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的古诗词

关于丞相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丞相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丞相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丞相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1) 说说(116) 名言(1) 诗词(8k+) 祝福(54) 心语(1)

  • 临洞庭上张丞相诗词赏析

  • 临洞庭上张丞相诗词赏析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临洞庭上张丞相诗词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体裁:五言律诗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涵虚:水汽浩茫。

      ②云梦泽:古大泽名。

      ③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④济:渡过。

      ⑤端居:闲居。

      ⑥坐:因为。

      ⑦徒:徒然。

      【译文】八月洞庭水满,河岸边几乎相*,湖水空明,与蓝天相接。云梦泽上蒸腾像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摇撼岳阳城。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圣明时代无事可做,感到羞愧。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赏析】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并赠给当时宰相张九龄一首诗。这是一首他在游历洞庭湖时写的。诗人借洞庭湖起兴,描写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色,进而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见的心情。这首诗写得得体,有分寸,同时也没有失了自己的身份,不着痕迹,流露心迹。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临洞庭上张丞相》这是一首干谒诗,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当时张九龄正居相位,诗人漫游洞庭,面对烟波浩渺的湖水,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年*半百,还没有进入仕途,于是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但是为了碍于面子,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如此委婉含蓄,极力掩饰那干谒的痕迹。

      诗的前四句着力描写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诗人以雄浑的笔势,夸张的手法,从正面写湖水的壮阔。开篇二句,“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点出时间,并着意描状八月中秋湖水的浩瀚(湖水*)和景象的雄浑(混太清)。它汪洋浩阔,水天相连,润泽着万树千花,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胸襟极为阔大。第二联独运妙笔,以精练警策的语言概括了洞庭湖的典型特色,以“气蒸云梦”“波撼岳阳”极形象地再现了八百里洞庭广阔雄伟的气势。前四句是在写景,但又并非纯然写景,否则下面的“端居耻圣明”就无落脚处了。同时,在景物描绘中也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和昂扬奋发的激情。

      后四句由前四句的写景转入自身,引发出不甘寂寞,积极盼世的思想。颈联五、六句,诗人以巧妙的比喻,自然地抒发感慨,用欲渡洞庭没有舟楫,含蓄有致地表明自己欲见用于世而不可得的处境,以闲居无为,愧于圣世,透露出对朝廷的忠心。这里,“圣明”二字可看作前四句写景的象征意义的注脚。这两句正是全诗的关键所在。结尾“坐观”“徒有”作比兴描写,点明诗题,照应全篇,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境界,以徒有羡鱼之情,反映了诗人不甘寂寞而又不得不寂寞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含蓄曲折地表明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他希求援引的心情虽不难体味,但并不太露痕迹。

      总之,全诗境界雄浑壮阔,情景交融,形象鲜明,可谓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抒不*之意尽在其中。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的博大、壮观,构成了一幅奇景;后四句是求仕,但写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作者急于求荐,但不是低三下四地乞求,而是借写景将这一意思蕴涵其中。而且,由于前四句写得绝好,更掩饰了后四句本来会很枯燥的陈述,又不卑不亢,婉转地道出了自己的用心,艺术上自有特色。有人评论这首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确实道出了此诗的妙处。

    [阅读全文]...

2022-04-06 19:37:21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诗】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的湖水与岸*,远望广阔的水天相交映。

      蒸气弥漫云梦泽,波涛撼动岳阳城。

      想渡洞庭却没船,惭愧在圣明之世闲居。

      眼看钓鱼者屡屡得手,窄有羡慕之情。

      【赏析】

      一、内容分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岳阳时写给张九龄的,希望他引荐而步入仕途。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雄浑而见潇洒。开头两句,写八月的洞庭湖湖*水满,和岸上几乎*接,涵容天宇,天水仿佛混而为一,极开朗也极雄浑,汪洋浩阔。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水汽蒸腾,笼罩着整个云梦大泽,足见湖的蓄积丰厚,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润,而显得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句写波涛澎湃,岳阳城受到强烈的震撼,见其活力之强。这两句与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咏洞庭湖名句。但三、四两句仍有区别,第三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第四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垠,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后四句抒情,恳切而又委婉。“欲济”句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荡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荐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句是说在这个“圣明”之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干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说明白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中向往的,只不过至今仍找不到路径罢了。

