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一首淮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一首淮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一首淮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一首淮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安徽戏曲淮北花鼓戏介绍
花鼓戏,*地方戏曲剧种,是全国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在众多名为“花鼓戏”的地方戏曲剧种中,属湖南花鼓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徽戏曲淮北花鼓戏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淮北花鼓戏据传溯源于明初,又有记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县),中路(宿县、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
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市,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是有独特风格的,无论是身段、动作、眼神等,都有自己特有的一套,它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淮北劳动人民的豪放、热情强悍的性格特点,显得粗犷、奔放而又朴实、诙谐。2008年,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
淮北花鼓戏唱腔大体上分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八句子”和单出戏的专用调,如“货郎段”“西厢段”“黑驴段”等,旋律抒情优美,上下句对称整齐,组织比较严谨;另一类是用于正本戏的板调,如“*板”、“寒板”等。叙述性强,变化灵活,富于表现力。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民间向有“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乐多哀音,行腔幽婉低徊,可谓原汁原味民间俚俗戏曲音乐的活化石。
淮北花鼓戏的舞台表演较完整保留了传统戏曲“虚拟表演”的原始状态。所有情景纯用虚拟手法表现,男女演员可互扮各种角色行当。淮北花鼓的唱腔保留了中华民族“歌言情”的原始风貌,充分展示了淮北地区妇女“哭言泣语”、“哀叹悲歌”的独特抒情方式和浓郁地方特色。并且吸收了众多地方小调,民歌的营养,形成了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寒板,货郎段调等丰富的唱腔曲调。
淮北花鼓戏的表演形式
“花鼓大走场”是淮北花鼓戏最具特色的“绝活儿”,表现形式为男角背花鼓(称“鼓架子”)。在“盘鼓”和“八句子”中舞姿丰富多彩。女角头扎绣球,手舞长绸,脚绑垫子――穿“三寸金莲”绣花鞋。表演技术难度高,演员需有深厚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同时,“花鼓大走场”也是淮北花鼓戏特有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表现欢愉、喜庆和男女相需情绪的艺术抒情方式,是民间农闲、节日喜庆歌舞的较原始表现形态,是劳动群众热爱生活,赞美生活,期盼美好未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精神风貌和纯美情感的充分展现。
“绑垫子”是淮北花鼓戏的一大独创,不仅是艺术美的`创造,而且展示了*古代妇女“裹脚”这一历史现象,在1990年应邀赴安徽怀远参加电视艺术片<虹>拍摄时,曾被美国艺术家们赞誉为“*的民间芭蕾”,是一不可多得的活的历史史料。
淮北花鼓戏的130余个剧目,题材丰富广泛,带有淮北花鼓独特的风格特征。开展对庐剧和淮北花鼓戏等剧目和表现特征的研究,对研究中华民族戏曲传统、丰富民族戏曲音乐、发掘戏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生态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价值;对创建特色的安徽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和对外文化交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淮北花鼓戏是最具淮北地域特色而又没被开发的原生态 “土特产”,是值得珍惜的一种珍稀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
淮北初中学校排名
初级中学简称初中。初中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淮北初中学校排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淮北市西园中学初级中学
电话:0561-3029348
邮编:235000
地址:淮北市北山巷
淮北市北山中学
电话:0561-4311724
邮编:235047
地址: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北山中学
淮北市东山路学校
电话:0561-4937345
邮编:235000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东山路水泥厂
杜集区实验初级中学
电话:4016580
邮编:235038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高岳镇
淮北市张庄中学
电话:0561-3915448
邮编:235000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张庄中学
朔里实验初级中学
电话:0561-4903346
邮编:235052
地址: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
淮北市坡里中学
电话:0561-3918029
邮编:235052
地址: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坡里村
淮北市葛堂中学
电话:0561—3918109
邮编:235052
地址: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葛堂村
淮北市朔里镇中学
电话:0561-4052921
邮编:235052
地址: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朔西行政村
淮北市石台初级中学
电话:0561-4934868
邮编:235055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
淮北市孙土楼中学
电话:0561-4050283
邮编:235052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孙土楼
淮北市梧南中学
电话:0561-4566664
邮编:235053
地址: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梧南行政村
淮北市石台镇中学
淮北春季旅游景点排行
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东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下面是关于淮北春季旅游景点排行的内容,欢迎阅读!
