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峦叠翠的古诗

关于层峦叠翠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层峦叠翠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层峦叠翠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层峦叠翠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1) 诗词(8) 祝福(1k+) 心语(51)

  • 层峦叠翠造句 层峦叠翠的意思 层峦叠翠的拼音

  • céng luán dié c uì

    解释层峦:山连着山;叠翠: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形容山上的树层层叠叠,郁郁葱葱。

    层峦叠翠造句

    层峦叠翠,山峦上早已花开,花朵们片片绽放,生机中附着着希望。

    极目远眺,西塞山层峦叠翠、高耸入云,好像一个巨大的士兵守卫着家园。

    夏天,这里层峦叠翠,生机盎然。

    此幅描绘山林瀑布景致,以中景为主,层峦叠翠,天高气朗。

    盛夏的石兰村,群山环抱,层峦叠翠,知了声声,宛如世外桃源。

    庐山,一山独峙,层峦叠翠,云雾缭绕,景色优美。

    反身望向东北,麂山风景区则隐藏在层峦叠翠之中。

    向远望去,层峦叠翠的山峰,蜿蜒盘旋的山路向远方伸去。

    镜海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层峦叠翠的山脉和蔚蓝的天空,真是美丽极了。

    一个一望无垠的大水库映入眼帘,中间突起的个个小岛层峦叠翠,碧波环绕。

    山上层峦叠翠,眼前一片绿色的景象。

    走在小道上,望着远处层峦叠翠的山峰,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

    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河从村旁流过,村两旁则是层峦叠翠的大山。

    [阅读全文]...

2022-07-16 17:21:43
  • 层峦叠翠造句 层峦叠翠的意思 层峦叠翠的拼音

  • 经典
  •   céng luán dié c uì

      解释层峦:山连着山;叠翠: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形容山上的树层层叠叠,郁郁葱葱。

      层峦叠翠造句

      层峦叠翠,山峦上早已花开,花朵们片片绽放,生机中附着着希望。

      极目远眺,西塞山层峦叠翠、高耸入云,好像一个巨大的士兵守卫着家园。

      夏天,这里层峦叠翠,生机盎然。

      此幅描绘山林瀑布景致,以中景为主,层峦叠翠,天高气朗。

      盛夏的石兰村,群山环抱,层峦叠翠,知了声声,宛如世外桃源。

      庐山,一山独峙,层峦叠翠,云雾缭绕,景色优美。

      反身望向东北,麂山风景区则隐藏在层峦叠翠之中。

      向远望去,层峦叠翠的山峰,蜿蜒盘旋的山路向远方伸去。

      镜海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层峦叠翠的山脉和蔚蓝的天空,真是美丽极了。

      一个一望无垠的大水库映入眼帘,中间突起的个个小岛层峦叠翠,碧波环绕。

      山上层峦叠翠,眼前一片绿色的景象。

      走在小道上,望着远处层峦叠翠的山峰,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

      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河从村旁流过,村两旁则是层峦叠翠的大山。

    [阅读全文]...

2022-04-04 22:59:52
  • 层峦叠翠造句 层峦叠翠的意思 层峦叠翠的拼音

  • 解释层峦:山连着山;叠翠: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形容山上的树层层叠叠,郁郁葱葱。

    层峦叠翠造句

    层峦叠翠,山峦上早已花开,花朵们片片绽放,生机中附着着希望。

    极目远眺,西塞山层峦叠翠、高耸入云,好像一个巨大的士兵守卫着家园。

    夏天,这里层峦叠翠,生机盎然。

    此幅描绘山林瀑布景致,以中景为主,层峦叠翠,天高气朗。

    盛夏的石兰村,群山环抱,层峦叠翠,知了声声,宛如世外桃源。

    庐山,一山独峙,层峦叠翠,云雾缭绕,景色优美。

    反身望向东北,麂山风景区则隐藏在层峦叠翠之中。

    向远望去,层峦叠翠的山峰,蜿蜒盘旋的山路向远方伸去。

    镜海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层峦叠翠的山脉和蔚蓝的天空,真是美丽极了。

    一个一望无垠的大水库映入眼帘,中间突起的个个小岛层峦叠翠,碧波环绕。

    山上层峦叠翠,眼前一片绿色的景象。

    走在小道上,望着远处层峦叠翠的山峰,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

    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河从村旁流过,村两旁则是层峦叠翠的大山。

    [阅读全文]...

