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少一点的

关于古诗少一点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少一点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少一点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少一点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 语录(2k+) 说说(4) 名言(529) 诗词(35) 祝福(1k+) 心语(68)

  • 古诗苏轼的《少年游》

  • 苏轼,写作
  • 古诗苏轼的《少年游》

      青春年华里,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苏轼的《少年游》,希望大家喜欢。

      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品翻译: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写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苏轼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作品赏析: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该句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苏轼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2022-03-23 16:01:08
  • 少年行古诗原文(少年行古诗赏析)

  • 《少年行》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新丰出产的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咸阳的游侠儿多是少年。"新丰",古县名。古时盛产美酒;"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咸阳",秦朝的都城。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便相邀去酒楼酣饮,马儿就系在高高酒楼旁边的垂柳上。

    这是一首描写少年游侠日常生活的诗。

    在古都咸阳,游侠儿横穿于市街,相逢于马背,意气相投便以酒相邀,直饮到酩酊大醉。诗人通过对游侠儿高楼纵饮这一典型的描写,将游侠儿的风流与不羁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并表达了诗人对游侠儿这种富有浪漫色彩的生活的向往。(《唐诗三百首》)

    [阅读全文]...

2022-04-08 15:41:59
2022-01-01 20:09:01
  • 少年行王维古诗

  • 少年行王维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年行王维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年行古诗原文: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古诗译文: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方告终,高高坐在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少年行古诗的赏析:

      人生谁无少年时,甜苦酸辛各自知。每个人都曾经历年少,年少时有可能学识不多、顽皮散漫,但少年人的雄心万丈,气吞万里如虎,是年迈之人所不及。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古代的诗人词人都喜欢以《少年行》为题,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抱负。以唐代为例,如王维、令狐楚、郑愔、李白、杜甫、贯休,约有数十人写过《少年行》的同题诗。

      清代诗人黄仲则也有一首《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他一生追慕李白的风范和侠气,虽则他创作的大部分诗歌多云人生的“愁苦辛酸”,字词间针砭时弊,沉郁苍凉,但正如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亦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句,“嗟贫叹苦,啼饥号寒”亦不是黄仲则诗歌的全部。譬如他创作的古风,又譬如此诗,俨然大江大河之于小溪流,读者可以窥见黄诗的另一面:豪迈任侠。

      黄仲则后来在《将之京师杂别》中言道:“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只此一十四字,便足以概括诗人心中怀藏的志向。幽燕概指幽州,这些地方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保家卫国的男儿在此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曹植的《白马篇》里,“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氏。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矫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的精彩特写便是对“幽并游侠儿”矫健身姿和英雄气概的描绘。而鲍照《拟古》八首中亦曾写有“幽并重齐射,少年好驰逐”之句。到了后来,幽并、幽燕便成了豪侠气概的象征。

      黄仲则的《少年行》,大抵也是写一个有志儿郎渴望为国从戎、戍边征战的抱负。作为男儿,自当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不能儿女情态,留恋故乡,诗中文字隐隐流露出一种“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不知该说是悲壮还是豪迈的情感。

      首句“作健”一词,是想要成为强者的意思,出自《乐府诗集》“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之句,刘义庆《世说新语》里亦有相关典故。“男儿作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男儿当自强”,向沙场,即驰骋沙场,其意不言自明。

      “登台”一词,为“登上高台”之意,在古代,登台常与拜将搭配在一起,意喻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登台是一种形式,拜将是这种形式的目标指向。公元前206年,史称“汉兴三杰”之一的韩信就曾登台拜将。拜将之后,韩信率兵伐魏、举赵、降燕、定齐、灭楚,为开创汉朝四百年江山立下赫赫战功。故而,登台是建功立业的代名词。“望乡”二字则与登台形成对比,士兵们久戍不归,难免会想家,想家时,登临高台,眺望故乡,是为“望乡台”。纵然诗人说“自爱登台不望乡”,可是我们将心比心,仔细推敲之下不难发现:显然,将士们不是不想家,不过是为保一方*安,强忍着眼泪罢了——这便是所谓两难之境下的取舍吧。

