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叶蝶的古诗

关于有叶蝶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叶蝶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叶蝶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叶蝶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99) 诗词(88) 祝福(1k+) 心语(54)

  • 叶绍翁的古诗

  •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嘉兴界》

      *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4、《田家三咏》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5、《田家三咏》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6、《汉武帝》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

      7、《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旧基荒草占,废圃野人耕。

      古柳无多树,新蝉第一声。

      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

      8、《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9、《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10、《出北关二里》

      *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11、《过崇德》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雨霁云开塔,船过犬吠门。

      柴扉斜着水,草迳别通村。

      翻羡田家乐,盈盈老瓦盆。

      12、《九日呈真直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13、《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

      14、《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15、《赋葛天民栽苇》

    [阅读全文]...

2022-02-05 13:21:10
  • 叶绍翁的古诗

  • 经典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叶绍翁的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叶绍翁的古诗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3、《嘉兴界》

    *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4、《田家三咏》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5、《田家三咏》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6、《汉武帝》

    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7、《青溪阁》

    江总能文土,空贻狎客名。

    8、《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9、《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10、《出北关二里》

    *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11、《过崇德》

    野塍泉自注,断岸柳空存。

    12、《九日呈真直院》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13、《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14、《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15、《赋葛天民栽苇》

    叶碍渔舟入,丛分水国宽。

    16、《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生费却几两屐。

    17、《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18、《表忠观韩小官人》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19、《发长安堰》

    夏老虫声切,晨兴草气香。

    20、《葛天民隐居》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

    精选阅读

    叶绍翁的诗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出北关二里》

    *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4、《送冯济川归蜀》

    [阅读全文]...

2022-06-06 23:51:12
  • 关于叶的古诗

  • 关于叶的古诗

      早秋客舍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落叶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和杜录事题红叶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一叶落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醉中对红叶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槐叶冷淘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一叶落李存朂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下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阅读全文]...

2022-02-25 16:55:58
  • 蝶恋花晏殊古诗

  • 蝶恋花晏殊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晏殊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作者: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①槛(kǎn):栏杆。

      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③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④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翻译

      栏杆(槛在这里念kǎn,栏杆的意思)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象含着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象在哭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

      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想寄一封信。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曳不尽的情致。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阅读全文]...

2021-11-24 07:01:54
  • 描写红叶的古诗

  • 古诗文
  • 描写红叶的古诗(精选22首)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红叶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2《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3《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4《题西山红叶》

      *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红叶遍西山,红于二月花。四围有青绿,抗暴共一家。红叶遍山隅,中右色朦胧。左岸顶西风,欢呼彻底红。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红叶落尘埃,莫谓红绝矣。明春花再发,万红与千紫。题诗红叶上,为颂革命红。革命红满天,吓死可怜虫。

      5《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 绮罗香 红叶

      [宋] 张炎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8 红叶

      宋-释居简

      猎猎翩翩赤羽旗,霜裁风剪乱零吹。

      打窗便是敲篷响,梦断吴江欲冷时。

      9 题榠查红叶

      宋-杨万里

      榠查将叶学丹枫,戏与攀条撼晚风。

      一片飞来最奇绝,碧罗袖尾滴猩红。

      10 野路见棠梨红叶为斜日所照尤可爱

      宋-宋祁

      叶叶棠梨战野风,满枝哀意为秋红。

      无人解赏如丹意,抛在荒城斜照中。

      11 咏御沟红叶

      明-石宝

      宫树悴清霜,泉声落建章。

      更无红叶字,犹是碧波光。

      气肃秋将老,人寒影太长。

      东流和宿恨,黯惨度年芳。

      12 红叶

      明-王翰

      秋来万木着新黄,只有枫林醉晓霜。

    [阅读全文]...

