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秦汉的古诗

关于有关秦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秦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秦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秦汉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 语录(2k+) 说说(2) 名言(497) 诗词(76) 祝福(1k+) 心语(56)

  • 秦汉雕塑的风格特点论文

  • 秦汉雕塑的风格特点论文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秦汉雕塑的风格特点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

      本文的目的旨在从秦汉雕塑兴盛原因的探究中挖掘*传统雕塑艺术独立于世界的文化存在根源和价值基础,使我们通过这一现象认清我们民族传统雕塑精髓的价值,以此唤起国人对中华文化精神的觉悟、认识、尊重与认同,进而从中找到与当代文化基因相契合的共同点,确立我国自身的民族雕塑话语坐标,最终以别具一格的*特色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关键词

      秦汉 造型 兵马俑

      引言

      秦汉雕塑是*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的精神性、造型手法、简洁鲜明的力量和雄强气势曾给后世包括盛唐、现代雕塑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现今雕塑界常说的“传统雕塑”,实际上很大意义上涵盖了秦汉雕塑的特征。秦汉雕塑的繁荣兴盛在*雕塑史上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我国传统雕塑早就有过辉煌的历史,尤其是作为“母体”的秦汉雕塑孕育并影响着历朝历代,甚至远播海外。

      一、秦汉雕塑的类型

      秦汉时期雕塑文明高度发达,且类型众多,具体说来可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陶塑、石雕、青铜雕塑、玉石雕塑、木雕。

      (一)陶塑

      *的陶塑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装饰性人物和动物雕塑,而陶塑的真正出现则表现为陶俑制作技术的成熟。秦汉时期陶俑获得了空前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兵马俑,秦兵马俑数量、规模、气势和写实水*都是无与伦比的,“有的巍然屹立,刚毅勇猛,有的容颜开朗,机智俊发,有的虎背熊腰,威武雄壮,有的须髯开张,意气昂扬,形象丰富多样,难以尽述”。秦俑重写实,兵马形体大小仿照真人真马,人俑*均身高1。8米,战车和兵器多为实用器,以逼真的形象和强烈的气概取胜;汉俑体型小,均半米以下,手中所持多为象征性兵器,战车已不见。在个体大小和制作精细方面,汉俑已较秦俑逊色,但仍然威风凛凛,犹存气势。

      (二)石雕

      秦汉石雕中,现存的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最具有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是西汉纪念碑群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石雕群中造型较完整的约十六件,其体积大者高约190厘米,长约280厘米,小者高约60厘米,长约160厘米,使用秦岭山区硬度很强的花岗岩石雕成,马踏匈奴是整组石雕的'象征中心,作品以循石造型手法,圆雕,浮雕,刻线结合,风格质朴恢宏,庄严肃穆。骏马昂首屹立,将手握箭矢的匈奴踏翻在地。马踏匈奴具有纪念碑式的宏大气魄,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融合,是整个秦汉时期石雕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大型石雕的杰作。

      (三)青铜雕塑

      由青铜铸造的雕塑,称青铜铜像或铜像。青铜具有优质的耐腐蚀性和铸造性能,*的青铜时代上起夏,下至东汉,绵延三千余年,古代的优秀工匠不断改进铸造技术,制作出了大量的青铜雕塑杰作。西汉前期,青铜兵器铸造的较多,有剑,孥机,矛,弓等。总之,西汉时代青铜器的内容及其丰富,在器物的用途上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

      (四)玉石雕塑

      玉器在*历史上流传久远,玉在*一直为统治阶级喜爱,他们把玉本身的特性加以道德观念的延伸,使玉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秦始皇时期,玉石雕刻有了显着的进步。据晋王嘉《拾遗记》记载,秦代的刻玉善画工烈裔,“刻玉为百兽之形,毛发宛若真矣。”秦汉玉雕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羽人骑天马》现藏于咸阳博物馆。这件玉雕反映了西汉祈求长生,幻想升仙的思想风尚,羽人高鼻长脸,双耳过顶,肩臀均生羽翼,右手握林芝,天马头似龙形,四足踏在琢有流云纹的椭圆形托板之上。整件作品造型完美,大块面与小镂空营造出流动之气与玉的温润材质十分匹配。此外,属于西汉时代的小件雕刻还有玉佩,带钩,带饰书镇或*镇以及印章纽等。

      (五)木雕

      木雕因材料本身容易干缩,翘裂,霉烂,虫蛀而不宜做永久性大型室外雕塑,一般多为小型室内雕塑。木雕构图一般利用树木弯曲的自然形态因材施艺稍加斧凿,不失天然趣味。特定尺寸的木雕也可以用几块木块拼粘使用。木材由于属于轻材质而且沿着纤维纹理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在雕凿时自由度较高,与石材相比也可以更多的突出形状和较薄的造型。黄杨木,犁木可用来创作小型作品,榆木,松木纹理粗疏,适合雕造大型作品。从总体上看,秦汉木雕作品为数较少而且大多不精,其艺术水准,无法与同时代的石刻、铜像和陶塑艺术相媲美。

