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计谋的古诗

关于写计谋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计谋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计谋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计谋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2k+) 说说(1) 名言(1) 诗词(83) 祝福(1k+) 心语(53)

  • 关于计划计谋的名言警句

  • 名言,计划
  • 关于计划计谋的名言警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划计谋的名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有上天梯,我有落地索

      ●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列宁)

      ●每一种情况都适合于它的一个特殊战略(安德烈·博弗尔)

      ●军事谋略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能力区别哪些能够办到和哪些不能够办到的(利德尔·哈特)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以计代战,一当万(晋·杜预)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宋·欧阳修)

      ●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有勇无谋,一事无成

      ●多用兵不如巧用计

      ●智之用百,力之用一

      ●鸟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君子斗智不斗力

      ●力大胜一人,智大胜于千军

      ●智养千口,力养一人

      ●身体长得象牦牛,不如有针尖大的智慧

      ●勇能战胜十个敌人,智慧能够战胜一群敌人

      ●有能耐的人驾驭魔鬼,有智慧的人骑乘雄狮(蒙古)

      ●擒捕凶狮在于智慧,套捕烈马要靠机智(蒙古)

      ●用巧计才能捉住狐狸,凭勇敢才能捉住狼(阿尔巴尼亚)

      ●骄傲自负的野牛,也会被聪明的兔子送去见阎王

      ●智慧再多,不等于勇气足够(俄罗斯)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话如箭越直越好,谋如弓越弯越好(藏族)

      ●谋略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使主体能从自己的动机出发,针对被作用的对象的情况,恰当地设计自己的活动(社会心理学)

      ●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

      ●你老虎大开口,我野牛颈粗

      ●你井深,我绳长

      ●牛大自有破牛法

      1、做事没计划,盲人骑害马。——佚名

      2、至诚可以前知,预测未来才能做好计划。——曾仕强

      3、用百折不回的毅力,有计划地克服所有的困难。——*

      4、已经完成的小事,胜于计划中的大事。——雷特

      5、要做事,但不要做事务的奴隶。——英国

      6、闲时无计划,忙时多费力。——佚名

      7、算算用用,一世不穷;不算光用,海干山空。

      8、生产不会计算,诸事都会白干。——佚名

      9、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

      10、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可无。——佚名

      11、长计划,短安排。——佚名

      12、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佚名

      13、大计划要慎重考虑。——英国

      14、订目标,做计划,大量的行动。——陈安之

      15、凡谋之道,周密为宝。——《六韬》

      1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佚名

      17、管理的控制工作是务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戈茨

      18、管理就是预测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亨利·法约尔

    [阅读全文]...

2022-01-18 11:08:50
  • 触龙的进谏计谋赏析

  • 触龙的进谏计谋赏析

      触龙,旧作触詟。战国时赵国大臣。官左师。赵孝成王新立,太后掌权,秦急攻赵。赵求救于齐。齐欲以太后所爱少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他进谏说“位尊而无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触龙的进谏计谋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在古代,由军事斗争发展起来的兵家学说和由政治斗争特别是外交斗争萌发出来的纵横家学说,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主体。以兵家、纵横家、儒家为主要代表的智谋文化,可谓集智谋之大成,然而,这远没穷尽人类的智谋。就拿“美人计”来说吧,汉武帝远嫁昭君,使匈奴不再入侵,两国结好。王允献貂婵,离间了吕布和董卓父子般的关系,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这个心腹大患,真可谓一娇弱女子胜过十万雄兵。再如,夫差好美人,范蠡向他献西施,于是吴王夫差整天沉溺于女色而不理朝政,致使越国有隙可乘而打败吴国……这些计谋,现在读来,真使人感到奇妙绝伦,耐人寻味。名将岳飞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句话道出了计谋的重要及其千变万化的妙用。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试修订本验)阅读部分第四单元中的几篇文章,不乏妙施计谋的例子:《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巧妙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用“釜底抽薪计”和“离间计”,说服了秦伯撤退秦军,显示了他的老谋深算。在《勾践灭吴》中,文种带着8个美女贿赂太宰伯嚭,并且说,“您如果赦免了越国的罪过,还有比这更美的女子要进献给您。”太宰伯嚭因而劝谏吴王别攻打越国。下面,我们重点赏析一下《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的进谏计谋。

