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陆羽的古诗

关于描写陆羽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陆羽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陆羽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陆羽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92) 诗词(54) 祝福(1k+) 心语(52)

  • 关于陆羽的诗句

  • 吴松四桥思陆羽,白帝城西歌子美。——楼钥《旱久无水王伯容分惠桃源大谿泉将以长篇水至》

    陆羽或可招,裹茶试清味。——古春兰公《靖安八咏》

    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梅尧臣《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

    床头月俸无一钱,手续陆羽经二篇。——方逢振《茶具一贽鲜于伯机》

    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

    陆羽欢宴处,江湖间。——颜真卿《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见过南楼玩月》

    颇思同陆羽,全觉似虑仝。——释文珦《焙茶》

    门掩王猷宅,泉甘陆羽家。——刘克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午杵谁敲臼》

    扬雄阁下诸生送,陆羽门前百吏迎。——徐铉《送秘阁朱员外知复州》

    陆羽当年亦奇士,骊龙蛰处识名泉。——林景熙《中泉旧在扬子江心今题金山寺井曰》

    荒祠怀陆羽,一掬酹空坛。——林景熙《惠山泉》

    试披陆羽图经看,洗鼎煎茶更少留。——汪元量《扬子江》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陆羽烹茶处,为堂备宴娱。——梅尧臣《大明寺*山堂》

    陆羽井苔黏瓦缸,煎铛泻鼎声淙淙。——梅尧臣《*山堂留题》

    此泉地何偏,陆羽曾未阅。——王安石《试茗泉》

    长房仙去几何日,陆羽泉边多少云。——方岳《次韵费司法·空谷跫然余故人》

    来款生公室,因寻陆羽泉。——徐贲《赋得石井赠虎丘蟾*》

    羊羹鼋炙岂不美,陆羽独好山中茶。——顾清《陪定庵过北野再用前韵》

    陆羽作茶经,曹晖作茶铭。——白玉蟾《茶歌》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欧阳修《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洗涤卢仝椀,提携陆羽泉。——曾几《造侄寄建茶》

    陆羽简介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 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世上存留的并不多。《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诗》存诗二首。(概述图参考资料 )

    [阅读全文]...

2022-06-02 14:31:44
  • 陆羽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啜苦咽甘,茶也。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凉炎不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茶为累也,亦犹人参。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重。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

    荡昏寐,饮之以茶。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阅读全文]...

2021-12-24 18:08:35
  • 茶圣陆羽的诗有哪些

  • 陆羽的诗
    一、啜苦咽甘,茶也。

    二、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四、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五、《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六、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七、茶者,南方之嘉禾也。

    八、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九、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十、要解口渴,就喝汤水;要排忧解闷,就喝酒;要清醒头脑,就喝茶。

    十一、茶者。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十二、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

    十三、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简介】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阅读全文]...

2021-12-06 02:58:40
  • 陆游的爱国的古诗

  • 陆游,爱国
  • 陆游的爱国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游的爱国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

      《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

      *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阅读全文]...

2022-02-27 21:04:34
  • 陆游的古诗

  • 陆游
  •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3、《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5、《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9、《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忧国孤臣泪,*胡壮士心。

      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10、《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午饭》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

      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12、《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13、《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14、《沈园(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阅读全文]...

2022-03-21 19:20:18
  • 陆浑山庄古诗

  • 陆浑山庄古诗

      古诗原文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诗文赏析

      宋之问这首《陆浑山庄》诗,是他前期的作品。

      他在《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写道:“揆己道德余,幼闻虚白旨。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虽然他一生混迹于官场,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都没有痛下决心,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是真挚的。他在长安附*有蓝田辋川别业(后为王维所居),在东都洛阳附*有陆浑山庄。他在《蓝田山庄》诗中自白说:“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有时这别业、山庄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风港。或许正因为他饱经仕途沧桑,饱尝世事无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这些地方短暂的“隐逸”生活期间,写下了一些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陆浑山庄》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联叙事抒情,“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颔联主要描写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上句是说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下句是说采摘药草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这两句诗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颈联主要是表现山林的人物风情,“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上句写农夫对来客热情招呼,询问姓名。下句与上是工对,化用。苏东坡《海外》诗:“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据《古今注》的解释:“南方有鸟名鹧鸪,其名自呼,向日而飞。”鹧鸪鸟也咕咕咕咕地向来客自我介绍名字。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烂漫山花,奇草珍药,友好的农人,好客的山鸟,清幽美好的山景,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尾联起句“去去”叠用,表现出急迫的情绪,去求寻独善吾身的快乐。结句没有正面写宦海风波之苦,而只是说自己无才德,愧对明时。实际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隐退山林之意。《载洒园诗话》评这联诗说:“虽违心之言,却辞理兼至。”