      二、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一)从秦汉陶塑造型来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秦汉雕塑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尤其是秦汉时期的陶塑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它是秦汉雕塑发展水*的典型代表,要了解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首先必须了解秦汉陶塑的发展情况。

      1、从陶塑人物造型上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从人物造型上看,秦兵马俑重写实,每个兵马俑都各有各的特点,面部特征也各不相同。人物形体皆依照真人,雕塑手法严谨,“秦俑这批活生生的写实主义艺术品,是秦以前几千年来写实主义的发展、创新、提高的结晶。它积淀了蒙昧时代的感性及文明时代的理性,积淀着中华民族写实主义的艺术精华,表现为一种崇高的美,肃穆的美。”汉代雕塑在秦代雕塑写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有写实的风格,也很注重写意风格,现存的霍去病墓的大型雕刻和各地汉墓中出土的大批精美的陶俑,突出的体现了汉代雕塑艺术独特的风格。汉兵马俑造型简练,神态威严,但体型相比秦兵马俑来说较小。秦代兵马俑总体上仍稍嫌模型化,人物形象也较僵硬。汉代兵马俑相比秦俑神态上比较自然,人人物形象显得神采熠熠,此外,汉代其它种类人物俑也颇具神采,寓情于中是其特色,尽管一些侍从俑雕刻形体仍较僵直,对形体起伏的细微变化也未作细致的处理,但情感的变化在眉宇之间有了明确的流露,某些作品还在真实形态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和变形,如击鼓说唱佣。汉俑在传达神情风貌时,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的风格,体现出不同的风土人情。如关中、中原一带的人俑体现文静、典雅,神态严肃、沉静的风格。而四川的人俑在动作行为上表现较活跃,表情更丰富生动。

      2、从动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在动物的塑造上秦汉雕塑分为两种风格:一为写实,对动物形象的刻划准确,比例合理,如秦皇陵的陶马、武威的铜车马;二为写意,简略概括地勾勒出动物的昂首、张口、疾走等具体姿态并对其加以夸张、变形,来突出它们的主要特征。如霍去病墓前的石兽伏虎就极好的表现出了这一特点,虎虽在俯卧休息,却让人感到不怒自威。

      秦汉雕塑中马的造型发生很大的变化,秦马头重但无粗相,鼻骨隆突,脊背宽博。西汉马体型开始变高,至东汉马脖颈高挑、四肢劲健修长。秦马多数河曲马种,而西汉引入西域良种。秦陵陶马、霍去病墓前的石马虽形象不同但都是旷世之作,马的形体结构比例合理,刻画精细,生动地表现了天马奔腾的形象。此外,汉代盛行厚葬,陶俑种类除兵马俑,马佣外还有家禽、家畜等动物雕塑,虽与兵马俑相比艺术性有所下降,但更贴*生活现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从雕塑手法上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从雕塑手法上来看秦汉雕塑,第一个突出特点是雕塑和彩绘相结合,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彩绘陶俑都以色彩绘饰细部。第二个特点是圆雕、浮雕、线刻等各种表现方法常被混合并用于一件雕塑品上。圆雕浮雕造出轮廓,表现出立体感,线刻表现细部、人物的衣饰、家禽家畜的羽片等细部。如汉代的拱手女俑其领口、阔大的袖口和长袖转折处都刻有浅浅的数道线条,衣质的厚重、领口的隆些相关的动物或人体,借助自然造化之功,创造出具有某种神韵的作品。如霍去病墓前的石兽伏虎是在天然石块上稍作雕刻而成的,虎的身躯基本是借用了石材本身的起伏形态变化。

      (三)从雕塑的构思安排上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如果说秦陵兵马俑是以惊人的数量、庞大的规模直观地再现了秦代强大的军队,那么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则是以静静的一人一马间接地表现了汉匈战争的结果,在这一主体雕像周围还有许多动物像如猛虎、野猪、牯牛、大象、等散置在墓上,造成幽险奇诡的气氛,使各个分散独立的作品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马踏飞燕铸像以健壮奔马的三足腾空、一足踏飞燕而飞燕回首惊视的处理方法表现了骏马奔驰的自由风姿,创造出一个天马行空,超越一切的旷阔意境。这些雕像都充分代表了秦汉雕塑艺术玄妙奇特、壮阔丰伟的艺术特点。

      三、秦汉雕塑的历史价值

      雕塑作品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和一个时代文明发展的程度。*古代的雕塑艺术家们为后人、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艺术杰作。秦汉雕塑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其生动的形象塑造上,这些艺术形象有更深刻的历史价值,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统一*的封建王朝生气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征。秦汉雕塑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古代的*人的一种思想表达——一个刚健有为、气魄雄浑,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始屹立于世界之上。正是有了像秦汉这样的民族,*人才有了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江山大一统的思想,才把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信仰。

