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汉阳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汉阳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汉阳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汉阳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赞美春天的古诗《早春寄王汉阳》赏析
《早春寄王汉阳》是诗人李白的七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3卷第11首。此诗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赞美春天的古诗《早春寄王汉阳》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早春寄王汉阳
唐代: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译文
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
昨夜东风吹入江夏,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
碧水浩浩云雾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
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注释
王汉阳:其人姓王,官职汉阳县令。生*不详。
走傍:走*。
武阳:此指的是江夏。
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的是田间小路。陌头:街头。
美人:古人往往以美人、香草比君子,此指的是王汉阳。
预拂:预先拂拭。
壶觞(shāng):酒器。壶:盛液体的容器。觞:古代酒器;欢饮,进酒。晋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唐白居易《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金马定国《送图南》诗:“壶觞送客柳亭东,回首三齐落照中。”清顾炎武《陶彭泽归里》诗:“瓮盎连朝浊,壶觞永日酣。”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先生辨舟中几人,服某某色;杯斝壶觞之属,历历可数。”
鉴赏
诗的内容很简单,不过是邀请朋友前来探春畅饮而已,但是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细细吟味,作者那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诗心,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写春天是怎样悄然回归的,表达了诗人终于迎来了春天的那种喜悦之情。“闻道春还未相识”,是说只听到春天回来了,还没有见到她。一开始就流露出急于看到春还的`心情。其实当寒凝大地的时候,春天的气息才刚刚萌动,哪里能亲眼见到她呢!所以“闻到”二字表明春归的消息最先是从人们交谈中听到的。如此生活细节,一经诗人捕入诗句便增加了诗的韵味。既然是闻春未见春,就自然要去寻春、问春,于是引起了下面的诗句。“走傍寒梅访消息”,梅是无生命的,怎么能够拜访、叩问呢?这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走”“访”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不可待地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探究春天归否的一片诗情。“昨夜东风入武昌”一句是写春归。
人们常说:一夜暖风就染绿了柳梢头。这里“东风”之前冠以“昨夜”二字,意在形容久盼不归的春风,一夜之间就迅速而又静悄悄地来了。然而这还仅仅是表现时节骤然暗换的特点,并没有写出春归的气势来,所以“东风”之后再缀一“入”字,表明春风的到来是排挞而入的。这样就把春归的特点表现得维妙维肖了。可见诗人炼字炼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是写早春的动人景象。全诗至此几经婉转方才暗暗点明诗人终于看到了“春还”这一层意思。“黄金色”是一种嫩嫩的鸭黄之色。春上柳梢,最初并不是绿色,那是因为细嫩的柳尖刚刚钻出,还没有饱受春光的沐浴,因而显得很幼稚,从远处看去便是一种朦胧的悦目的灿然金色。*人刘永济说:“景物之接于人无私也,而慧眼词人独能得其灵妙,……然景物自有精、粗之不同,而感人最深,必其精者。故当其由目入心之际,殆已加以拣择而遗其粗迹;及乎由心出手之时,不过自写吾心之照耳。”(《词论》)可见诗人写早春之色,不用“嫩绿”“新绿”等字,完全是出于细心观察又融进了自己喜悦之情所得。总观如上四句,诗人先写“闻道”,再写“走”“访”,直至东风荡入之后,方才写所见到的焕然春景,这全是紧扣“春还”二字娓娓写来,细如抽丝地再现了早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儿声。
诗的后四句是邀请朋友前来醉饮赏春。五六两句是全诗的承转机杼之句。“碧水浩浩云茫茫”是比兴用法,没有更多的意思,不过是用景语虚引而已。从而自然贯通到“美人不来空断肠”一句上来。既然春已回归,而美人未至,岂不辜负了一片融融春光!为此诗人才说他有“断肠”之恨。称朋友为“美人”,亦不过是言思念之切,用这样戏谑俏皮的诗句寄给朋友更见友情的亲密。“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是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朋友来此痛饮一番。这两句写得尤为精采。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古人作诗,结句大体不出景结、情结两法。本诗当属予情结。全诗结末一股按撩不住的赏春激情全从“连日醉壶觞”数字一涌而出,足以荡人心魄。
