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桑子这首古诗的停顿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采桑子这首古诗的停顿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采桑子这首古诗的停顿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采桑子这首古诗的停顿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采桑子古诗13篇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采桑子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采桑子·九日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先秦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萧萧:树叶落下的声音。登高:原指爬山。
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怎么能不消散?
采桑子
唐代·冯延巳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
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偷取笙吹,惊觉寒蛩到晓啼。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检点经游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州。
昭阳记得神仙侣,独自承恩。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
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
微风帘幕清明*,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林鹊争栖,落尽灯花鸡未啼¤
采桑子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桑子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原文: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译文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赏析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本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作者写西湖美景 ,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采桑子 晏几道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
歌罢还颦。
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
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晏几道词作鉴赏
上片忆当年西楼月下初见,泪粉而偷匀,歌罢而还颦,细腻地描绘出歌女的处境、神态和心情。起首两句写一次夜间的宴集,词人月下与她相见她正偷偷地抹干珠泪,重整铅华。泪粉偷匀,初次见面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也许是终生不忘的,何况那是一位正流泪的姑娘!匀,谓匀粉,把脸上的粉搽匀。偷匀二字,中含几许辛酸。歌罢还颦,她匀脸后还要继续唱歌,唱完了歌却又皱着眉头,郁郁不乐,那神态可惜隔着袅袅的炉烟,未能看得真切。看未真三字,意味深长。其实,淡薄的香烟,不能阻隔人的视线,词人所恨的只是坐处与她隔开,未得亲*,尤其是无法知道她为什么流泪悲伤。
上片着力泪字与颦字。歌女的凄凉身世,痛苦心情,词人对她的同情和爱慕,都这里表达出来了。如俞陛云所说的:不过回忆从前,而能手写之,便觉当时凄怨之神,宛呈纸上。(《宋词选释》)
下片写别后相思,楼外柳、楼中人对举,全从倦客写去。过片两句,言自从分别过后,想那楼外垂杨,又该几度春天更换枝叶。垂杨,旧体诗词中,往往有着各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古来有折杨柳赠别的*俗,因而见到杨柳便使人联想到别离;杨花柳絮,飘飏无定,又使人联想到身世的飘泊无依。几换青春,犹言过了几个春天。欧阳修《朝中措》词: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青春。青春,指春季,春季草木由枯而绿,故云青春。词中说青春几回更换,语意双关,亦暗示人的年华渐老。倦客红尘,犹言红尘中之倦客,词人自谓。上与别来几度青春相应,飘零岁久,故云倦客;下连长记楼中粉泪人。红尘对照楼中,倦客对照粉泪人。楼中粉泪人,篇首所写初见时歌女形象,至此特再大书一笔,不但词的作法上做到首尾相应,思想感情上也是以初见时她的泪粉偷匀的情景最撼动人心,因而别来长记不忘。至此,作者对这一歌女的形象作了生动、准确的概括,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采桑子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翻译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解释
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
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迢迢(tiáo):形容遥远。
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魂销:极度悲伤。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诗文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古诗原文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译文翻译
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地传着酒杯。风*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
注释解释
急管繁弦:指变化丰富而节拍紧凑的音乐。
玉盏:玉制酒杯。
慧学的王《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1~12题。(4分)
采桑子
【宋】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分析】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侧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恬静脱俗。词人用鸥鹭闲眠来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静谧,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脱俗,没有功利之心。词的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
11.词的上片通过天容水色 、云物俱鲜、鸥鹭闲眠表现“西湖好”。(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天容水色西湖好,词一开始,此句通过“天容水色”“云物俱鲜”表现“西湖好”,应惯寻常听管弦”,继续表现“西湖好”。
12.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赞美、心旷神怡(愉悦、安闲、闲适)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词一开始。湖上的“鸥鹭闲眠”。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已无机心。词的下片写月
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月光皎洁,晶莹透明,闪闪发光,天容水色相映,好似“一片琼田”,心旷神怡,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由此可知,下片表达泛舟西湖的愉悦之情。
【参考译文】
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采桑子·重阳》
作者:*
原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1、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2、岁岁:年年。
3、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4、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5、黄花:指菊花。
6、分外:格外。
7、劲:强劲。
8、不似:不类似,不像。
9、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10、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11、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翻译: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m.ju.51tietu.net)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采桑子古诗(1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采桑子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翻译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解释
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
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迢迢(tiáo):形容遥远。
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魂销:极度悲伤。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诗文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古诗原文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译文翻译
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地传着酒杯。风*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
注释解释
急管繁弦:指变化丰富而节拍紧凑的音乐。
玉盏:玉制酒杯。
《采桑子重阳》阅读及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桑子重阳》阅读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阅读训练】:
1.对上面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
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表现出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2.根据“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意境,从《沁园春·长沙》中找出能表现此句意境的句子。
3.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4.这首词哪个字写出了秋天的景色特征?这个字使你联想到了《沁园春长沙》中怎样的景象?
