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西部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西部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西部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西部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太*御览·学部·卷一》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冰鉴·神骨》
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太*御览·火部·卷三》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太*御览·文部·卷六》
君者,源也;水者,流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太*御览·治道部·卷一》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冰鉴·神骨》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太*御览·人事部·卷十四》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太*御览·人事部·卷八》
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则於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太*御览·礼仪部·卷二十四》
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太*御览·兵部·卷二》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柳永《征部乐·雅欢幽会》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智囊(选录)·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太*御览·文部·卷十五》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太*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六》
漠漠轻阴晚自开,*映楼台。——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之具也。——《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柳永《征部乐·雅欢幽会》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人生何处不离群?——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
画鬼魅易,画狗马难。——《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艺文类聚·卷二十一·人部五》
夜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笑林广记·讥刺部》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智无常局,以恰肖其局者为上。——《智囊(选录)·上智部·总序》
人取小,我取大;人视*,我视远——《智囊(选录)·上智部·总序》
刀能**,人尽知之;笔能**,人则未尽知也。——《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
妇人惟仙姿国色,无俟修容;稍去天工者,即不能免于人力矣。——《闲情偶寄·声容部·修容第二》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西部的组诗
▲恬静
雾,温暖经霜的群树
在这个恬淡的晨
早年的白石头不再激动了
深沉,是无语的褐色
一切都已过去,此刻
适宜煮梦,适宜聆听岁月深处锯齿切割的声响
适宜让灵魂
抚摸,乱草萎黄的山路
▲站立的骨架
冷与暖,只隔着
一个阳光
历史与现在,潜伏着五千年黄沙的弥漫
许多落雪的夜晚
草原辽远
马蹄和弯刀,依然晾晒在不倒的“人”字形骨架上
威仪着
一个个大汗的形象
▲遁
这个季节,树
不再欢呼
它穿上最后的一件电影礼服,静然凭吊
绿色的心事
水,已干涸
日子愈来愈厚,那么
就让那些酸酸痛痛了经年的风湿病
沿着白晃晃碎石
躲进有梦的木屋┅┅
▲父亲.犁
父亲的背,厚实
背着犁。背着一座山。背着山一样沉重的期望
汗水,润蚀板结的.冻土
粮食抽穗
那一把传世的犁,在紧闭的大山里破开一条出路
童年——
正翻越高岗
▲碉塔
似剑,如柱
狼烟已熄的丹巴碉塔,是大山一根坚韧的肋骨
凛然千年
镇锁,山鬼妖魅
风一样的日子
静静地穿过安静的瓦蓝,和早晨轻黄的阳光
跌落,老人浅绿的茶盅
溅起藏家院落
一个婴儿欢乐的笑声
▲木屋
都静下来了
阳光,洗不去木屋白皙皙的寂寞
被照亮的那一句
部编版必背古诗词
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2019年,所有年级都会统一使用这个版本的语文课本。该版本语文课本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特此为大家整理了部编版必背古诗词,本篇还汇总了其中大部分的朗读或唱读版本哦。有点长,但收藏好这个帖子,够用好几年啦!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赞美西湖的古诗词
西湖美景,大家都有听说过吧?它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著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西湖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蝶恋花西湖感旧》
叶森
小院闲春愁几许。
目断行云,醉忆曾游处。寂寞而今芳草路。
年年绿遍清明雨。花影重帘斜日暮。
酒冷香温,幽恨无人顾。一阵东风吹柳絮。
《重别西湖》
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八声甘州戊申再到西湖》
张野
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
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
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
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
欲写从前离阔,便安排画舸,准备新诗。
见六桥遗构,烟雨强撑支。
怨东风、红消翠减,比向来、浑是老西施。
如何得、刘郎双鬓,长似当时。
《鹦鹉曲忆西湖》
冯子振
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
说到“西湖”,许多人都会想到杭州西湖,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和秋月、南屏晚钟等等,每一处都令人流连忘返。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安徽颍州也有一个西湖,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为它写下十首《采桑子》,以清丽婉转的语言,写尽西湖之美。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七首,从开篇美到尾,惊艳千年。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颍州西湖虽不如杭州西湖有名,但也不乏胜景,历朝历代也有不少文人为它写诗填词。
许浑、晏殊、宋祁、苏辙、苏轼等等,都曾在此留下笔墨。
而最为出名的就是欧阳修的这十首《采桑子》,每一首都以“西湖好”开头,将词人对于西湖山水的热爱写到了极致。