      七、八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此诗乃专指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在位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还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慕之情罢了。这几句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这一典故,另出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要求援引的心态。

      这首要求引荐诗,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写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全诗遣词造句恳切得体,颂称对方很有分寸,不失身份,而求仕措辞又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因此被称作是求职诗中的上乘之作,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二、中心

      希望通过张九龄能在官府中求得一官半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 ,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注释:

      张九龄:即张丞相,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十二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涵虚:包括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云梦:古代的两个大沼泽,在湖北*江南北两侧,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大部分变成陆地。合称“云梦泽”。今属江汉*原及周边一带。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端居:*常居处,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徒:白白的。

      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坐观:坐视、旁观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赏析: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阅读全文]...

2022-05-02 09:21:03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谁的诗)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选自《孟浩然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

    ②〔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

    ③〔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④〔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⑤〔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

    ⑥〔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盛世面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常家居。

    ⑦〔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赏析

    乍读此诗可能不解:“望洞庭湖”与“赠张丞相”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诗的前半写“望洞庭湖”,“*”“涵”“混”“蒸”“撼”等词,锤炼精妙,富有表现力,写出了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这首投赠诗,也因此成为*心中描摹山水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3-21 10:58:55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

  • 阅读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②,涵虚混太清③。

      气蒸④云梦泽⑤,波撼⑥岳阳⑦城。

      欲济⑧无舟楫⑨,端居⑩耻圣明(11)。

      坐观垂钓者(12),徒有羡鱼情(13)。

      【注释】

      ①张丞相:丞相张九龄。诗人写这首诗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②湖水*:湖水上了岸,与岸齐*。③涵:包含,包容。混:指水天相连,浑然一体。虚、太清:均指天空。④气蒸:水气弥漫。⑤云梦泽:泛指江汉*原及其周边的地区。⑥撼:摇动。⑦岳阳:今湖南省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⑧济:渡过。⑨无舟楫:暗喻想出任却无人引荐。⑩端居:*居,指闲居。(11)耻圣明:耻:感到不光彩或羞愧。圣明:这里指君王的智慧英明。这一句表面是称颂当朝君主的圣明,实则是想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并非本愿,向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12)垂钓者:暗喻当朝执政的人,即指张九龄。(13)羡鱼情:比喻从政的心愿。《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结网。”这里化用其意,说自己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言外之意是希望对方竭力引荐,免得使自己的愿望落空。

      【今译】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与四岸齐*,

      无涯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

      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渡水,却没有舟帆载乘,

      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

      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赏析1】

      本诗表面上像临兴观湖,描绘洞庭雄壮、开阔气象,实为托兴 观湖的干谒诗,表露了诗人希求名人引荐入仕而又难成的无可奈 何的心境。诗于张九龄任相期间(开元二十二年至开元二十四年) 所作。一说作于诗人入荆州府长史张九龄幕府充当短期幕僚期 间。唐代以词章取士,干谒诗应时而生。凡作干谒诗,本是俯身求 人,但第一等的却不会显出乞相,不见谄媚。本诗不但未露干谒痕 迹,而且托意于诗,寄情于景,气魄宏大,故与杜甫的《登岳阳楼》同 为传世高唱。