5.诗中说“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为什么如此颂扬秋天呢?
【参考答案】:
1.A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不矛盾。“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景色比较单调这一特点而言的.。“胜似春光”是就秋天到处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又加红军打了胜仗,看到“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4.“霜”字写出了丰富多彩的秋景。使人想到《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
5.从景物特点上看,劲厉猛烈的秋风、霜红烂漫的秋色、铿锵有力的秋声更能锤炼人的意志,更能催人进取。从个人性格上看,*豪放旷达、积极乐观,“寒秋”的环境,更宜于构造雄深高远、阔大壮美的诗境,更宜于表现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涯,显示词人兼战士慷慨悲壮、豪健旷达的性格。
采桑子重阳阅读答案
采桑子重阳,是一首词,作者是*,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学阶段必须的诗词之一,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采桑子重阳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阅读答案:
答: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翻译: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字词解释:
⑴重阳:重阳节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⑵岁岁:年年。
⑶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⑷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⑸黄花:指菊花。
⑹分外:格外。
⑺劲:强劲。
⑻不似:不类似,不像。
⑼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⑽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⑾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评价:
这首词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酝词用字都非常大气,比如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个霜字就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画景,它既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也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霜天。这样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来,实在是别有风致。
*历史贡献:
一、*引导*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领导*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人物评价:
*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人民的崇敬。**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的发展,仍然是**的指导思想。
作者资料: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因*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诗词鉴赏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上阕侧重写景,刻画了萧萧雨夜,孤灯无眠,耳听着风声、雨声和着凄凉乐曲声的氛围与寂寞难耐的心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译文翻译
是谁在翻唱著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风萧萧肃肃,雨潇潇洒洒,房里点燃的灯烛又短瘦了,一个凄苦孤独的一夜,在烛泪中逝去。
