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妆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妆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妆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妆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咏柳古诗中妆的意思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下面小编收集了这首诗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她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她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她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她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名家点评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苏轼《望海楼晚景》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纳兰容若《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孤怀待月惟枯坐,余恨添眉却晚妆。——白居易《早春即事》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王沂孙《绮罗香·红叶》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新月》
寒香带雪南枝,晚妆临水西施。——张可久《柳营曲·西山即事挽》
袅袅娉娉不自持。晚妆迟。画得蛾眉胜旧时。——陆游《忆王孙·春风楼上柳腰肢》
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赵子发《浪淘沙·约素小腰身》
沙雁也能留客,倩溪光、相照晚妆明。——胡祗*《木兰花慢·题倪都运南塘莲社庐山社兰亭会后》
学画娥眉弄晚妆,娇羞无语暗思量。——朱权《宫词·学画娥眉弄晚妆》
独自镜台前,晚妆还为理。——吴鼎芳《唐嘉会妻》
云鬟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李煜《捣练子令·云鬓乱》
佩声悄,晚妆残,恁谁整翠鬟。——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玻璃盆泻琉璃水,素娥晚妆欲梳洗。——杨万里《雪後霜晴,元宵月色特奇》
惟有寒花怜寂寞,晚妆微露水红腮。——谢复《芙蓉花开》
最*和朋友出去约着吃饭,她画着精致的妆容,服装也经过一番精心的搭配,让我不禁感叹,女孩子真是最美好的生物啊,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让别人看得心生愉悦,汪曾祺也曾经感叹,女性似乎有一种被上天赋予的坚韧的力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柔韧的坚持下来,照顾身边每一个张着嘴等着吃饭的人 。
在古代女性是不幸的,经常被当作男性的附属物,但是也有不同的情节,比如我们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汉乐府诗歌《木兰辞》里这样描述木兰重回女儿身的情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是个英气十足的姑娘,在战场上能够拿起刀剑替父从军、穿上戎装保家卫国,在家里也能穿上女装再对窗理发,温柔打扮对镜贴妆,不管在哪个场景下她都能够成为最优秀、最忠于自己的那个人,甚至和伙伴们一起相处了十二年,都没被大家识破身份,这样的女子应该是每个人的榜样。
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能够像木兰这样,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能,能够真正地为自己活一场,但是即便是只能被迫成为附庸,还是有不少诗人写诗记录她们的美貌与她们精致的妆容,最为别人熟悉的应该是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首诗描述的是闺中少妇独自一人起床后的熟悉打扮,对于第一句“小山重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写环境中的屏风,有人认为是写重叠的眉妆,有人认为是写少妇的头发,不管是哪种,都能够看到少妇初起的慵懒美感。
少妇的头发向云朵一样层层叠叠,随意地披在雪白的脸颊上,晚起慵懒地画个眉毛,慢慢的熟悉打扮,照照镜子,再向额头上插一朵花,前后都是花的影子和自己如花的面容交相辉映,在绫罗绸缎上新帖了鹧鸪,金线绣好了贴着的鹧鸪成双成对,倒是撩起了她的相思之情。
诗中的少妇是矛盾的,家中夫婿外出,并没有人欣赏自己的美貌,所以晚起,梳洗也迟了,但是爱美之心又让她认认真真的对每一处都细细的打扮过。尤其在《甄嬛传》中,姚贝娜柔软的唱腔加上甄嬛的一生写照,这种“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美好愿望和帝王之家爱江山也爱美人的矛盾,让这首词尤其应景。
温庭筠是晚唐没落贵族家中出身,读他的诗就能够看到一种懒散的美感,似乎对什么都是不甚在意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他是那种有足够的爱与财,很有底气潇洒的人,所以他才能够成为“花间派”的开山鼻祖。
不管是在怎样的环境之下,愿意打扮自己总是没有错的,只有自己干干净净光彩照人,才能让环境和别人也显得可爱,我们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礼物,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时时刻刻留意自己,让自己成为照亮环境的人。
兰蕊残妆含露泣, 柳条长袖向风挥。——刘禹锡《送春词》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元稹《离思》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李白《清*乐·禁庭春昼》
庭前唯有蔷薇在,花似残妆叶似衣。——刘商《代人村中悼亡二首》
闰怨宝鉴残妆景,帕罗新泪痕,又见梨花雨打门。——张可久《金字经·稽山春晚若》
梦里乍时誇彩笔,睡来徒复把残妆。——张乔《落花诗·其一》
旧赠恐能开宝匣,新年时候梦残妆。——黄庭坚《再和元礼春怀十首·双盘锦带丁香结》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刘禹锡《巫山神女庙》
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刘禹锡《和乐天秋凉闲卧》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白居易《伤春词》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卢纶《古艳诗》