清代袁枚提倡诗要有“性灵”,他在《随园诗话》中曾说:“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本诗之妙,即在于写阳春之气不落俗套。比如诗中“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就完全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话虽然说得通俗,但是是新鲜活泼,全似从心里流出,饶有情致。又比如“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也一是出于一片真情。这就证明:只有情真,才有诗人自己的个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登黄鹤楼》
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曹勋《题俞{扌堇}画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时》
黄鹤楼前汉阳雪,岳阳楼前洞庭月。——杨基《祁阳行》
暂泊汉阳岸,不登黄鹤楼。——曾巩《汉阳泊舟》
会得此去汉阳不远,不然黄鹤楼前鹦鹉洲。——释智愚《偈颂二十一首·四达皇皇》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李梦阳《夏口夜泊别友人》
扶醉曾登黄鹤楼,汉阳城对鹦鹉洲。——方孝孺《江山万里图》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卢纶《晚次鄂州》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温庭筠《送人东游》
汉阳穷鸟客,梁甫卧龙才。——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李白《赠王汉阳》
走马犊车当御路,汉阳宫主进鸡球。——王建《宫词一百首》
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旧岁书犹至汉阳,新年梦已隔瞿唐。——刘克庄《寄夔漕王中甫》
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文章不如一囊钱。——毛滂《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毛某乞诗聊作一》
烟浓草远望不尽,千古汉阳闲夕阳。——郑谷《石城》
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刘长卿《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
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杨基《望武昌(二首)·春风吹雨湿衣裾》
郡阁*窥汉阳树,盘餐频薦武昌鱼。——杨亿《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是为汉阳王,帝曰俞尔奏。——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
北驱汉阳传,南泛上泷舠.家声肯坠地,利器当秋毫。——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 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登上今天的黄鹤楼想起昔日的传说,岁月流逝,人去楼空;惟一还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世事茫茫,真令人有无限的感慨!诗人触景抒怀,一发不可收,一气呵成,气贯长虹。
刚刚抒发了对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于是又勾起了一怀乡愁(m.ju.51tietu.net)。这正是先放后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转、合」的要求,文势波澜起伏,而末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又重回开篇的渺茫境界,全诗浑然一体,意境天成。
这首七律是崔颢晚年的代表作,全诗风骨凛然,一气呵成,就连诗仙李白,也自叹弗如。站在黄鹤楼上,眺望远处,除了茫茫白云,就是一片青绿,看到这样的景色,诗人不免兴起思乡愁绪,句中的空,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怅然所失,而乡关可作归讲,日暮有前途茫然的虚空,整首诗在豪迈中,流露细腻,在伤感中充满对人生的疑问,让人读起来低回不已,是一首值得我们细细品尝的好诗,前人推为“唐人之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第一”!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作者: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诗文解释】
这位落魄的征南将军,曾经指挥过十万大军。罢官回乡,没有家业,老了还留恋清明的时代。*定三边,边境十分*静,舍身为国只有随身的宝剑知道。在茫茫的江汉上,黄昏时分,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词语注释】
流落:飘泊失所。
师:军队。
旧业:家中的产业。
明时:清*时代。
轻生:不畏死亡。
江汉:长江和汉水。
何之:往何处。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诗文赏析】
诗人送别一位曾身经百战建立殊勋的老将李中丞,回想起将军当年的雄风,赞颂了将军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英雄气概,对将军晚年罢官漂泊的处境寄予无限同情与愤慨,隐约地谴责了统治者的冷酷无情。全诗感情激昂,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慷慨苍劲,含蓄沉郁。
整理:zhl201612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
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
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
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
日暮欲何之。
