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雅舍兰香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雅舍兰香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雅舍兰香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雅舍兰香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优雅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雅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清。南朝谢灵运《登江中孤岛》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3、*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燕门太守行》
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7、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宋王安石《孤桐》
8、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天。宋王令《暑旱苦热》
9、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11、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12、惟有日斜溪上思,旧旗风影落春流。唐陆龟蒙《怀宛陵旧游》
13、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14、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宋苏轼《新城道中》
15、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唐张耒《初见嵩山》
16、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南朝吴均《山中杂诗》
17、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1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
2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唐李绅《悯农》
22、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君子于役》
23、君子于役,,不日不月。《诗经君子于役》
24、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陌上桑》
2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2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唐李白《行路难》
27、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29、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
3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唐白居易《观刈麦》
3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唐温庭筠《望江南》
3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宋范仲淹《渔家傲》
3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宋晏姝《浣溪沙》
3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1、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2、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3、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过三闾庙》
4、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5、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6、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尹式《别宋常侍》
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8、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王穉登《立冬》
9、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春有百花秋有月》
10、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辨》
12、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兰花高洁淡雅的古诗词大全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兰花高洁淡雅的古诗词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彦谦《兰》
2、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彦谦《兰》
3、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王勃《春庄》
4、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香从纸上来。——董其昌《兰》
5、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董其昌《兰》
6、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薛网《兰花》
7、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兰》
8、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梅尧臣《石兰》
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郑燮《题画兰》
10、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余同麓《咏兰》
11、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徐渭《水墨兰花》
12、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郑板桥《高山幽兰》
13、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14、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白居易《题令狐家木兰花》
15、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16、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
17、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18、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李峤《兰》
19、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
20、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崔涂《幽兰》
写兰花的古诗句
1、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2、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3、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4、幽兰有高致,质弱苦易零。
5、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6、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7、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8、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9、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
10、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
11、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
12、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13、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1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15、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16、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17、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18、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
19、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
20、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21、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2、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
23、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24、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25、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26、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
27、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28、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29、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
30、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
31、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32、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
33、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
34、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35、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36、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37、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38、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39、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40、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41、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42、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43、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44、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45、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46、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47、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48、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49、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50、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描写兰花的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兰花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2、《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3、《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4、《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5、《兰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6、《高山幽兰》
清·郑燮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7、《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8、《兰花诗》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9、《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10、《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11、《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1、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2、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4、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5、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李白《鞠歌行》
6、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7、天将离恨恼疏狂。——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8、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
9、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10、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11、别多欢少奈何天。——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12、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13、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14、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15、离恨做成春夜雨。——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
16、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17、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18、*山阑槛倚晴空。——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19、明年应赋送君诗。——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20、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李白《送友人入蜀》
21、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22、绿满山川闻杜宇。——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4、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25、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26、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27、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8、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29、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30、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31、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3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33、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34、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5、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36、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37、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38、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9、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4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41、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42、画屏闲展吴山翠。——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43、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44、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45、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7、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游》
4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9、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50、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5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52、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桂花香的诗句 古诗
想种上满园桂花,抱出新泡的桂花酒,独坐闲饮,细品旧时悲欢,醉卧落花间,桂花香,是那么的`沁人心脾。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山云漠漠桂花湿。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西江月 宋·郭应祥
十桂胜如五柳,九秋赛过三春。蓬蓬金粟吐奇芬。自有天然风韵。
休羡一枝高折,尽教十里遥闻。尊前若有似花人。乞与些儿插鬓。
诉衷情 宋·韩元吉
疏疏密密未开时。装点最繁枝。分明占断秋思,一任晓风吹。
金屡细,翠绡垂。画阑西。嫦娥也道,一种幽香,几处相宜。
西江月 宋·曹勋
霞绮浓披翡翠,晨光巧上珊蝴。丹林偏许下清都。香占深岩烟雨。
秋到九华宫殿,赭袍红借繁珠。广寒桂与世花殊。不带人间风露。
霜天晓角·桂花 宋·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桂花 宋·艾性夫
秋树婆娑风露凉,老蟾落子种虚堂。胚浑天地中央色,漏泄神仙上界香。
贫里忽惊添粟满,老来不动买花狂。带愁莫上黄楼去,归隐淮山兴味长。
蛾眉淡扫足风流,摇曳罗裳梦里浮。珍重素心香自远,飘零清泪醉难酬。
流云一枕萦霜夜,落叶千行送晚秋。忍向空阶寻旧迹,芳魂杳杳倩谁留。
桂花 宋·洪迈
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豆千乡。
岩桂 宋·曾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扇面画桂赐从臣 宋·宋高宗
秋入幽岩桂影团,香深粟粟照林丹。应随王母瑶池宴,染得朝霞下广寒。
玉山亭馆分题 元·顾瑛
飞轩下瞰芙蓉渚,槛外幽花月中吐。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冷冷湿秋圃。
云梯万丈手可攀,居然梦落清虚府。亭中捣药玉兔愁,树下乘鸾素娥舞。
琼楼玉宇千娉婷,中有臞仙淡眉宇。问我西湖旧风月,何似东华软尘土?
