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虎文化的古诗

关于有关虎文化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虎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虎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虎文化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66) 说说(20) 名言(31) 诗词(171) 祝福(12) 心语(788)

  • 生肖虎的文化内涵

  • 内涵,文化,生活
  • 生肖虎的文化内涵

      生肖虎的文化内涵,虎文化是*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为人们所敬畏,那么你知道生肖虎的文化内涵吗。一起来看看吧。

      1、千古流传的“虎文化”

      虎集华丽与凶猛于一身,一向被视为百兽之王。它的美感和威慑力,以及在*文化中具有的多重意义,永远是画家热衷表现的内容,诗人吟咏不绝的题材,学者深感兴趣的课题,百姓谈天说地的话资。

      虎威风凛凛,奔走如风,仰天长啸时百兽辟易。古人认为“风从虎”,虎一出场甚至狂风大作,这恐怕是因为虎给人留下了最惊心动魄的感觉。直至今日,被圏养的老虎在动物园栅栏后的一声怒吼,仍能使人生出几分畏惧。即使是老死于山林,仍能威慑其它动物,所谓“虎死威风在”是也。

      古代将军多用虎皮挂在帐中或铺于座上,是为了借虎威以壮军威。将军所在营帐是“虎帐”,将军的威风是“虎威”,骁勇善战的将领称“虎将”,勇士、壮士称“虎贲”。《三国演义》中关羽等五位蜀汉将军就被称为“五虎上将”,历代武官中“虎将军”、“虎贲中郎将”之类比比皆是,时至今日,军中勇将和竞技好手仍被称为“虎将”,古代帝王用铜铸虎形兵符调动军队,足见虎的威风被人借用了几千年。


      关于生肖虎的民俗文化

      虎的威风不仅被人们借以壮大军威,还被人们用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有一句成语“狐假虎威”来自一则寓言:狐狸宣称自己是百兽之王,老虎当然不能同意,狐狸欺骗老虎说:“你不信跟我走一趟,看看大家对我的态度就知道了。”老虎便跟着狐狸巡视山林,百兽看见老虎都吓得东躲*。憨厚的老虎以为是狐狸的王威,不知道是自己的威风被狐狸借用了。“狐假虎威”常用来讽剌借助别人威势做坏事的小人。

      虎是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老虎对环境要求很高,在所属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人们常用“虎穴”、“虎口”形容危险的境地。大难不死谓之“虎口余生”,冒险行动叫作“虎口探险”,“虎口拔牙”简直就是玩命。“暴虎冯河”孔子极不赞成,徒手搏虎是莽撞而非勇敢。然而《水浒传》中的武松断了哨棒,不得不空手打虎,成就了千古英雄佳话。“伴君如伴虎”更是用老虎的威武形容帝王的威权震势。而《三十六计》中的“调虎离山计”,《孙子兵法》中的“坐山观虎斗”,《三国志》中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无不体现着虎在战争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2、以虎为图腾

      *崇拜虎的民族很多,以彝族为最甚。他们的十二生肖以虎为首,他们认为宇宙万物是由虎尸解而成。创世纪史诗《梅葛》说虎头作天头,虎尾作地尾,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虎须作阳光,虎牙作星星,虎油成了云彩,虎肚成了大海,虎肠成了江河,排骨成了道路。古籍说,云*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彝族人就自称“罗罗”,并相信自己老时化虎。


      关于生肖虎的民俗文化——武松打虎

      3、神话故事中的'虎

      虎是义兽,动物学家认为,虎一般不袭击人类,只有一些身患老病的虎捕猎困难,才向人进攻。在大自然食物链上,人与虎本可以和*共处,所以自古流传着许多人与虎的动人故事。比如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子文出生时被抛弃,由老虎哺乳养大,后成为优秀的政治家。唐乾元年间发生的老虎送新娘赴佳期的故事,更具浪漫色彩。一时间,贵州、陕西一带虎媒祠广立,有情人都希望虎神保佑婚姻美满。在《聊斋志异》中讲的故事更动人:一老妪之子死于虎患,地方长官判虎为老人养老送终,此虎便每天送猎物奉养老人,老人死后虎还到坟前嗥鸣致哀。