      四、秦汉雕塑的当代思考

      1、雕塑艺术与时代精神:

      雕塑艺术与时代精神之间具有相对忠实性。可以说,几乎大多数时代的雕塑都能表达出特定时期的民族魂和时代精神。两者在精神上的理解和承载关系是基本一致的,主导审美的价值观也基本相同,正因如此,在盛唐的雍容气度下,唐俑自然就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从容,有位哲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与现在,总是能通过某种事物联系起来。我们研究历史,探讨艺术现象,就是把历史当成是思考和判断,看作是对现实的解答和由现实引发的思考,这样我们就能通过表象思考本质的语言和思想。秦汉到现在两千多年的时空转换,使我们在对待秦汉历史与时代的态度时,可以把雕塑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精神很好的注解,秦汉雕塑无疑己让今人重新耳濡目染了那个时代震撼人心的威严与节律。

      2、雕塑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的雕塑艺术史是中华文明进程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其发展过程虽然起伏跌宕,但其优秀成果基本上被保留和延续。余秋雨曾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最柔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脉是艺术,但历史己越来越证明,唯有它在最敏感也最永恒的部位上点化了文明。”今人感受古老文明传统,主要就是通过艺术遗物。秦汉雕塑创造了*雕塑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孕育这个高潮的时代和群体健康、积极、宽容,散发着迷人的特质。秦汉时期的大时代和大风范,与当今日渐强大的*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五、结语

      本文从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文化精神出发,运用*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精神的本质诉求对秦汉雕塑原因加以剖析。通过大量史料与雕塑实例,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对秦汉雕塑赏析。认为秦汉雕塑的是以军事力量为主的强势文化带来的民族自信和秦汉艺术人本主义精神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具有其他世界其他民族少有的历史延续性,*雕塑作为民族精神动态化凝固的特定形式,表现在造型过程方面,完全不同于西方雕塑的造型体系,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汉族文化和地域特征。本论题对*秦汉雕塑探究,具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和学术意义。对如何创造出具有*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雕塑艺术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我们只有更好地在丰富的传统雕塑文化中找到当代文化基因,才能最大程度地最终回归到民族雕塑艺术的本体。从而为我们的民族雕塑艺术真正走向世界、融于世界奠定最个性化、最具优势的立足点。

    [阅读全文]...

2022-04-22 05:20:48
  • 浅谈秦汉时期的装饰图案

  • 浅谈秦汉时期的装饰图案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秦汉时期的装饰图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摘 要:秦汉是早期*历史上社会体制最发达的朝代,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信心十足的统治阶级要求艺术为政治服务,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夸耀其权力与财富,鲜明地体现出华贵、宏大兼备实用的时代风貌。汉代的装饰题材,有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花卉图案,有宴饮、舞乐、狩猎,有生产劳动,如耕种、收割、煮盐等;神化题材,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也较流行。

      关键词:秦汉图案纹样 四神图案 画像石 汉代装饰题材

      秦汉是早期*历史上社会体制最发达的朝代,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由于国家统一,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经济日趋繁荣,封建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处于上升期的时代精神和囊括千里的广褒疆域都是不可忽视的强大气势,因此,在秦汉广泛的文化艺术,尤其是美术里,也饱满地透射着并体现着这种恢弘的'特点。秦汉艺术图案纹饰显示出了伟大的气魄,是一种胸怀之大、力量之大、气魄之大、趣味之大。

      在道教文化流行的秦汉时期,人们将朱雀形象作为亲神好巫、求长佑生的精神寄托。朱雀成了当时主流文化中羽化升天思想的象征符号,传说中朱雀是南方的神明、是天上的七宿星君,它的象征意义迎合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和渴盼,对长生的追求。所以,描绘和表现朱雀纹样自然便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装饰题材之一,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而生动。

      秦汉时期的朱雀纹样其起源可追溯到庙底沟彩陶中的鸟纹造型,在此基础上加以造型处理,注重整体神态、动态的细节把握,是*凤造型发展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其造型元素、造型手法也为日后的凤造型起到了借鉴和铺垫作用。秦汉时期的朱雀形象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由于秦汉砖土装饰载体的兴起和雕刻技术的成熟,这个时期朱雀形象一般是线面结合的,体形洗练,显得雅致、健壮。秦汉朱雀的造型姿态生动奔放,朱雀的形态以精巧的点(头部)、生动的面(身体)、优美的线(羽尾)等形式元素构成了其形象主调。朱雀造型从一个描绘自然具象之物发展成一个意象的反映民族审美和精神向往的概念之物,朱雀造型融入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雀头、鹰嘴、鹤足、家禽翅膀等元素特征,这也决定了她的主观性和超现实性特征。秦汉的朱雀造型,特征之一就是向心式线性造型,其整体造型向一个看不见的心点延伸或聚拢,以形成一种拉伸的张力感,渲染动态之美。