刘长卿诗鉴赏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又题《送李中丞之襄州》大致为安史之乱*息不久的诗作。诗人为主人公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抒发惋惜不满与感慨之情。
起句以浩叹发出,“征南将”点明归者以前身份,就是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如今却被朝廷罢斥遣归,投*头,萧条南归,恓惶而去。“流落”二字融注情感,突发领起,总冒全首,含裹通体,撞心触眼,是为一篇主意所在,一起手即与别者连缀扭结,开出下文若大天地。此句从眼前事写起,次句叙其人先前军职显要,重兵在握。“驱”意为统率,下得有力。“十万师”而能驱遣自如,表现其叱咤风云的才干,足见其人的不凡。不过这些都成为过去,一个“曾”字,深深地荡入雄壮的岁月,饱含唏嘘惋叹。首联今昔对比,叙其身世处境,感慨难以名状。
颔联写友人困顿坎坷,仍眷恋朝廷。“罢归”、“老去”指出将军“流落”之因,“ 归无旧业”说明题目的“汉阳别业”,仅家徒四壁而已。也暗示其人一心戎马,为国征战不解营生。在“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新息道中作》)的时代,老去投归,景况可想。两句上二下三,前后转折,意义上中间含个“而”字在,顿挫而沉郁,有杜诗风神。所谓“明时”,实则为作者对时局的微词。戎马一生、屡树战功的将军,却被罢斥,足见朝廷之“不明”两句为对文,作互文看更有慨触。次句语由直寻,羌无故实,但“老去”犹“恋”,则使人不能不想起廉颇老矣还希重用的史实,而同情这位被迫退职的军人。
颈联两句又荡回过去,承“曾驱”来,追忆将军昔日独镇“三边”(泛指边防),敌寇生畏,关塞晏然,有功于国。次句为“一剑知轻生”的倒句。“一剑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此外,出生入死,效命疆场,也只有随身伙伴—— 佩剑知道。有感于时局不明,焉得逢人而语,这是感慨系之的话。两句字斟句酌,句凝字稳。谓语“静”、“知”殿在句后,以示其人的功业与赤心。独静三边,为国轻生,以示“罢归”,尚非其时。
以上六句都可视为挥手别后所思,尾联“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结到眼前,以实景束住,念及其故居旧业无存,因此有“欲何之”的忧问。既罢归而无所可去,伤其恓惶流落,老而不遇。这末尾回首一问,既关合“罢归”句,又与起手“流落”语意连成一片。日暮苍苍,汉水茫茫,老将白发,归去何方。
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汉江也似乎吞没了诗人关照的疑问,“欲何之”的关注之情,也使人思绪波荡,触动读者深切的寻思和悬念。
整理:zhl201702
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出自: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重阳节诗句古诗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重阳节古诗大全
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4.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5.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6.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9.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9.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10.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11.重阳东观*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1、《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4、《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5、《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6、《九日怀襄阳》
唐·孟浩然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7、《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采桑子 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9、《闰九月九日独饮》
重阳节的诗句古诗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下面小编为你介绍重阳节的诗句古诗,欢迎阅读!
1、《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4、《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5、《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6、《九日怀襄阳》
唐·孟浩然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7、《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采桑子 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有汉阳的古诗句
含汉阳树的古诗
含有汉阳的古诗
形容汉阳的古诗
描写武汉汉阳的古诗
描写汉阳陵的古诗
关于汉阳的古诗词
云开远见汉阳城的古诗
关于古诗词中汉阳的意象
两汉关于洛阳的古诗
汉字的古诗句
古诗带汉的诗句
有关襄阳汉江的古诗词
带有汉的诗句古诗
带汉的诗句
阳的诗句古诗
带汉服的诗句古诗
关于汉服的古诗句
武汉的千古诗句
有关汉字的古诗句
汉中的古诗句子
关于银汉的古诗句
关于武汉的古诗句
朝阳阳的诗句古诗
关于汉江古诗的诗句
汉服的诗句
汉服诗句
描写汉庭的诗句古诗
关于武汉古诗的诗句
汉字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