      关于虎的神话传说和虎的相关民俗也层出不穷,相传上古时,神荼、郁垒二神善捉鬼,然后将鬼喂虎。商代晚期青铜器虎食人卣是一种酒器,其造型表现的正是虎食鬼的主题。虎有噬鬼镇邪的威力,所以古人在除夕时画虎于门,后来演变为门神画。端午节旧时有悬艾虎、吃粽子、赛龙舟的*俗。艾叶可驱虫、治病,以艾作虎形,有驱病镇邪的功能。有的地方还用雄黄在小孩子额上画上“王”字,模仿虎头花纹,当然也是借虎驱邪的意思。


      关于生肖虎的民俗文化——虎头鞋

      4、与虎相关的民俗

      陕西关中地区嫁女必陪送一对特大的面老虎,过门时放在漆柜上抬着,走在送亲队伍的最前头,这或许是虎媒的遗风。婚后生子,外婆要送一个泥老虎当满月礼。至于戴虎帽、兜虎围嘴、穿虎鞋、枕虎枕则是全国性的育婴*俗了。这些虎形日用品寄托着父母的深情,希望虎娃、虎妮们茁壮成长。虎形玩具更是千姿百态,最常见的是布老虎,现在中年的*人差不多都有玩过布老虎的童年记忆。这些玩具、用品都少了老虎咆哮山林的威武,而增添憨态可掬的童趣,可见人们对虎由畏惧已演变成深爱,在老百姓心目中隐藏着浓厚的嬉戏吉祥守护之意。

      总而言之,生肖虎的属相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凝聚了人民群众多少的智慧与心血,虎文化精粹的象征意义也更多充满正能量,具有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意义。

      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虎的崇拜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

      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镇西之兽。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虎的第一个象征意义:威严和权势

      西方虽然把“狮子”视为百兽之王,但是在*古代,百兽之王却是“老虎”!*自古以来就把老虎看成是一种视秘而不可侵犯的动物,对于老虎真是畏惧三分。人们一提到老虎就会脸色一变,一看到老虎,就可能吓得连魂都飞了。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的“王”字,事实上,*的“王”字就是因为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


      由此可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等等。

      虎的第二个象征意义:勇敢和无畏

      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又如“虎狼之师”,通俗的理解就是如狼似虎的军队,比喻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的强大!“虎贲”则象征着勇士,贲同奔,意思是虹虎舞跑,像虎一样勇猛有力。

      虎的第三个象征意义:祈福避邪

      在*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

      *人爱吉物,于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镇摄敌手之物,而百姓历来就愿意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算来,这个*俗已流传了几千年。

      虎的象征意义

      老虎象征威严与权势。

      虎的性格特征勇猛、威武、凶暴以至使人望而生畏,不敢亲*,就如同在“帝王”或者权威的面前。在人们心目中,老虎是威严与权势的象征,言谈举止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谚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谁敢摸?”、“老虎未吃人,样子赫**”。

      有些谚语表现了老虎的*性,以及它与人、与环境、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前者如“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老虎藏在洞里不显威风”;后者如“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羊儿跑进虎群”、“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好虎架不住狼群”……有些谚语,绝大多数除了表面的具有比喻或象征性的浅层含义之外,还有其本质的深层含义,表现为或具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或者在这些谚语的背后,潜藏着首先的意味和生活的情趣。这种谚语实际上是种比喻,可能是某种象征,都是思维 的美丽之花,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设想或虚构出来的。如:“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羊披上虎皮,见到老虎还是害怕”、“羊跟老虎交朋友,总有一天会吃亏”、“猪给老虎拜年,有去而无归”、“苛政猛于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些谚语,都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都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有的甚至可以就是寓言故事的概括与浓缩,是极为精湛的语言艺术。

      虎的生肖介绍

      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虎。

      虎图腾崇拜与文化遗产

      《跳於菟》(就是《跳老虎》)传统民俗仪式,是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遗俗,目前仅存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进行驱魔逐疫的《跳於菟》(wu tú)—— 即“跳老虎”活动。2006年5月20日,土族於菟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镇西之兽。 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虎的相关文化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只在铜仁府有之,衣服都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以为犯有虎伤。)这是说,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


