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藻的古诗

关于含有藻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藻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藻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藻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0) 诗词(127k+) 祝福(1k+) 心语(51)

  • 词藻美丽的爱情诗句

  • 美丽,爱情,情诗
  • 一、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

    二、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三、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八、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十、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十一、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十二、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十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四、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十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十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十七、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十八、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十九、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二十一、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二十二、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十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十四、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二十五、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二十六、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

    二十七、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二十八、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二十九、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十、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三十一、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三十二、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三十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十四、明月上高楼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三十五、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十六、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十七、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红粉佳人伤别袂。情何已。

    三十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三十九、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四十、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四十一、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四十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四十三、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四十四、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四十五、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四十六、登山临水年年是。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衰草斜阳无限意。谁与寄?西湖水是相思泪。

    四十七、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四十八、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四十九、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五十、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五十一、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阅读全文]...

2022-06-08 03:34:59
  • 陈藻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桂林多洞府,疑是馆群仙。四野皆*地,千峰直上天。——陈藻《题静江》

    桂林多洞府,疑是馆群仙。——陈藻《题静江》

    四野皆*地,千峰直上天。——陈藻《题静江》

    荧荧灯火临书卷,续续蛙声入桂林。——陈藻《桂堂秋夜》

    山山迸出细泉流,更泻高峰瀑布幽。——陈藻《山泉》

    秋暮家书到武林,*江腊尽未闻音。——陈藻《寄叔嘉叔*》

    天明起坐壁为邻,檐外垂垂秋雨脚。——陈藻《秋雨·梅花五鼓城头角》

    年老聊依年少游,月圆庭上似中秋。——陈藻《六月望夜纪饮》

    诗书读罢问耕牛,等得时来死便休。——陈藻《中秋》

    江浙羁栖怕雪霜,早年听得晚年尝。——陈藻《冬至寄行甫腾叔》

    生涯败意多谙历,节序随缘少感伤。——陈藻《冬至寄行甫腾叔》

    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汗阻家乡。——陈藻《冬至寄行甫腾叔》

    二千里外寻君话,今日那堪各一方。——陈藻《冬至寄行甫腾叔》

    昨日宰猪家祭灶,今宵洗豆俗为糜。——陈藻《*江腊月廿五夜作》

    燔柴夹水明如昼,截竹当阶爆御魑。——陈藻《*江腊月廿五夜作》

    故国赛还新岁愿,老翁回忆幼年时。——陈藻《*江腊月廿五夜作》

    才高命薄天相戏,我亦刚肠不肯悲。——陈藻《*江腊月廿五夜作》

    萧何乃知天下信,鲁人只道东家丘。——陈藻《送陈智叔舍人赴召》

    胆略肯因权势屈,事机果中日前筹。——陈藻《送陈智叔舍人赴召》

    厌随权势贪情话,算杀把鸡愧满车。——陈藻《*步楼》

    艰难全信义,勉强图终始。——陈藻《林若愚七十》

    先生顾之笑,以我匹子美。——陈藻《林若愚七十》

    犀斜宿草多,惆怅余一纪。——陈藻《林若愚七十》

    幸有活头颅,见君松竹比。——陈藻《林若愚七十》

    人生饱谙历,熟识兴衰理,身佚心镇愚,千岁焉用彼。——陈藻《林若愚七十》

    偶在空手出州城,薄月田园住福清。——陈藻《辛巳岁晚上坟》

