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的两首古诗

关于张若虚的两首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张若虚的两首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张若虚的两首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张若虚的两首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7) 语录(4) 说说(2) 名言(3) 诗词(242) 祝福(1k+) 心语(67)

  • 于张若虚的诗句

  • 于张若虚的诗句

      代答闺梦还——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阅读全文]...

2022-04-27 02:56:36
  • 张若虚诗人介绍

  • 诗人
  • 张若虚诗人介绍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相信大家对这诗句都不陌生,那么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是否熟悉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张若虚诗人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生*

      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诗。是金子总有闪光时。等待了将*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

      张若虚这个名字,对于当今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的《春江花月夜》(以下简称《春江》诗),更是令人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张若虚其人其事,人们知之甚少,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只有清《全唐诗》第117卷26个字的介绍:“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而在《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中也只附带了6个字:“若虚,兖州兵曹。”

      张若虚的生卒年不详,有些典籍(如余冠英、王永照作序的《唐诗选》),将他的生卒年定在约公元660~720年,即唐高宗龙朔至玄宗开元初,大约活了六十岁。至于《全唐诗》所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只能说明他们诗名相当而驰名京师,籍地相邻而并称四士。

      张若虚,不仅他的生*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在唐代,似乎没有他的诗集传世。从唐至元,他的《春江》诗几乎无人所重。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见他的诗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最早收录他的.《春江》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然而这仅仅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直至明人杨高棅《唐诗正声》选本,仍然没有把他的诗选在“正声”之列。然而幸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诗总算从唐代起被保留下来了。

      是金子总有闪光时。但等待了将*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以后,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七言古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及至清代,张若虚的诗声似乎更好些,有关唐诗的重要选本,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季振孙《唐诗》、徐增《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卷十九和卷一一七),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附录有关此诗的评论。

      当代学者章培恒、骆玉明这样评价张若虚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指初唐时期),唐诗的浪漫气质日趋强化。它以另一种风格,呈现于刘希夷、张若虚等人赞美青春、表现对生命永恒之渴望的诗篇中。

      ……

      全诗(《春江花月夜》)从月升写到月落,从春潮着笔而以情溢于海作结,时空的跳跃空灵飞动,展现出一派鲜丽华美而又澄澈透明的景观。

      而且,诗又岂止是提供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而已,它还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无限遐想,就连传统诗歌中不乏苦涩意味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在这里也都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这种对世界、对生活所作的单纯明净而又充满渴慕和欣喜之情的观照,使全诗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自此以后,这些富有青春旋律的诗篇就如潮水般涌来,成为唐诗的鲜明特色之一。”(引自章培恒、骆玉明《*古代文学史》)

    [阅读全文]...

2022-01-21 18:22:50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古诗赏析

  • 阅读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古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下面我们来具体赏析一下。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7] 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阅读全文]...

2021-12-27 22:52:05
  • 于张若虚的诗句摘抄

  • 于张若虚的诗句摘抄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阅读全文]...

2022-07-23 22:47:59
  • 张若虚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张若虚名言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2、五情形怜月冷,三千愿望对星流。前尘影事皆如幻,浩气当初贯斗牛。——张若虚

    3、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4、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张若虚

    5、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

    6、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

    7、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

    8、为谁消瘦为谁忧?二月桃花五月榴。燕舞莺歌翻寂寞,凤衾鸳枕忆温柔。水因有性山难转,你若无心我便休。——张若虚

    9、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

    10、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

    1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

    12、你若无心我便休,青山只认白云俦。飞泉落韵怡然夏,飘叶成诗好个秋。——张若虚

    1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

    14、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张若虚

    15、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

    16、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

    17、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

    18、俗侣花间蜂又蝶,仙朋波面鹭和鸥。至今尚羡袈裟客,竹杖芒鞋任远游。——张若虚

    19、冬雪寒江抛直钓,春潮野渡泊孤舟。落花成土多真爱,飞叶随风有至愁。许是今生缘未了,还从梦里记明眸。——张若虚

    20、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

    21、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张若虚

    2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

    [阅读全文]...

2022-07-11 21:49:23
  • 张若虚优美诗句

  • 优美
  • 张若虚优美诗句

      代答闺梦还——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阅读全文]...

2021-11-25 12:53:57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拼音

  • 阅读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拼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带拼音版《春江花月夜》,需要了解《春江花月夜》标准发音的同学可以看看。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chūn)江潮(jiāngcháo)水(shuǐ)连(lián)海(hǎi)*(píng),海上(hǎishàng)明月(míngyuè)共(gòng)潮(cháo)生(shēng).