      白虎

      因此一些地方民间流传着避寅*俗。

      白虎神是*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故得名。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土家族多信奉白虎神,湖北土家族祭白虎时,掌坛师要用杀猪砍出血来,滴在纸钱上后,悬挂焚烧。湖南土家族的小孩得病,往往认为是白虎所致,必须请巫师驱赶"白虎"。驱赶时,要在户外放一把椅子,绑上带枝叶的竹子,上捆一只白公鸡,由巫师在室内施法,如果公鸡啼叫,白虎就算赶跑了。陕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山西各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每逢小孩过生日,当舅舅的要送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既可当枕头,又可当玩具,还表示祝福。

      孙中山(属虎)

    [阅读全文]...

2022-01-22 07:22:28
  • 关于茶的诗句古诗(茶文化最著名的诗句)

  • 1.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杜牧《题禅院》

    2.

    春事到桐花,敲火试新茶。

    ——倪瓒《太常引·伤逝》

    3.

    帘卷茶烟萦堕叶,月明棋子落深苔。

    ——贯休《将入匡山宿韩判官宅》

    4.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谢朱常侍寄贶蜀茶》

    5.

    新茗一瓯香一篆,与君清坐看风帘。

    ——许月卿《春日闲赋》

    6.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崔珏《美人尝茶行》

    7.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8.

    矮纸凝霜供小草,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徵明《复履约同作》

    9.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

    10.

    竹暗闭房雨,茶香别院风。

    ——戴叔伦《与友人过山寺》

    11.

    人闲水北春无价。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张可久《四块玉·乐闲》

    12.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大须《暮雪》

    13.

    一径泥香飞燕子,满瓯茶熟乱松声。

    ——佛绣

    14.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15.

    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

    ——溥山

    [阅读全文]...

2022-02-15 00:34:11
  • 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化

  • 文化
  •   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如果把历史文化比作一个大花园,那么就是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字字赛珠玑,给我们美好的感受,还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寓意,做人的真谛。

      我是在古诗的陪伴中长大的,当我呀呀学语时,妈妈就一字一句教我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当我学用筷子吃饭时,饭粒撒在了地上,家人就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我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爱惜每一粒粮食,鼓励我用好筷子。

      进了幼儿园,老师常教我们背诵古诗。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和“*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辛弃疾的“更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诗我均能琅琅上口。在班级背诵古诗的比赛中,我还得到了名次。

      父母带我外出游玩中也经常用眼前的景物对上古诗给我讲解,使我的思维于诗情景意浑然一体。我们到了苏州慕名去了寒山寺,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古诗,我用尽全身力气撞击了寺内大钟,钟声宏亮,震撼人心,使人有振奋向上的感觉。而诗人张继却因乡思,只觉得远远传来的悠悠钟声,使心弦震颤愁更愁。可见心绪不同观景的效果会炯然而异。我祖籍在扬州,有了数次去瘦西湖的机会,有年夏末去游玩瘦西湖满眼残花败柳索然无味,由此体会出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游玩瘦西湖的最佳时机。

      在诗的摇篮中我渐渐长大。学*古诗的范围广了些,层次高了些,内涵丰富了些,意境体会也深了些。

      古诗犹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给*们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大漠孤烟直,长河日落圆。”反映出一望无际的大沙漠的雄浑壮阔景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个“红”和一个“绿”把江南春景的艳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古诗犹如一副历史画卷,向我们推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和事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正是霸主项羽凭匹夫之勇欲夺天下面临败局所发出的叹息。“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道出了善于联合各方力量,统一天下,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大英雄气概和喜悦心情。

      在于谦的《石灰吟》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和《过零丁洋》诗中所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表现出他们是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是爱国诗人在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时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事业。每读到这些诗时,常使我的心和祖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我的文章快要结束时,我忽然领悟到古诗岂止是大花园里的奇葩。它犹如流淌在祖国大地上已有二、三千年的长河,它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澡雪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它奔腾不息,奉献其所有。让我们在的“长河”中学游泳,会游泳。用我们的智慧继承它、发扬它,使之万古不息。

    [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化]

    [阅读全文]...