2021-12-27 13:49:52
  • 层林叠翠的比喻句大全

  • 1、丁丁冬冬的一夜雨声,敲起了春耕的锣,擂响了播种的鼓

    2、忽然一阵风吹过,把瀑布的下半截高高飘起,碎成粒粒玉珠,向四方喷散,在阳光照射下,幻出道道彩虹,炫人眼目

    3、看到的瀑布水就不小,像千匹战马同时跃出,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4、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5、一叶知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6、石榴树吐出了小嫩芽,春风吹来,嫩芽渐渐变成了小绿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唱歌,真好听

    7、海面上跃出一轮红日,鲜艳夺目,海空顿时洒满了金辉,海面由墨蓝一变而为湛蓝

    8、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9、在烈日当空下,太阳炙热着大地,大地非常地炎热美丽清香的花朵因为太阳光的猛烈,耷拉着脑袋,显得没有什么精神可是,小草并没有这样,而是勇敢地抬起头,顽强地生长着当暴风雨来临时,任凭风吹雨打,把它打得东倒西歪,它都没有屈服,依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里,顽强地生长着

    10、金风玉露出自李商隐的《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原指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现多指男女相爱相知相伴相守,泛指秋天的景物,一般用来描写爱情

    11、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12、浓雾像个淘气的小娃娃,偷偷地把太阳利剑似的光芒藏起来

    13、水仙花很漂亮,如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14、夏天的草儿长得那么茂盛,可它从来不与群花争艳,从来不与百花比美,它宁愿当花朵们的陪衬没有了小草,山没有那么绿,花也没有那么艳丽,没有了小草,大地不再那么生机勃勃,不再那么充满朝气秋天草儿枯萎了,但草根依然深深地扎在泥土里蕴藏着再生的力量,迎接另一个春天的到来,再为人们默默奉献着一片充满希望的绿洲

    15、审判员在法院工作,这些人在法院工作,所以这些人是审判员

    16、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花儿低下头来,树叶打起了卷儿……惟独小草挺拔地站着,头骄傲地朝着太阳突然,一阵狂风暴雨随之而来,风肆虐地刮着,雨无情地下着,它渐渐倒了下去我刚想去看看它怎么了,却看见它顽强地站在雨中

    17、那柚子皮上像涂过一层桐油,黄黄的光光的,香味幽雅而清淡,使人闻着直流口水

    18、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首夏犹清跟,芳草亦未歇”小草手挽手根连根抵御着骄阳当暴风雨来临时,电闪雷鸣,风卷残云,许多小花跟小树都被打败”了,而那微不足道的小草却昂首挺胸,无论狂风暴雨怎样折磨它,它都始终不倒小草是美丽的!

    19、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0、在夏天中,翩翩起舞的昆虫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美丽的蝴蝶舞动着漂亮的翅膀飞来飞去;蜻蜓也很多有红尾巴的花翅膀的大脑袋的……令我惊异的是有两只连在一起的,也许,它们是双胞胎兄弟姐妹,要不然怎么那么亲密呢!

    21、走到瀑布跟前,只见银白色的水流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一缕一缕地倾泻下来风吹过来,把水吹成轻雾洒在我脸上,凉丝丝的有几道水流好像有急事,匆匆地往下冲,一不小心,撞在岩石上,水花四溅,如飞珠碎玉般晶莹可爱

    22、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宽大的瀑布,像一张巨大的水帘,挡住了青山

    23、把橘子剥开,一片片月牙似的橘瓣,聚在一起活像盏小灯笼

    24、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25、只见那黄果树瀑布,像一条器宇轩昂的银龙,呼啸着从天上冲下来,地动山摇,震耳欲聋

    26、KB jy_

    27、多彩的晚霞在奇妙地变幻着,颜色越变越深,最后变成浓墨画似的几笔,更显得神奇妩媚

    28、叠翠流金形容秋天美丽的景色,碧绿和金黄交相辉映

    29、夏天的花非常鲜艳烂漫缤纷,玫瑰百合马兰等等,尤其是马兰花,有比钢笔水还要深的蓝色,非常好看,庄稼长势喜人,玉米又高又大,小麦也已经长高了,看到了这幅画面,简直太美了!

