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

关于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229) 说说(459) 名言(60) 诗词(2k+) 祝福(20) 心语(10)

  • 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说课设计

  • 设计
  • 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说课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说课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

      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和修订教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力求突破重点:练*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作者对老班长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教学前,运用多媒体播放录像,简介时代背景,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文。

      2、从课题入手,直引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金色的含义,抓住中心,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老班长的两笑,我的三哭,并以两笑三哭为突破口,读中感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老班长的外貌,行动,语言,神态的词句分析,进一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在学法指导上,本课侧重指导快速阅读的方法。课前预*初步感知课文,课中交流呈现自主学*,合作学*的态势;重点明确,抓住重点句感悟全文。课前做到学*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快速阅读文章指导上,借助引导学生勾画两笑三哭,揣摩体会,悟出方法。通过训练,学生悟出快速阅读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打下基础。

      在教学程序上,我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课前铺垫。了解课文背景,寻找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及课件,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二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快速阅读──勾画──体会。快速阅读的对象是全文,勾画的对象两笑和三哭。体会的对象是老班长的崇高品质和作者的敬爱与怀念之情。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人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

      在教学环节上,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紧扣课题,设置悬念,使快速阅读有目的的进行

      1、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由课题引出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鱼钩?鱼钩隐藏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

      二、互动交流,勾画重点,仔细研读,提高快速阅读的质量

      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

      2、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悟,引导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老班长,而题目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引导勾画老班长的两笑和我的三哭,读中感悟:

      首先让学生快速找到老班长让我们喝鱼汤的前后笑了几次并勾画出来。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笑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读来体会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内心活动和崇高品质。

      第一次是: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一点。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钩了,又跑啦!

      第二次是: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然后让学生勾画出文中我的三次哭。分析我为什么会哭?体会我的三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⑴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⑵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⑶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4、抓住重点,直奔中心,深入领会:

      教师质疑,我为什么小心地把鱼钩保存起来?我说生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是指什么?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来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5、感情朗读,体味情感:

      让学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老班长的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板书设计上,主要体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三个特点。

      【板书】

      老班长两笑

      金色的鱼钩

      我三哭

      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一、 说教材。

      《金色的鱼钩》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英雄”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堂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学情、智力层次,围绕老班长的感人故事,紧扣“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把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现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

      〈一〉、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学*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二〉、学*重点:通过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三〉、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学*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 说教法、学法。

    [阅读全文]...

2022-02-11 11:46:37
  • 小学课文板书设计

  • 小学,教学
  • 小学课文板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板书设计,借助板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板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课文板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形象性板书

      形象性板书就是用简洁的文字配上线条、箭头以及绘画等,形象地展现画面,来揭示文章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采用这种板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思路的明晰性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设计板书时,应该做到作者的思路(文路)经过教师的精心考虑(教者思路)和学生的学路有机地统一起来。形象性板书即把课文的思路,形象、生动地展开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领会文脉,并循路而学。如《在祖国的蓝天上》是按“去机场”、“看飞机”、“坐飞机”、“下飞机”、楚地指出文章按参观的先后顺序来写。文章思路显得清晰。(见板书)

      在用交替手法写的一些文章在设计板书时,除了采用*列式板书外,再添上辅助线和箭头,也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之间的行动和神态。如《诚实的孩子》的板书(见下)把表兄弟表姐妹、姑妈和列宁这些人物的言、行、神态都反映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内容的概括性

      板书应该把课文的内容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来。形象性板书具有一种空间、立体之感,使学生看板书后,更容易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如《第一次跳伞》的板书(见下)

      课文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板书“起飞”“在空中”“降落”三个词语并用线条连接把跳伞经过作出概括。“我”在空中看到云朵、房屋、树、公路、汽车都显得那么小,衬托出我第一次乘飞机跳伞的惊奇、喜悦之情。当“我”跳伞降落时感到“两脚凌空、头眩晕”看到自己飘在空中,听到风声呼呼,道出心情紧张。这些带点的词正好突出重点。整个板书写“到机场”我高兴,“飞空中”我惊奇、喜悦,“降落时”我惊慌,“着地后”心*静。把“我”第一次跳伞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映得一目了然。

      又如《海底世界》的板书,不但点出海面波涛澎湃的形,而且点出海底*静之状,在“海底”(横线表示)上下分别写上动物、植物、矿物以示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三)显示词义、段意

      板书简洁的文字把段意概括出来,这是教者设计板书的用心所在。所以形象性也必须考虑在呈现文章思路形象性的同时,注意段意的概括和词义的解释。有个教师设计的《跳水》板书(见上)不仅具有立体感,而且从“人逗猴”、“猴摘帽”、“孩追猴”、“孩遇险”、“跳水”这些词语扼要地归纳了段意,为学生分段提供了依据。文中的“甲板”、“桅杆”、“横木”几个词义分别在板书中注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又如《海底世界》一文中的“蕴藏”,教师可以边指点板书(在横线下的这个词),边说明矿物埋在海底叫蕴藏,使学生明白词义。又如《诚实的孩子》一文中的“互相追逐”一词,教师也可结合形书中的箭头示意来指出其义。