2021-12-25 01:07:17
  • 古代茶文化诗词

  • 古代,写作
  • 古代茶文化诗词

      茶为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有许多与茶有关的诗文流传下来。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古代茶文化诗词,希望大家喜欢,欢迎阅读参考。

      六羡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罍(léi):古代器名,青铜制,也有陶制的,用来盛酒和水。

      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

      《六羡歌》是唐代“茶圣”陆羽的一首作品。收入《全唐诗》卷三〇八,原题为《歌》。因歌中写到6个“羡”字,人们便据此定名为《六羡歌》。《六羡歌》表明了陆羽恬淡的志趣和高风亮节的精神,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竟陵的西江水。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陆羽的《茶经》,为唐代中期茶文化和茶文学的创作起了倡导作用。陆羽于肃宗上元初(760)在吴兴苕溪结庐隐居时,同皎然结成“缁素忘年交”。此诗作于陆羽隐居妙喜寺期间。皎然在重阳节同陆羽品茗、赏菊、赋诗,开创以茶代酒,移风易俗之新风。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原称“宝塔诗”,也叫“一七体诗”。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历代有不少人做过此类型诗。

      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诗人在题后有小注云:“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作。”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唐】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从忠州刺史任上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元稹时在京城刚任祠部郎中。此诗约作于元和十五年冬。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不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这是一首“琴”与“茶”双咏之诗。并借琴茶之灵性以喻乐天“君子陶陶”之品德风范。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芳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余香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原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一月贬永州司马,住在龙兴寺(该寺犹存,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城西北)期间,与寺僧巽上人交往密切。这首诗是在诗人目睹巽上人亲自采制晨茶的经过情景,及品饮僧人珍贵香茗的感受之后写的酬谢诗。此诗约作于元和初年。

      西江月·茶词

      【宋】苏轼

    [阅读全文]...

2022-05-02 09:56:23
  • 有关清正廉洁的古诗词(关于廉政文化古诗词)

  • 东晋著名廉吏吴隐之的一首廉洁诗,让*知道为政清廉才是好官。

    中国古诗词创作过程中的

    哪些轶事趣事系列(142)

    古人云此水,

    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

    终当不易心。

    《贪泉诗》吴隐之

    从古至今,普通黎民百姓都十分憎恨贪官污吏。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x*的拒腐官员,千百年来一直得到人们的赞美和拥戴。其中就包括东晋时期,广州刺史吴隐之。

    说到吴隐之,人们不由的想起1000多年一直珍藏在广州市至今的一件文物。这件文物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贪泉碑”。

    这块古碑,高约2.3米,宽0.8米。古碑正中赫然写着“贪泉”两个大字,十分醒目让人看了过目不忘。古碑的上方,雕刻着吴隐之那首著名的《贪泉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显示出吴隐之拒绝腐败的决心和斗志。这块古碑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拒绝腐败碑,史称“中国拒腐第一碑”。吴隐之也成为有史料记载的反腐倡廉第一人。

    吴隐之,濮阳鄄城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清官。吴隐之在来广州之前,早已听闻有“贪泉”的传闻。当他前来广州赴任,途经离广州西北二十里处的石门时,就想亲眼看看这口泉,跟亲人们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他还特意来到“贪泉”所在地,亲手酌饮泉水,并赋上前述著名的《贪泉诗》一首。诗中所提“夷、齐”是指“伯夷”和“叔齐”,分别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和次子。孤竹君死后,两人互相推让王位。古人认为他们俩人操守甚高。《贪泉诗》以“伯夷”和“叔齐”为榜样,表明吴隐之廉洁奉公的决心和意志,廉者自廉,贪者自贪,跟这里的泉水毫无关联。

    这首诗是说,古代的人说此处的泉水,一喝就会让人起贪污千金之心。假使让伯夷、叔齐之类的贤士同饮此水,终究应当不改廉洁之心。在广州为政期间,他保持廉洁,*常吃穿用,一律从简。在调离广州时,吴隐之发现妻子携带了一斤沉香木,十分生气,将其

    [阅读全文]...