    30、夏天的雨是小手,啪哒,啪哒!拍打着大地,那声音是多么的响亮

    31、当夜色变浓时,人们都回家了此时,辽阔的田野早进入了梦想,那翡翠般的禾苗,那崎岖不*的田埂,那散发着宜人芳香的小花,在这温馨的夏夜里也闭上了朦胧的睡眼,在风儿轻柔的吹拂下,在青蛙欢乐的伴奏声中做着香甜的梦

    32、看,一个个晶莹透亮有的石榴是是青绿色的,在太阳的映照下,透明发亮,如同用翡翠雕刻成一般有的石榴笑得咧开了嘴,像胖乎乎的娃娃

    33、门前,门后像挂了一道水珠帘,美丽极了,却没有办法把它拉开

    34、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

    35、瀑布水又如千万辆*同时起程,发出山崩地裂似的巨响,让人觉得心惊胆寒

    36、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的声音

    37、朦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浮动不定的银辉,好似银鱼儿在那里跳动

    38、雨,渐渐大了,我望着窗檐上哪断了线的珍珠”,情不自禁的打开了窗户,扑面而来的是徐徐春风,顿时让人就得清爽无比

    39、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犹如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40、夏天的山,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非常壮观,真是山清水秀!夏天的树非常茂盛,郁郁葱葱,也是乘凉的好地方夏天的草长得很高,都没过我们小朋友的头了,真惊奇,小草一点点生长,变得越来越茂盛

    41、只见远方云雾萦绕,山峦叠翠,俯视山下,只见绿树成片,绿草如茵,有少许鲜花装点,是个安身修养的好地方

    42、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

    43、夏天的骄阳十分炎热,就像火碳一样,很刺眼夏天的风也热热的,感觉不到凉爽的气息夏天也是个多雨的季节,夏天的暴雨细细密密的,像硬币那么大,低头一看,哇!地面的雨水像河一样,在市里的马路上看到了土黄土黄的一片汪洋

    44、柳条像仙女的裙带,随风飘舞;又像一位温柔的少女,跳起了柔美的舞蹈

    45、夏天景色,我是草原上的大王,谁见了我都躲得远远的春天,我在草原上散步,一边踩着松软的泥土,一边甩着长长的鼻子,欣赏美丽的景色夏天,我到河里去洗澡,河里的水又清又绿,洗起来可舒服啦!秋天,秋雨洒在我的身上,冰凉凉的冬天,我钻进了洞里,洞里暖烘烘的,住着才舒服哩!

    46、金色的月亮,圆圆的犹如一张罗盘,挂在远方的天上,向无数旅人指示归家的方向

    47、春华秋实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后引申比喻文采与德行,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48、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49、春天如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50、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在蓝色天幕上闪烁

    51、你看那河岸边的杨柳树,微风吹过,那柳条仿佛是有了生命般随风舞蹈

    [阅读全文]...

2022-04-10 11:20:03
  • 诗名含有翠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翠字的诗词

  • 翠翠辞

    王问〔明代〕

    翠翠复翠翠,双飞亦双止。西风吹老芙蓉枝,水冷河清鱼不起。朝从南海去,暮仍珠树归。娟娟波心影,氄氄身上衣。今日沙头忽不见,点上吴宫美人面。

    次韵俞祖仁寒翠亭翠字韵

    李纲〔宋代〕

    爱奇走山林,蜡屐穷幽閟。萧然岩壑趣,乃在经行内。

    缅怀谪仙人,名湖自张谓。至今郎官湖,邈与岘山对。

    我游古兰若,殿阁烟霞外。眷兹道傍亭,胜境久翳昩。

    洗开松竹林,寒色霭苍翠。戏题榜间名,笔墨聊自恣。

    时方春雨馀,涧水正横溃。泉声落亭前,散作珠点碎。

    景物岂殊昔,因之不遐弃。佳哉二三子,诗酒作文会。

    留连不忍去,吟哦薄昏晦。我咏诗中言,端有亭上味。

    翠湖杂咏 其九 翠渠

    周瑛〔明代〕

    渠水映柴扉,春深可染衣。天光带云影,鱼跃间鸢飞。

    世路尘埃远,道怀声利希。苍苔满白石,独坐对斜晖。

    隐翠岩在黄龙洞最深处林翠盘郁径引泉带

    庞嵩〔明代〕

    毋曰隐矣,莫予闻觏。川流斯逝,声谷传叩。

    浪淘沙 悼晚翠。其夫号晚翠

    沈鹊应〔清代〕

    报国志难酬。碧血谁收。箧中遗稿自千秋。肠断招魂魂不到,云暗江头。

    绣佛旧妆楼。我已君休。万千悔恨更何尤。拼得眼前无尽泪,共水长流。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

    张栻〔宋代〕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五代〕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何限恨 一作:无限恨)

    满江红·翠幕深庭

    吴文英〔宋代〕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蔡伸〔宋代〕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

    秦观〔宋代〕

    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星河沉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阅读全文]...

