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唐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明唐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明唐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明唐寅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
唐伯虎是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江南四大才子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那么,唐寅是哪个朝代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
唐寅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人物生*
成化时期
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 ,父亲唐广德,母亲丘氏。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
成化十二年(1475年),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
成化十八年(1482年),唐寅结识祝允明。
成化二十年(1484年),唐寅结识文徵明,并得到其父太仆文林的欣赏。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唐寅结识好友张灵。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张灵,字梦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唐寅、祝允明、罗圯、白钺、涂瑞与刘机在沈石田所绘的《壑舟园》图上题诗。注:壑舟园为王鏊之从兄王盘的别业。
弘治时期
弘治元年(1488年),唐寅与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
弘治三年(1490年),唐寅作《对竹图》。
弘治四年(1491年),唐寅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作墓志铭。注:刘秀才名刘嘉德,字协中,年长唐寅两岁。
弘治六年(1493年),唐寅为沈隐君写墓碣文。注:沈隐君名沈诚,字希明,号隐君,姑苏长洲人,死于弘治六年五月,年七十,开馆售业为生,是唐寅的蒙师。
弘治七年(1494年),唐寅的父亲去世,而母亲、妻子、儿子、妹妹亦在这一两年内相继离世,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弘治八年(1495年),唐寅为许天锡之妻高氏作墓志铭。唐寅年二十六岁,已有白发,故写《白发诗》,文林作诗唱和。唐寅画《桂香亭图》。注:文林时年五十岁。
弘治九年(1496年),唐寅作《中州览胜序》。
弘治十年(1497年),唐寅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放浪形骸。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唐寅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后来苏州知府曹凤爱惜人才,苏州的名士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为唐寅求情,方志才同意“补遗”让其参加乡试。注:方志,字信之,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在他的《领解元
后谢主司》一诗之中写道: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唐寅作《送文温州序》和《金粉福地赋》。但唐寅中举后并没有收敛,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他的朋友纷纷规劝,祝允明对唐寅说:“夫谓千里马,必朝秦暮楚,果见其迹耳。非谓表露骨相,令识者苟以千里目,而终未尝一长驱,骇观于千里之人,令慕服赞誉,不容为异词也。”其意:是千里马不是看表面,还要看他的'品质,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文徵明写信给唐寅:我父亲说"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意思就是:唐寅呀,我父亲说你有才情,但为人轻浮,恐怕一事无成。但唐寅并没有把朋友的规劝放在心上,他回信正是那篇《与文徵明书》,信中的意思是:我生来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顺眼,那就别和我交朋友。态度十分嚣张,言辞尖刻,对文徵明的劝告不但不领情,还要与文徵明断决关系。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后被罢黜为吏。
弘治十三年(1500年),唐寅被黜为浙藩小吏,个人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唐寅归家后夫妻失和,休妻。
弘治十四年(1501年),唐寅失意之余远游闽、浙、赣、湘等地。
弘治十五年(1502年),唐寅游历归家后得病,医疗很久才见好。
弘治十六年(1503年),唐寅与弟弟唐申分家。
弘治十七年(1504年),唐寅靠卖文画为生,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
弘治十八年(1505年),唐寅谋求建桃花庵别业,作《王氏泽福祠堂记》。唐寅作《答文徵明书》,由书中意思可见唐寅与文徵明二人关系失和。
正德时期
正德元年(1506年),唐寅为老师王鏊绘《出山图卷》。
正德二年(1507年),唐寅筑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唐寅的侄儿唐长民夭折,年仅十二岁。八月,送别戴昭,作有垂虹诗与图画。注:戴昭,早年跟随唐寅学*《诗》,后改随薛世奇治《易》,正德年间任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
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四十岁,作《自寿诗》和图画。唐寅作诗赠苏州府儒学教授朱泰。唐寅作《野望悯言图》,并为陈赜的画题款。
正德五年(1510年),唐寅为张献翼的祖父绘《宝鹤图》。
正德七年(1512年),唐寅绘《女儿娇水墨牡丹图》。
正德八年(1513年),唐寅写信给文徵明,两人捐弃前嫌。唐寅为时任吴县知县何炌绘图画。
正德九年(1514年),唐寅写有《许旌阳铁柱记》和《荷莲桥记》。同年秋,唐寅应宁王朱宸濠之聘。
正德十年(1515年),三月,唐寅装疯被宁王放还。同年唐寅绘《梅枝图》。
正德十一年(1516年),唐寅为吴县知县李经书画,写有《长洲高明府过访诗》,送徐朝咨归乡作《金华序》,为*润夫妇写墓志铭。
正德十二年(1517年),唐寅为吴县知县李经作诗。十一月望日,唐寅夜宿广福寺(又名光福寺),并留有诗篇。