      滟(yàn)滟(yàn)随(suí)波(bō)千万(qiānwàn)里(lǐ),何处(héchù)春(chūn)江(jiāng)无(wú)月(yuè)明(míng).

      江流(jiāngliú)宛转(wǎnzhuǎn)绕(rào)芳(fāng)甸(diàn),月(yuè)照(zhào)花(huā)林(lín)皆(jiē)似(sì)霰(xiàn).

      空(kōng)里(lǐ)流(liú)霜(shuāng)不觉(bùjué)飞(fēi),汀(tīng)上(shàng)白(bái)沙(shā)看不见(kànbújiàn).

      江天(jiāngtiān)一色(yísè)无(wú)纤尘(xiānchén),皎皎(jiǎojiǎo)空中(kōngzhōng)孤(gū)月轮(yuèlún).

      江畔(jiāngpàn)何人(hérén)初见(chūjiàn)月(yuè)?江(jiāng)月(yuè)何(hé)年初(niánchū)照(zhào)人(rén)?

      人生(rénshēng)代代(dàidài)无穷(wúqióng)已(yǐ),江(jiāng)月(yuè)年年(niánnián)望(wàng)相似(xiāngsì).

      不知(bùzhī)江(jiāng)月(yuè)待(dài)何人(hérén),但见(dànjiàn)长江(chángjiāng)送(sòng)流水(liúshuǐ).

      白云(báiyún)一(yī)片(piàn)去(qù)悠悠(yōuyōu),青(qīng)枫(fēng)浦(pǔ)上(shàng)不胜(búshèng)愁(chóu).

      谁(shuí)家(jiā)今夜(jīnyè)扁舟(piānzhōu)子(zǐ)?何处(héchù)相思(xiāngsī)明月(míngyuè)楼(lóu)?

      可怜(kělián)楼上(lóushàng)月(yuè)徘徊(páihuái),应(yìng)照(zhào)离(lí)人(rén)妆(zhuāng)镜台(jìngtái).

      玉(yù)户(hù)帘(lián)中(zhōng)卷(juǎn)不(bù)去(qù),捣(dǎo)衣(yī)砧(zhēn)上(shàng)拂(fú)还(hái)来(lái).

      此时(cǐshí)相望(xiāngwàng)不(bù)相(xiāng)闻(wén),愿(yuàn)逐月(zhúyuè)华(huá)流(liú)照(zhào)君(jūn).

      鸿雁(hóngyàn)长(cháng)飞(fēi)光(guāng)不(bù)度(dù),鱼龙(yúlóng)潜(qián)跃(yuè)水(shuǐ)成文(chéngwén).

      昨夜(zuóyè)闲(xián)潭(tán)梦(mèng)落花(luòhuā),可怜(kělián)春(chūn)半(bàn)不(bù)还家(huánjiā).

      江水(jiāngshuǐ)流(liú)春(chūn)去(qù)欲(yù)尽(jìn),江(jiāng)潭(tán)落(luò)月(yuè)复(fù)西(xī)斜(xié).

      斜(xié)月(yuè)沉沉(chénchén)藏(cáng)海(hǎi)雾(wù),碣(jié)石(shí)潇(xiāo)湘(xiāng)无(wú)限(xiàn)路(lù).

      不(bù)知(zhī)乘(chéng)月(yuè)几(jǐ)人(rén)归(guī),落(luò)月(yuè)摇(yáo)情(qíng)满(mǎn)江(jiāng)树(shù).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沙滩。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阅读全文]...

2022-05-24 20:56:04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

  • 阅读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白话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阅读全文]...

2022-06-18 23:21:06
  • 张若虚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张若虚《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但有些典籍推算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汉族,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阅读全文]...

2021-12-04 12:32:03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 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 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 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 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 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 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 落月摇情(27)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解释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在中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唐代着名诗人王昌龄诗中也有“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了。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的是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变。他后来得以归汉,主要是因为匈奴单于相信汉使所说鸿雁传书上林苑,被汉昭帝射获,确知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放回苏武,“鸿雁传书”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种渊源,“鱼雁”成为了中国早期邮政的象征,如同欧洲一些国家早期邮政以牛号角、牛角头为标志一般。

    [阅读全文]...

2022-06-05 16:47:00
张若虚的两首古诗 - 句子
张若虚的两首古诗 - 语录
张若虚的两首古诗 - 说说
张若虚的两首古诗 - 名言
张若虚的两首古诗 - 诗词
张若虚的两首古诗 - 祝福
张若虚的两首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