    多少陇头无祭祀,此来犹喜剩余生。——陈藻《辛巳岁晚上坟》

    儿添一巽还三艮,诗赋双鱼抵万金。——陈藻《寄叔嘉叔*》

    故国桃花应烂漫,北天梅蕊尚沉吟。——陈藻《寄叔嘉叔*》

    秋暮姑苏身自到,春来行李处犹难。——陈藻《*江送王腾叔》

    终然学问有知已,姓名不记今卑矣。——陈藻《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

    人灵世上如豺虎,我行厄运遭其侮。——陈藻《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

    白头胶膝变须臾,一面那知深肺腑。——陈藻《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

    书报青山七月还,开书已觉开愁颜。——陈藻《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

    何时七月听君话,话我年来路转囏。——陈藻《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

    番番留我杀鸡多,老齿如今不奈何。——陈藻《过卢子俞》

    榕樾交阴墙内外,卉花散采路纵横。——陈藻《宿清晖》

    筑台勾引江山入,凿沼因缘萍藕清。——陈藻《宿清晖》

    好是炎天亭上宿,便为净土国中生。——陈藻《宿清晖》

    相逢索我一梦吟,我欲可以呈孔颜。——陈藻《次韵林子衡恶梦之什》

    若要夜间无恶梦,朝朝心镜好频看。——陈藻《次韵林子衡恶梦之什》

    西窗车马市桥横,东窗远山云雾生。——陈藻《姚晋卿溪阁行》

    日斜沙石浅可数,半夜轰雷驱猛雨。——陈藻《姚晋卿溪阁行》

    农圃嘈嘈春水高,谁得身閒延客歌。——陈藻《姚晋卿溪阁行》

    主人更要双眸宽,去年拄杖寻长安。——陈藻《姚晋卿溪阁行》

    一行一处狂呼去,日日芳园大如许。——陈藻《姚晋卿溪阁行》

    西湖览毕归兴忙,川无大小人相羊。——陈藻《姚晋卿溪阁行》

    清风明月淛江有,酒廉鱼贱输吾乡。——陈藻《姚晋卿溪阁行》

    数亩崎岖带寺傍,水颓沙石古来荒。——陈藻《寿山种柑命名学圃》

    每隔岁华留硕果,早从春事媚幽香。——陈藻《寿山种柑命名学圃》

    黄橙绿橘真堪咏,胜是长年引兴长。——陈藻《寿山种柑命名学圃》

    帡幪托亲友,蹉跎经岁年。——陈藻《刘公父新理花畦约赏菊因成乐轩行》

    [阅读全文]...

2021-12-23 09:51:51
  • 诗经:鱼藻

  • 诗经
  •   《诗经: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

      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注释:

      1、颁:头大的样子。

      2、镐:西周都城,在今陕西西安。

      3、岂乐:欢乐。

      4、莘(申):尾巴长的样子。

      5、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多长在河滩上。

      6、那:安闲的样子。

      译文:

      鱼在哪儿在水藻,肥肥大大头儿摆。

      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自在。

      鱼在哪儿在水藻,悠悠长长尾巴摇。

      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逍遥。

      鱼在哪儿在水藻,贴着蒲草多安详。

      王在哪儿在京镐,所居安乐好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君贤民乐的歌。《毛诗序》以为“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京,将不能以自乐,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是以用为意,于诗文本无稽。

      诵读诗文,朴实中寓新奇,无论是语言技巧还是结构方式甚或是总体风格都与民谣相*,陈子展以为“全篇以问答为之,自问自答,口讲指画,颇似民谣风格”(《诗经直解》),可谓贴切之论。以此反观诗原文,那种根植于民间的新鲜活泼和摇曳多姿的诗风在雅诗中独显风韵。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每章前两句以“鱼在在藻”起兴,出语奇崛。一句四字而“在”字两见,颇具特点,对它的理解是正确诠释全诗的关键。若以冬烘之论视之,以为是凑足音节之举,不但在用法上显得笨拙,而且不合《诗经》语体。吴闿生《诗义会通》将“鱼在在藻”释为“鱼何在,在乎藻”,这样两个“在”字实为自问自答,全诗节奏以此为基调,欢快跳跃,收放有致。三章中每章第二句对鱼的形态描写,酷似现代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依于其蒲”则是鱼在藻中摇头摆尾,得其所需的全景式展示。三章并提,由特写至全景,构成了一组极具情节性和象征意味的鱼藻情趣图。而诗的每章后两句则是写王,“王在在镐”、“饮酒乐岂”,形式上只是语序颠倒,实则暗含活动顺序和因果。春秋时代,酒是富足后的奢侈品,因而也是欢乐的象征。若无“岂乐”的心绪则不会去“饮酒”。而在酒过三巡之后,那欢乐的气氛在酒香弥漫中显得更为浓烈。宴饮之景、欢乐之情跃然纸上。第三章的“有那其居”既是对大王居所的无限赞叹,也是对前两章因果关系上的照应。从视觉效果上看,也正是点和面、局部和全景的关系,与观鱼的空间转换一致,这样整首诗比兴和铺排和谐无间,浑然一体。

      通观全诗,“鱼”和“王”,“藻”和“镐”在意象和结构上严格对应,起兴之意昭然。但若止于此,则了无新意。先贤以为此诗“以在藻依蒲为鱼之得所,兴武王之时民亦得所”(郑笺)。虽然武王之说无以确证,但此说为读者揭示了鱼藻的另一层映射关系。诗人歌咏鱼得其所之乐,实则借喻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气氛。正是有了这一层借喻关系,全诗在欢快热烈的语言中充分展现了君民同乐的主题。因此,从形式和内容结合的完美程度来考察,这首诗在雅诗中是较优秀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2-04 06:55:43
  • 雨的古诗

  • 雨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3、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6、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2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2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8、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33、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34、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梦中作》)

      3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3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4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41、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42、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43、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4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6、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48、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49、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阅读全文]...