      除了朱雀形象以外,秦汉纹饰中另一重要图案则是瓦当。瓦当,是瓦筒顶端的下垂部分,起着装饰屋檐和保护椽头的作用。瓦当出现在西周早期,开始为素面半圆形。至西周晚期,当面出现了印刻的简单而朴素的纹饰。战国时由于建筑工艺的提高,当面上出现了与青铜器纹饰相同或*似的夔纹、饕餮纹、植物纹和动物纹。

      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基础上,得到很大发展。汉代装饰纹样在漆器上有很大体现。漆器的装饰纹样主要有:

      ①云气纹,这是最主要的纹样。

      ②动物纹。

      ③人物纹,如狩猎,舞蹈,仙人等。

      ④植物纹,主要有卷草,柿蒂纹。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图案,在汉代漆器上多用做盖纽和成组器物的中心装饰,使成组器物在装饰纹样上取得了统一效果。

      ⑤几何纹。总的来说,汉代纹样在漆器上的反映,不如战国时期以描写为主,更注重图案化,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精致富有韵味。

      古代装饰纹样往往进行了大胆综合加工和抽象化。赋予较多的浪漫手法。汉代的纹样具有以下特点:

      ①变形的处理-剪影法。汉代图案在刻画形象方面多用剪影法的侧面处理。因而它侧重于观察物象的特征和性格。

      ②分割法。汉代的装饰纹样多用线作分割处理,如画像石的分割直线,又有汉代漆器,织锦的云气纹曲线。

      ③填充法 汉代的装饰纹样是空间填物,不留余白。

      ④汉代装饰纹样古拙而不呆板,流动的云气纹使饰画面产生变化。纹样装饰满而不乱,密中求疏,疏中求密。如画像石的布局是满的,但运用多层分割,云气纹的穿插,紧凑而不堆砌。汉代纹样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即样式化的装饰美。

      秦汉装饰图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构成艺术设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内在信仰,是人类审美取向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秦汉装饰图案是艺术,生活所结合而成的一个科学整体,它既为人们创造了修养生息,陶冶情操的美好环境,又有易于升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生活价值,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日益重视古代装饰图案,在当今现代设计中,要将中华艺术文化的魅力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田自秉.*工艺美术史[J].东方出版中心,2010.

      [2]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J].文物出版社,2001.

      [3]黄能馥.*历代装饰纹样[J].*旅游出版社,1999.

    [阅读全文]...

2022-04-03 03:14:04
  • 美术论文:秦汉雕塑的风格特点

  • 美术论文:秦汉雕塑的风格特点

      *古代的雕塑艺术家们为后人、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艺术杰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论文:秦汉雕塑的风格特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 要】本文的目的旨在从秦汉雕塑兴盛原因的探究中挖掘*传统雕塑艺术独立于世界的文化存在根源和价值基础,使我们通过这一现象认清我们民族传统雕塑精髓的价值,以此唤起国人对中华文化精神的觉悟、认识、尊重与认同,进而从中找到与当代文化基因相契合的共同点,确立我国自身的民族雕塑话语坐标,最终以别具一格的*特色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关键词】 秦汉 造型 兵马俑

      引言

      秦汉雕塑是*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的精神性、造型手法、简洁鲜明的力量和雄强气势曾给后世包括盛唐、现代雕塑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现今雕塑界常说的“传统雕塑”,实际上很大意义上涵盖了秦汉雕塑的特征。秦汉雕塑的繁荣兴盛在*雕塑史上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我国传统雕塑早就有过辉煌的历史,尤其是作为“母体”的秦汉雕塑孕育并影响着历朝历代,甚至远播海外。

      一、秦汉雕塑的类型

      秦汉时期雕塑文明高度发达,且类型众多,具体说来可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陶塑、石雕、青铜雕塑、玉石雕塑、木雕。

      (一)陶塑

      *的陶塑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装饰性人物和动物雕塑,而陶塑的真正出现则表现为陶俑制作技术的成熟。秦汉时期陶俑获得了空前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兵马俑,秦兵马俑数量、规模、气势和写实水*都是无与伦比的,“有的巍然屹立,刚毅勇猛,有的容颜开朗,机智俊发,有的虎背熊腰,威武雄壮,有的须髯开张,意气昂扬,形象丰富多样,难以尽述”。秦俑重写实,兵马形体大小仿照真人真马,人俑*均身高1.8米,战车和兵器多为实用器,以逼真的形象和强烈的气概取胜;汉俑体型小,均半米以下,手中所持多为象征性兵器,战车已不见。在个体大小和制作精细方面,汉俑已较秦俑逊色,但仍然威风凛凛,犹存气势。