2022-02-25 19:41:08
  • 诵读古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 经典,传承
  • 诵读古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诵读古诗词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吟诵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

      女:跟随诗人去欣赏四季风景美丽的轮回。请欣赏三(8)班诗朗诵的四季诗。

      男:春,多么迷人的字眼,早春的柳芽初吐,桃花绽放

      女:满天飞舞的风筝,无不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领)《村居》清 高鼎

      (合)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男:夏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女:夏天是那牛背上牧童的歌声,是那声声叫着夏天的鸣蝉。

      (领)《所见》清 袁枚

      (合)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男:秋天是登高远望的季节,天高云淡。

      女:满山红叶,那满山的枫叶比春天的花海更加迷人。

      (领)《山行》唐 杜牧

      (合)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男:冬天来了,带来了皑皑白雪的圣洁,带来了声声爆竹的喜悦。

      女:在无比的严寒中,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在期待:

      合: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领)《江雪》唐 柳宗元

      (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男:吟诵着动人的诗篇,陶醉在四季动人的风景。

      女:让千古名句陪伴着我们美好的童年让!

      (合)让幽幽书香浸润我们蓬勃向上的心灵!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你是文字绽放的永恒载体

      你记录着人类璀璨的历史

      甲骨文印证了你最早的身躯

      竹简的演变成为今天的书籍

      生命的诞生,你成为语言的唯美标记

      社会的进步,你刻下人类辉煌的足迹

      纸张的诞生,你真正扬起惊世的传奇

      活字的印刷,你进入划时代的新天地

      你传承着中国灿烂文化的唐诗宋词

      你闪烁着世界人文历史的辉煌业绩

    [阅读全文]...

2022-03-12 00:52:29
  • 茶文化诗句

  • 茶文化诗句

      1、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

      2、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白居易

      3、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韦应物

      4、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孟郊

      5、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郑愚

      6、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薛能

      7、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

      8、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

      9、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刘禹锡

      10、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

      11、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白居易

      12、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刘禹锡

      13、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

      14、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

      15、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白居易

      16、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西晋·左思

      17、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顾况

      18、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李嘉祐

      19、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白居易

      20、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白居易

      2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

      22、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2-02-04 05:18:46
  • 茶文化的诗句

  • 茶文化的诗句

      1、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2、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3、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4、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5、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6、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

      7、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8、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9、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10、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11、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12、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13、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14、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15、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16、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17、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18、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19、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20、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21、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22、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23、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24、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25、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26、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27、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28、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9、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30、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31、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32、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33、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34、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35、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36、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37、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

      38、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39、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40、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41、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42、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43、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44、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

      45、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46、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47、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48、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49、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50、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阅读全文]...

2022-03-09 23:55:59
  • 文章:漫谈咏虎古诗

  • 文学
  • 文章:漫谈咏虎古诗

      关于赞美虎的诗句咏虎,虎,乃百兽之王,名列十二生肖之三,古诗中常见的对象,虎,生来勇猛,是尊严的象征,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文章:漫谈咏虎古诗,欢迎来阅读哦。

      虎,乃百兽之王,名列十二生肖之三,也是古诗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之一。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未见咏虎的诗篇,却可见到一些咏虎的诗句。比如:“有力如虎,执辔如组”(《邶风·简兮》),“襢裼暴虎,献于公所”(《郑风·大叔于田》),“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小雅·巷伯》),等等。其后的楚辞中也有一些咏虎的诗句。比如:《招隐士(淮南小山)》中有三处涉及“虎”,分别是“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楚辞之后,至唐代之前的诗中,也仅见咏虎的诗句,而未见咏虎的诗篇。唐代诗人储光羲的《猛虎词》可谓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较早咏虎的诗篇:“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余勇,日夕长相亲。”此诗虽仅寥寥数语,却使猛虎的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唐诗及以后的诗,咏虎的诗句与诗篇都很多,且内容颇为丰富。