2022-06-21 17:16:26
  • 汪藻:点绛唇

  •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

      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

      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兴浓如酒。

      注释:

      1、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2、“闲却”句:与末句相应。言无意饮酒。

      翻译:

      一轮圆月明媚新秀,

      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

      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

      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

      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

      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

      君知否?

      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

      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赏析:

      冬夜,天上一弯新月,地下江静无声,山头北斗横斜。词人睡不着,看着映在窗纸上的梅树的影子,且搔首且静思。霜天何以好?好在接到调令,再用不出*官场的宴会、传杯应酬了。好在不用理会小人们的谣言中伤,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好在赴任之前,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搔首”是思考问题时*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静。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此处“闲却传杯会了。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时。末二句,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聒噪之甚。

    [阅读全文]...

2022-07-11 06:20:14
  • 萧德藻:樵夫

  •   《樵夫》

      作者:萧德藻

      一担乾柴古渡头,

      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

      又作全家明日谋。

      注释:

      1、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

      2、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

      3、谋:筹划。

      翻译:

      挑上了一担干柴到古渡头去卖,

      换了钱足够一天的开销,便心满意快。

      他回到家中又在山涧边磨快刀斧,

      为筹集明天的生活费用做好准备。

      赏析:

      这首绝句写山中樵夫的生活,说他每天砍上一担柴,卖后便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谋”暗逗,说明樵夫天天如此,带有典型性。这样细微的构思,是宋人绝句的长处,也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诗人写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的呢?这点可以根据对诗的不同的理解来推敲解释。如果着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则可如此解说:诗人认为樵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再进一步扩大思维,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风下雪,他的“明日谋”岂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饿了。因此,诗人表现的是对樵夫辛勤劳累仍不能保证温饱寄予同情,“颇优游”三字是有意调侃,发泄心中的不*。如果着眼于“盘缠一日颇优游”一句来推论,结果便完全不同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隐居山中、水边的自食其力逍遥容与的樵夫、渔翁一直抱赞赏企羡的态度,认为他们远离扰乱红尘,友麋鹿,伴烟霞,是最令人赏心适意的生活。《西游记》第九回开场时,有一大段渔樵问答,对各自的逍遥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说明问题。萧德藻正是从此出发,说樵夫隐居深山,远离人间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够了当天的用费,便不再烦心。回到家中,面对青山绿水,悠闲地磨着斧子。这样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无忧无虑的心态,也是历来文人始终向往而难以拥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诗人写深山樵夫,正是对他毫无争竞、自得其乐的生活作出歌颂。

      “诗无达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诗,只要不离题太远,或带着偏见去钻牛角尖。

    [阅读全文]...

2022-01-02 22:35:42
  • 马的古诗

  • 马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马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病马

      【唐】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马

      【唐】李峤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苍龙遥逐日,紫燕迥追风。

      明月来鞍上,浮云落盖中。得随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病骢马

      【唐】罗隐

      枥上病骢蹄褭褭,江边废宅路迢迢。

      自经梅雨长垂耳,乍食菰浆欲折腰。

      金络衔头光未灭,玉花毛色瘦来焦。

      曾听禁漏惊街鼓,惯踏康庄怕小桥。

      夜半雄声心尚壮,日中高卧尾还摇。

      龙媒落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骢马

      【唐】沈佺期

      西北五花骢,来时道向东。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

      鞍上留明月,嘶间动朔风。借君驰沛艾,一战取云中。

      紫骝马

      【唐】沈佺期

      青玉紫骝鞍,骄多影屡盘。荷君能剪拂,躞蹀喷桑干。

      踠足追奔易,长鸣遇赏难。摐金一万里,霜露不辞寒。

      咏马二首

    [阅读全文]...

2021-11-30 05:17:24
  • 古诗《风》

  • 文学
  • 古诗《风》

      《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峤,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风》,欢迎大家分享。

      《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过:经过。

      5、斜:倾斜。

      《风》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赏析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风》赏析2: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阅读全文]...

2021-12-11 09:01:22
  • 水的古诗

  •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双双戏鸳鸯。

    [阅读全文]...

2022-02-26 09:35:05
  • 马的古诗

  • 经典
  • 关于马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马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的古诗 1

      1、《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4、《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5、《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6、《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7、《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8、《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9、《咏马》

    [阅读全文]...

2022-07-06 05:29:06
含有藻的古诗 - 句子
含有藻的古诗 - 语录
含有藻的古诗 - 说说
含有藻的古诗 - 名言
含有藻的古诗 - 诗词
含有藻的古诗 - 祝福
含有藻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