      (二)石雕

      秦汉石雕中,现存的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最具有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是西汉纪念碑群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石雕群中造型较完整的约十六件,其体积大者高约190厘米,长约280厘米,小者高约60厘米,长约160厘米,使用秦岭山区硬度很强的花岗岩石雕成,马踏匈奴是整组石雕的象征中心,作品以循石造型手法,圆雕,浮雕,刻线结合,风格质朴恢宏,庄严肃穆。骏马昂首屹立,将手握箭矢的匈奴踏翻在地。马踏匈奴具有纪念碑式的宏大气魄,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融合,是整个秦汉时期石雕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大型石雕的杰作。

      (三)青铜雕塑

      由青铜铸造的雕塑,称青铜铜像或铜像。青铜具有优质的耐腐蚀性和铸造性能,*的青铜时代上起夏,下至东汉,绵延三千余年,古代的优秀工匠不断改进铸造技术,制作出了大量的青铜雕塑杰作。西汉前期,青铜兵器铸造的较多,有剑,孥机,矛,弓等。总之,西汉时代青铜器的内容及其丰富,在器物的用途上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

      (四)玉石雕塑

      玉器在*历史上流传久远,玉在*一直为统治阶级喜爱,他们把玉本身的特性加以道德观念的延伸,使玉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秦始皇时期,玉石雕刻有了显着的进步。据晋王嘉《拾遗记》记载,秦代的刻玉善画工烈裔,“刻玉为百兽之形,毛发宛若真矣。”秦汉玉雕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羽人骑天马》现藏于咸阳博物馆。这件玉雕反映了西汉祈求长生,幻想升仙的思想风尚,羽人高鼻长脸,双耳过顶,肩臀均生羽翼,右手握林芝,天马头似龙形,四足踏在琢有流云纹的椭圆形托板之上。整件作品造型完美,大块面与小镂空营造出流动之气与玉的温润材质十分匹配。此外,属于西汉时代的小件雕刻还有玉佩,带钩,带饰书镇或*镇以及印章纽等。

      (五)木雕

      木雕因材料本身容易干缩,翘裂,霉烂,虫蛀而不宜做永久性大型室外雕塑,一般多为小型室内雕塑。木雕构图一般利用树木弯曲的自然形态因材施艺稍加斧凿,不失天然趣味。特定尺寸的木雕也可以用几块木块拼粘使用。木材由于属于轻材质而且沿着纤维纹理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在雕凿时自由度较高,与石材相比也可以更多的突出形状和较薄的造型。黄杨木,犁木可用来创作小型作品,榆木,松木纹理粗疏,适合雕造大型作品。从总体上看,秦汉木雕作品为数较少而且大多不精,其艺术水准,无法与同时代的石刻、铜像和陶塑艺术相媲美。

      二、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一)从秦汉陶塑造型来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秦汉雕塑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尤其是秦汉时期的陶塑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它是秦汉雕塑发展水*的典型代表,要了解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首先必须了解秦汉陶塑的发展情况。

      1、从陶塑人物造型上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从人物造型上看,秦兵马俑重写实,每个兵马俑都各有各的特点,面部特征也各不相同。人物形体皆依照真人,雕塑手法严谨,“秦俑这批活生生的'写实主义艺术品,是秦以前几千年来写实主义的发展、创新、提高的结晶。它积淀了蒙昧时代的感性及文明时代的理性,积淀着中华民族写实主义的艺术精华,表现为一种崇高的美,肃穆的美。”汉代雕塑在秦代雕塑写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有写实的风格,也很注重写意风格,现存的霍去病墓的大型雕刻和各地汉墓中出土的大批精美的陶俑,突出的体现了汉代雕塑艺术独特的风格。汉兵马俑造型简练,神态威严,但体型相比秦兵马俑来说较小。秦代兵马俑总体上仍稍嫌模型化,人物形象也较僵硬。汉代兵马俑相比秦俑神态上比较自然,人人物形象显得神采熠熠,此外,汉代其它种类人物俑也颇具神采,寓情于中是其特色,尽管一些侍从俑雕刻形体仍较僵直,对形体起伏的细微变化也未作细致的处理,但情感的变化在眉宇之间有了明确的流露,某些作品还在真实形态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和变形,如击鼓说唱佣。汉俑在传达神情风貌时,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的风格,体现出不同的风土人情。如关中、中原一带的人俑体现文静、典雅,神态严肃、沉静的风格。而四川的人俑在动作行为上表现较活跃,表情更丰富生动。

      2、从动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在动物的塑造上秦汉雕塑分为两种风格:一为写实,对动物形象的刻划准确,比例合理,如秦皇陵的陶马、武威的铜车马;二为写意,简略概括地勾勒出动物的昂首、张口、疾走等具体姿态并对其加以夸张、变形,来突出它们的主要特征。如霍去病墓前的石兽伏虎就极好的表现出了这一特点,虎虽在俯卧休息,却让人感到不怒自威。