      古诗咏虎,有的成为成语的出处。比如:“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经·小雅·小旻》)是成语“暴虎冯河”的出处。此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其比喻义则为“冒险行事,有勇无谋”.有的成为成语在诗歌方面的书证。比如:“画虎岂类狗,忘筌在得鱼”(〔宋〕彭汝砺:《马上读书寄君时》二首之二)之前句是成语“画虎类犬”在诗歌方面的书证。此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画虎不成,反倒像狗”,其比喻义则为“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君家严君业夔伊,虎视眈眈雄四夷”(〔宋〕晁补之:《题李偁推官颐斋》)是成语“虎视眈眈”在诗歌方面的书证,其出处是《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虎凶猛无比,被称为“百兽之王”.古诗中以“猛”字来修饰“虎”的诗句数不胜数,仅《全唐诗》与《全宋诗》中便有不少这样的诗句。在《全唐诗》中,以“猛”与“虎”两个字连用的,共有57处;以《猛虎行》为题的,有李白、韩愈、张籍、李贺、李咸用、齐己等诗人之作。在《全宋诗》中,以“猛”与“虎”两个字连用的,共有205处,如梅尧臣的五律《道傍虎迹行》前两联“朝履猛虎迹,暮宿猛虎林。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用到“猛虎”的便有三处。

      正因为虎凶猛无比,其他动物包括人们对虎历来具有畏惧心理。这在古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宋代诗人孟宾于的诗句“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畏独虎”(《句》),这是反映动物“牛羊”对虎的畏惧心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句“行人畏虎少晨起,舟子捕鱼多夜归”(《初寒》),清代著名诗人顾亭林的诗句“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居庸关》二首之二),这些是反映人们对虎的畏惧心理。

      正是对虎具有敬畏心理,有人往往“狐假虎威”,以虎为之壮胆扬威,这在古诗中也有所反映。宋代释惠崇《句》中的“杀气生龙剑,威风动虎旗”(其五十三)与“剑静龙归匣,旗闲虎绕竿”(其九十),这些是反映古人以“虎旗”壮胆扬威;宋代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三)中的诗句“宁知白日照,犹得虎符归”与梅挚《五日公宴》中的诗句“虎符新合晚芳天,良会难并乐与贤”,这些是反映古人以“虎符”作为调兵遣将用的兵符。

      虎,令人谈虎色变,也令勇士奋起打虎。*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武松壮士景阳冈打虎之精彩场面。古诗中也有打虎之佳作,宋代诗人汪襄的《捕虎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猎夫鼓勇欲生擒,失利宁虞伤手足。

      我令壮士八九辈,袒裼而往敢退缩。

      持戈踊跃皆直前,不顾爪牙加抵触。

      於菟怒斗力已困,白刃纷然刺其腹。

      不施陷阱设罗网,须臾俄闻就缚束。

      未逾半昼捷书来,抚掌惊嗟大神速。

      百夫肩舁向城市,塞巷填街争纵目。

      皆云古昔未曾有,不比春山得麋鹿。

      这里选录的`是此诗中的一部分,虽仅寥寥数语,却使壮士“捕虎”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给人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古诗咏虎,有的反映了彼时彼地的风俗*惯。“寅”为虎,相传五月寅日,夫妻不能同房而眠,否则,便会遭到老虎的伤害。清代舒位的《黔苗竹枝词·红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反映的正是彼时彼地流传的避寅之*俗。

      古诗咏虎,有的并非实咏虎,而只是以虎为喻或以虎为衬托,言在此而意在彼。《礼记》有“苛政猛于虎”之说,以虎比喻“苛政”可谓形象生动,一针见血。古诗中以虎为喻或以虎为衬托的也绝非个别现象。有时,诗人们在诗中以“畏虎”比喻那些可畏之事。宋代诗人吕本中的诗句“七年此端居,畏病如畏虎”(《符离阻雨》),这是以“畏虎”来比喻“畏病”;欧阳鈇的诗句“爱山如爱酒,畏暑如畏虎”(《句》其十五),这是以“畏虎”来比喻“畏暑”;许棐的诗句“倦骨畏寒如畏虎,可曾一步出柴扉”(《迓张宰》),这是以“畏虎”来比喻“畏寒”.而汉魏间著名诗人王粲的诗句“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七哀诗三首》其一)则是以“豺虎”比喻搅乱“西京”、致使民不聊生的一方恶霸。以虎为衬托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唐代诗人裴说的诗句“深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旅行闻寇》)与宋代诗僧释居简的诗句“民不畏虎宁畏官,汝遑恤我输官难”(《第三度风潮》),前者以“不畏虎”反衬“寇”之可畏,后者以“不畏虎”反衬彼时彼地贪官污吏之可畏,也皆恰到好处。

