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

关于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02) 语录(22) 说说(11) 名言(5) 诗词(921) 祝福(1k+) 心语(1)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赏析:

      此诗叙述的是一个生活片断,大致描述如下:诗中的女主人公独立楼头,体态盈盈,如临风凭虚;她倚窗当轩,容光照人,皎皎有如轻云中的明月;她红妆艳服,打扮得十分用心;她牙雕般的纤纤双手,扶着窗棂,在久久地引颈远望:她望见了园久河畔,草*青,绵绵延延,伸向远方,“青青河畔草,绵绵思无道;远道欲何之,宿昔梦见之”(《古诗》),原来她的目光,正随着草色,追踪着远行人往日的足迹;她望见了园中那株郁郁葱葱的垂柳,她曾经从这株树上折枝相赠,希望柳丝儿,能“留”住远行人的心儿。原来一年一度的春色,又一次燃起了她重逢的希望,也撩拔着她那青春的情思。希望,在盼望中又一次归于失望,情思,在等待中化成了悲怨。她不禁回想起生活的波弄,她,一个倡家女,好不容易挣脱了欢场泪歌的羁绊,找到了惬心的郎君,希望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然而何以造化如此弄人,她不禁在心中呐喊:“远行的荡子,为何还不归来,这冰凉的空床,叫我如何独守!”

      此诗定的就是这样一个重演过无数次的*凡的生活片断,用的也只是即景抒情的*凡的章法、“秀才说家常话”(谢榛语)式的*凡语言;然而韵味却不*凡。能于*凡中见出不*凡的境界来,就是此诗,也是《古诗十九首》那*刻意雕镌所不能到的精妙。

      诗的结构看似*直,却直中有婉,极自然中得虚实相映、正反相照之妙。诗境的中心当然是那位楼头美人,草色柳烟,是她望中所见,但诗人——他可能是偶然望见美人的局外人,也可能就是那位远行的荡子——代她设想,则自然由远而*,从园外草色,收束到园内柳烟,更汇聚到一点,园中心那高高楼头。自然界的青春,为少妇的青春作陪衬;青草碧柳为艳艳红妆陪衬,美到了极至。而唯其太美,所以篇末那突发的悲声才分外感人,也只是读诗至此,方能进一步悟到,开首那充满生命活力的草树,早已抹上了少妇那梦思般的哀愁。这也就是前人常说的《十九首》之味外味。如以后代诗家的诗法分析,形成前后对照,首尾相应的结构。然而诗中那朴茂的情韵,使人不能不感到,诗人并不一定作如此巧妙营构,他,只是为她设想,以她情思的开展起伏为线索,一一写成,感情的自然曲折,形成了诗歌结构的自然曲折。

      诗的语言并不经奇,只是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叠词,而且一连用了六个,但是贴切而又生动。青青与郁郁,同是形容植物的生机畅茂,但青青重在色调,郁郁兼重意态,且二者互易不得。柳丝堆烟,方有郁郁之感,河边草色,伸展而去,是难成郁郁之态的,而如仅以青青状柳,亦不足尽其意态。盈盈、皎皎,都是写美人的风姿,而盈盈重在体态,皎皎重在风采,由盈盈而皎皎,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那般由隐绰到不鲜的感觉,试先后互易一下,必会感到轻重失当。娥娥与纤纤同是写其容色,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纤纤是细部的刻划,互易不得。六个叠字无一不切,由外围而中心,由总体而局部,由朦胧而清晰,烘托刻画了楼上女尽善尽美的形象,这里当然有一定的提炼选择,然而又全是依诗人远望或者悬想的的过程逐次映现的。也许正是因为顺想象的层次自然展开,才更帮助了当时尚属草创的五言诗人词汇用得如此贴切,不见雕琢之痕,如凭空营构来位置词藻,效果未必会如此好。这就是所谓“秀才说家常话”。

      六个叠字的音调也富于自然美,变化美。青青是*声,郁郁是仄声,盈盈又是*声,浊音,皎皎则又为仄声,清音;娥娥,纤纤同为*声,而一浊一清,*仄与清浊之映衬错综,形成一片宫商,谐和动听。当时声律尚未发现,诗人只是依直觉发出了天籁之音,无怪乎钟嵘《诗品》要说“蜂腰鹤膝,闾里已具”了。这种出于自然的调声,使全诗音节在流利起伏中仍有一种古朴的韵味,细辨之,自可见与后来律调的区别。