2022-03-10 23:23:49
  • 层林叠翠的比喻句大全

  • 经典
  • 1、*冬冬的一夜雨声,敲起了春耕的锣,擂响了播种的鼓

    2、忽然一阵风吹过,把瀑布的下半截高高飘起,碎成粒粒玉珠,向四方喷散,在阳光照射下,幻出道道彩虹,炫人眼目

    3、看到的瀑布水就不小,像千匹战马同时跃出,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4、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5、一叶知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6、石榴树吐出了小嫩芽,春风吹来,嫩芽渐渐变成了小绿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唱歌,真好听

    7、海面上跃出一轮红日,鲜艳夺目,海空顿时洒满了金辉,海面由墨蓝一变而为湛蓝

    8、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9、在烈日当空下,太阳炙热着大地,大地非常地炎热美丽清香的花朵因为太阳光的猛烈,耷拉着脑袋,显得没有什么精神可是,小草并没有这样,而是勇敢地抬起头,顽强地生长着当暴风雨来临时,任凭风吹雨打,把它打得东倒西歪,它都没有屈服,依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里,顽强地生长着

    10、金风玉露出自李商隐的《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原指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现多指男女相爱相知相伴相守,泛指秋天的景物,一般用来描写爱情

    11、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12、浓雾像个淘气的小娃娃,偷偷地把太阳利剑似的光芒藏起来

    13、水仙花很漂亮,如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14、夏天的草儿长得那么茂盛,可它从来不与群花争艳,从来不与百花比美,它宁愿当花朵们的陪衬没有了小草,山没有那么绿,花也没有那么艳丽,没有了小草,大地不再那么生机勃勃,不再那么充满朝气秋天草儿枯萎了,但草根依然深深地扎在泥土里蕴藏着再生的力量,迎接另一个春天的到来,再为人们默默奉献着一片充满希望的绿洲

    15、审判员在法院工作,这些人在法院工作,所以这些人是审判员

    16、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花儿低下头来,树叶打起了卷儿……惟独小草挺拔地站着,头骄傲地朝着太阳突然,一阵狂风暴雨随之而来,风肆虐地刮着,雨无情地下着,它渐渐倒了下去我刚想去看看它怎么了,却看见它顽强地站在雨中

    17、那柚子皮上像涂过一层桐油,黄黄的光光的,香味幽雅而清淡,使人闻着直流口水

    18、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首夏犹清跟,芳草亦未歇”小草手挽手根连根抵御着骄阳当暴风雨来临时,电闪雷鸣,风卷残云,许多小花跟小树都被打败”了,而那微不足道的小草却昂首挺胸,无论狂风暴雨怎样折磨它,它都始终不倒小草是美丽的!

    19、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0、在夏天中,翩翩起舞的昆虫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美丽的蝴蝶舞动着漂亮的翅膀飞来飞去;蜻蜓也很多有红尾巴的花翅膀的大脑袋的……令我惊异的是有两只连在一起的,也许,它们是双胞胎兄弟姐妹,要不然怎么那么亲密呢!

    21、走到瀑布跟前,只见银白色的水流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一缕一缕地倾泻下来风吹过来,把水吹成轻雾洒在我脸上,凉丝丝的有几道水流好像有急事,匆匆地往下冲,一不小心,撞在岩石上,水花四溅,如飞珠碎玉般晶莹可爱

    22、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宽大的瀑布,像一张巨大的水帘,挡住了青山

    23、把橘子剥开,一片片月牙似的橘瓣,聚在一起活像盏小灯笼

    24、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25、只见那黄果树瀑布,像一条器宇轩昂的银龙,呼啸着从天上冲下来,地动山摇,震耳欲聋

    26、KB jy_

    27、多彩的晚霞在奇妙地变幻着,颜色越变越深,最后变成浓墨画似的几笔,更显得神奇妩媚

    28、叠翠流金形容秋天美丽的景色,碧绿和金黄交相辉映

    29、夏天的花非常鲜艳烂漫缤纷,玫瑰百合马兰等等,尤其是马兰花,有比钢笔水还要深的蓝色,非常好看,庄稼长势喜人,玉米又高又大,小麦也已经长高了,看到了这幅画面,简直太美了!

