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诗句

关于圆明园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圆明园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圆明园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圆明园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 语录(2k+) 说说(2) 名言(386) 诗词(110) 祝福(1k+) 心语(124)

  • 圆明园简介

  • 阅读
  •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简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的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的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占地面积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水主题元素

      圆明园复原图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州”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雍正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莱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相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在福海四岸另外还建有十多处园林佳景。福海,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约35公顷,相当于北海公园的水面。这里水面开阔,景色秀丽,每于端午佳节,在此举行大型龙舟竞渡活动。七月十五日夜,清帝于此观赏河灯。冬日结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赏游。福海实际上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

      建筑风格

      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胜水、名园胜景,就让随行画师摹绘成图,回京后在园内仿建。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的园林风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处。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乾隆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乾隆皇帝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宜书屋左右,仿其位置进行改建和增建。园成之后,也题名叫“安澜园”,当时仿建的另外三处名园,都在长春园内。一处是乾隆二十三年,在思永斋东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的小有天园;一处是乾隆三十二年,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一处是乾隆三十七年,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如园和狮子林,都分别有16个以上风景点。

      圆明园的西峰秀色,是雍正、乾隆二帝每于七月初七,设七夕巧筵的地方。这里可远借西山景色,河西岸有一组叠山,松峦峻峙,山涧之中瀑布飞流急下。在此*观仰视有如庐山的峻峙气势,取名叫“小匡庐”。

      坐石临流,仿自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建于雍正朝,俗称流杯亭。东晋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于永和九年三月三(即上巳日),会于会稽兰亭,曲水流觞,赋诗修禊(祭祀活动),被传为佳话。

      圆明园的这座兰亭,在仄涧中,奇石峭列,激波分注,建有三开间的重檐敞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到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迹,合为“兰亭八柱册”。乾隆皇帝让把此亭改建为八方,并换成石柱,每柱刻一帖,这就是著名的圆明园兰亭八柱。廓然大公,后来也总称双鹤斋,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叶,仿照盘山静寄山庄的云林石室的山石,叠石而成的。嘉庆诗赞“双鹤斋”: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人们知道颐和园的谐趣园,是仿惠山寄畅园建的,其实,当时在圆明园也仿建有寄畅园。只是两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武陵春色,摹写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艺术意境。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时叫桃花坞,曾是弘历读书的地方,书室叫“乐善堂”。此景,号称有山桃万株。苏州阊门内旧有一处桃花坞,相传是唐伯虎的故居。圆明园的桃花坞,虽然袭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

      建筑形式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其盛时的建筑样式,也几乎囊括了*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面布局和造型式样:既有常见的单檐卷棚灰筒瓦屋面,朴素淡雅;又有宫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顶,金碧辉煌;既有一进两厢、二进四厢的规整院落,又有灵活多变的建筑组群。建筑*面布局共有38种之多,除常见的矩形、方形、圆形、工字、凹凸字、六角、八角外,还有很多独特新颖的*面形式,如眉月形、卍字形、书卷形、十字形、田字形、曲尺形、梅花形、三角形、扇面形,乃至套环、方胜等,可谓丰富无比。

      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1万*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面配置、外观造型、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字轩、眉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饶有兴趣,人们不能在一览之下,就领略这幅景色,必须一点一点地仔细研究它。

      宗教元素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宫为九间,正脊重檐歇山,以黄色琉璃瓦覆顶,是园内体量最大的一个建筑物。周围有乔松偃盖,中轴线南端有两对华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方壶胜境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琼阁建造的,据史料记载,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这处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个建筑体态庞大,金碧辉煌。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这处建筑的格调和气势,是我国现存园林建筑中所少见的。舍卫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据说是仿照古代印度桥萨罗国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内共有殿宇、房舍326间。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达数十万尊。圆明园遭劫掠焚毁,仅此一处所造成的损失,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艺术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阅读全文]...

2022-04-26 07:17:08
  • 组诗《圆明园》

  • 组诗《圆明园》

      (一)

      曾经的高大

      化作了*滩

      曾经的美丽

      化作了荒草一片

      梦想化作云烟

      繁华化作了仇恨

      拍成照片凝固心里

      漫漫的把过去品味

      (二)

      梦幻中的你

      凝结着智慧

      收藏着古籍

      你在那里我的你

      流不尽的泉水

      整不齐的石头

      坐在倾斜的台阶上

      我很伤心

      (三)

      不见了曲走回廊

      不见了鸟语花香

      曾经的火焰

      还在我心中燃着

      走一步看一眼

      走一段再回首

      回想中高大的模样

      只有梦中相逢

      (四)

      周围的小树林

      飞翔的.小鸟

      今日都如此幽静

      当初一定醉人双眼

      一片瓦砾

      一块石片

      拾在手上看呀看

      凝结多少智慧人生

      (五)

      一片汪洋

      望不尽的湖面

      百年的苍桑

      让人知道豺狼的可怕

      摸一摸这块巨石

      不知说点啥

      过去的历史

      石块记载的很清晰

      (六)

      那高大,那雄伟

      美丽无比

      青草中的影子

      都还依旧壮观

    [阅读全文]...