      秦汉雕塑中马的造型发生很大的变化,秦马头重但无粗相,鼻骨隆突,脊背宽博。西汉马体型开始变高,至东汉马脖颈高挑、四肢劲健修长。秦马多数河曲马种,而西汉引入西域良种。秦陵陶马、霍去病墓前的石马虽形象不同但都是旷世之作,马的形体结构比例合理,刻画精细,生动地表现了天马奔腾的形象。此外,汉代盛行厚葬,陶俑种类除兵马俑,马佣外还有家禽、家畜等动物雕塑,虽与兵马俑相比艺术性有所下降,但更贴*生活现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从雕塑手法上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从雕塑手法上来看秦汉雕塑,第一个突出特点是雕塑和彩绘相结合,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彩绘陶俑都以色彩绘饰细部。第二个特点是圆雕、浮雕、线刻等各种表现方法常被混合并用于一件雕塑品上。圆雕浮雕造出轮廓,表现出立体感,线刻表现细部、人物的衣饰、家禽家畜的羽片等细部。如汉代的拱手女俑其领口、阔大的袖口和长袖转折处都刻有浅浅的数道线条,衣质的厚重、领口的隆些相关的动物或人体,借助自然造化之功,创造出具有某种神韵的作品。如霍去病墓前的石兽伏虎是在天然石块上稍作雕刻而成的,虎的身躯基本是借用了石材本身的起伏形态变化。

      (三)从雕塑的构思安排上看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如果说秦陵兵马俑是以惊人的数量、庞大的规模直观地再现了秦代强大的军队,那么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则是以静静的一人一马间接地表现了汉匈战争的结果,在这一主体雕像周围还有许多动物像如猛虎、野猪、牯牛、大象、等散置在墓上,造成幽险奇诡的气氛,使各个分散独立的作品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马踏飞燕铸像以健壮奔马的三足腾空、一足踏飞燕而飞燕回首惊视的处理方法表现了骏马奔驰的自由风姿,创造出一个天马行空,超越一切的旷阔意境。这些雕像都充分代表了秦汉雕塑艺术玄妙奇特、壮阔丰伟的艺术特点。

      三、秦汉雕塑的历史价值

      雕塑作品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和一个时代文明发展的程度。*古代的雕塑艺术家们为后人、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艺术杰作。秦汉雕塑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其生动的形象塑造上,这些艺术形象有更深刻的历史价值,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统一*的封建王朝生气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征。秦汉雕塑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古代的*人的一种思想表达——一个刚健有为、气魄雄浑,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始屹立于世界之上。正是有了像秦汉这样的民族,*人才有了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江山大一统的思想,才把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信仰。

      四、秦汉雕塑的当代思考

      1、雕塑艺术与时代精神:

      雕塑艺术与时代精神之间具有相对忠实性。可以说,几乎大多数时代的雕塑都能表达出特定时期的民族魂和时代精神。两者在精神上的理解和承载关系是基本一致的,主导审美的价值观也基本相同,正因如此,在盛唐的雍容气度下,唐俑自然就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从容,有位哲人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与现在,总是能通过某种事物联系起来。我们研究历史,探讨艺术现象,就是把历史当成是思考和判断,看作是对现实的解答和由现实引发的思考,这样我们就能通过表象思考本质的语言和思想。秦汉到现在两千多年的时空转换,使我们在对待秦汉历史与时代的态度时,可以把雕塑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精神很好的注解,秦汉雕塑无疑己让今人重新耳濡目染了那个时代震撼人心的威严与节律。

      2、雕塑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的雕塑艺术史是中华文明进程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其发展过程虽然起伏跌宕,但其优秀成果基本上被保留和延续。余秋雨曾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最柔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脉是艺术,但历史己越来越证明,唯有它在最敏感也最永恒的部位上点化了文明。”今人感受古老文明传统,主要就是通过艺术遗物。秦汉雕塑创造了*雕塑历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孕育这个高潮的时代和群体健康、积极、宽容,散发着迷人的特质。秦汉时期的大时代和大风范,与当今日渐强大的*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五、结语

      本文从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文化精神出发,运用*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精神的本质诉求对秦汉雕塑原因加以剖析。通过大量史料与雕塑实例,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对秦汉雕塑赏析。认为秦汉雕塑的是以军事力量为主的强势文化带来的民族自信和秦汉艺术人本主义精神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具有其他世界其他民族少有的历史延续性,*雕塑作为民族精神动态化凝固的特定形式,表现在造型过程方面,完全不同于西方雕塑的造型体系,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汉族文化和地域特征。本论题对*秦汉雕塑探究,具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和学术意义。对如何创造出具有*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雕塑艺术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我们只有更好地在丰富的传统雕塑文化中找到当代文化基因,才能最大程度地最终回归到民族雕塑艺术的本体。从而为我们的民族雕塑艺术真正走向世界、融于世界奠定最个性化、最具优势的立足点。

    [阅读全文]...