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注释解释
翻乐府:指填词。翻,按曲调作歌词。“乐府,本为汉代管理,祭祀、巡行、宫廷所用音乐的官署,亦称由官署采集来的民歌为乐府。后来将一切可以入乐的诗歌均称为乐府,容若词中取其广义,代指词。
瘦尽句:意思是说眼望着灯花一点一点地烧尽散作灯花,彻夜不眠。
萦怀抱:萦绕在心。
诗文赏析
纳兰的词中有一部分爱情词很朦胧,又无本事可寻,所以很难确定其所指。这首词便是这样。从词里所描写的情景来看,很像是对一位情人的深深怀念。通篇表达了一种百无聊赖的意绪。此阕《采桑子》无一字绮词艳语,而当中哀艳凄婉处又动人心魄,明说是“瘦尽灯花又一宵”,然而憔悴零落的又何止是灯花而已?不是不知何事萦怀抱,而是知道也无能为力。解得开的就不叫心结,放得下的又怎会今生今世意难*?纳兰容若这样深情的男子,哀伤如雪花,漫天飞舞不加节制,悼亡之作苏子之后有纳兰,可是容若之后谁还能做悼亡的凄凉曲?嫁了这样的男人不要想着白头到老,因为情深天也妒,注定要及早谢幕留爱情佳话来让人怀念。
上阕侧重写景,刻画了萧萧雨夜,孤灯无眠,耳听着风声、雨声和着凄凉乐曲声的氛围与寂寞难耐的心情;
下阕侧重写不眠之夜,孤苦无聊的苦情。词情凄惋徘恻,哀怨动人。下阕紧承上片“瘦尽灯花又一宵”,扣住彻夜未眠,进一步诉说自己百无聊赖的心绪:“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不知道何事萦绕心怀?清醒时意兴阑珊;沉醉也难掩愁情。无论是清醒或是沉醉,那个人始终忘不掉。
晏小山《鹧鸪天》词有“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句,不知是何因缘,连一贯严谨的理学家程颐都拜倒其冶艳之下,极之赞许。容若此处更翻小山语意:“梦也何曾到谢桥?”纵能入梦,就真能如愿到访谢桥,与伊人重聚吗?相较于小山的梦魂自由不羁能踏杨花与伊人欢会的洒然,容若的孤苦凄凉斑然若现,以此句结全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整首词以清婉笔调写相思,相思也仿佛临风而动,萦人怀抱。风也萧萧,雨过天晴也萧萧,醒也无聊,醉也无聊,又是凄凉又是缠绵,并非雕琢之语。灯光瘦尽亦是人神伤消瘦,一字镂尽风神,尽得其妙。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全文原著赏析
[清]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作品赏析:
至喜欢《采桑子》的灵动婉转,就算撇开词,单是“采桑子”三个字就有烟雨江南的清新和妩媚,能够让人嗅见春意。
“采桑”与“采莲”是属于江南的两首田园曲,采桑由春天开始至夏季结束,采莲由夏季开始。交相绵延。江南的蚕坊,惊蛰的时候被春雷震醒,立即就有乌黑的.幼蚕用小嘴咬破茧的韧膜,大片蠕动在嫩绿的桑叶上,彻夜进食。彻夜发出沙沙的嚼食声,一时耳错会以为如窗外下雨。三月采桑的季节,在乡下,会看见采桑女子携篮挎筐,在雨后的桑园里采摘桑叶。常见有胆大幼童盘踞在树上,摘下满襟的桑葚,吃得满嘴乌青。欢欣愉悦。桑树虽叫人想起衣食的艰难,却显蕴劳作的丰美。
花间、北宋以来,词谱“采桑子”上下片的第三句,原不必重叠上句。自从李清照“添字采桑子”创出叠句的变体,令人惊艳之后,后世不少词人也摹拟李清照的形式,将原本不须叠句的上下片第三句重叠前句。节拍复沓,如此可增添舒徐动听的效果与情韵。小令也有折复叠嶂的效果——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这是李清照的愁苦,因为有过“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快乐日子,有过“被翻红浪”的恩爱缠绵,后来的孤苦就更难捱。今昔对比凄苦也更强烈。容若也一样,有过神仙美眷的日子,孑然一身的时候就格外无法忍受寂寞。这两首《采桑子》心境肖似,在叠句的形式上,容若效易安体,而他善用寻常口语填词、不事雕饰的特质,又与易安隐相呼应。
此阕《采桑子》抒思情,无一字绮词艳语,而当中哀艳凄婉处又动人心魄,明说是“瘦尽灯花又一宵”然而憔悴零落的又何止是灯花而已?
不是不知何事萦怀抱,而是知道也无能为力。解得开的就不叫心结,放得下的又怎会今生今世意难*?容若这样深情的男子,哀伤如雪花,漫天飞舞不加节制,悼亡之作苏子之后有纳兰,可是容若之后谁还能做悼亡的凄凉曲?嫁了这样的男人不要想着白头到老,因为情深天也妒,注定要及早谢幕留爱情佳话来让人怀念。
“乐府”本为汉代管理,祭祀、巡行、宫廷所用音乐的官署,亦称由官署采集来的民歌为乐府。后来将一切可以入乐的诗歌均称为乐府。容若词中取其广义。是谁,在夜里演奏着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萧萧的风雨声与之应和,长夜消磨,不知不觉红烛燃尽,灯花如人瘦损衣带,寸寸零落。下阕紧承上阕“瘦尽灯花又一宵”,扣住彻夜未眠,*一步诉说自己百无聊赖的心绪:“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不知道何事萦绕心怀?清醒时意兴阑珊;沉醉也难掩愁情。无论是清醒或是沉醉,那个人始终忘不掉。