      抬头看,“太白高高天尺五”。太白星,即金星,又名长庚星、启明星,古代的星象学家认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用来借喻兵戎、战事。去天尺五,极言地势之高——太白星高挂在头顶,抬眼望去,离天好*啊,言外之意是离人遥远——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与“手可摘星辰”“白发三千丈”同出一门,颇有天才诗人李白的风采。

      当然,天边不只有太白星,还有圆如玉盘的月亮。边关的刀光剑影和皎皎月色交织在一起,如诗人的志向一般闪耀。整首诗给人的感觉甚是干净利索,一点没有拖泥带水的意思。

      观仲则一生,与其报国志向相去甚远,时不我与,身体也不太好。有梦不能圆无疑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但终归还有梦在,还有做梦的权利,也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时隔两百多年,作为后生读者,我们也只能这么安慰诗人了,愿诗人怀揣此梦,不至于太孤单、太失落。

    [阅读全文]...

2022-02-07 13:54:22
  • 歌颂少年励志的古诗

  • 励志,歌颂,少年
  • 歌颂少年励志的古诗(通用9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歌颂少年励志的古诗(通用90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4、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语·应务》

      5、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9、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10、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1、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9、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9、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7、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阅读全文]...

2022-05-24 20:45:44
  • 含有少字的古诗词 带少字的诗词名句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明贤集·七言集》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上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四首》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相知无远*,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佚名《长歌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韦庄《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托身白刃里,**红尘中。——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别后不知君远*。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阅读全文]...

2022-03-29 02:40:42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古诗原文赏析和诗意解答)

  • 诗意
  •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人简介】

    王勃(649-675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岀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务。

    王勃六岁能文,九岁看岀大儒颜师古注释《汉书》中的错误,有“神童”之称。乾封(666年),王勃写了《檄英王鸡》一文,当时的官员和一部分百姓都嗜好斗鸡的,因此事被唐高宗逐岀朝廷。

    上元二年(675年),王勃从蜀中南下探望父亲,渡海时风浪大船翻浸水,惊吓而死。

    王勃的诗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力求摆脱齐梁的靡靡诗风,著名代表作有《腾王阁序》。

    【诗词解读】

    首先解释诗标题:王勃送这个朋友姓杜。

    少府:小小的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

    王勃这首赠别诗,与其他送别诗有所不同,本诗有一种奋进的力量。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动词):辅助、协助。

    三秦:指关中地区。秦之后,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

    五津:泛指蜀州。

    这句是倒装句,送行的地点是京师长安城,朋友上任的目的地是蜀州。

    三秦护卫着京师长安城,在风烟的幻变中遥望着蜀州。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我怀着无限不舍的心情和您分别,因为我们都是从家乡岀来闯荡官场的,浮浮沉沉,彼此处境相同。

    诗人对友人进行劝慰。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名句。

    天涯:天边、天涯海角、无涯。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邻。

    四海之内只有朋友知心,保持着真情厚谊,虽天各一方,也好似*在咫尺。

    诗人进一步宽慰友人,使对方不因和挚友分别而感到孤单。

    这就使离愁别绪一扫而光,豁然开朗,心中充满阳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书法作品好多都爱用这一名句,来赠送给友人,用于互相勉励学*。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古代人送行常在三岔路口挥泪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

    不必在三岔路口分别时,好似少男少女那样泪湿衣巾。

    诗人最后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情长之态,情深义重,表现了诗人胸襟开朗。

    全诗气象万千,情调满满,给初唐的诗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清新气息,这为“盛唐气象”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勃像

    [阅读全文]...

2022-07-19 22:48:29
  • 少年励志古诗词经典名句

  • 少年,励志,经典
  •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少年励志古诗词经典名句,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

    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的“三不足”论断。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阅读全文]...

2021-11-29 10:09:54
  • 端午节的古诗少一点

  • 端午节
  •   端午佳节是春末夏初最盛大的一个节日,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五日·选一(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阅读全文]...

2022-03-25 01:07:40
古诗少一点的 - 句子
古诗少一点的 - 语录
古诗少一点的 - 说说
古诗少一点的 - 名言
古诗少一点的 - 诗词
古诗少一点的 - 祝福
古诗少一点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