    [阅读全文]...

2022-05-16 04:12:55
  •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原文及赏析

  • 学生
  •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原文及赏析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言】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唐朝*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要*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而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拓展内容:绝句原文赏析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西岭:指岷山。

      3.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泊:停靠。

      古诗赏析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 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 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 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 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阅读全文]...

2022-03-05 10:47:00
  • 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赏析古诗词

  • 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赏析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赏析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这首《绝句》是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绝句》全诗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原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赏析1

      这首绝句,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全诗词中并无人的出现,比如第一句第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都是远处的情景,黄鹂,翠柳,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白鹭,青天,也是一种色差,给人一种很强的代入感。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一种由远及*的写法,从窗外望去,山顶还有着白雪未曾消融,门前已有船只在漂泊。

      写春日景象,但是未言春,却处处有春的存在,诗中无我,却处处都是由我而观出的景。

      《绝句》赏析2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 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 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 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 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绝句》赏析3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阅读全文]...

2022-01-19 02:38:34
  • 池州翠微亭岳飞古诗(池州翠微亭译文赏析)

  •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555首古诗词

    陈熙珵 – 关山月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2:00

    《池州翠微亭》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古诗今译:

    年复一年,我驰骋疆场,战袍上洒满了灰尘;今天特地骑马到达翠微亭,观赏齐山美景。

    国大好河山看不够,在马蹄声声的催促中,踏着明亮的月色归来。

    注释解说:

    ⑴池州:今安徽贵池。(2)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3)经年:常年。(4)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5)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6)寻芳:游春看花。(7)翠微:指翠微亭。(8)看不足:看不够。

    品鉴鉴赏: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作于池州,一反其词的激昂悲壮,以清新明快的笔法,抒写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热爱,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

    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

    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一定愉快、兴奋。“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

    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他出身贫寒,幼年时母亲教他读书识字。岳飞很有志气,勤奋学*,决心长大报效祖国。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十九岁的岳飞参军入伍,开始为保卫国家贡献力量。此后,他在抗金斗争中,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成为著名的抗金将领和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飞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使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不断得到提拔,历任清远军节度使、河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等职。绍兴十年(1140年),他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破金兵,第二年又打败了金兀术,进军朱仙镇,距离北宋的都城汴京仅有四十五里。岳飞准备渡河收复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大河南北闻风响应,金兵面临全面溃退,形势对宋军极为有利。但是,南宋朝廷奉行投降政策,勒令岳飞撤兵,一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岁暮(1142年1月27日)被主和派权臣秦桧诬陷杀害,年仅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后来又改谥忠武。宁宗时追封鄂王。岳飞在戎马征战的同时,也写下了不少洋溢着爱国激情的优秀作品。

    笔者小札:

    今天5月4号,是五四青年节,无论你走的道路多么孤独,人生多么艰难,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阅读全文]...

2022-03-03 04:44:39
  • 岳飞《池州翠微亭》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池州翠微亭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飞

      原文: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译文:

      多年的尘土布满了军装,骑着马到翠微亭寻找美景。

      好水好山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就已经催我速归了。

      注释:

      ①选自《宋诗选》。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朝爱国将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深厚感情,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池州,今安徽贵池。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②经年:常年。

      ③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④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⑤寻芳:游春看花。

      ⑥翠微:指翠微亭。

      ⑦看不足:看不够。

      ⑧这句诗是说,在马蹄声的催促里,我踏着月色归去了。

      赏析

      “池州”,是宋代江南东路的一个州,州府设在当时的秋浦,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里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南边的齐山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任池州刺史时建造的。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怎能不愉快、不兴奋呢?“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那么,这次出游究竟如何?诗人看到了些什么景色呢?“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阅读全文]...

2022-05-01 01:20:24
层峦叠翠的古诗 - 句子
层峦叠翠的古诗 - 语录
层峦叠翠的古诗 - 说说
层峦叠翠的古诗 - 名言
层峦叠翠的古诗 - 诗词
层峦叠翠的古诗 - 祝福
层峦叠翠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