      六个叠词声、形、两方面的结合,在叠词的单调中赋予了一种丰富的错落变化。这单调中的变化,正入神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孤独而耀目的形象,寂寞而烦扰的心声。

      无须说,这位诗人不会懂得个性化、典型化之类的美学原理,但深情的远望或悬想,情之所钟,使他恰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个性与典型意义。这是一位倡女,长年的歌笑生涯,对音乐的敏感,使她特别易于受到阳春美景中色彩与音响的撩拔、激动。她不是王昌龄《闺怨》诗中那位不知愁的天真的贵族少女。她凝妆上楼,一开始就是因为怕迟来的幸福重又失去,而去痴痴地盼望行人,她娥娥红当也不是为与春色争美,而只是为了伊人,痴想着他一回来,就能见到她最美的容姿。因此她一出场就笼罩在一片草色凄凄,垂柳郁郁的哀怨气氛中。她受苦太深,希望太切,失望也因而太沉重,心灵的重压,使她迸发出“空床难独守”这一无声却又是*裸的情热的呐喊。这不是“悔教夫婿觅封候”式的精致的委婉,而只是,也只能是倡家女的坦露。也唯因其几*无告的孤苦呐喊,才与其明艳的丽质,形成极强烈的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在自然真率的描摹中,显示了从良倡家女的个性,也通过她使读者看到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一代中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虽然这种个性化的典型性,在诗人握笔之际,根本不会想到。

    [阅读全文]...

2022-07-09 21:42:09
  • 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黄河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2、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3、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5、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范云《渡黄河》

      6、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齐己《送人游塞》

      7、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8、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9、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崔颢《行经华阴》

      10、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11、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2、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13、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罗元琦《黄河泛舟》

      14、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15、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李流芳《黄河夜泊》

      16、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17、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18、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9、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20、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李白《公无渡河》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2、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23、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公无渡河》

      24、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5、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6、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7、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8、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9、波滔天,尧咨嗟。——李白《公无渡河》

      30、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31、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2、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万楚《骢马》

      33、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李流芳《黄河夜泊》

      34、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范云《渡黄河》

      35、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36、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37、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38、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39、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0、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1、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北固亭》

      4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4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4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7、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罗元琦《黄河泛舟》

      48、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49、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阅读全文]...

2022-05-15 10:50:37
  • 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黄河的古诗

      1、《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2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4 、《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古诗原文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翻译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解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银汉,银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阅读全文]...

2022-03-07 12:44:34
  • 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黄河二首》

      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4、《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黄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8、《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9、《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10、《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11、《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12、《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阅读全文]...

2022-01-21 00:33:37
  • 与黄河有关的古诗

  • 黄河
  •   1、《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2、《渡黄河》  明·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3、《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桌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5、《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6、《渡黄河》  南朝·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7、《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8、《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9、《饮马长城窟行》  唐·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10、《送陈章甫》  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阅读全文]...

2022-02-07 18:19:26
  • 五首黄河古诗

  • 黄河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作者: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作者: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作者: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阅读全文]...

2022-03-19 21:52:50
  • 描写黄河的古诗(关于描写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这两位唐代诗人都非常有名,虽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名气大,但其作品的艺术高度丝毫不比他们差。我们先来看看王之涣的代表作《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这首七绝非常著名,是王之涣的成名作,也是唐代边塞诗的巅峰之作。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就已经被广为传唱。当然,王之涣还有一首《登鹳雀楼》,也非常有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五言诗被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已经几十年之久,连学龄前儿童都会背颂,也是小孩子读诗、学诗的首选佳作。

    鹳雀楼

    实际上,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面对的是连绵起伏的中条山,离黄河远着呢,王之涣却写道:黄河入海流。看来,这只是诗人的凭空想象罢了。那么,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跟王之涣的边塞诗比起来,谁的更好一些呢?我们再来看看王昌龄的诗,他的代表作《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出塞》诗