      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动之以情,喻之以义,终于说服赵太后拿长安君去作人质。

      触龙见到“盛气而揖之”的赵太后,根本不提“令长安君为质”的大事,而是先从闲谈家常琐事入手。例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这些话,虽表白自己年老力衰,其用心却在于除了解释很久未拜见太后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为下文“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打下埋伏。又譬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望见太后”,“日食饮得无衰乎?”这些话,并非无的放矢,随便问问饮食和起居的“套话”,而是在暗示赵太后现已年老体衰,为世不久矣,为下文提出的“一旦山陵崩”的.长远打算奠定了基础。

      触龙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活动,他深知:赵太后年世已高,格外溺爱长安君,而大臣们只顾及国家的根本利益,故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触龙利用他炮制的“糖衣炮弹”开始向赵太后“进攻”了:

      在经过拉家常后,赵太后的抵触情绪逐渐消失了,从而使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机智的触龙在此时,并不正面提出问题,谈“正事”,而是借口为自己心爱的小儿子苏祺求情,希望他能“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还说“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触龙的爱子之心是多么的急切啊!但又从另一个角度看,触龙说的这些话,好像只是在为自己的小儿子苏祺求情,触龙这次来,也好像是专为自己的小儿子而来,别无他意。由于这些家常话很合赵太后的心意,所以,赵太后不解地问道:“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趁机进一步反激赵太后说:“甚于妇人。”诱使赵太后说出了真心话:“妇人异甚!”

      由于触龙处处体贴赵太后爱幼子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得赵太后在这一点上同自己有了共同语言,甚至把自己当作了她的知音。当触龙循循善诱,通过举例说明太后对女儿燕后的爱超过了长安君时,太后上当了,赵太后说:“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至此,触龙费了那么多口舌,表面上看,好像全是在说关心太后爱幼子的有关问题,而实际上,于不知不觉中,触龙已进谏了太后:父母要是真正地爱自己的子女,就应当为子女作长远打算。

      这个时候的谈话气氛虽然很融洽,话题也慢慢地转移到了为子女作长远打算的问题上了,但触龙并不急于把话挑明,而是委婉地启发赵太后:三世以前,曾经为侯的赵王子孙,还有没有继续为侯的?再推广到诸侯各国呢?赵太后不加思索地回答道:没有。为何会这样呢?触龙作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分析:这样看来,他们当中,“*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在这铁的事实面前,赵太后被说服了。

      此时,应该是火候到了。于是,触龙水到渠成地直接指出太后溺爱长安君的错误之处:现在您赵太后给长安君很高的地位,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金银财宝,如果不趁现在让他替国出力,您“一旦山陵崩”,百年大去,那么,长安君凭什么保持在赵国的地位呢?我认为您“为长安君计短也”,没有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您爱长安君还不如爱燕后那么深切。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真正起到了药到病除的作用,把赵太后说得口服心服。赵太后一听完就说:“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触龙“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让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也就出兵援赵。至此,触龙说赵太后大功告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触龙在游说赵太后的过程中,机智巧辨,在不同的时候使用不同的方法,不但没有被“唾其液”,反而使赵太后心服口服地说出了“诺。恣君之所使之”的话,从而说服了赵太后,达到了预定的目的,显示出了触龙的足智多谋。与那些大臣们相比,真是棋高一着啊!触龙的进谏艺术,值得我们品味和借鉴。

    [阅读全文]...

2022-05-13 14:03:52
  • 张飞使计谋歇后语的答案

  • 经典
  •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个着墨不多而性格异常鲜明的艺术典型,是一个血肉丰满、虎虎有生气的艺术形象。张飞使计谋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张飞使计谋歇后语

      粗中有细

      发音 cū zhōng yǒu xì

      感*彩 褒义

      释义 一般说处事粗疏,而有时却也细致。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五回:“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义 胆大心细

      反义 粗心大意

      1、鲁智深的性格看起来很粗鲁,可是他粗中有细。

      2、张飞粗中有细,诸葛细中有粗。民谚

      3、其实他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有时也很会关心帮助人的。

      4、我很喜欢他,粗中有细,*日懒洋洋,有事不含糊。

      5、别看他*时大大咧咧,做起事来可是粗中有细。

      6、文中关于心理活动的描写,虽然比较粗略,却也有粗中有细之处。

      7、恋爱妙招:自信,是不可复制的魅力;呵护,要粗中有细,让她为你感动;浪漫和惊喜,是让她花心乱颤的利器;真诚,攻破她心理防御的底线。祝爱情幸福!