      春节临*,农历新的一年即将开启。按照天干地支的排列,是年为壬寅年,生肖为虎。

      虎,大自然中的一种猛兽,号称百兽之王、山兽之君。它一直受到中华民族先人们的崇拜,也曾被一些少数民族当作图腾,是勇猛、威严、正义的象征。如今,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气候的变化等原因,虎的族群已大大减少,有些虎种已经灭绝,虎已成为珍稀动物,受到世界诸多国家的保护。

      由于虎的生存*性和高大健壮的外形,人类想象中的这种动物拥有百兽之王的地位,在创作领域也经常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自古以来,以虎为描写对象的诗文很多,今略加摘录整理,且为战友们送上一份“年夜饭”,亦可算是为大家添些许乐趣吧。

      最早的咏虎诗大约起自于《诗经》或更早。据查,《诗经》中就有多首诗歌提到虎。比如,“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邺风·简兮》)是说壮士身材魁梧,当众表演舞蹈时,动作刚健有力如同猛虎,手握缰绳而舞让人眼花缭乱。“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何草不黄》)是说,我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而行。该诗形容征夫在外征战,如同旷野中的走兽,是《诗经》中反映下层*民生活的作品。其他如“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常武》);“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巷伯》);“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小雅·小旻》)等,其意多取虎威猛之性状。

      此后,历朝历代诗人咏虎,着墨最多的便是虎之威风勇猛。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惠连《猛虎行》云:“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虎未出场,已是先声夺人,何其威风乃尔!唐代李贺同题诗云:“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宋人梅尧臣亦有同题诗道:“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在古人的诗中,虎的形态气派都极具威慑力,是因为当时的设备有限,古人观察虎时大多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都带着敬畏之心,因此作品在描写虎时,与虎的实际形象略有差距。

      现代文人大家咏虎者亦多。鲁迅先生曾在《答客诮》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小於菟”是古人对虎之别称。该诗借用虎不食子、虎亦有情的温情一面,表达了自己对英雄豪杰应当有柔软内心的看法。郭沫若曾写有一首题为《百虎图》的长诗,尽数虎之种种雄姿和神态,极力称赞一年轻画家画的虎:“穷形极态兴颇酣,画虽稚弱志可取。”郭沫若感叹画家画虎的神韵,以至于使自己“观罢离榻感奋兴,吾病霍然忘所苦”。在赏赞虎画的同时,对画家也给予了很大的鼓励。

      从古至今,诗人写诗,无不抒情写意,有所寄托。咏虎诗也是如此。在古代,诗人们有时也将虎视为反面角色,当作一种邪恶的东西予以揭露和痛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百姓将苛政与贪官污吏视为“猛虎”。猛兽贪婪食肉,不管百姓死活。正如宋人赵汝绩于《无罪言》中所写,在“草根掘欲尽”的大灾之年,却是“贪官猴而冠,健吏虎而翼”。亦如另一位宋朝诗人洪咨夔在《狐鼠》中所痛言,“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到后来,在日本*主义侵略*的年代,国人又是将侵略者当成食人的老虎予以痛击。再其后,**说出了“一切*派都是纸老虎”的名言,表现出中华民族已经不再恐惧一切凶恶势力,敢于同帝国主义坚持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对老虎形象的惧怕和反感多来自古代社会的刻板印象。过去,由于野外猛虎众多,肆虐人间,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成为一大祸害。“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居人虑虎至,荆棘挂墙壁”“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前村半夜闻吼声,何人按剑灯荧荧”“夜闻前村失黄犊,村路泥深印虎足。天胡恩此物,而俾之食肉?不见泰山之下妇人哭。”老虎凶猛食肉的天性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有巨大的伤害,因此,防范老虎就成为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也正因如此,但凡勇于打虎灭虎者,亦皆被民众视为英雄。武松打虎的故事千古流传,百姓也将老虎视为凶兽。然而,更多文人则是将虎当成正面形象,借虎之雄威雄风,抒发心中雄心壮志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唐代李咸用《猛虎行》云:“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此诗充分寄托了一种情感,那就是真正的猛士在敌人面前要像猛虎那样果敢无畏,至死无悔。李白在《赠张相镐二首》中吟咏道:“拥旄秉金钺,伐鼓乘朱轮。虎将如雷霆,总戎向东巡。”此诗以虎气势傲人、震慑四方的形象比喻良将,形象地状写了将军指挥作战的英武和豪气。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得更是慷慨激昂、跌宕起伏。他先是回顾往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由此,不由大为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复又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真是虎老雄心在,虎卧雄风存。