晏小山《鹧鸪天》词有“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的艳语,不知是何因缘,连一贯严谨的理学家程颐都拜倒其冶艳之下,极之赞许。容若此处更翻小山语意,发出疑问:“梦也何曾到谢桥?”纵能入梦,就真能如愿到访谢桥,与伊人重聚吗?相较于小山的梦魂自由不羁能踏杨花与伊人欢会的洒然,容若的孤苦凄凉斑然若现,以此句结全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我为你心思化尽,梦却无缘,到头竟似金童玉女的水流花谢两无情。
小山也做采桑子——
白莲池上当时月,今夜重圆。曲水兰船,忆伴飞琼看月眠。
黄花绿酒分携后,泪湿吟笺。旧事年年,时节南湖又采莲。
当时月下分飞处,依旧凄凉。也会思量,不道孤眠夜更长。
泪痕揾遍鸳鸯枕,重绕回廊。月上东窗,长到如今欲断肠。
——晏几道《采桑子》
小令在他的手里,似绝代的名伶一舞倾城。可是小山不同与容若。他毕生的思忆只为自己,哀悼那不待挽留就从指间飞落的年华。
容若还有一阕“采桑子”——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古诗词
古诗原文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译文翻译
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地传着酒杯。风*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
注释解释
急管繁弦:指变化丰富而节拍紧凑的音乐。
玉盏:玉制酒杯。
行云却在行舟下:指天上流动的云彩倒影在水中,仿佛就在行船之下。
空水澄鲜:天空与水面均澄澈明净。
俯仰:仰观俯察,观赏。
诗文赏析
这首词表现的是饮酒游湖之乐。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首句“西湖好”是统领全词的,下面分别渲染这个“好”字;画船载酒,稳泛*波,空水澄澈,别有洞天,使人俯仰,乐而忘返。写出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这也就是本词所揭示的主题。
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与欢乐场面:画船、美酒、管弦,微风**,波光粼粼,词人心情舒畅,与朋友无拘无束,开怀痛饮。湖面之上,欢笑声、乐曲声、划船声交织在一起。
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表现醉后的观湖之乐:俯视江面,白云朵朵,船往前行,云儿陪伴;仰望天空,朵朵白云,云儿飘拂,小船紧跟。俯仰之间,天空与江水是一样的澄清明净、一尘不染!看着看着,微醉中的`词人觉得:这湖中另有一个青天在,而自己的小船简直就是在白云之间穿行。“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
“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词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方法,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形象巧妙地刻画了主人公的醉态、醉意和醉眼中的西湖之景。
采桑子这首古诗的停顿音
古诗采桑子加拼音的
带采桑子的古诗
古诗采桑子的歌
采桑子这首古诗的注音
采桑子春雨的古诗
采桑子晏殊的古诗
采桑子古诗李白的拼音
采桑子的名句
采桑子的古诗视频
采桑子古诗的注释
采桑子古诗的背景音乐
可字的行楷采桑子古诗
古诗欧阳修的采桑子
采桑子古诗给人的感受
欧阳修写的采桑子古诗
采桑子重阳的诗词
采桑子古诗的思想感情
采桑子秋冬之交的古诗
采桑子宋欧阳修的古诗
类似采桑子的古诗词
古诗采桑子的作者的简介
欧阳修采桑子其二的古诗
古诗采桑子背的时候慢一点
描写春节的采桑子古诗词
采桑子的古诗作者欧阳修
采桑子辛弃疾的原文古诗视频
古诗采桑谣的拼音
句子停顿
采桑忙的古诗
交朋友的成语古诗故事
适合宿舍集体朗诵的古诗词
韩国的古诗和中国一样吗
思念怀胎的妻子的古诗
袁枚的莫唱当年长恨歌古诗
描写女人心中委屈的古诗词
杜牧的古诗千里莺啼
春春日偶成的古诗
形容少年侠客的古诗名字
有古诗词和词语的书
会汉语古诗就能无敌的小说推荐
含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有关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及相关鉴赏
光辉的古诗九同升辉古诗
唐代古诗中最高的山
被人改造过的古诗
描写关于元旦节的古诗
晴字同情的古诗
带有峰字的读书古诗词
最出名赞美母爱的古诗
出塞卢纶其三的古诗配画
关于思亲的诗古诗
排队的古诗整首
大班幼儿关于学*的古诗
祝福一路顺风安全归来的古诗
与卷有关的古诗词
读画鸡的童古诗
播放宋诗人李白的古诗
中学学的关于中秋的古诗
和虎相关的古诗
梅花宋王安石的简易古诗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