      诗前半写景,尽绘洞庭湖壮丽之色;后半笔锋一宕,借景道情, 透出作者愿意出仕急待对方举荐的心理;结尾二句更是曲折的点 睛之笔。诗先写洞庭湖浩淼的壮观景象。洞庭湖水暴满,与岸相 *。时值八月金秋,本应秋高气爽,而此时的洞庭湖却水天共色, 雾气笼罩,混沌难辨,似天、似水、似云、似气,展现在眼前的只有茫 茫无垠的宇宙。洞庭湖如此辽阔,洞庭水如此浩瀚,竟然与宇宙吻 合得天衣无缝。湖之大,水之淼,自有盖天动地之力。蒸气中的洞 庭湖犹如纱帐中酣睡的女神,令人在迷茫、陶醉中享受着朦胧美。 这是从静态写洞庭湖之静态美。接着又写它波涛汹涌、以致能振 撼岳阳楼的动态美,一静一动,相辅相成,活显了洞庭湖的`神彩与 伟力。难怪后人将这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佳句与杜甫 描写洞庭湖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一同 视为高唱,所以方回说“后人自不敢复题也”(《瀛奎律髓》)。这前 半写得好,自不待言,但不是诗人作诗的本意。在后半里,诗人寓 本意于眼前的壮景之中,使之巧妙地脱颖而出。欲引渡而“无舟 楫”,语属双关。诗人真的要渡湖吗?“端居耻圣明”一句道出了真 情。原来,诗人“欲济”者非水也,而是仕途。真正需要的不是“舟 楫”而是希望有知己者推举。生逢开元盛世,遇有贤君明主,憧憬 着入仕前景的诗人早有“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书怀贻京邑 故人》)之志,跃跃欲试之心,可惜已过不惑之年尚未如愿。此时诗 人多么希望伯乐再世,认下他这“千里马”啊! 这种按捺不住的心 情在结句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 巧妙地把《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句的古意引为己用。一 个“徒”字,把诗人心里的委屈、幽怨、愤懑,直至无可奈何的嗟叹, 渲染得淋漓尽致。到此,诗人作诗的的本意才见端倪。这本意,在 诗中说得那么委婉、含蓄,妙到由水及鱼,由鱼达情,泯灭了乞求的 寒酸相。闻一多说:“‘羡鱼’毕竟是人情所难免的,能始终仅仅‘临 渊羡鱼’,而并不“退而结网”,实在已经是难得的一贯了。”(《闻一 多全集》,第三卷34页)闻先生所说的正是孟浩然。孟氏有过“羡 鱼”之情,有时不能说不很强烈,但并未“退而结网”,却以布衣 而终。

      本诗具有“雄浑”之风,阳刚之美,是古人审美意识之一,“笼天 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就本篇而言,真不知 “胸中吞几多云梦也”(宋蔡修评杜诗“吴楚”二句语)。雄阔之景, 沉郁之情,求仕之忧,无奈之慨如此和谐地融合在这短短的四十个 字里。

      【赏析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曾被人誉为“有唐五律之冠” (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引 “无名氏”语)。诗题一作 《临洞庭湖》。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曾西游长安,在京城结识了张九龄,两人结为忘形交。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此诗即是张九龄为相期间孟浩然寄赠给他的一首干谒诗,表达了诗人自伤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援引而出仕从政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洞庭湖水面空阔,混茫无边。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境内,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仲秋八月,湖水暴涨,渺无涯际,与岸齐*;在阳光的返照下,天空如同涵容在湖水中,浩瀚无垠的湖水仿佛与天空混而为一,水天一色,极为壮观。“*”、“涵”、“混”三字用得极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水*湖,与天相接的景象。“虚”与“太清”,均指天空。

      颔联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气与波涛。湖面蒸腾的水气,如同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茫茫的云梦泽一带;湖水掀起的波涛,声如擂鼓,势若雷霆,汹涌澎湃,震天撼地,连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似乎也被波涛所摇动。云梦泽是古代巨泽,位于今湖北*江南北,原为二泽,江北称云,江南称梦,后大部淤成陆地,遂并称云梦泽。此处用 “云梦泽”指代湖北省东南部及湖南省北部的广大低洼地区。上句用一“蒸”字, 写出水气弥漫之广与积蓄之丰; 下句用一“撼”字, 写出波涛喧声之大与威势之强。这两句诗阔大雄浑,气象壮观, 是咏洞庭湖的名句,正如《西清诗话》所说:“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 一语气象。”后来杜甫亦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两句咏洞庭湖的名句,堪与孟诗媲美,同为千古绝唱, 致使方回叹道, 洞庭湖与岳阳楼之壮观, “孟杜二诗尽之矣”, “后人自不敢复题” ( 《瀛奎律髓》卷一)。在两句孟诗中, 尤以 “波撼岳阳城” 一句最为声势动人。宋人范志明 《岳阳风土记》 云: “孟浩然《洞庭湖》诗有 ‘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 昼夜不息。”孟诗此句,既有夸张,亦有写实, 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涛动人心魄的气势。

      前四句既描绘了湖庭湖气势雄伟、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用以象征太*富强、兴旺发达的开元盛世。