欧阳修的祖籍是江西庐陵,出生地是四川绵州,在父亲去后,投奔在湖北随州任职的叔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可是他在致仕后,却选择安徽颍州作为最后的归宿。
有人统计,他这一生曾8次到颍州。
都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很多人因此认为欧阳修如此频繁地到访颍州,最后又隐居在此,是因为一段求而不得的爱情。
当然这只是*的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欧阳修是真心喜欢颍州这座城市,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清风明月,十首《采桑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首《采桑子》,描绘的是盛夏荷花盛开的景象,美得令人心醉。
词作一开头便盛赞西湖之美。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清香缭绕,词人提着一壶清酒,登上了小舟,在田田的荷塘里尽情徜徉。
在词人的眼中西湖无不美好,“群芳过后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春深雨过西湖好”……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和词人悠然闲适的心境不无关系。
接着的两句词人将红荷绿叶比作旌旗,只此两句,荷花盛开的景象便宛然在目了。
原本一个人游西湖,多多少少有些寂寥,但是这首词中我们却完全感受不到词人的落寞。
“前后红幢绿盖随”,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荷花绽放的盛景,也有给人一种前呼后拥的热闹感。
也许词人是孤独的,但是他享受着此刻与山水,与荷花独处的清静美好。
接着的下半阕,词人继续描绘他的西湖之旅。
顺着词人的笔墨,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他撑着小舟,不知不觉就到了荷花深处。
荷花的清香,混着酒香,词人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
不知何时,空中飘起了细雨,在一片笙歌中,微醺的词人撑着小舟尽兴而归。
有花,有酒,还有美妙的笙歌,此情此景,就算有再多的烦恼,也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最后的“烟雨微微”又为全词增添了一种朦胧唯美之感。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诗词里的“微雨”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可是词人这里却给人一种岁月静好,安然若素之感。
由此可见,此次的西湖之旅,词人是乘兴而去,兴尽而归。
全词融情于景,在一片湖光山色中,融入了词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从开篇美到尾,惊艳千年。
*评价这首词“虽没有‘天生丽质’的西子湖名气大,但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对它的追慕、迷恋、向往,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深以为然。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诗文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王维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深度鉴赏】
《送元二使安西》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王维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王维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王维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描写西湖春天的古诗词
杭州的春天是美丽的.,西湖也是如此,对于古人描写西湖的春天的诗大家知道哪些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描写西湖春天的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3、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秋山
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6、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7、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欧阳修
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
且趁馀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
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8、蝶恋花·柳暗西湖春欲暮
王炎
柳暗西湖春欲暮。无数青丝,不系行人住。
一点心情千万绪。落花寂寂风吹雨。
唤起声中人独睡。千里明驼,不踏山间路。
谩道遣愁除是醉。醉还易醒愁难去。
9、西湖春日
王安国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10、次林伯玉侍郎韵赋西湖春游
陆游
西湖一别不知年,陈迹重寻麦岭边。
题西溪无相院古诗词鉴赏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题西溪无相院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到大家!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古诗简介
《题西溪无相院》是北宋诗人张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秋雨初晴的江南溪上景致,明净清丽,充满娴静的雅趣。
译文
秋雨过后,湖水上涨,白茫茫的,水色与天色同样清澄;溪边的人家,静悄悄的,仿佛浮卧在水边,与水相*。一阵风吹开了水面的浮萍,现出了山的倒影;一只小船,悠然归来,刺开了水草,发出沙沙的响声。僧人行走在入城的道上,消失在远远的红尘之中;回家的农夫,经过了小桥,好像在明镜中徐行。骤雨收歇,已足使这一派秋色更为迷人;岸边的芦苇,请不要再长,免得妨碍我欣赏明月东升。
注释
⑴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
⑵涵虚:宽广清澄。
⑶尘:尘世,指热闹的人世间。
⑷修芦:修长的芦苇。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秋雨后无相寺前的景色,主景是水。首联写西溪及附*的湖泊,经过一场秋雨,水位上涨,远*一片浑茫澄澈,与秋空相接;水边的人家,似乎浮在水上。“积水涵虚”四字,场面很大,仿佛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涵虚浑太清”的景况。孟浩然写洞庭湖水,描摹了湖的渺茫宽阔;张先在这里突出江南雨后河湖溪塘涨满水的情况,是小环境组合成的大环境,都很神似。“上下清”即孟浩然诗的.“浑太清”,都写秋天天空晴朗,水光澄碧的景象,移不到别的季节去。次句写水边人家,以“岸痕*”说水涨得高,与“几家门”成为一个*面,也活生生地画出雨后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西溪的独特风貌。“积水”,暗写雨。一场秋雨,溪水涨满。远远望去,天光水色浑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涵虚浑太清”(《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气势。经过一番新雨刷洗,临溪屋宇显得明丽清宁,仿佛*卧在水面上,别有一副悠闲的静态。