Top1:淮北相山公园
相山公园座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相山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方园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色很诱人。显通寺(*称相山庙)建于晋朝。新建儿童乐园、相山天池集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是人们游乐休息的好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相山公园作为淮北市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和纽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Top2:龙脊山
龙脊山自然风景区位于烈山区新蔡镇,距淮北市中心25千米,面积约10*方公里,东与宿州市接壤,北与肖县相连,最高峰海拔363米,为淮北海拔之最。龙脊山有较好的人工植被,奇峰俊秀,古木参天,树奇石怪,景色怡人,有千年古檀隐掩下的大方寺遗址,还有龙吟湖、扁泉、观日台、仙人洞、张果老升仙处等景点。
Top3:淮北古茶镇
这个1万多人口的小镇经历了3000年的历史风雨侵蚀,而茶文化则自明代起便一代代“香烟”不断,延续了600多年。那里茶香独特,是淮北地区颇有名气的古茶镇。
清澈透明的古浍河水横穿临涣镇东西,还有水质纯净甘甜的龙须泉在小镇南端飞珠溅玉。这泉水泡制小镇特有的“龙泉棒棒茶”,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从大清早喝到掌灯时分,嘴不涩,腹不胀,满口清香,通体松酥,一切疲劳、烦躁被清茶稀释殆尽,飘然欲仙的感觉油然而生,令你不能停杯罢盏。
貌美手巧的女老板搞起“茶务”来有条不紊,她沏的茶定然醇香醉人。
沿着小镇,一里多长的中心街,十六家茶馆鳞次栉比,每家茶馆*均每天接待茶客二三百人次。如果碰上逢集赶场子,茶客更是摩肩接踵,穿梭不断。有三四十里外进镇的老乡,有外地路过的商贾游客,更有本镇面孔挺熟的老茶客。一时间,小镇便充溢着幽幽茶香,感染着身处此境的每一个人。你只需花上两角钱,就能买到满满一大壶,望着白玉般的壶流出茶的醇香,一种温馨、惬意的氛围将柔柔地拥抱着你。你可以随意地喝,爱喝到什么时候就喝到什么时候,轻咂细品,美美地慢慢地享用。茶博士会不断地给你添水,而茶色依然不减。你可以与同桌或隔桌的茶客们或大发宏论,或低声细语。国家大事,居家琐事,街巷逸闻,乡野民俗,嬉笑怒骂皆在此中。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开怀的大笑,笑出了小镇的静谧、舒心。茶馆里还常常有说书艺人客串演出,袖珍半导体收音机不时附加伴奏,更增添了几分热闹。味觉、听觉、视觉一同感受着北方人的粗放与豪爽,此时,你会自然地联想起老舍先生的“茶馆”、阿庆嫂的`“茶棚”——传统的茶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情调和谐、轻松地合拢在一起。
临涣人饮茶不是仅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满足上,而是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调糅进了每一个日子。在临涣,无论长幼妇孺,品起茶来有板有眼。寻常百姓家本身就是一家茶馆,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是弄茶好手,丝毫不逊色于正宗茶馆。
Top4:双堆集烈士陵园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淮北濉溪县双堆集的南面,占地面积10.6万*方米。始建于1976年。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部,碑高22.5米。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位于陵园东南部,其内陈列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文物200余件,作战地图、图表、美术作品20余幅,并有电动沙盘模型1台。这些展品从双堆集歼灭战作战方案的实施过程到战役的各阶段,历史地、形象地反映了战役的全貌。
淮北周边自驾旅游景点
相山公园