      颈联两句表达诗人出仕无门、不甘隐居的心情。上句说自己想渡过波涛汹涌的洞庭湖, 但苦于没有船和桨, 实际暗喻着诗人想从政做官, 但可惜无人引荐的慨叹。张衡《应闲》云: “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此为 “欲济无舟楫”所本。诗中之 “济”字, 语意双关,兼含 “济水”与 “济世”之意。“舟楫”既指渡水器具, 亦指引荐之人。下句说自己虽然身处明君治下的盛明之世, 但却*居闲处, 无所事事, 实在感到惭愧, 有负 “圣明”之世, 从而表达了诗人不甘长期隐居, 而欲出仕求官, 做一番事业的愿望。“端居” 即*居、闲居, 此处指隐居。

      尾联两句请求张九龄予以推荐援引。诗人说他坐在湖边看着垂钓之人,只能徒然羡慕别人钓到的大鱼罢了。“垂钓者”既实指洞庭湖边的钓鱼人, 亦喻指执掌朝政的丞相张九龄。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说: 张丞相主持政事,诗人是很钦佩羡慕的,很愿追随在丞相左右,为朝庭做些事情;但自己现在仍是在野之身, 尚无一官半职, 虽然空有出仕从政的愿望, 但却无法实现, 因而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推荐援引。《淮南子·说林训》 云:“临河而羡鱼, 不如归家织网。”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借用了这一古语, 既与有关洞庭湖的描写相贴合,但又翻出干谒求荐的新意:“唐人上达官诗文多干乞之意, 此诗收句亦然, 而词意则超绝矣。” (高步瀛 《唐宋诗举要》卷四)。

      这首诗的构思非常巧妙新颖。前四句虽系写景, 但景中含情,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的描绘,巧妙地歌颂了开元盛世。后四句虽系抒情,但婉而不露, 写得萦纤曲折, 含蓄蕴藉。诗人虽然希望张九龄引荐, 但又不失身份,写得词语得体,不卑不亢,毫无寒乞相。纪昀评此诗曰: “此襄阳求荐之作……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 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据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引) 纪氏此评, 可谓一语破的。

      孟浩然之诗, 总体上虽以孤寂悠闲、冲淡清远著称,但有些诗却 “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 《唐音癸》卷五引 《吟谱》语)。这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是雄浑壮逸风格的代表作。清人潘德舆说,孟浩然有些诗 “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养一斋诗话》),壮逸浑健之诗在孟集中虽然不多,并不代表孟诗的主要风格,但它毕竟是孟诗的一个重要方面。

      【赏析3】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阅读全文]...

2022-05-26 00:54:18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

  • 阅读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即张九龄。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次年迁中书令。孟浩然游京师,以此诗“干谒”张,冀其援引。其诗委婉含蓄,无“干谒”之痕迹,尤妙。望,一作“临”。

    ②涵虚:包容广阔的空间。太清:天空。古人以为天是清而轻的气构成,故称太清。汉刘向《久叹·远游》:“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③云梦:泽名,其说法不一。一说本二泽,云在江北,梦在江南;一说云梦实为一泽,可单言云或梦。大致在今湖北江陵、安陆以南,湖南岳阳、华容以北之广大地区,后淤积为陆地。

    ④端居:*居、闲居。《梁书·傅昭传》:“终日端居,以*为乐,虽老不衰,博极古今。”圣明:指帝王英明,这里指太*盛世。

    ⑤羡鱼:《汉书·董仲舒列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又《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翻译

      八月洞庭的湖水暴涨似与岸*,

      浩渺的湖水连天似涵浑的太清。

      大地苍茫雾气蒸腾是云梦大泽,

      洞庭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古城。

      我想要渡过湖水碧波没有舟楫,

      闲居在家园又心忧虑愧对圣明。

      我观看在这湖之畔垂钓的渔翁,

      白白怀有羡慕鱼儿上钩的心情。

      赏析

      诗的首四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方回《瀛奎律髓》记:“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毯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不敢复题也。刘长卿有句云‘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世不甚传,他可知也。”可见其影响之大。不过对于全篇,诗家却不无批评,如清人查慎行云:“后半首全无魄力,第六句尤不切题。”其实要真正体会前四句的意象,还当从熟玩后四句着手。因为这并非一首单纯的山水之作,而是一首干谒诗,是开元二十一年(733)浩然向时相张九龄请求援荐所作。浩然并非一味淡泊,而是多有感情,此诗尤甚。