颔联笔触一转,从小处、*处着墨,使诗情飞动。出句描述微风吹来,满池的浮萍裂开了,露出了一段水面,水面上倒映出青山的影子;对句写一叶小舟归来,船帮与水中的葑草摩擦,发出沙沙的响声。“浮萍破”,这是一个极细小而不易察觉的物象,是水上微风初起所致,被诗人捕捉住了。一个“破”字,寓动于静,体物入微。草声是极微弱的声响,为诗人听到,足见其静,此乃以动衬静的笔法,给以生趣。此联一见一听,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第三联仍然写景,但通过人这个主体来写,还是以水作背景。一句写入郭僧,照应题面“无相院”;一句写过桥人,点缀水乡,二句又相互呼应。僧到城里去,加以“尘里”二字,说城市喧嚣,反衬无相寺所在地的静寂清净;人过桥,以“鉴中行”形容,说出桥下水之清澈,回照首句,又以眼前环境的清旷与上句的“尘里”作对比,表达诗人自己对景色的欣赏。
尾联用逆挽虚收法。“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束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态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以雨后芦苇长高作一虚设,便把白天所见的景色扩大到未见的溪月,拓出了另一番想象的世界,给人以回味。这一结余味悠然,又与首句“积水涵虚砂相应。
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全诗几乎全是写景,即使是尾联,也把情浸入景中,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及答案
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
①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题目:
8、“浮萍破处见山影”一句诗与张先的另一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5分)
9、张先绰号“张三影”,这首诗也多处写“影”,有明写,也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答案:
8、“浮萍破处见山影”与“云破月来花弄影”,两句都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1分)“浮萍破处见山影”句中“破”字,寓动于静。小艇去来,水波开合,山影映在浮萍破处,极形大自然之静。(2分)“云破月来花弄影”,“破”、“弄”两个动作,以动衬静,月被云遮,花随风摇,凸显了自然的静谧。(2分)
9、“过桥人似鉴中行”,(1分)过桥的人好似行走在镜子中,写出了人在水面上的倒影,暗写人影。(2分)②“莫放修芦碍月生”,(1分)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暗写月影。(2分)
鉴赏:
此诗又名《华州西溪》。本诗表现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一种高妙情致。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
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
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一个“破”字,与他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寓动于静,体物入微。小艇去来,水波开合,草声微微,却为诗人所留意,足见其静,此又是以动衬静的手法。颔联一动一静,皆于细微处听之见之,虽无大景致,却有大起落,足以动人心。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
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
最后两句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末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这一结余味悠然。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
导语:黄河水中的.泥沙不断增加,是因为水土流失形成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描写西部黄河的诗句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描写西部黄河的诗句
1、《赠裴十四》
唐·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2、《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3、《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4、《公无渡河》
唐·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5、《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沁园春·雪》*现代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湖心亭看雪》明朝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4.《别董大》唐朝
高适
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二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5.《江雪》唐朝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朝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问刘十九》唐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8.《春雪》唐朝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9.《雪梅》宋朝
卢梅坡
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0.《北风行》唐朝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
11.《夜雪》唐朝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2.《终南望余雪》唐朝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3.《点绛唇·五夜光寒》清朝
纳兰容若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沙雁。
14.《对雪》唐朝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5.《梦江南·昏鸦尽》清朝
纳兰容若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16.《寿阳曲·江天暮雪》元朝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7.《蟾宫曲·雪》元朝
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与西部有关的古诗词i
有关西部的古诗词
有关于西部的古诗词
关于与西部有关的古诗词
关于西部草原的古诗词
搜集与西部有关的古诗词
关于西部内容的古诗词
描写我国西部的古诗词
描写祖国西部的古诗词
反映西部风光的古诗词
一首西部风光的古诗词
其他描写西部的古诗词
中国西部草原的古诗词
写出两句与西部有关的古诗词
西部的诗句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古诗词
西部咏叹的古诗
关于的西部古诗
西部诗句
西部风景的古诗
描写西部的古诗
关与西部有关的古诗
西部草原的古诗
西部口号
写祖国西部的古诗
描写祖国西部的古诗词句子
西部的风景古诗
关于写西部的古诗
有关于西部的古诗
西部风情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