座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占地100公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相山公园内有相山庙、奏鸣曲、万丈碑、饮马池等“相山十景”,相山公园有动物园、溜冰场、儿童乐园、相山湖等。
相山公园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相山公园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方园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
淮北市博物馆
建于2001年8月,建筑面积10670*方米,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馆藏文物1万多件。陈列区面积约8000*方米,分《运河遗韵》、《隋唐陶瓷》、《宋代陶瓷》、《淮北汉画像石》等8个展区。 1999年,在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中出土了宋代石筑码头、唐船和瓷器等大批文物,作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轰动。淮北市博物馆的运河古船厅通过宋代码头复原及唐船的展出,再现了隋唐运河文化遗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淮北市博物馆馆藏中的大部分是隋唐大运河遗址中出土的瓷器等文物,这些瓷器又以唐三彩、五代越窑秘色瓷缕空雕褐彩纹香薰、宋代绿釉牡丹纹枕等最为出色,堪称国宝级文物。在隋唐大运河运河使用的500多年里,正值*制瓷业的第一个巅峰阶段,形成了著名的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系列。 淮北市博物馆馆长 王红五:"隋唐时期,全世界各国的政要、皇室都到我们国内来采购陶瓷器,我们这个大运河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是当时外销时留下的文化遗存。淮北市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省内最大的市级博物馆,也是安徽省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濉溪石板街
在 濉溪老城 大大小小的街道中,石板街,最为我们熟知,这里,承载着我们这些“老淮北人”的记忆。石板街,建于1921年,由濉溪乡绅周俊哲倡议筹资,历时数月,用青色瓦子石铺成。周俊哲一生乐善好施,每到饥荒之年,都搭建粥棚,无偿救济灾民,有“善人”之称呼“,闻名乡里。据说,在修建石板街以前,那时的濉溪口前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老百姓出行非常不便。于是,周俊哲倡导众商户捐资备料修建道路,当修到五分之四时,集资款已经用完,周俊哲就自己出钱把余下的路铺完,正是因为他,石板街才有了后来的繁盛。
显通寺
又称显济王庙。位于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三面环山,林木葱茏,环境优美。登寺山门奎楼眺望,市区尽收眼底。显通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疏朗。四进大院,院内古柏、银杏参天。
1973年,市*投资维修显通寺。1976年辟为市博物馆馆址。1980至1985年再次拨款维修。1992年,在大殿的东侧配房设相王殿。2006年4月,在大殿北面建大雄宝殿,设计风格集南北古寺于一体,气势宏大,庄严肃穆,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为淮北市增添新的人文景观。
渗水崖
位于显通寺东龙山山腰处的石壁底部处。此处树木茂盛,较为隐蔽,水土保持良好。如降大雨,此处也是“骤雨瀑布,涓滴不存。”山洪顺涧而下,汹涌澎湃,但此处却顷刻皆无,几十丈外方见复出。水声高低相间,如万马奔腾,又如情人细语。
位于摩崖石刻“渗水崖”之北,此峰怪石林立,像一条巨龙偃卧深涧。唯奇峰处一峰突起,如鹤立鸡群,四周山峰宛如俯首拱拜。
在显通寺正北,龙山与虎山两峰山脊线凹交会处。原碑高2米左右,宽56厘米,厚20厘米,碑的正反两面分别阴刻有“主山万丈”和“南无阿弥”的篆书字样。原为苏豫皖三省的界碑,毁于“0”期间。传说石碑原即在此,被山风吹跑,历经数县,行程千里,又被吹回原地。现在附*又树一石碑,上刻“绿化相山”。登斯立碑处,可俯瞰淮北全景。