      这首《陆浑山庄》诗,历代诗评家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自然、高古,可与一些大家的名篇相提并论。如《葚原诗话》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孟浩然《过故人居》,王维《终南别业》,又《喜祖三至留宿》,李白《送友人》,又《牛渚怀古》,常建《题破山寺禅院》,宋之问《陆浑山庄》,此皆不事工巧极自然者也。”《小清华园诗谈》举例谈“何为高?曰《古诗十九首》尚矣,其次则陈思之《白马》七篇,彭泽之《饮酒》六首,左太冲之《咏史》,颜延年之《王君》,亦皆邈不可追者。*体则宋员外之‘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王右丞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是也。”以上所说的“自然”,包括自然朴实的.语言、*易晓畅的表现形式所创造出的自然空灵的意境。“高”,指的是隐逸的思想情调。他取材、用词、造句、造境,都有独到之处,所取事物有典型性,所用词语富于表现力,既能融情与景,又能景中寓情。景与情会,杜甫曾借用过这首诗的第三联。“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的意境自然优美,极尽山色景物风情之妙趣,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阅读全文]...

2022-04-10 16:24:24
  • 陆九渊的读书古诗

  • 读书
  • 陆九渊的读书古诗

      陆九渊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陆九渊的读书古诗,一起来看一下吧。

      【注释】

      (1)慌忙:匆匆忙忙,急于求成。

      (2)涵泳:边吟诵边思考,慢慢琢磨消化。

      (3)权:暂且。

      (4)切身:对己有关系之处。

      【译文】

      读书最忌讳的是急于求成,若能细细加以琢磨,必有无穷的兴味。不能理解的地方不妨暂且放在一边,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却要抓紧思考。

      【赏析】

      陆九渊这位“心学”的创始人,这位开宗立派的哲学大师,不必说是一位读书的绝顶高手吧;对读书的认识肯定是非常深刻的。

      他是怎样看待读书的?这首题为《读书》的绝句,应该表现了他对读书的最基本的看法。的确,我觉得他道出了读书方法的奥妙之处。

      他首先说,读书的最大的忌讳(切戒)是慌忙。读书最怕的不是读书多少,懂不懂,深不深,勤不勤,而是说不能慌忙,他这句话就不是从结果上(多少、懂、深度)说的,也不是从意志上(勤奋)说的,而是从方法和*惯上说的。我猜想陆九渊这位“象山书院”的老师,对他的学生一定多方启发,来提高读书效果——如多读,苦读,深思等等——但最后,他发现,他的学生的学*障碍首先是一种*惯,是一种心理状态——慌忙。

      慌忙是一种心理忙乱无序的状态,是心灵不能把握自己心智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杂念,就像镜子上的污点。镜子有污点不能准确地映照事物,心灵的镜子上有杂念的污点也是不能领略书中意味的。我猜想,他一定发现自己的学生中不少人正在“慌忙”地读书:他们也许因功名而慌忙,也许因懒惰或者懒散需要应付而慌忙,也许因急于读懂书的意思而慌忙……不管是那种原因,这种慌忙都是读书的大障碍。就像镜子上的污点不管是黑色、红色、白色,也不管是泥水、墨水、油漆,只要有,就难以照清本像一样;不管是什么慌忙,只要有,就难以准确的读懂读透文章。

      戒掉慌忙得到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心静、从容吧。这里,陆夫子是在告诫学子要心静地读书,从容地读书吧。镜子擦干净了才能照面容,心灵*静了才能读书,这大概是老夫子教给学子们最基本、最重要的准备功夫吧。

      如果说心静和从容是读书的第一步,那么,涵泳的功夫就是第二步。读书最关键的是深入领会。深入领会读书才可能有趣味(兴味)。好书,好文章的'意味都是深远的,但必须要用心领会才能懂得和欣赏的。文章中的画面,能够历历在目吗?文章中的情感,能够感同身受吗?文章的意趣,能够洞若观火吗?还有结构的呼应识别,内容的铺垫映衬理解,语音的节奏吟味,这些,都需要反复领会才能得到的。

      我猜想,老夫子深刻的认识到,读书决不仅是识字过程,也决不仅是了解情节过程,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和作者的沟通,需要对意旨的理解,需要对美感的玩味……他肯定也体察到,一个好的读者也是不容易的,他几乎就是画家、演员和作曲家的综合——要像画家一样清晰地勾勒语言画面,要像演员一样细腻体会语言情感,要像作者本人一样了解文章的语言信道,来龙去脉,像作曲家一样,把语言的快慢轻重感动分辨出来。当读者把这些复杂的内容通过简单的方法“读”来完成,“读”就不简单了。“读”就要“涵泳”了。

      “涵泳”地读书,老夫子并不认为是苦差事,而应该是美差呀!这样地读书趣味也是多多的呀!因为,这样读书,书就不是简单的文字了,就有了生命,有了情趣,有了美。且不说其它,仅从“美”上说:有情节美,画面美,情感美,人格美,节奏美,还有各种语言美感趣味,如清新,慷慨,悲壮,雄辉,朴实,冷峭……人们说,一芥一世界,一篇好文章应该常常就是一个优美的复杂的世界,可以百看不厌,常读常新。我猜想,老夫子一定深深地体会到,书中有数不清的层面,有数不清的内涵。当读书的人把这些滋味体会出来,怎幺会不觉得新奇,怎幺会不觉得趣味悠长呢!