      **在《七律·人民*占领南京》中豪迈地吟咏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里的“虎”,既指南京地势之凶险,也可以指人民*坚毅勇敢,是勇猛之虎,又是胜利之虎。

      关于写虎的诗词,自古以来,不说汗牛充栋,也是擢发难数。以上摘录了一些,也不过是挂一漏万,抒发一点虎年感想罢了,借此祝贺新的一年。

    [阅读全文]...

2021-12-09 04:05:57
  • 客家文化诗歌

  • 诗歌,文化
  • 客家文化诗歌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客家文化诗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江仙

      十里天街初焕彩,霓虹醉了鸥轮。鳌园花甲*黄昏。

      移山填海处,不忘海堤人。

      环岛明珠星斗灿,琴台拂水芳村。荔枝龙眼一时新。

      海门听唱晚,高树入蝉论。

      七律

      山中岁月信安恬,隐约琼瑶*仰瞻。

      黄石寨盘清福晋,金鞭溪点碧簪尖。

      飞湍自在晴川落,曲水还从柳径潜。

      欲赋龙潭仙在否,屏中已揭洞庭帘。

      葛岭--和西风钱塘韵

      吴越尽危岑,一轮浮大音。

      应天牵弱水,引鹤入梅林。

      几度南朝相,常怀北国心。

      葛藤挥不去,楚客又来临。

      七律,客家土楼

      三六村妮许客家,溪云乍起向阳斜。

      不疑古碟从天降,曾报蘑菇出地洼。

      和贵衍香怀远志,方圆凝重聚中华。

      于今守望殷承启,文化千年展异葩。

      七律,客家姑娘

      斜襟团髻顶蓬笠,大脚从前走到今。

      夹袄围裙分靛绿,山歌俚语任晴阴。

      岭头竹叶风泉疾,邻里酒娘鸡黍淋。

      还似童年秋月好,蓦然回首辨乡音。

      沁园春·客家魂

      南国山乡,百姓连根,客家溯源。

      聚三江上下,英才辈出。拓荒铺路,跨海商圈;

      守望相帮,读耕奉献。继往开来我率先。

      元宵会,邀乡亲父老,歌舞翩跹。

      传承崇正千年,三千万全球客属联。

      赞古今中外,仁人翘楚;工商学政,多少先贤。

      文化为魂,血缘归汉,一脉天骄瞩世妍。

      应来日,报天球河洛,盛况空前!

      注:三江,汀(韩,梅,鄞)江,赣江,闽江。

      水调歌头腾王阁遣怀

      绿水出南岭,逐浪接高楼。波涛千里横溯,迫往大山流。

      北望烽烟弥漫,残阙落霞如梦,背井向金瓯。几代南迁客,到此不堪忧。

      民族气,家国恨,志难酬。仰天长叹,多少忠烈没荒丘。

      岂是空怀旧日,应识先民足迹,翻过那山头。喜见浮云散,月上白鹭洲。

      莺啼序·客家溯源

      祥光瑞开万束,照祠堂老树。

      雁归也,戳力层行,挈把烧酒如故。

      玉屏仰,苍天保佑,清香冉冉牵魂处。

      念先贤,迁徙开基,衍生无数。

      石壁家山,孰事有恪,趁翠华白露。

      溯潮起,风入三江,岭头空引怀素。

      漫中州,衣冠士族;涌东晋,蓬门蓝缕。

      阙巢空,司豫零丁,落霞孤鹜。

    [阅读全文]...

2022-05-12 12:45:41
有关虎文化的古诗 - 句子
有关虎文化的古诗 - 语录
有关虎文化的古诗 - 说说
有关虎文化的古诗 - 名言
有关虎文化的古诗 - 诗词
有关虎文化的古诗 - 祝福
有关虎文化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