2022-04-01 16:32:25
  • 正大光明圆明园诗词

  • 正大光明圆明园诗词

      (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

      园南出入贤良门内为正衙,不雕不绘,得松轩茅殿意。屋后峭石壁立,玉笋嶙峋。前庭虚敞,四望墙外,林木阴湛,花时霏红叠紫,层映无际。

      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

      义府庭萝壁,恩波水泻银。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

      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良巨。

      洞达心常豁,清凉境绝尘。每移云馆跸,未费地官缗。

      生意荣芳树,天机跃锦鳞。肯堂弥厪念,俯仰惕心频。

      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正殿。殿后玉笋嶙峋的石山,叫寿山,山体今仍在,唯玉笋皆不可复见。庚申之役,英法侵略军抢掠烧毁圆明园等西郊诸园时的指挥部即设于此。

      灵囿:周代最有名的帝王苑囿称灵囿。以后历代帝王苑囿多以灵囿称之。

      义府:诗书的'总称。

      示俭:意谓父祖均以节俭为后代示范。相传元世祖为思念太祖创业艰难,特将一株青草放在皇宫陛石前,以示节俭,并称之为示俭草。

      方衢室:方,效法。衢室,相传尧于四达之街众衢设室居住,为的是可听到下面百姓的声音。

      出入引良巨:弘历自注:出入贤良门扁额皇考御书也。

    [阅读全文]...

2022-07-13 10:17:16
  •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 教学
  •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课件,课件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课件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课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是的,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通过上节课的学*,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指名说,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

      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

      (指名分段朗读。)

      (根据朗读板书:有—————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感慨“漫步园内——————”

      (齐读)

      多美呀!想看看吗?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指名读第四段)

      (1)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那些文物?

      (2)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2500)

      (3)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生猜测)

      (出示资料:舍卫城,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

      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的珍宝啊,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

      (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

      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你觉得这些宝物除了数量众多,还可以怎样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阅读全文]...

2022-01-13 21:38:48
  • 去圆明园怎么坐车

  • 旅行
  • 去圆明园怎么坐车

      导语:圆明园是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怎么去圆明园呢?下面告诉你!

      去圆明园怎么坐车

      公交

      从北京西站出发:

      乘坐320路区间车(北京西站-保福寺桥西),在海淀黄庄北换乘365路(永丰站-闵庄南里),抵达圆明园(门票)东门.约16.12公里

      乘坐320路(北京西站-西苑),在中关村南换乘365路(永丰站-闵庄南里),抵达圆明园东门.约16.33公里

      乘坐特6路(北京西站-韩家川),在中关村南换乘365路(永丰站-闵庄南里),抵达圆明园东门.约17.25公里

      乘坐65路(北京西站-动物园公交枢纽),在木樨地北换乘717路(菜户营桥东-东北旺中路),抵达圆明园东门.约15.48公里

      乘坐21路(北京西站-*科技馆东门),在木樨地北换乘717路(菜户营桥东-东北旺中路),抵达圆明园东门.约17.29公里

      乘坐319路(原320支)(北京西站-西苑),在清华大学西门换乘365路(永丰站-闵庄南里),抵达圆明园东门.约20.7公里

      乘坐695路(北京西站-清河营村),在中央民族大学换乘特4路(国防大学-前门),抵达圆明园东门.约16.87公里

      乘坐982路(北京西站南广场-土井村西口),抵达圆明园东门.约24.57公里

      乘坐50路(靛厂新村-车公庄北),在阜成门换乘特4路(国防大学-前门),抵达圆明园东门.约20.5公里

      乘坐54路(城南嘉园北-金家村桥东),在天宁寺桥西换乘717路(菜户营桥东-东北旺中路),抵达圆明园东门.约17.76公里

      抵达圆明园长春园东门公交车的主要线路有:319、331、365、432、438、498、628、664、656、681、690、696、697、717、743、801、814、826、963、982、特4路、特6路等。

      地铁

      可乘地铁四号线,在圆明园站下车。

      园内交通

      电瓶车:从绿油门值房至线法桥(往返),单程5元/人。

      轮椅:绮春园宫门及长春园东门均备有轮椅(免费租用,押金500元)。

    [阅读全文]...