      诗的五六句用《论语·泰伯》典:“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端居耻圣明”,看来是说,身处明时而端居无事,是可羞愧;然而所以无事,责非在己,而是“欲济无舟楫”,浩然自视极高,言外之意颇有时不我用,其圣明与否,颇可致疑之慨。七、八句注家均引《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然而诗意为何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淮南》此喻下文更云:“是而行之,故谓之断(治);非而行之,必谓之乱”,意谓治乱之关键,在于行为合宜与否。浩然用上句,而隐含下句之意,湖边垂钓者,当然有工具可凭借,而己身只空有羡鱼之情,是无可依凭,无依凭而欲求进,在今世可谓非而行之,然而反过来看,握政柄,致太*的张丞相,如不我援,使孤寒之士,只有“归家”一途,其合宜与否,岂不当慎思而审行之?可见此诗后四句虽似自愧自嗟,其实愤激之甚,只是因献诗求荐,而内敛不露,这种敛抑而激切的感情,使诗人眼中的洞庭湖另有一番景象。

      不妨仍以杜诗对比。老病孤舟,心忧国蹙的杜甫,其望中的洞庭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宏大的景象中,带有苍黯的色调,动荡的预感。孟诗亦宏大,却给人以浩荡激越的印象。仲秋八月,湖水*澄,然而这“*”中却涵蕴着宇宙的元气而直与太清——天空相混一,于是湖水虽*,而远远望去水云之气磅礴蒸腾。湖边的岳阳城,也似乎被水势所撼动。首四句在由远而*,由总揽到收束的描写中,一步步展现出*湖之深蕴的内力,涵盖天地的气势。笔者无意将湖水视为浩然自比,但是其望中湖景的个性化形象,却确实是与浩然内敛的不*之气相关。洞庭水势之浩渺,见于地志笔记甚多,如《岳阳风土记》:“盖岳阳居湖东北,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啮城岸,岸常倾颓。”诗人状物,固不能离开客观的物象,所以孟、杜笔下的洞庭都以宏大为主,但是从两篇名作宏大湖景的色调不同中,我们又一次能体会到山水描写与诗人心态的关系。

    [阅读全文]...

2022-03-02 02:59:10
  •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古诗词

  •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古诗词

      古诗原文

      廓落青云心,结交黄金尽。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晒。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继赵*原,偏承明主恩。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译文翻译

      空有青云直上的心愿,干谒交结百两黄金散尽。

      有的人富贵的时候早把贫贱朋友忘却,真令人独自哂笑不已。

      我如今蹭蹬不进,鬓毛斑白,年青强盛的时光难以回还。

      山涛曾经对石鉴大叫:知道司马懿称病不朝的意思吗?我们为何还留恋官职不回家呢?

      东山的'绿萝青翠得让人喜欢,我现在正想回归东山。

      你有曾子的风尚,对父母非常孝敬。

      你的叔叔赵中丞有赵*原的风范,得到皇上的喜爱。

      独坐朝堂而风霜骤起,旌节飘扬,雄镇边藩。

      朝堂上虎士手执金钺,内室中蛾眉靓装美女频开玉樽劝酒。

      你才高学识渊深.现在去你叔叔府幕里效力,就象阮籍与阮咸叔侄一样,义气为重。

      你此行要在五溪水宿,随便玩赏玩赏水月,秋天里三峡的猿啼如秋霜一样清冷。

      等到明年东风将春草染绿的时候,我会在江上等候你的船儿归来。

      注释解释

      巨源: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耶?”投传而去。未二年,果有曹爽之事。

      曾子:曾参,南武城人,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原:*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至者数千人。

      虎士:有力之士,详见八卷注。《诗·商颂》:“有虔秉钺。”秉,执也。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金钺镜日,云旗绛天。”

    [阅读全文]...