残妆添石黛,艳舞落金钿。——刘长卿《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
残妆满面泪阑干,几许幽情欲话难。——薛逢《贫女吟》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王建《赏牡丹》
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罗隐《西塞山》
残妆添石黛,艳舞落金钿。——张谓《扬州雨中张十七宅观妓》
胧胧欲曙色,隐隐辨残妆。——吴融《赋得欲晓看妆面》
云髻已收金凤凰,巧匀轻黛约残妆。——施肩吾《妓人残妆词》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江采萍《谢赐珍珠》
滴尽绮筵红烛暗,坠残妆阁晓花羞。——徐夤《泪》
悲风鸣叶秋宵冷,寒丝萦手泪残妆。——秦观《拟题织锦图》
雅持本色明清昼,肯驻残妆媚黑昏。——陈著《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四首·低垂不足畏炎氛》
愿君怜织素,残妆尚有啼。——江总《紫骝马》
长垂玉箸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苏轼《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
露曦风晚别春丛,拂掠残妆可意红。——黄庭坚《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首·露曦风晚别春丛》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王安石《杏花·石梁度空旷》
酒泻银壶莫*傍,怕惊花睡损残妆。——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海棠径》
宿烬分余麝,残妆晕浅螺。——高启《咏梦》
残妆带雨犹含泣,薄质随风易损神。——皇甫汸《太华寺咏落花》
垂柳池边见海棠,一枝寂寞倚残妆。——于慎行《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垂柳池边见海棠》
残妆洗作胭脂水,流出宫墙污燕泥。——朱权《宫词·钧天迭奏昆明池》
独艳迎人笑,残妆带雨斜。——胡仲弓《春晚山茶花数朵艳甚》
残妆简介
残妆是汉语词汇,拼音是cán zhuāng,指女子残褪的化妆。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秦观《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丘浚《咏菊》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张籍《酬朱庆馀》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采莲曲》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调词》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池中旧水如悬镜,屋里新妆不让花。——骆宾王《畴昔篇》
有人相伴,开镜点新妆。——朱敦儒《满庭芳·花满金盆》
绝忆水晶帘下立,手抛蝉翼助新妆。——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杜甫《牵牛织女》
琼瑶初绽岭头葩,蕊粉新妆姹女家。——徐夤《梅花》
陈宫内宴明朝日,玉树新妆逞娇逸。——王毂《玉树曲》
自然颜色变韶稚,况乃新妆露初洗。——王洋《王亚之元夕招客庭下红梅两株相对盛开》
大江以东北山北,时样新妆皆失色。——释道璨《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
顾影应先惜,新妆已足夸。——周绮《巫山一段云·题晓妆图》
众中别有人如玉,新妆艳艳娇红烛。——紫静仪《长信宫》
徵书夜夜下昭阳,紫髯郎将促新妆。——张萱《迷楼怀古》
晚花特地歛新妆,莫道无情总不妨。——杨万里《瓶中红白二莲五首·晚花特地歛新妆》
凤箫抛旧曲,鸾镜懒新妆。——李频《古意》
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孤影仍哀雁,新妆忽翠娥。——蒋春霖《东台杂诗·其十五》
谁家姊妹斗新妆,园林散步频携手。——唐寅《踏莎行·闺情》
画船花舫总新妆,进入池心*岛傍。——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美人艳新妆,敛袂照秋水。——秦观《荷花》
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张时彻《陈都阃宅看烟火》
智人静理会,临镜对新妆。——何南凤《星郎温生自上杭访余于齐昌同过端午于中洲寺佳句见示援笔属和以相印正云》
纷纷落尽泥与尘,不共新妆比端正。——韩愈《寒食日出游》
争妍竞媚誇新妆,承颜贾宠未肯降。——孙承恩《题屏障》
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沈周《落花五十首·其五》
夜半钟声起景阳,六宫粉黛试新妆。——张凤翔《宫词(十八首)·夜半钟声起景阳》
桃李出新妆,周张环绣黼。——郑清之《江汉亭百韵》
共待新妆出,清歌送落梅。——上官仪《八咏应制二首》
夏小伙又请来了风婆婆,怕热着我们,风婆婆轻轻的摇动了一下身子,就出现了一道道的风,凉爽极了!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4、《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睛。
5、《山花子》
满清·纳兰性德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6、《清*乐》
满清·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7、《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大风》
唐·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7、《大雷口阻风》
唐·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馍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雕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双双戏鸳鸯。
妆字的古诗
含妆的古诗
红妆的古诗
古诗的红妆
开头是妆的古诗
写妆容的古诗
有关妆容的古诗
含有妆字的古诗
妆场粉博的古诗
与美妆有关的古诗
古诗妆的拼音
含有红妆的古诗
有关化妆的古诗
上妆的古诗词
提及红妆的古诗
形容雪妆的古诗
含有妆奁的古诗
女人妆容的古诗
有关嫁妆的古诗
碧妆成树高的古诗
炫服华妆着处逢的古诗
带有妆容的古诗歌
形容浓妆的古诗
镜前小梳妆的古诗
和化妆有关的古诗
柳树梳妆的古诗
嫁妆的古诗词
妆开头的诗句古诗
与桃花妆有关的古诗
红妆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