      8、别看他整天大大咧咧的,办事他可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9、梁必达这个人粗中有细,该智慧的时候智慧,该坦率的时候坦率,智慧的坦率和坦率的智慧,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就是他的魅力所在。徐贵祥

      10、亲一亲你的粗心大意,愿你‘粗中有细’;亲一亲你的良苦用心,愿你‘苦尽甘来’;亲一亲你的多愁善感,愿你‘展开笑颜’。717亲一亲,祝你和快乐不离分,和幸福一家亲!

      11、从而使模板搜索具有粗中有细的人眼搜索策略,集中搜索相关峰区域,极大地减少了不必要的冗余运算。

      12、天真而不世故,浪漫而不失理性,粗中有细,乐观中带点抑郁。他是聪明的白兔,也是勤奋的乌龟,既不会在生活的磨难中放弃梦想,也不会在梦想中忽略现实。陈可辛

      13、他虽然粗鲁,但却粗中有细智慧,他虽*无数,但为人正直,他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4、*,这小子虽然楞头楞脑,却也粗中有细,我确实另有打算,不过这小子很喜欢搞这一套赌咒发誓的玩意儿。

      15、虽然他向来大大咧咧的,但也粗中有细,心智不落俗套,而此刻,灵机一动,他忽然朝裴药师跑去。

      16、刘帅战无不胜,但缺少出人意料的妙招,彭大将军粗中有细,持重待机,关心部下,令人爱戴。

      17、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18、没想到啊,杰哥!原来你还是一个粗中有细人呀。

      19、我们做事不应该空眼其大而不屑其小,它会使我们变的好高务远,不切实际;也不应该念其粗而忘其细;而应该脚踏实地,粗中有细,完成任务。

    [阅读全文]...

2021-11-26 22:01:18
  • 心里的委屈难受的说说:我在试图讨好,你在计谋离开

  • 难受,委屈,离开
  •   1.有时候想起你,就觉得以前这个人和我那么好,光晚安都要花半个小时的人,现在不是我的了,真的好难受。

      2.你留给我的回忆,就像彩虹。我张开双手,却只拥住了风。

      3.错了就错了,我不遗憾也不期待圆满。

      4.只可惜,我们不是彼此的归途。

      5.不要过分善良,毕竟有些人,真的挺不是人的。

      6.他可能真的忙,但你肯定也不重要。

      7.我这份悬在半空的喜欢,可能飞不过万水千山了。

      8.割我一刀又跑来给我擦血敷药我承受不了。

      9.“妈妈,那个漂亮姐姐为什么在婚礼上哭啊?”“可能是她觉得太幸福了,也或者是她没有嫁给她十七岁想嫁的那个人吧。”“那她为什么又笑了啊?”“可能是因为今天为人妻,又或者是哭也挽回不了什么,释然了吧。”

      10.我在试图讨好,你在计谋离开。

      11.海底明月捞不起,凡间星辰不可及。

      12.只期待后来的我也能快乐。

      13.失望攒够了,我想退出了。

      14.算了,被我逼走的关系又不止这一段。

      15.乐观该演到什么程度才会快乐。

      16.让我最觉得失败的是,我把我所有的热情都给你了,但是最后,你还是喜欢上别人了。

      17.我这一生,除了你,再不会重蹈覆辙。

      18.我不想去讨好你了,换句话说,我不想浪费时间去感动自己了。

      19.再也没有感情也没有期待。

      20.舍得让你难过的人能有多喜欢你?

      21.多余也好,不重要也罢,我不稀罕了,都离开我吧。

      

      心里难受的说说,难受的心情说说

    [阅读全文]...

2021-12-17 14:15:40
  •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 作业,设计
  •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作业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比一比,组词。

      屠( )符( )爆( )

      著( )付( )暴(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一岁除 (b)a、不计算在内 b、去掉 c、除法运算

      2、曈曈日(a)a、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b、目光闪烁的样子。

      3、千山鸟飞绝(b)a、断 b、绝迹,不存在 c、死 d、达到极点的

      4、万径人踪灭 (a)a、不再存在 b、停止燃烧或发光 c、使熄灭

      三、根据古诗填空。

      1、《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诗的第一句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美好光明)的前景。第四句既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除旧迎新)的意思。诗的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与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能动脑筋改成一幅对联吗?(爆竹除旧岁)新桃换旧符。

      2、《江雪》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柳宗元)。前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茫茫冰雪),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调。诗中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四、拓展练*。