2022-05-08 16:03:17
  • 秦观 鹊桥仙_七夕古诗秦观

  • 七夕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秦观 鹊桥仙》,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主旨为赞美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的真纯爱情。汉魏以来,咏牛郎织女故事的诗词很多,要数秦观此作最见性灵、最为脍炙人口。起首三句,由云、星、银汉等物景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迢迢暗度,写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的情节,字字传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述与议论结合,十分艺术地评价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胜过千百万人间夫妻的终日厮守。一相逢与无数的比,造成无穷大的反差,是对牛郎织女爱情价值的高度肯定,语言既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思想亦明晰透辟、高屋建瓴。换头三句,写牛郎织女相逢时的缠绵柔情,以及如胶似漆仿佛梦境的陶醉;佳期则逆回尚未相逢时二人的相依相恋及美好期待;语少情多,今昔交织,韵味无穷。尤其忍顾的细节,将二人相聚而害怕立即要分别的复杂心绪刻画入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结得最有境界。这两句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既指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同时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爱情价值标准。这首词的意义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永恒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小编推荐

    《鹊桥仙七夕》

    作者:苏轼

    原文: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

    注释:

    1、缑山: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四十里,《列仙传》王子晋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巅,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而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鹊桥仙华灯纵博》

    作者:陆游

    原文: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

    翻译:

    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棋戏,

    八尺轻舟,三扇的乌篷船,

    赏析: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

    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他初抵南郑时满怀信心地唱道: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因此,他在军中心情极为舒畅,遂有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

    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此时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孰逾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经过两次转折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那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

    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逢之渺小与苹洲烟雨之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占断即占尽之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占断烟雨。三句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词至此声情转为纾徐萧散,节奏轻缓。但由于占断一词撑拄其间,又显得骨力开张,于舒缓中蓄拗怒之气,萧散而不失遒劲昂扬。占断以前既蓄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复于此处得占断二字一挑,于是,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他八尺之躯,谁又稀罕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这首《鹊桥仙》中雕鞍驰射,苹洲烟雨,景色何等广漠浩荡!而谁记、独去、占断这类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隐曲幽微,情意又何等怨慕深远!这种景与情,广与深的纵模交织,构成了独特深沉的意境。明代杨慎《词品》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他看到了这首词中的英气,却没有看到其中的不*之气,清代陈廷焯编《词则》,将此词选入《别调集》,在酒徒两句上加密点以示激赏,眉批云:悲壮语,亦是安分语。谓为悲壮*是,谓为安分则远失之。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静,极不安分的。不窥其隐曲幽微的深衷,说他随缘、安分,未免昧于骚人之旨,委屈了志士之心。

    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确是上乘之作。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作者: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赏析:

    与上首《西江月》一样,这首词也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这首词作于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辛弃疾的上饶新居,筑于城西北一里许的带湖之滨,登楼可以远眺灵山一带的山冈,所以他把自己的楼屋起名为集山楼(后改名雪楼)。这首词的开头三句: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写的是他*时在带湖附*山冈上游览、栖息的生活。词中的松冈、茅檐、避暑、避雨,简练地概括了他在这里生活的种种生活场景。在这里,这样的日子他不知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所以要问问几度句中特别点出一个闲字,实际上,不是作者闲情逸致的闲,对作者来说,是很可伤的。我们知道,辛弃疾决不是贪闲而是怕闲的人,闲是被迫的。他总希望有早一日能回到疆场,为国效力,可现实生活又是他不能有所作为。正如陆游《病起》诗所说的:志士凄凉闲处老,他自己的《临江仙》词说的: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接下来,作者写道: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具体写了当天发生的事情。作者抱负难以施展,心情抑郁,只好以酒浇愁。他酒醉未醒,走路时身体摇晃不支,只好扶着一块怪石,停在那里看飞泉,朦胧中以为这是新停留的地方,可酒醒后,发现还是前回酒醒之处,也还是经常止息的地方。这两句特写,从怪石、飞泉表现作者的热爱自然,更主要的是表现他的醉酒。所以要写他的闲和醉,着力点正在于表达他那无奈之情,他对朝政的失望。

    不过,作者寓居乡下,鸿图难展,心情沉重,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从他在上饶所作的一些词看,他谪居乡下的生活中,也有亮丽的一面,而这两者都是真诚的,都是来自他的高尚性格的。由于后者,使得他在农村中,不但有热爱自然的感情,而且也有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农民的感情。这首词的下片,正是表现了这种感情。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写农民婚娶的欢乐、热闹情况。这和作者孤独地停留在山石旁的寂寞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足以令他格外感到寂寞的。但作者的心情并非如此,他分享了农民的欢乐,冲淡了自己的感慨,使词出现了和农民感情打成一片的热闹气氛。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作者以这两句结尾,写出了为农民的稻谷丰收在望而喜慰,代农民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这样,他就把自己的整个心情投入到对农民的爱和关心。

    总之,这首词在描写闲散生活时透露身世之痛,在描写农民的纯朴生活中,反映了作者的超脱、美好的感情;情境交融,相互衬托,使词的意境显得十分的清新、旷逸。

    《鹊桥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

    注释:

    1、传说牛郎耕田,织女纺织。今以七夕良会,故工作都懒了。卢仝《月蚀》:痴牛与騃女,不肯勤农桑,徒劳含淫思,旦夕遥相望。

    赏析:

    [阅读全文]...

