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冬天庐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冬天庐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冬天庐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冬天庐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庐山的古诗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了关于庐山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阳光下庐山香炉峰上紫色的云雾缭绕,远远地望去像一道瀑布挂在山前。奔腾的水流飞泻而下足有三千尺高,就像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到人间。
【鉴赏】
这首七言绝句,以大开大合之笔,摹写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象,堪称千古绝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香炉”即位于庐山西北部的香炉峰,峰顶终日云烟缭绕,有如巨型香炉,故而得名香炉峰。朝日初升的瞬间,晨光遍洒香炉峰上,山中雾岚氤氲出一片紫烟,香炉峰更像一座巨型香炉。白雾袅袅腾起,处处弥漫,苍天山川之间,红日喷薄如金丹乍炼成,紫色的云霞缭绕在其周围,更添浪漫光环。首句的精妙比喻为下文庐山瀑布的出场,创造了仙境缥缈的氛围。一个“生”字,不仅写活了香炉峰,也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游浮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到第二句时,诗人才把视线集中到山前的瀑布上,“遥看”,点明诗人是站在山脚下,抬头远望。“挂”字与“悬”字,都能摹写出瀑流在陡崖高壁上飞奔而下的气势,然而“挂”字较之“悬”字,更能表现出飞瀑有如白练千尺的形貌,行文也显得更从容,仿佛这挂前川的瀑布乃是造化神奇天工自成。同时“挂”字也从布局上呼应了首句“遥看”的视角,扣住了诗题中的“望”字,承接更为自然,点题更为巧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飞流”可见其喷涌而出的态势,“直下”可见飞瀑如银蛇从天而坠,毫无阻碍的迅猛之势;“三千尺”就是三百丈,然而“千”与“百”之异,却造成迥乎千里的艺术效果。三千尺的夸张之词,将飞瀑从高空直扑而下,势不可挡的雄壮之姿一笔带出。李白素有率性之为,这三千尺的飞瀑形象,恰是诗人洒脱不羁、义无反顾气质的寄托。
而结句“疑是银河落九天”则写得声震九天,寰宇皆惊。银河由大量恒星构成。古亦称云汉,又名天河、天汉、星河、银汉。“银河”在古典诗歌中是经典意象,或关牛郎织女的故事,或关宇宙洪荒的寥廓。然而诗人别出心裁,将银河与庐山瀑布关联,庐山瀑布飞流三千尺,惊人魂魄,诗人竟疑心是天上银河因乾坤扭转从天际泻落人间庐山,又从庐山飞流直下。李白素好以气遣词,这样气吞天宇的想象,很能显示他“纵意骑射,弩末尤壮”的艺术个性。
全诗共四句,区区二十八言,却是意随笔至,写景宏壮,情感激切。在尺幅之内,诗人用他与生俱来的谪仙人气质驱遣着自己的想象纵意驰骋,用他独有的胆识与文采,想出了他人所不敢想,写出了他人所不能写,虽为绝句,却大开大合,纵横捭阖,并有歌行之气质。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描写庐山的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庐山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4、《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5、《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6、《自咏示客》
宋·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7、《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候明发,渺漫*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庐山的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庐山的古诗大全:
一、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唐彦谦《登庐山》
二、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三、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 *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四、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六、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七、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八、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九、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朱元璋《庐山诗》
十、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十一、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
十二、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十三、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十四、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十五、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十六、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十七、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十八、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十九、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唐·孙鲂《湖上望庐山》
二十、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二十一、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延伸阅读:关于庐山的故事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家们对庐山进行科学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谛。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从而演奏出一部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世纪交响曲
写庐山的古诗句
1、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2、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3、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4、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5、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6、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7、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来动移文。
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9、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
10、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11、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12、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13、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14、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15、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16、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7、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18、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19、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只树林。
20、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21、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水自流。
22、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2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24、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描写庐山古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庐山古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4、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5、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6、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7、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8、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9、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10、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11、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12、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13、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14、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1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16、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1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9、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21、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22、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只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23、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24、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25、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2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7、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28、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29、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30、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1、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32、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33、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唐彦谦《登庐山》
34、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35、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36、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37、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38、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39、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0、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41、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王贞白《庐山》
42、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43、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44、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45、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46、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47、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锦绣谷》
48、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4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庐山,这座千古名山屹立在长江之上。它秀丽多姿,气候宜人,吸引着海内外数不尽的游客,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下面是的关于庐山的古诗句内容,欢迎阅读!
1、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2、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4、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6、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7、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8、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0、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11、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2、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13、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14、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15、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16、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1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8、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9、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20、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21、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2、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3、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24、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25、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26、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27、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28、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29、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3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31、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
《望庐山瀑布》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解释】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词语解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一】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赏析二】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第一首五古因篇幅无限制,所以诗人任意挥洒,写“海风”,写“江月”,写“穹石”,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第二首七绝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两首诗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这两首诗歌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
望庐山瀑布古诗诗意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诗意,欢迎来参考!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然后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然后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诗意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然后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后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3、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4、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5、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6、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7、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8、遥:从远处看。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真美呀!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着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导语:望庐山瀑布 古诗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望庐山瀑布 古诗
原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1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赏析2
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香炉冒烟是极为*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这首绝句是在天宝十五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时写的。当时李白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多日,爱之深切,思官场纷争无数,他体会到了从天子*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乐,落得逍遥自在,尽管内心的孤寂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但念天下大好山河充满了浪漫、洒脱与活力,使得他可以抛开朝堂,怡情山水!其中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永愿辞人间”的念头。李白一生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分类标签: 山水诗 小学
【注释】
①“日照”句:《太*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品评】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描写冬天庐山的古诗
关于庐山冬天的诗句古诗
庐山庐山的古诗
春天的庐山的诗句古诗
庐山春天的诗句古诗
庐山谣的古诗
有登庐山的古诗吗
庐山的水古诗
庐山雾的古诗
冬季庐山瀑布的诗句古诗
王贞的庐山古诗
提到庐山的古诗
望庐山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庐山白山的古诗
庐山山顶的古诗
古诗中的庐山
描写庐山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庐山的所有古诗
曾入庐山的古诗
庐山古诗句
庐山的诗句
庐山的诗词
与庐山相关的古诗
关于庐山的才古诗
庐山瀑布的古诗有
庐山的两首古诗
庐山诗句
望庐山布写山的古诗吗
写庐山的诗句
描写庐山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