      老夫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又被人们忽略的读书方法,用心涵泳!读书其实是一个多面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但人们往往把它化为了简单劳动。读书本来是畅游浩瀚深邃的海洋,而人们往往只是在海滩边洗澡。所以老夫子告诫他的学生,“涵泳工夫兴味长”啊。

      前两句说出了读书的心理前提和读书的最基本方法,后面两句,老夫子谈的是读书的策略。读书要循序渐进;但所读的书不一定就符合你个人的“序”,可能有的书,或者书中的某些地方,一时半刻难以理解,甚至无法理解;老夫子认为,这时,不妨暂时放下,以后功夫到了自然会豁然开朗。但读书是不是只拣能够读懂的读呢?老夫子也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和自己联系紧密的,现在常常用到的还是要弄懂,对这些眼前该要懂的问题是决不能轻易放过的,如果不懂,就要请教和讨论,弄懂为止。这两句诗道出了书有轻重缓急,所使用的方法策略是不同的。这两句,道出了读书的灵活性和原则性。

      四句诗,言短意长,皆是深知读书三昧的智者之言。颜真卿的《劝学》道出了读书的毅力,这首诗,则道出了读书的智能。

      这已经过去*千年了,老夫子所洞察的读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到现在人们(包括我自己)何尝解决;读书慌忙,满足于一知半解的读书,还是屡见不鲜。也许,这是这首诗长期被人们所推崇的原因吧。

      陆夫子是一位睿智的学者,他的《读书》诗,充满了智能。

      【作者简介】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汉族,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明代发展其学说,成为*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代*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阅读全文]...

2022-02-15 20:13:38
  • 含有羽字的古诗词 带羽字的诗词名句

  •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史记·苏秦列传》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喻老》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佚名《国风·豳风·七月》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内篇·人间世》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战国策·秦一·苏秦始将连横》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佚名《燕燕》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司马迁《项羽之死》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韦庄《菩萨蛮》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荀子·乐论》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少年行四首》

    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说苑·杂言》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李白《胡无人》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佚名《蜉蝣》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萧绎《采莲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前赤壁赋》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佚名《卷阿》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王维《少年行四首》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

    养虎自遗患——《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陆游《夜泊水村》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李白《塞下曲六首》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与赵莒茶宴》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李白《夏日山中》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螽斯羽,诜诜兮。——诗经《螽斯》

    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李贺《野歌》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王维《老将行》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刘邦《鸿鹄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

    绛雪生凉,碧霞笼夜,小立中庭芜地。——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佚名《鸨羽》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李白《山人劝酒》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人生有新旧,贵贱不相逾。——辛延年《羽林郎》

    [阅读全文]...

2022-05-16 04:44:44
  • 古诗《咏梅》陆游朗诵(陆游的咏梅诗原文)

  • 咏梅,陆游
  •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原文: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

    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着(zhuó):同“著”,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赏析一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范成大《梅谱序》说:“野生不经栽接者,……谓之野梅,……香最清。”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这犹如“幽居见。那么,野梅为何又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呢?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这也如前人闺怨诗所说:最难消遣是黄昏!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以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诗人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我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这精神不正是诗人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吗!“群芳”在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梅花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比必寄托。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赏析二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被选入沪教版语文书 试用本第3版 第3单元宋词集粹<;下>;),其实也是陆游的咏怀之作。压住一“愁”字,表现了梅花的寂寞与无人问津,渗透的更是作者本身的孤独。下阕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而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赏,陆游立志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名家评价: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末句想见劲节。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排涤陈言,大为梅誉。

    明·钱允治《类编笺释续选草堂诗馀》:言梅虽零落,而香不替如初,岂群芳所能妒乎?

    *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咏梅,取神不取貌,梅之高格劲节,皆能显志。起言梅花开之处,骤外断桥,不在乎玉堂金屋;寂寞自开,不同乎浮花浪蕊。次言梅开之时,又是黄昏,又是风雨交加,梅之遭遇如此,故惟有独自生愁耳,下片,说明不与群芳争春之意;“零落”两句,更揭出梅之真性,深刻无匹,咏梅即以自喻,与东坡咏鸿同意。东坡、放翁,固皆忠忱郁勃,念念不忘君国之人也。

    *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亦作者身世之感,但借梅抒出之。上半阕写所遇之世,如此堪愁。下半阕写其生*,不慕荣华而品质坚贞,如梅之耐寒,虽“零落成泥”而香不灭也。

    [阅读全文]...

2022-05-21 13:31:38
  • 陆游的爱国古诗10首

  • 陆游
  •   一生笔耕不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的雄奇奔放与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者: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作者: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作者: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作者: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着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作者: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作者:陆游

      中原草草失承*,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阅读全文]...

2022-05-02 06:59:21
描写陆羽的古诗 - 句子
描写陆羽的古诗 - 语录
描写陆羽的古诗 - 说说
描写陆羽的古诗 - 名言
描写陆羽的古诗 - 诗词
描写陆羽的古诗 - 祝福
描写陆羽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