      (四)用板图解释词语

      第二册29课《王二小》,讲王二小把日本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时,可用简单两笔画出板图,便能讲清“埋伏圈”一词的意思。

      (五)用板图画出方位

      第六册6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从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等四方面分段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可用简图画出它们的方位。

      第九册2课《梅雨潭》,可用简笔画,将“亭、瀑、潭”三者的地理位置关系显示出来。

      第十册2课《小站》,通过示意图,把小站简洁、优美、舒适的特点,更简明、形象地体现了出来。(见图4)

      (六)用板图帮助学生了解参观或游览路线,理清课文的条理

      第六册20课《参观人民大会堂》,可先画出人民大会堂的*面图,然后再用彩色粉笔画出箭头符号,表示参观的路线,也可用复合幻灯片表示。(见图5)

      第十册6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可先用小黑板画*面和立体两种示意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面示意图

      立体示意图

      (七)用板图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

      第三册28课《小马过河》,可先画好马棚、磨坊和小河的位置,然后边讲边用箭头符号画出小马过河的示意图。

      第十册16课《草船借箭》,可将草船借箭的经过边讲边用示意图表示,以突出重点、难点,说明诸葛亮用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八)用板图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一册11课《太阳、地球、月亮》,可用形象的板图,使儿童认识“大”、“小”概念,了解太阳、地球、月亮哪个大,哪个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九)用板图教学古诗,表现诗情画意

      第十册5课《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简笔的勾勒,将挚友送行的绵绵之情,表现了出来。

      第十册21课《泊船瓜洲》,可用板图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思乡之情便跃然纸上。

      二、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的特点是纲目清楚、简明扼要。教学中的表格式板书具有提示性强,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精心选词摘句,积极思维并参与板书等特点。表格式板书内容特点有:

      (一)表现课文主要内容

      (二)体现课文写作顺序

      (三)展示文中人物形象

      《在艰苦的岁月里》

      (四)显示文中动物*性

      (五)反映文中事物变化

      (六)比较揭示课文中心

      另外,表格式板书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板书形式

      1.词语式

      是以文章中的重点词语为主的一种板书形式。如:

      鸬鹚

      静 动 静

      湖面:*……像镜子 荡起……波纹 *静

      浪花……跳跃

      渔人:悠然吸烟 站→拿→抹 拣→抛 回去

      鸬鹚:站等待 钻→拍→跳 张→接→吞 站

    [阅读全文]...

2021-12-29 00:48:36
  •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 优秀
  •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所见》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揭示课题。

      1、读《识字4 》中的儿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干什么?知了又叫什么?(蝉)

      3、出示图,认记“蝉”,理解“捕鸣蝉”。

      4、揭题,读题。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情景图,师范读(感知课文)。

      2、自由读《所见》,要求读准字音。

      3、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

      5、指名读,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出示“牧、闭、立、捕、蝉”。

      2、认读生字(各种形式)。

      3、小老师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组长考察大家。

      5、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4、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

      5、当一当诗人(配乐读)。

      五、指导背诵《所见》。

      六、指导写字“诗、闭、童、立”。

      第二课时

      《小池》

      课时目标:

      1、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池、惜、阴、晴、柔、露”6个字。

      2、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背《所见》。

      二、出示课题《小池》,读题。

      三、自学古诗《小池》。

      个体自学

      1、学生自主读古诗。

      2、自主圈出生字,学一学。

      3、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合作学*

    [阅读全文]...

2022-06-19 10:10:37
  • 小学美术娇艳的花课件设计

  • 设计
  • 小学美术娇艳的花课件设计

      小学美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美术娇艳的花课件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画花卉的学*,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感受、体验*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三)学*材料

      毛笔、墨、*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

      教学活动: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

      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展示*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

      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教师示范。

      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

      方法?

      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4、艺术实践

      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大师的范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5、小结

      组织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画的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②☆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感受、体验*画的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③△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1-06 16:12:02
  • 三八节活动方案设计意图

  • 活动,三八节,节日
  • 三八节活动方案设计意图(精选8篇)

      为了让小朋友们知道3月8日是妈妈、阿姨、奶奶、外婆等妇女们的节日,也会送上一朵花、一句祝福的话算表达自己的心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三八节活动方案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初春的柔风,即将送来亲情最浓的20xx年“三八”妇女节。幼儿园借此节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体贴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同时还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和欲望。所以,此次活动设计,尽可能激发幼儿体会情感,让孩子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自己也应该关心妈妈,为妈妈做一些事。

      活动一:我爱我的妈妈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3、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说说妈妈的好处。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回家观察妈妈。

      2、让学生通过想、看、找、做,真正理解妈妈,体谅妈妈,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重点难点: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

      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教师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说说妈妈好在什么地方?