2022-03-27 22:02:09
  • 春天相思的古诗词

  • 相思,春天,古诗文
  • 春天相思的古诗词

      导语:春天,是爱情开花的季节,是浪漫的季节,也是多愁善感的季节。一抬头,就是鲜花美景,就要吟诗;一转身,就是绵雨愁绪,就要相思。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春天相思的古诗词,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杜牧

      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

      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兽垆凝冷焰,罗幕蔽晴烟。

      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殊不知,我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唐】罗隐

      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唐】韦应物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回忆光景年华,只剩下独影流连。

      《春思二首》

      【唐】陆龟蒙

      竹外麦烟愁漠漠,短翅啼禽飞魄魄。

      此时忆著千里人,独坐支颐看花落。

      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旆当风悬。

      谁家无事少年子,满面落花犹醉眠。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酬杜麟台春思》

      【唐】崔湜

      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

      鸳衾夜凝思,龙镜晓含情。

      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

      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

      《春闺思》

      【唐】王涯

      愁见游空百尺丝,春风挽断更伤离。

      闲花落尽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

      花满一城,本应是满心欢喜;

      可梦里凋零,惊醒一屋的惆怅。

      《春思赠人》

      【唐】柳中庸

      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

      绮罗回锦陌,弦管入花江。

      落雁惊金弹,抛杯泻玉缸。

    [阅读全文]...

2022-03-12 07:17:36
  • 与食物相关的古诗词

  • 食物,名人,语录
  •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古人喝酒,往往能赋予诗篇佳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食物的古诗词。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____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3、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____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6、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9、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__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1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2、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1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16、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____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8、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9、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____黄庭坚《登快阁》

      20、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____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1、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____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2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____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25、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____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2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____杜甫《曲江二首》

      27、笑尽一杯酒,*都市中。____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28、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____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29、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30、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阅读全文]...

2021-12-11 14:46:37
  • 春天相思的古诗词

  • 春天,相思
  • 春天相思的古诗词

      导语:春天,是爱情开花的季节,是浪漫的季节,也是多愁善感的季节。一抬头,就是鲜花美景,就要吟诗;一转身,就是绵雨愁绪,就要相思。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春天相思的古诗词,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杜牧

      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

      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兽垆凝冷焰,罗幕蔽晴烟。

      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殊不知,我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唐】罗隐

      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唐】韦应物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回忆光景年华,只剩下独影流连。

      《春思二首》

      【唐】陆龟蒙

      竹外麦烟愁漠漠,短翅啼禽飞魄魄。

      此时忆著千里人,独坐支颐看花落。

      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旆当风悬。

      谁家无事少年子,满面落花犹醉眠。

      【唐】贾至

      草*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酬杜麟台春思》

      【唐】崔湜

      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

      鸳衾夜凝思,龙镜晓含情。

      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

      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

      《春闺思》

      【唐】王涯

      愁见游空百尺丝,春风挽断更伤离。

      闲花落尽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

      花满一城,本应是满心欢喜;

      可梦里凋零,惊醒一屋的惆怅。

      《春思赠人》

      【唐】柳中庸

      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

      绮罗回锦陌,弦管入花江。

      落雁惊金弹,抛杯泻玉缸。

    [阅读全文]...

2022-03-13 06:44:14
  • 关于马的古诗词有哪些 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 1.《马诗》唐朝

    李贺

    马诗(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马诗(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马诗(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

    2.《马说》唐朝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

    3.《白马篇》三国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

    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朝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

    5.《马》唐朝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白马篇》唐朝

    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

    7.《幽州胡马客歌》唐朝

    李白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

    8.《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唐朝

    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9.《洗兵马》唐朝

    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10.《房兵曹胡马诗》唐朝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1.《古风其六·代马不思越》唐朝

    李白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

    12.《高都护骢马行》唐朝

    杜甫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13.《书韩干牧马图》宋朝

    苏轼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皇aa9。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德隐驽顽。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剪刷…

    14.《韩干马十四匹》宋朝

    苏轼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尾齐。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15.《卫节度赤骠马歌》唐朝

    岑参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请君鞁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自矜诸马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香街紫陌凤城内,满城见者谁不爱。…

    16.《紫骝马》唐朝

    卢照邻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17.《君马黄》唐朝

    李白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阅读全文]...

2021-12-31 07:20:30
丞相的古诗词 - 句子
丞相的古诗词 - 语录
丞相的古诗词 - 说说
丞相的古诗词 - 名言
丞相的古诗词 - 诗词
丞相的古诗词 - 祝福
丞相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