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

关于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89) 说说(1k+) 名言(1k+)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孤雁古诗赏析(孤雁原文翻译及注释)

  •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依常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之物是不宜道破的。杜甫则不然,他开篇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清人浦起龙评曰:“‘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领的。

    次联境界倏忽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的心情该多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此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间仿佛打开了一道闸门,诗人胸中情感的泉流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且诗人所思念者恐不独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读杜心解》)

    结尾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与这般“不知我者”有什么可谈呢?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它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安虽命薄却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是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甚至还有光和影,能给人以“立体感”,仿佛电影镜头似的表现那云间雁影,真神来之笔。

    [阅读全文]...

2022-06-13 18:56:28
  • 孤单寂寞的古诗词

  • 寂寞,孤单,抒情
  • 1、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苏轼《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2、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3、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关汉卿《大德歌·冬》

    4、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6、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7、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8、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9、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10、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11、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

    1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4、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15、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16、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汪懋麟《误佳期·闺怨》

    1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画菊》

    18、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19、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0、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1、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2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高适《除夜作》

    23、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王沂孙《齐天乐·蝉》

    24、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5、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古意/独不见》

    26、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7、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28、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暗香疏影》

    29、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30、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31、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皇甫冉《春思》

    32、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3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4、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35、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36、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3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3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39、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40、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4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42、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43、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44、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45、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46、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47、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48、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49、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50、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51、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佚名《凤归云·闺怨》

    [阅读全文]...

2021-12-29 21:49:43
  • 孤雁杜甫翻译及赏析(唐诗孤雁杜甫古诗阅读)

  • 杜甫,唐诗,阅读
  •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李白俗称“诗仙”与杜甫合称“大李杜”

    诗意: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 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 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 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 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 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主旨:杜甫的咏物诗《孤雁》写于杜甫居住在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绝妙

    名句赏析:二联境界忽然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它不知道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将诗人胸中的情感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清人朱鹤龄评注这首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而且诗人所思念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阅读全文]...

2022-03-17 17:30:21
  • 《孤雁》赏析

  •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杜甫诗鉴赏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同时又融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开篇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而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思念它的同伴!不仅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清人浦起龙评论说:“‘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

      次联境界骤然开阔。高远浩渺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此联以“谁怜”二字设问,引起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愁:“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诗人所思念者不仅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而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思绪。

      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

      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那失去的雁群仿佛总在它眼前晃;似乎那雁群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1987·《唐诗鉴赏大典》

      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池矣!”(《读杜心解》)

      结尾以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痛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理解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面对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与这般“不知我者”有什么可谈呢?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更兼有光和影能给人以“立体感”,可谓神来之笔。

    整理:zhl201702

    [阅读全文]...

2022-03-09 07:02:42
  • 含有孤字的古诗词 带孤字的诗词名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苏轼《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其一》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纳兰性德《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杨广《失题》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阅读全文]...

2021-12-25 09:38:27
  • 表达内心孤独的古诗词(十句最孤独的古诗词)

  • 孤独,内心
  • 1.《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昨夜秋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却不知道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2.《摸鱼儿·雁丘词 》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曾经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伴侣已逝,真情的雁儿知道,此去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了一生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3.《浣溪沙》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是谁独自在西风中感慨悲凉,不忍见萧萧黄叶,而关上了轩窗,独自站在屋中,沉思往事任夕阳斜照。曾经赌书泼茶的那些美好记忆,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如今却再也无法实现了。

    4.《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5.《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6.《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着秋景,不禁感慨这一生万里漂泊,常年为客,如今年老疾病缠身,今日又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痛,如今两鬓斑白,衰颓满心,偏又因病断酒,这悲愁更是无法排解。

    7.《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8.《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这些年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9.《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10.《鹧鸪天》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物是人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什么不能与我同归呢?自己如同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我流连于旧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11.《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

    12.《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阅读全文]...

2022-07-13 08:26:50
  • 李清照《孤雁儿》

  • 李清照
  •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其序为: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此序何其狂哉,世上惟有易安足言此!