      元日是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这一天常使古人抒情感怀。请读背下列诗人的诗作,体会诗人的心境。

      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唐 李世民《元日》

      2、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宋 陆游《木兰花 元日》

      3、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宋 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一、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 lí bā hú dié lián xī chái fēi

      ( ) ( ) ( ) ( ) ( )

      二.解释词语诗句

      游园不值

      小扣 柴扉 疏疏 走

      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填空

      1、《游园不值》是 (朝代)诗人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 ,

      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

      2、《宿新市徐公店》是 (朝代)诗人 所写,诗歌描绘了 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前两行写 ,后两行写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的情趣,渗透着诗人 。

      3、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 , 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 。

      4、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分别是

      四、积累

      1、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 ,短笛无腔信口吹; ,忙趁东风放纸鸢; ,也傍桑阴学种瓜。

      2、春景:日出江花红胜火, ,水村山郭酒旗风。竹外桃花三两枝, 。

      一、默写古诗《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醉(zuì zhuì)书 卷(juàn juǎn)地 净慈寺(sì shì)

      翻墨(mò mù) 映(yìn yìng)日 无穷碧(bì biè)

      二、比一比,再组词。

      墨( )连( )何( )竟( )碧( )

      默( )莲( )荷( )竞( )壁( )

      三、解释词语。

      翻墨: 跳珠:

      无穷碧: 别样红:

      晓: 四时:

      四、默写古诗。

    [阅读全文]...

2022-04-26 05:41:12
  • 古诗板报设计图

  • 古诗板报设计图

      中国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做古诗手抄报能让你更了解古代诗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诗板报设计图,希望大家喜欢。

      古诗板报设计图(1)

      古诗板报设计图(2)

      古诗板报设计图(3)

      古诗板报设计图(4)

      古诗板报设计图(5)

      古诗板报设计图(6)

      古诗板报资料参考一:古诗词名言名句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6)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7)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8)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9)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10)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古诗板报资料参考二:描写景色的古诗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古诗板报资料参考三:励志古诗词欣赏

      1、《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阅读全文]...

2021-12-01 09:05:09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热】《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出示课题,明确学*任务,交待学*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24.古诗两首

      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

      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在行至白帝城时,忽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

      李白是我国唐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三、释提、介绍学*方法

      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方法:

      今天我们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 B.读懂、 C.读精、 D.读会、 E.会读。

      四、学*古诗

      (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

      朝 ( zhao chao )辞

      一日还 ( huan hai )

      万重 ( chong zhong )山

      白帝 ( ti di )城

      啼 ( ti di )不住

      2、齐读

      (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

      A 、朝辞白帝彩云间

      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

      2、理解词义:辞:辞别,离开。

      3、作者早晨离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

      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

      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

      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

      a.指名说:早晨离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

      B 、千里江陵一日还

      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

      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

      3、练说句意

      1)互相说

      2)指名说

      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

      5、小结

    [阅读全文]...

2022-06-14 21:15:50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培养和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学*《夜书所见》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目标

      揭题后和学生共同回忆学*古诗的基本要求: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1、配乐板书: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新的古诗。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范读激情:听老师把这首古诗朗诵一遍。

      2、学生自读古诗,并想想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3、检查学生的朗读和对诗意的初步感知。

      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⑴ 老师告诉学生,利用注释学*古文,是学*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⑵ 学生先自学,后同桌交流。

      2、反馈时老师作适当的指导: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理解古诗诗句意思是学*古诗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可适当指导:诗中描写的景色是否有对比?

      (学生从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飞的深秋景色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风落叶之时,寒意阵阵,客游在外的诗人见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独郁闷。后两句写了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诗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种温馨亲切之感,感情略显舒缓。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

      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就会勾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赛诗会,比比看看哪位同学了解的思乡诗最多,背的最有感情?你自己对“思乡”二字有什么体会?

      五、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尝试背诵

      1、指导朗读。教师再次范读后,让学生自读体味,同桌互相交流,最后找朋友(包括老师)朗读交流。

      2、指导背诵。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朗读、背诵也需要指导,不能放任自流。)

      六、作业

      自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王维多一些了解。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阅读全文]...