      4、组织讨论: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活动二:我的好妈妈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尝试为妈妈做事。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或课件

      活动流程:

      1、和同伴说说自己这几天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欣赏理解歌曲:提问:歌曲里的孩子在妈妈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你回家后为妈妈做了什么?

      3、熟悉音乐旋律: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旋律。

      4、听歌曲的录音有兴趣的跟着音乐欢快的唱,体会给妈妈做事的乐趣。

      5、教师教唱歌曲3—5遍。

      6、师生共同表演歌曲。

      活动三:我给妈妈做贺卡——爱心卡。

      活动目标:

      1、学*简单的装饰贺卡——爱心卡。

      2、学讲“妈妈你辛苦啦!”“妈妈祝你节日快了!”等祝贺的话。

      活动准备:白卡纸、胶布、水彩笔、爱心卡范例。

      活动流程:

      1、出示爱心卡范例。

      师:这是老师给自己妈妈制作的一张爱心卡,上面画的是妈妈最喜欢的太阳花,我最想对妈妈说的话是:祝妈妈每一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2、组织幼儿了解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看看,说说,爱心卡是怎样制成的?(幼儿观察讲述)

      师:分发白卡纸,幼儿再在上画出自己表达。

      3、幼儿用卡纸裹成小棍,用双面胶粘贴在爱心卡上。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音乐,老师巡回指导幼儿。

      (三)相互欣赏评析爱心卡

      鼓励幼儿将做好的爱心卡带回家,送给妈妈。

      四、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

      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了,为此除了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的节日之外,还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三八节的由来。随着他们有意性行为的增加,初步规则意识的萌发,动作质量明显提高,并又能坚持较长时间,我们可尝试自主性的区域活动,让幼儿为妈妈奶奶进行制作礼物。但是中班的幼儿还是依赖性较强,独立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所以还是需要**的帮助,为此,邀请家中的男同胞与幼儿共同完成制作任务,并一起赠送给家中的女性,既表达了对妈妈奶奶的节日祝福,又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知道妈妈、奶奶们的辛劳,并懂得要尊敬她们。

      2、乐意与爸爸、爷爷自主地选择制作区域,共同为妈妈、奶奶制作礼物,表达对妈妈、奶奶的祝贺。

      重点:乐意与爸爸、爷爷合作,共同制作礼物。

    [阅读全文]...

2021-12-11 06:23:35
  • 古诗板报设计图

  • 古诗板报设计图

      中国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做古诗手抄报能让你更了解古代诗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诗板报设计图,希望大家喜欢。

      古诗板报设计图(1)

      古诗板报设计图(2)

      古诗板报设计图(3)

      古诗板报设计图(4)

      古诗板报设计图(5)

      古诗板报设计图(6)

      古诗板报资料参考一:古诗词名言名句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6)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7)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8)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9)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10)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古诗板报资料参考二:描写景色的古诗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古诗板报资料参考三:励志古诗词欣赏

      1、《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阅读全文]...

2021-12-01 09:05:09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热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点:读议结合,理解诗句的意义,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播放)。

      刚才听到的是李叔同的《送别》。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图画,猜一猜这是哪一首诗的内容?出示:《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送别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李白去学*他的另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课题)

      二、分析诗题,梳理信息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指导认识三个生字,学生讲识记方法。指导书写:孟。在田字格里范写,指出下面皿子底写时要内收,学生再练写一遍。

      2.借助注释“之”,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初读古诗,读出古韵

      学*自读;指名读,指出停顿;范读,声断气不断,读出古诗的韵味;学生练读。

      四、展开想象,体会情感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通过读诗中的句子告诉我。(前两句)

      (1)板画地理方位图,了解黄鹤楼、扬州的方位。

      (2)借助注释,说说是怎么回事?(出示后两个注释)借助注释是理解诗意的好方法。识记“辞”

      (3)古诗中用“烟”来描述花草的颇为常见。请看:(出示诗句,以便积累,让学生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

      烟花山际重,舟楫(jí)浪前轻。 ——杜甫《泛江送客》

      2.说起“故人”,你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吗?(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之间友情的故事)。借助资料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古诗。

      3.送故人远行,这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后两句)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汇报,教师在学生基础上作以下点拨——

      (1)点红“孤帆”。自古长江就是交通要道,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有许多,为什么诗人只看到了一只船呢?( 因为诗人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的身上了。)激情:老朋友正离我而去,我的眼里心里只有老朋友,就这么一直看啊,看啊!读出我的不舍吧!(指名读第三句,男生读,女生读,让学生读的时候,看着远方的那条孤帆!)