单见山河影动摇,独有清辉照今古。觉来作诗思茫然,金粟霏霏下如雨。
清*乐 元·周权
《素心兰》古诗阅读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题的身影,阅读题是我们在解答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素心兰》古诗阅读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素心兰》
何绍基
深心太素绝声闻,悔托灵根压众芬。
万古贞风怀屈子,一江白月吊湘君。
香愈澹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
园榭秋光都占尽,故应冰雪有奇文。
【注】何绍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
1.结合诗歌内容赏析颔联的艺术手法。(5分)
2.分析诗中素心兰的形象,谈谈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试题答案:
1.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秋兰以人的精神,歌颂其具有屈原的正直风骨,具有明月的虽然淡雅却清操永恒的美,表现了诗人对秋兰的喜爱之情。②诗人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秋兰,联想到与其有着相同境遇的屈原,联想到湘水之神湘君,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拓展了诗歌的境界。
2.诗中的素心兰,色淡香远,胜过众芳的俗艳浓郁;虽因众芳的妒忌而愤郁,却仍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本诗正是以吟颂秋兰来表达对恬淡自持又流芳万古的君子节操的赞美。
阅读练*二
1.分析诗中素心兰的形象,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2.分析颈联的描写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诗中的素心兰,虽然色淡香远,却胜过众芳的俗艳浓郁;虽因众芳的妒忌却愤郁,却仍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 本诗正是以吟颂秋兰来赞美恬淡自持又流芳万古的君子节操。
【解析】本诗是咏物诗,借吟咏自然界的花卉来表达一种人生理想,所以分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抓住所写物象的特点,来体会其所象征的人物,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秋兰以人的精神物质,歌颂其具有屈原一般的正直风骨,具有明月一样虽然淡雅却清操永恒之美,表现了诗对秋兰的喜爱之情。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万古贞风写秋兰的精神,也就是坚贞正直的风骨;一江白月写秋兰的淡泊高洁;与上文的众芳作对比,突出秋兰的独特风采。
运用了虚实相生,诗人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秋兰,联想到与其有着相同境遇的屈原,联想到空灵如幻的湘水之神湘君,虚实相生,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而且拓展了诗歌的境界。使人们感悟到,秋兰的万古之香远胜众芳的一时之艳,年岁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唯有高洁的精神节操历经万古沧桑而不衰。
【解析】此联关乎诗歌思想情感的表达。诗人把秋兰的精神用屈原、湘君来体现,这是联想的手法,可以说屈原、湘君是秋兰精神的具体化,也可以说秋兰的 形象借屈原、湘君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意蕴。联想本身就是虚写,所以,凡是运用联想之处,肯定是加入了虚写、想象的成分。三种手法,能够分析出其中的两种就 可得满分。如有其他分析,只要合理,也可得分。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何绍基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后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前后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江月夜图。
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
⑴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⑵凉月:新月。⑶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⑷三日:三天。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创作背景
戴叔伦于公元780年公元780年(公元780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今属浙江)令,兰溪(又称兰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支流)在东阳附*,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大约是在这一期间所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古诗 带拼音木兰诗
《木兰诗》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
mù lán shī
木 兰 诗
jī jī fù jī jī ,
唧 唧 复 唧 唧 ,
mù lán dānɡ hù zhī ,
木 兰 当 户 织 ,
bù wén jī zhù shēnɡ ,
不 闻 机 杼 声 ,
wéi wén nǚ tàn xī 。
唯 闻 女 叹 息 。
wèn nǚ hé suǒ sī ?
问 女 何 所 思 ?
wèn nǚ hé suǒ yì ?
问 女 何 所 忆 ?
nǚ yì wú suǒ sī ,
女 亦 无 所 思 ,
nǚ yì wú suǒ yì 。
女 亦 无 所 忆 。
zuó yè jiàn jūn tiē ,
昨 夜 见 军 帖 ,
kè hàn dà diǎn bīnɡ ,
克 汗 大 点 兵 ,
jūn shū shí èr juàn ,
军 书 十 二 卷 ,
juàn juàn yǒu yé mínɡ 。
卷 卷 有 爷 名 。
ā yé wú dà ér ,
阿 爷 无 大 儿 ,
mù lán wú zhǎnɡ xiōnɡ ,
木 兰 无 长 兄 ,
yuàn wéi shì ān mǎ ,
愿 为 市 鞍 马 ,
cónɡ cǐ tì yé zhēnɡ 。
从 此 替 爷 征 。
dōnɡ shì mǎi jùn mǎ ,
东 市 买 骏 马 ,
xī shì mǎi ān jiān ,
西 市 买 鞍 鞯 ,
nán shì mǎi pèi tóu ,
南 市 买 辔 头 ,
běi shì mǎi chánɡ biān 。
北 市 买 长 鞭 。
dàn cí yé niánɡ qù ,
旦 辞 爷 娘 去 ,
mù sù huánɡ hé biān 。
暮 宿 黄 河 边 。
bù wén yé niánɡ huàn nǚ shēnɡ ,
不 闻 爷 娘 唤 女 声 ,
dàn wén huánɡ hé liú shuǐ mínɡ j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