2021-12-07 23:25:42
  • 秦观的诗有哪些(关于秦观的古诗大全)

  • 秦观是宋代重要的一位词人,

    他擅于描摹清幽冷寂的情境,

    表达凄凉孤寂的情感。

    不论是“漠漠清寒上小楼”

    还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都能体现这个特点。

    今天,我们来读秦观的十首诗词,

    感受他的孤寂与悲伤。

    《鹊桥仙》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隐娘说:这首词诵出了古今爱情之绝唱:两个人若是彼此相爱至死不渝,又何必奢求朝朝暮暮的庸俗相伴呢?语言上自然流畅通俗易懂,感情上又含蓄深沉余味无穷。

    最重要的是,他为时人与*提供了对爱情的全新阐释,亦即不但在意境上令爱情格局更阔达、深远,而且将精神恋爱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八六子·倚危亭》

    【宋】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

    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

    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隐娘说:此词表达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隐娘说:这首《踏莎行》是秦观的名作。“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互文生义,历来为人赞誉。绍圣四年,秦观因党争被贬谪,远走郴州,精神上十分痛苦。

    这首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隐娘说:这首小词清新温软,似一个温柔的女子,在诉说那淡淡的忧愁,美感十足。“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宁静、幽迷的气氛让人着迷。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阅读全文]...

2022-06-07 09:55:10
  • 秦观古诗鹊桥仙

  •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而创作的乐曲。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秦观古诗鹊桥仙]

    [阅读全文]...

2021-12-31 10:01:11
  • 泊秦淮古诗原文及赏析

  • 泊秦淮古诗原文及赏析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泊秦淮古诗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言】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纵情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⑴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⑵烟:烟雾。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翻译】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纵情,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泊秦淮》。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

      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板无味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惯。

      “夜泊秦淮*酒家”,看似**,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纵情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阅读全文]...

2022-02-13 10:17:44
  • 描写秦淮河的古诗句

  • 文学
  • 描写秦淮河的古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秦淮河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城下秦淮水,**自落潮。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七绝·秦淮河】

      锦瑟微澜棹影开,花灯明灭夜徘徊。

      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

      【夜游秦淮河】

      古韵凌波十里欢,风摇画舫雨含烟。

      夜游惊艳思八艳,情洒秦淮不夜天。

      【念奴娇·金陵秦淮河】

      文人荟萃,更商人云集,繁华街市。桨橹声中观旖旎,入目几多惊喜。十里秦淮,六朝粉面,画阁藏佳丽。进乌衣巷,再游王谢府第。

      *画栋雕梁,二龙抢宝,忆媚香楼里。可叹须眉男子汉,不及钗裙名妓。纸醉金迷,改朝换代,孔庙先贤祭。休评功过,心中无愧而已。

      【七律·夜游秦淮河】

      华灯璀璨映秦淮,

      *霓虹画影裁。

      踏舫游人寻旧梦,

      闻香醉客*楼台。

      廊轩影动楼阁处,

      管乐悠扬舞美釵。

      享乐和*承盛业,

      八方雅士展情怀。

      【七绝·秦淮河】

      箫琴一曲意如何?浅浅轻舟漾水波。

      多少繁华言笑里,而今于此怅然多。

      【过秦淮河】

      日落金陵晖未消,柳牵淮水岸边摇。

      楼台依旧秦时曲,明月无知照哪朝。

      【七律·秦淮河】

      秦淮秋雨细濛濛,飘荡方舟灯艳红。

      孔庙临堤香火少,乌衣巷口旅人重。

      香君溅血桃花扇,洪武天湖明祖宫。

      月洒光华沉碧玉,浪衔朱雀笑谈中。

    [阅读全文]...

2021-12-24 14:24:13
  • 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

  • 秦时明月,明月,经典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

    《出塞》

    作者: 王昌龄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注释:

    1、但使:只要。

    诗意: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全诗对仗,请您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2-07 23:01:46
  • 七夕古诗鹊桥仙 秦观

  • 七夕
  •   的鹊桥仙写的是什么呢?要如何进行赏析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注释

      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七夕古诗鹊桥仙 秦观]

    [阅读全文]...

2022-04-05 08:42:20
有关秦汉的古诗 - 句子
有关秦汉的古诗 - 语录
有关秦汉的古诗 - 说说
有关秦汉的古诗 - 名言
有关秦汉的古诗 - 诗词
有关秦汉的古诗 - 祝福
有关秦汉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