      (2)诗人一直看了有多久?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汇报后,点红“唯见”。是啊,最后只看见滔滔的江水,却看不见——(引说,让几位学生接着说)只看见滔滔的江水,却看不见——

      (3)出示文中插图:诗人就这么一直望向天的尽头,他的心里在诉说着什么?

      (4)说不尽的不舍与留恋,让滔滔的江水传达情意吧!(我们一起读后两句)

      4.结课:你瞧,后两句没有出现留恋、不舍等字眼,却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情意,这就是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在学*第二首诗时,你一定会有类似的发现,期待着你们的表现!

      板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画) 扬州

      西辞 } 叙事

      黄鹤楼

      孤帆 (画画:孤帆到碧空尽)

      } 写景抒情

      唯见 (画画:长江流向天际)

      学*目标

      1.会认“庐”等9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的实物投影。

      2.课件。(瀑布映衬青山、飞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 一 课 时

      (学*《望庐山瀑布》)

      情境导入 ,理解诗题

    [阅读全文]...

2022-03-11 09:00:48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热】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5.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泊船瓜洲》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间”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体会“春风又绿”在这里的意思。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讲述每首诗的意思。

      2.试着背诵两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前边我们学*了一首古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二)讲读第二首古诗《游子吟》。

      1.初读指导,理解字、词意思和全诗大意。

      (1)解题。板书题目。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意思。(赠送给好朋友汪伦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②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7-12 17:26:24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推荐】《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题西林壁

      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苏轼的生*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耙,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有的耐人寻味。

      2、师:古诗我们要怎样学*呢?(题目入手、读好诗歌、了解意思、体会意境)

      3、师:学古诗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诗味,悟出意蕴来。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题目)

      5、生齐读题目

      (二)认识苏轼。

      1、师: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2、生根据搜集资料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查阅资料的方法和内容:生*、朝代、出生地、贡献。

      3、课件出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三)了解题意。

      1、师:知道题的意思吗?西林又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西林寺图片)

      2、师:题目中的关键词都知道了,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3、师: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自读古诗。

      1、师:可能有同学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生自由读

      (二)检查反馈。

      1、师:谁来试一试? 生个别读 男生读 女生读集体读

      2、师: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读得正确流畅吗?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

      3、师: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三)吟诵诗歌。

      1、师:会读诗歌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现在再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诗歌。

      2、生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师并随时进行点评,相机范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读出了古诗的滋味了吗?)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前两句诗。

      1、师:等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会读得更好。先让我们来看诗的前半部分,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只要说通了,说顺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扣。

      2、生自由练说

      3、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生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引导

      4、师: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课件图片出示岭和峰的图片)

      5、师:远*高低是指什么呢?

    [阅读全文]...

2022-04-13 04:46:40
  • 古诗春日教学设计

  •   《春日》是朱熹的名作之一,那么关于它的教案应该怎样设计呢?

      《春日》原文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景、万紫千红等相关。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3.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春光美,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

      重点:理解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

      难点:读出诗的节奏感,读出感情。

      学法指导: 以自学为主,通过注释、工具书理解词意,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所感所想。

      知识链接: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家、 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了,你有没有到郊外去踏春?春天风和日丽,让我们走进春天,去感受春日的美好,感受盎然的春意。(看课件上的也图片,感受春日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最有名的一首古诗——贺知章的《咏柳》

      二、出示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学会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景、万紫千红等相关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3.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春光美,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

      三、了解作者

      朱熹,字元晦,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四.初读,自主学*:

      1..学生展示搜集的与春天相关的古诗。

      2、谁知道 题目 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3.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4.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1、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 诗 人朱熹在春天里的心情吗?

      2、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中的词语(自学古诗)。

      3.、全班交流:(说出一处,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1)胜日—— (2)寻芳——

      (3)泗水滨—— (4)无边——

      (5)光景—— (6)一时新——

      (7)等闲识得—— (8)万紫千红——

      4.根据提示,理解古诗

      读古诗 思考问题

      1.作者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观赏风景?

      2.那里的风景如何?

      3.作者有什么感受?

      4.假如你是一个游客,在晴朗的日子里看到了美好的春景,你能想像当时的景致是怎样的吗?(重点理解“万紫千红”的意思)

      5、小组交流,说说古诗的意思

      6、背诵古诗。

      六、拓展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很多,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

      1. 读古诗《早春》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却无。

    [阅读全文]...

2021-12-22 16:12:04
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 - 句子
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 - 语录
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 - 说说
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 - 名言
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 - 诗词
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 - 祝福
小学故事古诗课文的设计意图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