      译文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解释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藤床”,一种用藤条绷在木框上制成的床,轻便舒适。“纸帐”,用藤皮茧纸制成的帐子,稀布为顶,取其透气。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床、帐、香炉,是一般闺情词的常见意象,词人也从这些物事写起,并直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此词正是这样,一开篇即奠定了忧愁的基调。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屋内是这样的沉寂,时间也好像静止了一样,主人公倍感孤寂,四顾室内,只见玉炉中的沉香早已熄灭,无心再续。不光是那残灰、寒炉,就连空气似乎都是冷冰冰的,惟有它们,陪伴着主人公如水一样冰凉的情怀。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弄”,小曲。这里指汉乐府横吹曲词中的《梅花落》。此乐曲的主调反复出现三次,故称“梅花三弄”。“梅心”,指梅花的蓓蕾。此时情怀正自凄凉,突然间传来悠扬凄怨的笛声。这《梅花落》的曲子,断断续续,如怨如诉,听来惹人无限伤心。于是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突然间惊讶地发现,一个人在屋子里闷了这么久,原来室外竟有如许春色,那枝头的梅花早在不知不觉间开放了。

      “梅心”句,是拟人法。词人灵心善感,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在她的笔下,笛声催开梅花,梅花也因为听到了笛声而醒悟到春天已经到来,惊讶地绽放了自己的花朵。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笛声悠扬,梅花竞放,给人间带来了多么浓郁的春天气息啊!这与室内沉香断续,玉炉生寒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主人公的心情是否就此变得和这盎然的春意一样富有生机了呢?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虽然春意盎然,然而天气有变,送来了微风细雨。稀疏的春雨潇潇地下着,渐渐地打湿了一切,梅花因而更加滋润美丽,但主人公忧郁的心情并没有因之改变,反而被催下了千行清泪。“又”字是接续“无佳思”说的。原本意绪寥落,了无佳思,情怀如水,如今又是小风疏雨,更加令人感伤。这种内心的悲苦之情,就这样一步一步加深。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主人公如水情怀,究竟为何,至此方才道明。“吹箫人”,喻知音者。这一典故出自《列仙传》。秦穆公时,有个人名叫萧史,善吹箫,箫声能将孔雀、白鹤吸引到院子里来。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喜欢萧史,穆公就把弄玉嫁给了他。萧史天天教弄玉吹箫,模仿凤的叫声。几年后,弄玉果然能吹出凤的鸣声,因此引来许多凤凰。穆公于是建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夫妇就住在这台上。又过了几年,有一天,萧史弄玉随着凤凰飞升而去,双双成仙。清照在这里以萧史喻指赵明诚。“*人去”,即是说赵明诚已去世。

      当年二人伉俪情深,诗文唱和,互为知音,如今丈夫已经离世,有谁能和她一同凭栏观赏盛开的梅花呢?沉思前事,不禁泪下如雨,肝肠寸断。“玉楼”,是对小楼的美称。萧史弄玉双双仙去的美丽传说,既暗示了她曾有过的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又以“人去楼空”,倾诉了昔日欢乐已成梦幻的刻骨哀思。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院内梅花开得正好,此时顺手摘来一枝,可是转念一想,又寄与何人?人间已经无法找到可寄之人,天上更是渺茫难寻。南朝陆凯《赠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词人也想折梅寄远,但却已无人可寄!结句情思无限,正面落笔于梅花,深切地表达了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厚感情和极其沉痛的悼念。刘熙载在《词概》中说:“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尽。”

      赏析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词调原名《御街行》,后变格为《孤雁亡》,专写离别悼亡等悲伤之情。词人取后者,盖以自况。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开门见山,倾诉寡居之苦。藤床,乃今之藤躺椅。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在宋人词作中,这种陈设大都表现凄凉慵怠情景。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意境相似,写一榻横陈,日高方起,心情孤寂无聊“沉香断续玉炉寒”,使人想起词“销金兽”。然而着一“寒”字,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伴我情怀如水”一句,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好象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不仅说明词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发展,而且显示出她在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然而意思很含蓄。闻笛怀人,因梅思春,在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开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成的思念。

      下阕正面抒写悼亡之情,词境由晴而雨,跌宕之中意脉相续。“小风”句,将外境与内境融为一体。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层次鲜明,步步开掘,愈写愈深刻;但为什么“无佳思”,为什么“情怀如水”和泪下千行,却没有言明。直至“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才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吹箫人去”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典故,见《列仙传》。这里的“吹箫人”是说箫史,比拟赵明诚。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她倚阑同赏呢?词人回想当年循城远览,踏雪寻梅的情景,心中不由怆然感伤。

      结尾三句化用陆凯赠梅与范晔的故事,表达了深重的哀思。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花赋诗以赠。可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其中“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觅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却缭绕不绝。

      这首词妙在化用典故,婉若已出;咏梅悼亡,浑然一体;口语入词,以俗写雅。

    [阅读全文]...

2022-05-09 17:06:57
  • 崔涂的《孤雁》全诗,诗意及赏析

  • 诗意
  •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释】

      1、之:往。

      2、失:失群。

      3、渚:水中的小洲。

      【韵义】

      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

      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

      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

      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

      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评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

      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

      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

      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

      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阅读全文]...

2021-11-28 14:14:48
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 - 句子
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 - 语录
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 - 说说
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 - 名言
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 - 诗词
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 - 祝福
供孤雁形容人孤单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