正德十三年(1518年),唐寅夜晚作梦,梦醒作《记梦诗》。唐寅与孙思和绘《丹阳景图》。唐寅为岳母吴孺人作墓志铭。
正德十四年(1519年),唐寅的老师王鏊七十岁,作《七十寿序》与《寿王少傅》七言律诗。唐写与沈徵德和顾华玉在禅寺饮酒作诗,有《五十言怀诗》。唐寅为华云绘《山静日长图》。
正德十五年(1520年),唐寅有《落花图咏》。
正德十六年(1521年),唐寅绘《松涛云影图》,仿郭河阳的山水手卷。
嘉靖时期
嘉靖元年(1522年),唐寅送别离任的吴县知县刘辅,作《别刘伯畊》。又作有《元旦诗》。
唐寅的桃花庵歌古诗词鉴赏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寅的桃花庵歌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译文:
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注释:
庵:屋舍也。
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忒(tuī):太。
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陵,都在长安附*,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聚居长安的地方。
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赏析: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
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回旋委婉,*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
①《五十言怀诗》
(明)唐寅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②《感怀》
(明)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③《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④《把酒对月歌》
(明)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⑤《花下酌酒歌》
(明)唐寅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
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
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
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⑥《叹世》
(明)唐寅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在影视剧中,他是人生赢家;在现实中,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他是唐伯虎。
由于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太过深入人心,在许多人心中,唐伯虎有颜值、有才华,还抱得美人归。
可事实呢,唐伯虎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才华出众,可成年后,一年之内,连丧五位亲人。
在好友的鼓励下,进军科举,却因为科场舞弊一案,被剥夺了考试的资格。无亲人在旁,无功名傍身,连妻子都嘲笑他。
晚年的唐伯虎以卖字画谋生,穷困潦倒,哪有半点才子的样子,令人唏嘘。
体会了人生的无常,唐伯虎的诗词与别人不大一样,诗词君总结10首唐伯虎最有名的诗词,一起体会他人生的悲欢离合吧!
1、最超脱世俗的诗:《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十八年,距离唐伯虎科场舞弊案已经过去了六年,经此一事,唐伯虎看穿了功名富贵的虚幻,认为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换取的功名富贵不能长久,遂绝意仕进,卖画度日,过着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生活。
整首《桃花庵歌》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在《桃花庵歌》中,又见到那个潇洒的唐伯虎。
若我们收拢身心,远离对名利、物质、世俗的过度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人亦会变得淡然优雅。
《唐寅事茗图卷》
2、最相思情浓的词:《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潇洒的唐伯虎,也会沉浸于爱情之中。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相思之情。
她藏于深闺,将一切都关在门外,屋外淅淅沥沥,梨花在噼啪声中不断摇曳,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
时间在空间中流逝,空间的凝滞、间距的未能缩却花开花落,人生便在等待中渐渐消逝,人生终将凋零,只可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中度过漫长岁月。
总有时间也无能为力的事情——比如爱,比如思念。
唐寅《葑田行犊图》
3、最狂放不羁的诗:《把酒对月歌》
《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唐伯虎也是羡慕李白的吧,才有了这首诗。
他与李白有着一样的性格,饮酒赋诗,狂放不羁,李白的才华,让唐伯虎也钦佩不已。
他与李白又是不一样的,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过长安眠。
唐伯虎用“把酒对月”的举动,处处将自己和李白相联系、相对比,用“月”、“诗”、“酒”为诗思的契机,并贯穿全篇,抒写了李白敢于蔑视*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学*白不求功名利禄的愿望和蔑视*的态度。
人若简单,快乐便会相随;心若诗意,一切皆会美好。
唐伯虎的形象经过世人的不断加工,已经面目全非。
戏剧里的唐伯虎是妥妥的人生赢家,金榜题名,红袖添香。
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一个充满了悲剧性的人物,他这一生异常坎坷,是电视剧拍不出的凄惨。
1524年1月7日,苏州下了一天的雪,天寒地冻。
苏州城北的一间小屋里,没有生火,也没燃灯。
进入弥留之际的唐伯虎,意识已经逐渐模糊。
窗外不断咆哮的寒风不管如何嚣张,以后再也不能欺负这个可怜的老人了。
一代才子唐伯虎在贫寒交加中去世。
唐伯虎,这一生也曾为命运努力过,却最终逃不过命运的多次戏弄。
人间会有奇迹,但奇迹不属于唐伯虎。
他的荣耀是在身后,他在生前饱受世态炎凉。
1470年,唐伯虎出生在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名唐寅,字伯虎。
苏州人民的幸福指数很高,唐伯虎用一首诗表达得淋漓尽致:
江南人尽似神仙,四季看花过一年。赶早市都清早起,游山船直到山边。贫逢节令皆沽酒,富买时鲜不论钱。吏部门前石碑上,苏州两字指摩穿。
生在这一等一的繁华地,投胎小能手唐伯虎的快乐可想而知。
作为长子,唐伯虎被父亲寄予了深深的希望,唐伯虎的父亲经商,虽能保证家庭衣食无忧,但这一生未能考取功名始终是他的遗憾。
他满心希望儿子能实现他的愿望,因此对唐伯虎进行了精心的栽培。
唐伯虎天资聪慧,从小看书过目不忘,初学画画便颇有成就。
16岁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名的唐伯虎成功进入了苏州当地的才子圈,认识了祝枝山,文徵明,张灵等人。
他过上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日子。他爱好Cos*, 兴致好时,喜欢和朋友扮成乞丐,在雨中唱莲花落,赚足路过群众同情的眼泪,拿到打赏的钱后,就收工去喝酒。
19岁,唐伯虎娶妻徐氏,夫妻恩爱,育有一子。
这一时期的唐伯虎是上天的宠儿,诸事如意,生活美好得犹如一场梦境。
唐伯虎的人生转折发生在25岁这一年。
虽说生离死别是人生常态,然而唐伯虎一年失去五位亲人,这死别的程度太过惨烈。
唐伯虎先后送走了父母,妻儿,妹妹。
父母,妻儿生病去世;妹妹自杀去世。
25岁的唐伯虎白了头。
白天流泪,夜里流泪。
做梦在哭,醒来继续哭。
唐伯虎颓废到了极点。好友祝枝山不忍心看唐伯虎就这样消沉下去,劝他人死不能复生,振作起来,考取功名,才是对去世父亲最好的怀念。
听祝枝山这么一说,胡子拉渣的唐伯虎想起了父亲生前对他的期望,他捡起了许久不看的书本,打算再努力一把。
唐伯虎写下了【夜读】一诗,和曾经颓废的自己做告别。
夜来枕上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天才就是天才。
弘治十一年,29岁的唐伯虎到南京参加乡试,以解元荣登榜首。
消息传开后,来道喜的人踏破了唐家的门槛,唐伯虎从不知道自己有如此多的亲朋好友。
无论这热闹是虚情假意也好,还是真情实感也罢,至少,唐伯虎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有了功名在身的唐伯虎很快迎娶了第二任妻子何氏。小娇妻刚进门的日子,看唐伯虎时都是星星眼。
她只盼着她的夫君以后考上状元,她便是状元夫人。
唐伯虎一鼓作气,再去考会试,却不知道高中解元已经是他人生的巅峰。从此以后,他的人生际遇只有差和更差的区别。
赴京参加会试的唐伯虎被牵连进一起舞弊案,最后被判终身禁考。
好不容易结束几个月的牢狱生活,出狱后的唐伯虎眼神里早已没有了光彩。
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如此沉重。
唐伯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家后,就连家里养的小狗都像是不认识这个主人了,见他回来一直狂叫,还想挣脱绳子咬他。
唐伯虎拿出镜子,确认自己没有整容,他只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沧桑。
小娇妻的星星眼也变成了白眼,过去怎么看怎么顺眼的丈夫,如今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不久后,小娇妻抛弃了风光不再的唐伯虎,临走前只留下两句话 :“若待夫妻重相聚,除非金榜题名时。”
唐伯虎再次成了孤家寡人。
从前热闹的门庭变得无人问津,那些追捧过他的人遇见他,都装作不认识他。
唐伯虎古诗大全
导语: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那么你知道唐伯虎古诗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唐伯虎古诗大全,欢迎阅读!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伤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题沈石田壑舟图》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张梦晋改流水诗》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题伍子胥庙壁》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哭妓徐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裏逢。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唐代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春分后15天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唐代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欢迎参考学*!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二首
唐代: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长安清明
唐代: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闾门即事
唐代: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代: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节
唐代:崔元翰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关于唐朝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唐朝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6、《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筹笔驿》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游子吟 唐代古诗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游子吟唐代古诗的信息,我们来看看下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诗人简介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人物生*
早年生活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明唐寅的古诗
马明唐寅的古诗
元宵明唐寅的古诗
桃花掩歌明唐寅的古诗
元宵明唐寅古诗的鉴赏
古诗唐寅的
明代诗人唐寅的古诗
明代唐寅的古诗菊花
唐寅诗句
画的古诗唐寅
求唐寅的古诗
唐寅的诗句
画鸡的古诗唐寅是谁
菊花唐寅的古诗
唐寅的元宵古诗
唐寅的诗词
唐寅的古诗<<画鸡>>
唐寅含有春字的古诗
唐寅鸡诗句
唐寅的古诗带拼音
唐寅的七言古诗
歌颂唐寅的古诗
唐寅公鸡的古诗
元宵节的古诗唐寅
唐寅最好背的古诗
带有花字的古诗唐寅
画鸡唐寅的古诗拼音
唐寅四季画的古诗
唐寅的千古诗句
元宵唐寅写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