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仪信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仪信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仪信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仪信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仪真雍生见和因再用韵兼怀仪真
刘宰〔宋代〕
北观凭栏望,西桥信马行。朋从有名胜,风物正凄清。乱定人烟改,春回草木荣。遥怜旧游处,坏壁暗题名。
仪真雍生见和因再用韵兼怀仪真
刘宰〔宋代〕
外客怜之子,寒窗几晦明。羁禽恋乡国,来雁尚边声。事去云成狗,时来草化萤。未须论得失,把酒谩忘情。
仪真雍生见和因再用韵兼怀仪真 其二
刘宰〔宋代〕
久客怜之子,寒窗几晦明。羁禽恋乡国,来雁尚边声。
事去云成狗,时来草化萤。未须论得失,把酒谩忘情。
鼎仪宅分韵送其兄武仪还昆山得倪字
李东阳〔明代〕
君家好兄弟,恩义两不睽。岂唯举止似,语笑皆天倪。
我本通家友,三年负招携。留欢极酣乐,饱德无嫌懠。
凉秋入庭树,风露忽已凄。昔作凤和鸣,今为雁分栖。
悠悠沧江上,道路阻莫跻。到门见桑梓,登堂颂黄鲵。
人生重骨肉,至乐谅不齐。送君东城去,蔓草青萋萋。
水调歌头(同张子仪诸公泛舟北渚,*间用子仪韵)
管鉴〔宋代〕
*生五湖兴,梦想白苹洲。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水调歌头 其一 同张子仪诸公泛舟北渚,*间用子仪韵
管鉴〔宋代〕
*生五湖兴,梦想白蘋洲。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
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
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程季仪沈俭夫携酒见饯于湘中馆借用季仪所次五峰先生旧韵见怀之作
赵蕃〔宋代〕
拟和题诗略未成,卒然风雨暗前津。高秋政应凉如水,馀溽胡为暖似春。
载酒肯来真好事,舣舟聊为驻行人。异时怀玉山前过,一访耕桑老病身。
和聂仪部明妃曲
李攀龙〔明代〕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宋代〕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机〔宋代〕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佚名《相鼠》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秦一·张仪说秦王》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战国策·秦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佚名《国风·鄘风·相鼠》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墨子·04章 法仪》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墨子·04章 法仪》
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荀子·修身》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04章 法仪》
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则於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太*御览·礼仪部·卷二十四》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佚名《富贵不能淫》
二仪含皎洁,四海尽澄清。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曹植《洛神赋》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墨子·04章 法仪》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墨子·04章 法仪》
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墨子·04章 法仪》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墨子·04章 法仪》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赵鼎《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李白《笑歌行》
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战国策·秦一·张仪说秦王》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佚名《鄘风·柏舟》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寒江夜宿。——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既见君子,乐且有仪。——佚名《菁菁者莪》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佚名《大雅·假乐》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佚名《柏舟》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王辟之《于令仪诲人》
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尚书·虞书·益稷》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禁藏》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赵鼎《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佚名《宾之初筵》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孙昌胤《清明》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刘向《司马错论伐蜀》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司马迁《屈原列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汪元量《秋日酬王昭仪》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汪元量《秋日酬王昭仪》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汪元量《秋日酬王昭仪》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佚名《鳲鸠》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佚名《猗嗟》
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佚名《抑》
敬慎威仪,以*有德。——佚名《民劳》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佚名《斯干》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潘安《悼亡诗三首》
亭伯负高名,羽仪称上京。——韦嗣立《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1.礼之用,和为贵。
语出《论语·学而》。礼的作用,最主要的是使人和谐共处。
2.恭敬之心,礼也。
语出《荀子》。对别人恭敬、尊重,是礼的表现。
3.以约失之者,鲜矣。
语出《论语·里仁》。约:约束。鲜:少的意思。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4.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语出汉·王充《论衡·雷虚》。相隔千里所刮的风不一样,百里内所响的雷声也不相同。比喻地方不同,风俗各异。
5.人不徒贵俭,而贵不礼。
语出晋·程本《子华子》。人不仅只注重节俭,还要注重礼节。徒:只。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语出《诗经·鄘风·相鼠》。如果人连仪态都没有,活着能干什么呢?说明人应该注重礼仪。仪:威仪,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行为。何为,倒装,即“为何”。
7.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的朋友们,(我要)吹奏乐器欢迎你们的到来。说明要热情接待宾朋。嘉宾:友好的宾客。鼓瑟吹笙:指以奏乐欢迎客人。
8.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
语出《孔子家语·三恕》。过分亲昵就会态度怠慢,过分庄重就不会彼此亲*。说明与人交往要保持一定距离,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9.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
语出《庄子·大宗师》。行:通行。把礼仪当做羽翼的人,用礼仪的教诲在世上施行。
10.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语出唐·杜甫《客至》。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打开。说明主人家已经很久没有客人来访,今天有客来到,主人自然热情欢迎,全句表达出主人的喜悦之情。而且,诗句也向我们传达出这样的讯息,客人来做客,出于礼貌应把家打扫干净。
11.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语出《礼记·乐记》。乐事做得好了人心无怨,礼事做得好了则人无所争。
12.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语出《孟子》。有了谦让的心,正是重视礼仪的开始。
13.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语出《孟子》。不仁的事不干,不合礼的事不做。
1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语出《国语》。轻佻的人缺少谋略,骄横的人没有礼节。
15.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别人使用权术,我以诚实的态度感化他;别人动气了,我以道理使他折服。
16.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语出《诗经·大雅·抑》。温和谦恭,是高尚道德的基础。
17.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语出唐·杜甫《客至》。远离街市买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饮用吧!此诗表达了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对待客人,心意比形式更重要。
18.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语出唐·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在远处居住与人相处要慎重,少年时做事应当从容谦让。从人:与人相处。舒徐:从容谦抑。
1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语出《论语·颜渊》。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东西不看,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听,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谈,不合乎礼节和道德的事不做。
2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语出《礼记·曲礼》。尚:重在。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
1、身贤者贤也,能进贤者亦贤也。——刘向《说苑·臣术》
2、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陆游《读*人诗》
3、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管仲论》
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形劳而不休则敝,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庄周《庄子·刻意》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1、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12、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夷在后头。——郑燮《弄潮曲》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5、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中庸》
1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7、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唐寅《把酒对月歌》
18、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20、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2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2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吴泳《上西*·送陈舍人》
27、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
2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9、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
30、*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苏轼《纵笔》
34、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35、召*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曹邺《老圃堂》
3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37、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38、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百年蚁穴蜂衙里,笑煞昆仑顶上人。——元好问《杂著》
39、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4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天下》
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
43、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梅尧臣《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
4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4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4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47、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史襄哉《中华谚海》
4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4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50、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5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含有仪信的古诗
关于诚信和礼仪的古诗
仪林的古诗
仪字的古诗
带相仪的古诗
带仪字的古诗
仪容的古诗
仪表的古诗
仪式的古诗
古诗的礼仪
有关仪的古诗
古诗带仪字的
王贞仪的古诗
带有仪的古诗
含有仪字的古诗
关于坤仪的古诗
带有玲仪的古诗
八礼八仪的古诗
讲礼仪的古诗
带有仪字的古诗
含仪的古诗句
仪容仪表的古诗词
书仪的诗句古诗
有凤来仪的古诗
古诗李之仪的卜舁
有仪字的古诗词
仪的古诗名句
礼仪的古诗8句
婉仪的古诗词
相思的古诗李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