇际,歼敌母舰守华疆。礼花闪闪乾坤秀,硕果累累日月昌。大展宏图讴盛世,民安国泰谱新章。
26、金秋献蕊桂花芳,国庆之时菊又黄。美酒斟杯同贺岁,清词赋作共篇长。千家聚首精神爽,万户团圆月饼香。海上朝霞升旭日,江边夕照醉斜阳。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8、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0、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2、沧海一声笑,滔滔*潮。
1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14、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天下》
1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1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9、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 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20、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21、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2、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兵合戍楼空。
23、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4、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2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赠白马王彪·并序》
3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1、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32、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3、老子人间无着处,一樽来作横山主。
34、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35、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3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37、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3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3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荡》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论衡·感虚篇》
4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47、齐王火冒三千丈, 抓了酒徒付鼎烹。
4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49、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5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周密的*义词!
中文发音:周密[zhōu m]
词语解释:周到细密。
*义词:周到、周详、严密、周全、缜密
用周密造句
1、了事情能顺利完成,他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的策划。
2、我今天做了一个周密的报复计划。
3、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他不得不考虑得很周密。
4、这里的人员布置得很周密,只要他敢进来就不会站着出去了
5、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他不得不考虑得很周密,因为手头已快告罄了。
6、为了完成这个企划,我们要进行周密策划。
7、做事前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
8、为了事情能顺利完成,他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的策划。
9、关于这个问题,他制定出了周密的计划
用周密的*义词造句
周到:这家商店服务周到,物美价廉。
严密:这里有保安严密看守,你要偷偷溜进去是不可能的。
周全:把孩子的学*生活安排的很周全是母爱的一种体现。
【扩展阅读:浅谈*义词的辨析、使用】
一、凡是意义相同或相*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三、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角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四、很多*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五、许多*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如:爱护爱抚与爱戴这三个词词义相*,但存在差异,是不能混用的。爱护指爱惜并保护,指人时常用于上对下,如老师爱护学生、要爱护年轻一代;指物时,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爱护公物、爱护集体荣誉。爱抚指疼爱抚慰,如母亲爱抚地给女儿梳妆。爱戴的意思要高一层,指敬爱并拥护,只指人不指物,常用于下对上,大多用于对领袖,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可用于对有名望、有突出贡献的人,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受到人民的爱戴。对一般领导不能用爱戴,只能用爱护,如尊重领导、爱护领导。
六、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时写作,要养成字字斟酌,力求用词准确的*惯;要用一定的时问对*义实词和易混虚词作集中复*,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扩展阅读
中文发音:严厉[yn l]
词语解释:严:严肃;厉:厉害。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
*义词:严肃、严格、严峻
用严厉造句
1、由于和同学打架,他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2、面对严厉的老师我们要严肃,尤其是面对严峻的事情的时候。
3、每次小明做错事时,他的爸爸总是严厉的批评他。
4、由于和同学打架,他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5、他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6、张校长很严厉地批评了这位逃课的学生。
7、我们必须严厉的打击盗版。
8、严厉的爱是孩子犯错时,父母心疼的责备。
用严厉的*义词造句
严肃:她努力装作不说不笑的样子,把脸绷得象石雕泥塑一样严肃。
严格:新来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
严峻:面对汶川地震这么严峻的问题,*人民没有退缩。
【扩展阅读:浅谈*义词的辨析、使用】
一、凡是意义相同或相*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三、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角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四、很多*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五、许多*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如:爱护爱抚与爱戴这三个词词义相*,但存在差异,是不能混用的。爱护指爱惜并保护,指人时常用于上对下,如老师爱护学生、要爱护年轻一代;指物时,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爱护公物、爱护集体荣誉。爱抚指疼爱抚慰,如母亲爱抚地给女儿梳妆。爱戴的意思要高一层,指敬爱并拥护,只指人不指物,常用于下对上,大多用于对领袖,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可用于对有名望、有突出贡献的人,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受到人民的爱戴。对一般领导不能用爱戴,只能用爱护,如尊重领导、爱护领导。
六、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时写作,要养成字字斟酌,力求用词准确的*惯;要用一定的时问对*义实词和易混虚词作集中复*,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中文发音:恐怖[kǒng b]
词语解释:因可怕而畏惧。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8、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0、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2、沧海一声笑,滔滔*潮。
1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14、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天下》
1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1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9、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 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20、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21、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2、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兵合戍楼空。
23、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4、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2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赠白马王彪·并序》
3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1、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32、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3、老子人间无着处,一樽来作横山主。
34、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35、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3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37、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3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3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荡》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论衡·感虚篇》
4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47、齐王火冒三千丈, 抓了酒徒付鼎烹。
4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49、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5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图/来源网络
国学经典诵读
原文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词句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壹号行者 书于2021-11-18
本文编辑整理:壹号行者
在此向涉及以上网络图文和背景音乐的权利人表示感谢!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是我前进的动力!
抓周的古诗
男丁抓周的古诗
抓周的古诗词
抓**词
抓周说说
抓周祝福语
周岁抓周祝福语
小孩抓周祝福语
宝宝抓周祝福语
婴儿抓周祝福语
抓住周末的尾巴说说
抓周发朋友圈的祝福语
抓诗眼的古诗
抓落实的古诗
抓娃娃的古诗
抓蝌蚪的古诗
抓蝴蝶的诗古诗
牧童抓蝉的古诗
抓壮丁的古诗
抓个现形的古诗
抢抓农时的古诗
关于抓阄的古诗
描写猫抓鼠的古诗
力抓训练的古诗
抓风筝的这首古诗的
抓住时机的古诗
关于抓蟋蟀的古诗
小儿抓蝴蝶的古诗
老鹰抓兔子的古诗
意为抓重点的古诗
有关阜南县的古诗词
古诗糖豆腐的
关于新冠之疫的古诗
看透人性看透亲情的古诗词
有关鄱阳县的古诗词
小度关于友情的古诗
李白的唐诗300首古诗手势舞
最精致的古诗
古诗词取奶茶的名字
绝交的亲戚之霸气古诗词
继续播放古诗的爱
姚万里的其他古诗
赞美地大物博的古诗
带沅字的唯美古诗词
带邸的古诗词
古诗词字眼的作用
志在必得壮心不已的古诗
形容红楼梦忧愁的古诗
寓意事业蓬勃向上的古诗
节气与农事的古诗
欢迎老师到来的古诗
古诗指人年龄的词语
收集有关节日的古诗四首
海西州的蒙古诗作家
蒙古皇帝写的古诗
饮酒未尽陶渊明的古诗
文昌寓直的古诗
古诗苦笋的意象
和成都有关的古诗英语
古诗里遮的词
立志于学*之类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