    这首出塞诗也很有名,是王昌龄的代表作。相比较之下,《凉州词》的意境更深远些,《出塞》的写实性更具体些。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就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令人浮想翩翩,难以自已。羌笛何须怨杨柳,一个“怨”字,活灵活现,生动形象,深度刻画了西北边塞的荒凉冷漠。这个“怨”字,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得一拼。结尾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王昌龄像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古代凉州就是现在的武威市,站在这儿是看不到黄河的,除非诗人站的很高很高。但古代的住房或客栈,一般都是最高两层,即便是寺庙里的塔,也很少有超过10层的。王之涣在凉州写下这首诗时,是在客店的二楼上,在这儿是根本不可能看到黄河的。所以诗人发挥的是超人的想象力,并不是写实景,但带给读者的画面,却是一幅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黄河从高原一泻千里、滚滚而来的宏伟场面。当然,他的《登鹳雀楼》也是如此手法,站在鹳雀楼上,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黄河入海的,不过是抽象的比喻罢了。

    王昌龄

    而王昌龄的《出塞》,也很霸气,隐隐有种悲壮的沧桑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令人呛然心酸。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过是诗人的豪情万丈罢了。龙城和李广都不可能在,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了,又怎么可能回到唐朝呢!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边塞诗人的一种美好向往,也是诗人家国情怀的美好祝愿。阴山,在内蒙古中部,是古代抵御契丹等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与古代的长城同为边疆的重要屏障。

    古代边关将士

    读王昌浩的这首诗,才明白“万里长征”一词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原来它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红军的万里长征,也是借用古人的豪情壮志来喻言战争年代的艰苦。而“长征”一词,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如长征系列火箭。

    《出塞》更像是以军人的角度和口吻以物明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而《凉州词》,是以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写照,折射出边关的荒凉和沧桑,有一种由然而生的孤寂和无奈感。一片孤城万仞山,群山环抱中,一座孤单单的城池就矗立在荒漠之中,羌笛声声响起,但杨柳还是没有半点绿色,这是因为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所以树都难发芽。

    古玉门关

    比较之下,《凉州词》的艺术高度更高,意境更加深远,更能体现出塞外孤城的苍凉。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王之涣和王昌龄、高适三人还因为这个话题,打过一次赌:三位诗人坐在酒楼上喝酒聊诗,正巧有官家在二楼上听曲,王之涣和王昌龄打赌,看谁的诗传唱度更高,流行更广。结果前三个唱曲的美女唱的都是王昌龄的诗,后面压轴的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由此可见,《凉州词》的影响力大于《出塞》。

    唐代西北边塞图

    但是,王之涣流传至今的诗只有六首,虽然每篇都是精品,但数量不多。而王昌龄流传于世的有181首之多,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比如《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代烽火台

    还有《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代长城关口

    都是精品之作。但王之涣的边塞诗肯定不止这六首,只是失传了而已。不过,评价诗人的伟大,不在于诗的多少,比如乾隆,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又有几人能记得他写的什么诗呢?要说有的话恐怕也只有这首《飞雪》吧: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阴山山脉

    就这首诗,最后一句还是纪晓岚给补上的。当时乾隆在雪中游后花园,看到漫天雪花,乾隆来了雅兴,吭哧半天才吟出前三句,但最后一句他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了,憋了好久也吟不出来,跟在他身后纪晓岚看皇帝都难住了,才给补上了最后一句。

    边塞诗人

    所以说,诗不在多在精,张继就留下一首《枫桥夜泊》,但依然风靡全球,连日本都把它选进教科书中。*的一首《沁园春·雪》,蒋介石组织了*的众多才子想复制一首压过它,但折腾了几个月,闹了不少笑话,也没能写出一首跟《沁园春·雪》齐名的诗词。

    王之涣虽然才流传下来六首诗,但依然支撑起他在唐朝诗坛的不朽地位。也让一千多年*们记住了他。

    古代将士弯弓搭箭

    而李贺的一首《马诗》也很好: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骑兵冲杀

    王翰的边塞诗《凉州曲》也很有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阅读全文]...

2022-01-03 12:13:36
  • 有关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黄河二首》

      唐·杜甫

      之一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之二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4、《赠裴十四》

      唐·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5、《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6、《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黄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9、《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0、《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1、《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阅读全文]...

2022-04-26 14:16:38
  • 用古诗赞美黄河

  • 赞美,黄河
  •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如网的河流输水,涝有山岗丘峦可退,古往今来,黄河他们如*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国人奋勇前进!

      【作者】罗隐 【朝代】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阅读全文]...

2022-04-17 10:18:08
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 - 句子
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 - 语录
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 - 说说
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 - 名言
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 - 诗词
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 - 祝福
形容黄河河畔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