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关于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k+) 语录(272) 说说(381) 名言(75) 诗词(9k+) 祝福(105) 心语(2)

  •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

  • 文化
  •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唐词人李煜和南宋诗人陆游在各自的作品《虞美人》和《临安春雨初霁》(同时入选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中,都提到“小楼”一词,同为“小楼”,却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思念之楼

      由南唐的末代皇帝,变为北宋王朝的阶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怎能不让词人伤感、惆怅,怎能不让词人思念过去的幸福时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时的小楼只能勾起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孤寂、凄凉、愁苦之情。又如李煜的另一词作《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词中“小楼”与“月亮”、“子规”三者共同构成一幅凄美之景,“小楼”本身也着上了悲情色彩,同“子规”一样抽象为悲情的象征之物,而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物。李煜在《相见欢》中还曾写道:“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同样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宋代词人秦观也曾凭借“小楼”这一意象,在其词作《浣溪沙》中把一个女子的春愁刻画得惟妙惟肖: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正是因为有了“轻寒的小楼”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台,才有了“晨起如秋”的烦躁,才有了“梦似飞花”的飘零,才有了“愁如丝雨”的感伤,才有了“闲挂银钩”的无聊。

      当然,在众多的宋词中,“小楼”这一意象已不再局限于“小”字,出现了朱楼、红楼、高楼、危楼、画楼、青楼(古指富贵人家的住处。)、歌楼、楼台等词语,但其所蕴涵的思念、别离、愁苦、感伤之情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晏殊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范仲淹认为“明月楼高休独倚”,否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李清照为了等待夫君的归来,一直等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就连“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也“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看来,一旦遇见了“楼”字,定会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闲适之楼

      “小楼”除了用于表达悲情之外,还可以用来表达闲适之情。如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可以想像:绵绵的春雨带着春的问候,和着柔柔的夜风款款而来,此夜小楼不眠,诗人无眠。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烦恼、利禄、功名,细细谛听春雨的呢喃,小楼的私语。

      这是一个诗意的夜晚:诗意的小楼、诗意的春雨。没有诗人的闲情逸致,没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哪会有诗意的想像和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一夜的春雨让诗人获得了暂时的精神解脱,可以说,诗人在这一夜的春雨和特定的小楼中所流露的.情感是真实的、浪漫的、愉悦的、闲适的,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怎能不心驰神往?而“小楼听雨”便是这一闲适心境的代名词。就像文人们相聚饮酒、吟诗作画一样,它已成为古人闲适生活方式的一种。

      辛弃疾在一首名为《临江仙》的词作中对这种闲适之境也有所表露,其中一句写道:“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梦醒后是否惆怅,其春雨幽梦应该说是甜蜜的、温馨的。

      在古代诗词的乐章中,“小楼”有时是一首凄婉的歌,让人悲悯、怅惘,有时是一支清新的曲,让人欣喜、神往。不同的小楼承载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小楼蕴涵着不同的情怀。借着古代诗词从小楼之窗投射出的光亮,我们似乎能瞥见小楼之中文学大师们或喜或悲的情感身影,想要与古人们对话,那就踏上小楼吧。

      拓展阅读:带有小楼的古诗词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3.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4.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9.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10.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7.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8.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9.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20.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2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阅读全文]...

2022-04-26 19:47:29
  • 关于家庭的诗句有哪些(赞美温馨家庭古诗词)

  • 家庭,赞美,温馨
  • 家的味道是什么?

    是清晨厨房的热粥的喷香

    是欢聚时爱喝的小烧

    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出的毛衣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

    家的味道就是:

    有老有小,有说有笑

    柴米油盐,有锅有灶

    团圆无恙,幸福相伴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满庭芳·渔

    元·赵显宏

    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小雅·常棣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南池

    唐·李郢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䍠。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归家

    元·王冕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阅读全文]...

2021-12-23 12:31:04
  •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赏析)

  • 传统节日
  •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勤劳勇敢、祀祖敬长、和睦邻里、热爱生活……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到生活中,直到今天,这些节日文化依然在沿续。

    正月初一,就是元日。元日,还有元旦、岁日、岁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种称呼。

    元日不仅是新年的第一天,还是新月的第一天,还是新日的第一天,此称为“三元之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读到这句,总能感受到蕴藏在诗句背后的那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只有卸下昨日的包袱,才能挺直脊梁面对新的朝阳。

    《元日》

    南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春雨过后,花儿半开。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民间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其淡泊名利、宁死不屈、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受到推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阅读全文]...