2021-12-29 06:48:49
  • 落叶古诗词

  • 落叶
  • 落叶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落叶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译文

      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注释

      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的,纷纷飘落下来。

      客心:漂泊他乡的游子心情。

      犹言:好像在说。惜:舍不得。

      赏析: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古诗原文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译文翻译

      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处。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

      注释解释

      水龙吟:词牌名,姜夔词注“无射商”,俗名越调。双调一百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晓霜:早上的.霜露。著:附着。

      望中:视野之中。故国:指南宋故地。

      萧萧渐积: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句。萧萧:草木摇落之声。

      纷纷犹坠:意谓落叶片片飘坠。化用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之句。

      门荒径悄:意谓落叶掩埋了门庭路径,一片荒凉寂静。

      渭水风生:化用贾岛、周邦彦诗词写落叶。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婉转。”

      洞庭波起:化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描写落叶。

      秋杪(miǎo):暮秋,秋末。杪,树梢。引申为时月的末尾。

      重(chóng)崖半没(mò):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

      尽出:全是。

      题红:指红叶题诗事。范摅《云溪友议》:“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独获所退宫人。宫人睹红叶而呈叹久之,曰:‘当时偶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杳杳(yǎo):幽远貌。

      宫沟:皇宫之逆沟。

      螀(jiāng):蝉的一种。

      飞鸿:指鸿雁。

      乱影翻窗:树叶乱落于窗前。

      碎声:此指落叶之声。砌:台阶。

      吾庐:我的家。甚:何。

      只应:只是。

      满庭谁扫:意谓无人扫落叶。白居易《长恨歌》有“落叶满阶红不扫”之句。

      创作背景

      祥兴二年(1279年),陆秀夫与宋少帝一同投海殉国。又据詹安泰考证,“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三句指明了宋少帝未投海,而“望吾庐何处”句则说明此词为杭州陷落后,宋军于崖山死守时作,也就是说此词应作于祥兴元年至二年之间。

      诗文赏析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望中故国凄凉早”,无限心事,隐藏其中。“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为将“凄凉”落到实处,上片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使言辞虽简,但寓意深刻而丰富。“萧萧渐积”这里借指落叶,实暗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诗意。“纷纷犹坠”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风生”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诗意。“洞庭波起”则借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诗意。这几个典故是独立的,因紧扣落叶,便有了内在联系,毫无游离之感,而且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接下来,笔锋一转,用“想”作领字,领“重崖”以下四句。“半没”是因落叶堆积。“无人到”则是落叶阻挡了行程。这四句从词意上又进一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片着力于写景,下片转而抒情。“前度题红杳杳”,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宫的冷落。《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而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这一典故运用得十分巧妙。“前度”说明象从前那样宫女题红之事已不再见,借故宫的冷落暗寓朝代更迭。前两句为虚写,“啼螀未歇”以下六句则是实写。寒蝉凄切哀鸣,飞鸿欲过身影,正衬出词人难耐之痛楚。词人此时心绪烦乱哀感涌流,但词人却以“此时怀抱”四字一笔带过,言有尽而意无穷。“乱影”返回写眼前之秋景秋情。回步屋内,独坐客舍,秋夜寂静,又见无数黄叶乱落窗前,听见落叶之声敲打台阶。无尽无休,词人已无计可以避开秋声。和上片“纷纷”二字相呼应,以“碎”字形容落叶之声,意新句秀。“愁人”不单指词人自己,也包括了与他一样经历苦难的人们。《四溟诗话》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句到位,确能产生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此词结尾“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留下“空白”,词人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加以补充。“满庭谁扫”字浅意深,悲愁中掺杂着惆怅,哀怨中挟带着孤独,复杂的情感,也难以卒言。

      此篇咏落叶之词,以落叶为契机,“以故国凄凉早”为意脉,驰骋神思,虚境实写,融景入情,故而句句写落叶,却句句是故国之情,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

    [阅读全文]...

2022-03-20 11:03:50
有叶蝶的古诗 - 句子
有叶蝶的古诗 - 语录
有叶蝶的古诗 - 说说
有叶蝶的古诗 - 名言
有叶蝶的古诗 - 诗词
有叶蝶的古诗 - 祝福
有叶蝶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