2021-11-28 02:43:48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的: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重点:

      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出示图片,播放优美的音乐,教师朗诵古诗。 看着美丽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欣赏古诗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兴趣。

      5分

      二、复*古诗,欣赏评价 。

      师:你学过哪首古诗,给我们朗诵一首让大家欣赏。

      1.朗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互相评议谁朗诵得最美。复*学过的古诗,和朗诵方法。

      三、读中识字,准确朗读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编了许多美好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流传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新的古诗,就反映了两个美好的故事。1.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查字典学*生字。

      2.学生把生字的部首和意思及音节写下来。 3.学生跟随老师朗读两首古诗。

      4.学生自己读两首古诗。

      学*利用字典学*生字的方法。准确朗读古诗。

      四、学中教法,用法自学 。

      带领学生学*第一首诗歌。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方法理解“碧宵、乞巧、几万条”等词汇理解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1. 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小组学*第一首诗歌的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2.小组学*后在班上讨论。

      3.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把后两句诗句的意思表达出来。

      学*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五、配图想象,加深理解 。

      老师把语文书为古诗“乞巧”配的插图展现在大屏幕上,配有音乐朗诵“乞巧”这首诗。1.学生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

      2.用自己的话把诗句描写的景象说出来。

      培养想象能力。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时间

      一、检查已学,激发兴趣 。

      师:同学们,我们比一比,看谁把《乞巧》这首诗讲得清楚,背得有感情,画的有创意。1.学生现在小组里比赛。

      2.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展示。

      3.大家评议。

      互相启发、促进,激发学*兴趣。

      二、学中教法,用法自学。

      1. 带领学生学*《嫦娥》这首诗的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2. 你能不能自己学*翻译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1、学生在学*小组里学*《嫦娥》这首诗的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2、小组学*后在班上讨论,老师点拨。

      3.自学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复*学*古诗的方法,自主学*古诗。

      三、总结方法,感情朗读。

    [阅读全文]...

2022-06-04 17:28:30
  •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 《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四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

      1、学会7个生字。

      2、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古诗和背诵的能力。

      思品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词典或注释理解诗句。

      教学难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阅资料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课时2

      第1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约)34分钟

      教师活动时间(约)6分钟

      教学要求

      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枫桥夜泊》(20)

      一、整体感知。

      课件播放多媒体展示的诗文、意境图,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诗的节奏、韵律、意境。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自读解惑。

      (一)自读课文,对照文中的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交流,释疑解惑。

      (三)全班交流,质疑问难。(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能够解决的,可暂不作答。)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

      月落乌啼江枫霜满天

      渔火钟声客船寒山寺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教师选择板书。

      如:惊叫的乌鸦满天的寒霜孤零零的客船悠远的钟声等等。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的意象。

      如:江边的渔火:江中亮起渔火,说明夜幕降临,游子的又一个漂泊夜开始了。

      月亮落下,满天寒霜:描绘了一幅幽暗、深远寒冷的画面,暗示黑夜漫长。

      惊叫的乌鸦、悠远的钟声:更加衬托夜的寂静、凄凉。

      江边的枫树、孤独的客船,隐约的古寺:显示出停泊之地偏僻荒凉。

      引导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秋夜图?

      音乐渲染、感知意境。

      师描绘: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江边的几棵枫树,江里两三点渔火,时隐时现。一叶小舟孤零零地停泊在枫桥边上。一个游子眺望远处隐约可见的寒山寺……

      学生在音乐中诵读。

      师提问:读诗时你内心有什么感受?诗人的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这一夜景物的变化,游子一一看过,想想这夜他该是如何度过的。

      (从天黑到夜半再到下半夜,游子看着江边景物的变化,听到了乌啼钟鸣,彻夜难眠。)这是为什么?(因为“愁”)

      师:诗人张继怎么了,劳累了一天为什么不好好睡觉?他看看江枫,看看渔火,愁什么呢?你们猜一猜,他为什么而愁?

      生:可能是他离家久了,非常想念家里的亲人;

      可能是他外出游玩,碰到不顺心的事了,比如和好朋友闹矛盾了;

      可能是他孤零零一个人,很寂寞。

      师:那么他是睡不着觉才听见钟声,还是钟声使他愁了?怎么理解“对”字?他面对的是什么?和他做伴的是这个“愁”字。究竟为什么呢?

      课件播放补充资料,学生配乐轻声读。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文那么长那么大,然而就是没有他张继的名字。

      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一边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尽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阅读全文]...

2022-03-15 18:52:36
写计谋的古诗 - 句子
写计谋的古诗 - 语录
写计谋的古诗 - 说说
写计谋的古诗 - 名言
写计谋的古诗 - 诗词
写计谋的古诗 - 祝福
写计谋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