2021-12-14 11:03:09
  • 关于家温馨的诗句(赞美温馨家庭古诗词)

  • 温馨,赞美,家庭
  • 家的味道是什么?

    是清晨厨房的热粥的喷香

    是欢聚时爱喝的小烧

    是母亲一针一线织出的毛衣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

    家的味道就是:

    有老有小,有说有笑

    柴米油盐,有锅有灶

    团圆无恙,幸福相伴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满庭芳·渔

    元·赵显宏

    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小雅·常棣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南池

    唐·李郢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䍠。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归家

    元·王冕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阅读全文]...

2021-11-23 22:55:01
  • 诵读古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 经典,传承
  • 诵读古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诵读古诗词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吟诵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

      女:跟随诗人去欣赏四季风景美丽的轮回。请欣赏三(8)班诗朗诵的四季诗。

      男:春,多么迷人的字眼,早春的柳芽初吐,桃花绽放

      女:满天飞舞的风筝,无不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领)《村居》清 高鼎

      (合)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男:夏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女:夏天是那牛背上牧童的歌声,是那声声叫着夏天的鸣蝉。

      (领)《所见》清 袁枚

      (合)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男:秋天是登高远望的季节,天高云淡。

      女:满山红叶,那满山的枫叶比春天的花海更加迷人。

      (领)《山行》唐 杜牧

      (合)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男:冬天来了,带来了皑皑白雪的圣洁,带来了声声爆竹的喜悦。

      女:在无比的严寒中,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在期待:

      合: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领)《江雪》唐 柳宗元

      (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男:吟诵着动人的诗篇,陶醉在四季动人的风景。

      女:让千古名句陪伴着我们美好的童年让!

      (合)让幽幽书香浸润我们蓬勃向上的心灵!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你是文字绽放的永恒载体

      你记录着人类璀璨的历史

      甲骨文印证了你最早的身躯

      竹简的演变成为今天的书籍

      生命的诞生,你成为语言的唯美标记

      社会的进步,你刻下人类辉煌的足迹

      纸张的诞生,你真正扬起惊世的传奇

      活字的印刷,你进入划时代的新天地

      你传承着中国灿烂文化的唐诗宋词

      你闪烁着世界人文历史的辉煌业绩

    [阅读全文]...

2022-03-12 00:52:29
  • 初中语文古诗词

  •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兰诗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阅读全文]...

2022-01-06 09:49:59
  • 《清*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 诗人
  • 《清*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我找不到它的脚印,四面一片沉寂。

      [出典]北宋黄庭坚《清*乐》

      注:

      1、《清*乐》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注释

      (1)行路:指春天的行踪。

      (2)因风:顺着风势。

      (3)唤取:唤来。取,语助辞。

      3、翻译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春归何处?

      4、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佑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着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绍圣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1102),内迁知太*州(今安徽当涂),到任九天,即被罢免,主管洪州玉隆观。次年复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私谥文节先生。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称为“苏门四学士”.在苏门学士当中,秦观和黄庭坚两个人的成就最高,秦观是词苑圣手,黄庭坚是诗坛宗匠。黄庭坚不仅与苏轼并称“苏黄”,而且他还是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三宗”之首。他书法精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着有《山谷内集》30卷、《外集》14卷、《别集》20卷等。

      这首词写惜春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珍爱,留恋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精神。全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及多屋转折,将恋春之情表现和新颖而清婉,曲折而微妙,读来饶有情味。

      黄庭坚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奉守儒术,融通释(佛家)、老(道家),多才多艺,文学艺术的修养很高,造诣很深,23岁进士及第,也曾经春风得意。但是他一生命运多舛,风雨飘摇,直到抱恨而终。他两次丧偶,遭遇婚姻不幸;自从步入仕途以后,又经历了一番番政治风雨的无情摧残。

      也许这首《清*乐》中飘逝难寻的春天就是作者毕生追寻的理想。他惜春、恋春、寻春、留春、伤春,虽则自伤,但别有一番情致,其词语、情趣均不落俗套,显现出一种崛强狷介的风姿。读其词,其人、其情跃然纸上。

      5、这是一首构思新颖、格调清奇的春之短歌。

      上片以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怀,只由问春而至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

      下片以反诘句承接,将上征下痴语奇想轻轻宕开,而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奇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春天的踪迹。何不住问之?但人情鸟语难通,寻春愿望终成泡影。不仅春之芳踪仍无处寻觅,且词人心头的忧伤之情愈发加重了。当看到黄鹂趁着风势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时,词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去夏来的现实。词中蕴含着一层深似一层的感情,把作者惜春的心态写得活灵活现了。

      6、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7、这首词写的是惜春之情。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全词俏丽、新警、宛转、含蓄。