2021-11-24 10:53:54
  • 《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 阅读,语文
  • 《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明园祭》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

      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

      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这是历史的悲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

      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14、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15、第⑵、⑶两段的描写,轻松中蕴含着,沉静中透露出,作用是。

      16、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17、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的心情。

      18、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词性已由词活用为词。

      19、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20、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

      21、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22、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培根的一句名言回答。

      答案:

      14、我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们以为我是看风景而那没什么可看的,故劝我别去。

      15、苍凉、焦虑;为下文作了铺垫。

      16、雨果

      17、抒情;悲伤

      18、形、动

      19、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20、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21、作者持否定态度。

      22、读史使人明智。

    [阅读全文]...

2021-12-25 00:43:27
  • 圆圆的月亮诗句

  • 月亮
  • 圆圆的月亮诗句

      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所有的`障碍物都抵挡不住它的光芒!无论是灯红酒绿的闹市,亦或是喧嚣的街道,月光依旧如此安宁静谧,宛如一位甜美的少女,纯情安静!触及到月亮的话题,大抵都唯美浪漫,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圆圆的月亮诗句,诗情画意,楚楚动人!

      1、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望汉月》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3、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4、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柳永《望汉月》

      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7、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2、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柳永《长相思》

      13、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5、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6、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7、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8、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9、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20、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阅读全文]...

2021-12-17 00:38:21
  • 关于圆月的诗句

  • 古诗文
  • 关于圆月的诗句

      圆月是古人寄托思念的事物,因此和月亮有关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关于圆月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1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16、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7、*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月亮的诗句

      1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1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9.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诗句出自: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0.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诗句出自:黄庭坚的《登快阁》

      21.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诗句出自:戴叔伦的《兰溪棹歌》

      2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句出自:王维的《鸟鸣涧》

      23.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出自: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4.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诗句出自: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5.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句出自:王维的《竹里馆》

      26.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诗句出自:德容的《七夕二首·其一》

      27.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句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8.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诗句出自:李商隐的《霜月》

      29.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诗句出自:赵嘏的《江楼旧感》

      30.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诗句出自: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1.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诗句出自:贺铸的《子夜歌·三更月》

      32.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句出自:杜甫的《江汉》

      33.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诗句出自:苏轼的《西江月·顷在黄州》

      3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诗句出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35.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诗句出自:欧阳詹的《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36.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诗句出自: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月》

      37.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诗句出自: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38.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句出自: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39.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诗句出自: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40.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诗句出自:温庭筠的《瑶瑟怨》

      4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句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2.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诗句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43.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诗句出自: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

      44.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诗句出自:白居易的《村夜》

      45.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诗句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句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7.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诗句出自: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忆》

      48.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句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3-16 21:37:59
  •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 语文
  •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避免不了阅读课文,阅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文章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的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词语解释】

      玲珑剔透:这里指精工制作、内容镂空的工艺品。玲珑,精致灵巧。

      奇珍异宝:奇异的珍宝。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着名。举世,全世界。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阅读全文]...

2022-01-24 09:44:37
  • 有关小学《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 小学,阅读
  • 有关小学《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小学《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法建议

      1、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清文章的主次”是前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在本组教材教学中应得到进一步训练。“分清文章的主次”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知道课文每部分写的是什么,使学生能了解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3、在阅读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按照上一单元就词、就句、就段质疑的方法进行质疑,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完成对文章重点内容,也是难点的理解。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及“*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等词加以理解。方法可以多样,如:联系上下文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播放的媒体资料来理解。)如“金碧辉煌”是说建筑物光彩夺目,异常华丽。这是殿堂的特点。“玲珑剔透”是说小巧玲珑,结构奇妙。这是亭台楼阁的特点。“买卖街”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可用填空、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概括,从而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含义。抓住关键句理解,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凡是”“统统”是说全部,表示一个不剩。从中看出侵略者的贪婪。“任意”,想怎样就怎样,说明侵略者的野蛮,不讲道理。紧接着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或圆明园遗址图片,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最后以“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问题的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学本课要注意渗透*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然后再使学生初步了解,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要重视朗读训练。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全文背诵有一定难度,应分散难点,讲求方法。第二自然段的背诵可用图示法,抓住“众星拱月”帮助记忆;第三自然段可用填空法、引读法概括出几种建筑风格;第四自然段抓住“总—分—总”段式进行背诵。

    [阅读全文]...

2022-05-16 14:43:43
圆明园的诗句 - 句子
圆明园的诗句 - 语录
圆明园的诗句 - 说说
圆明园的诗句 - 名言
圆明园的诗句 - 诗词
圆明园的诗句 - 祝福
圆明园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