      薛砺若《宋词通论》:山谷词尤以《清*乐》为最新,通体无一句不俏丽,而结句“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不独妙语如环,而意境尤觉清逸,不着色相。为山谷词中最上上之作,即在两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着此等隽美的作品。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是首惜春词。耳目所触,莫非初夏景物,而春实已去。飘然一结,淡雅饶味。通首思路回环,笔情跳脱,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转之妙。

      8、春天去了哪里呢?寂寞空荡,何处是它归去的路径?如果有谁知道春天去了哪里,麻烦把它叫回来与我们相依相伴。

      “黄鹂”,鸟名,又名黄莺、黄鸟,鸣于春夏之间。“因风”,随风,顺风。“飞”,《汲古阁本》作“吹”.“蔷薇”,花名,开于夏初。

      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谁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除非去问问那在春夏之间鸣叫的黄鹂,也许它能够知道春的去处吧。可是这黄鹂鸣声婉转,没有人能够听得懂它在说些什么。无可奈何之中,那黄鹂鸟已经随着吹动的清风从蔷薇花丛上飞过去了。

      这首词表达了惜春的深情以及寻春而不得的惆怅。春天在作者的笔下被拟人化,它的离去就好似钟情的知己、爱恋的情人转瞬之间的离去。离去了,无法追回,便想到去跟黄鹂打听,偏偏又听不懂黄鹂的言语,百转千回,终归无助。词意虽然表达的是怅惘无奈的情调,但是语句明快流畅,韵味盎然,有婉曲之妙,无消沉之感。

      这首小词仅仅46个字,不堆用典故,也不发表议论,既无生僻字,也没有采用诗歌的句法,构思新颖,寓情于景,引人渐入幻境,堪称绝妙好词。无处可归的是春天,是情人,也是作者自己;寂寞绝尘的是春天,更是多情的词客。王观的《卜算子》词有“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也是明白如话,也是一般痴情,王词表达的是温馨的叮咛,黄词透露出一种渴望春光常驻的期盼与执着。黄鹂鸣啭,倏然飞去,蔷薇的花影已经呈现出夏日的风姿,那属于天下有情人的春天确乎是一去不返了!

      欧阳修的《蝶恋花》词末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屈原的《离骚》中有句“哀众芳之芜秽兮,恐 美人之迟暮”.美好的词句诗句所传达的都是佳人空谷、自怜幽独的人生悲慨。或许这也正是黄庭坚对十年贬谪生活的感喟,也或许是他超轶绝尘的精神风貌的写照。

      9、婉约词的一特点是“以美取胜”.它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展现自然美与生活美,歌颂人物的心灵美。作家们把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创作出大量具有诗情画意的绝妙好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凡此,皆美妙动人,绚丽多彩。往往片时佳景,一语留住;万端情绪,一语吐出。一首词,可因一妙句而千古流芳。“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作者宋祁因而得到“红杏尚书”的美誉;“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作者张先遂有“张三影”之称;“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贺铸因而被称为“贺梅子”.还有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等等。

      爱美是人之天性。美的艺术形式,是沟通人类感情的桥梁。创造美的意境,是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把读者带入美的意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创造了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乐》),作者通过奇妙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春之意,熔铸在一起,意境极美。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全词绘出暮春景色,在美的意境中,蕴含着伤春情绪。王渔洋在《花草蒙拾》中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苏轼《江城子》“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物的形象美和生活美,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出来,鲜明、真切,如在眼前。“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凄凉意境,令人销魂、断肠。作者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以造成意境美,使读者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纳兰性德怀念亲人、歌咏自然的小令,清新婉丽,格高韵远,极富情味与美感。他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在塞外风光的描绘中,透露出离愁别恨,一片乡思,于情景交融之中,展现出美的意境。

      婉约词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反映生活的。作家们用精练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反映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华彩纷呈,百卉竞妍,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世代传诵,历久不衰。

    [阅读全文]...

2022-03-16 03:23:35
  • 中秋古诗词

  • 中秋,文学
  • 中秋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阅读全文]...

2022-07-26 07:29:41
  • 描写家庭幸福的古诗

  • 家庭幸福
  • 描写家庭幸福的古诗

      家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快乐的家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家庭幸福的古诗,欢迎阅读!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满庭芳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金锁,管是客来〔口沙〕。

      寂寞尊前*上,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

      酴〔酉縻〕落尽,犹赖有□□。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龙娇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李商隐——《无题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3-22 09:53:52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 句子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 语录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 说说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 名言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 诗词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 祝福
古诗词中的家庭文化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