淮北旅游攻略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 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座把煤文化与隋唐运河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的建筑。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冬)、15:00--17:30(夏);星期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闭馆。
★ 交通
乘10路公交车到市农委站下,向东500米到博物馆。
乘8、16路公交车到市*站下,向东南300米到博物馆。
乘8、21路公交车到世纪广场站下,向西南100米到博物馆。
乘9路公交车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站下,向东南600米到博物馆。
南山风景区
★ 南山村地处淮北市区东部卧龙山脚下,靠*东外环路。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古迹和文化底蕴的小村庄。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有南山长寿观景亭、汉文化博物馆、汉文化广场等景点,俯瞰南山村,在绿树遮掩中充满生机。
★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历史传说和“犁下藏刘邦”的传奇故事也发生于此。此外娄顶山岩像画也位于此处;
★ 乘坐17路公交车
相山公园
★ 相山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四季山花烂漫,特别是春秋两秀牡丹花展和菊花展,景色更加迷人。公园真正做到为当地百姓所有、所享,是人们游玩煅练的好地方。
★ 公园内还设有游乐园,动物园等游玩场所,是个可以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 从学校去往相山公园只需乘坐公交车或打的(9路,22路,2路等公交车都可到达)
南湖公园
★ 南湖湿地公园是皖北地区规划面积最大的集水上娱乐、旅游、休闲度假景区,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北市的城中湖。风景区占地面积20.5*方公里,其中水面5000亩,该公园距市中心仅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 乘船欣赏水上风光,沿着*直的木板通道观赏美丽的荷花,或和朋友一起乘坐公园内的多人自行车,南湖不仅有美景,更有着不一样的水边乐趣。
★市区可乘坐108路到南湖风景区北门下 117、118路公交车至南湖风景区西门下;市区打车8-12元;
描写秦淮河的古诗句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城下秦淮水,**自落潮。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七绝·秦淮河】
锦瑟微澜棹影开,花灯明灭夜徘徊。
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
【夜游秦淮河】
古韵凌波十里欢,风摇画舫雨含烟。
夜游惊艳思八艳,情洒秦淮不夜天。
【念奴娇·金陵秦淮河】
文人荟萃,更商人云集,繁华街市。桨橹声中观旖旎,入目几多惊喜。十里秦淮,六朝粉面,画阁藏佳丽。进乌衣巷,再游王谢府第。
*画栋雕梁,二龙抢宝,忆媚香楼里。可叹须眉男子汉,不及钗裙名妓。纸醉金迷,改朝换代,孔庙先贤祭。休评功过,心中无愧而已。
【念奴娇·秦淮河】
桨声灯影,忆东吴淮水,六朝金粉。
骚客聚来夫子庙,丝竹轻歌传韵。
伯虎****,吴翁传本,雨后如春笋。
桃花扇锦,媚香楼遗羞吻。
庭曲犹唱谁伤,沧桑家国,暗地和天混。
十里秦淮曾有泪,画栋雕梁还损。
朱鹊桥边,乌衣巷口,堪已当年*。
烟云无恨,更金陵水相润。
【七律·夜游秦淮河】
华灯璀璨映秦淮,
*霓虹画影裁。
踏舫游人寻旧梦,
闻香醉客*楼台。
廊轩影动楼阁处,
管乐悠扬舞美釵。
享乐和*承盛业,
八方雅士展情怀。
【七绝·秦淮河】
箫琴一曲意如何?浅浅轻舟漾水波。
多少繁华言笑里,而今于此怅然多。
【过秦淮河】
日落金陵晖未消,柳牵淮水岸边摇。
楼台依旧秦时曲,明月无知照哪朝。
【七律·秦淮河】
秦淮秋雨细濛濛,飘荡方舟灯艳红。
孔庙临堤香火少,乌衣巷口旅人重。
香君溅血桃花扇,洪武天湖明祖宫。
月洒光华沉碧玉,浪衔朱雀笑谈中。
杜牧古诗《泊秦淮》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古诗《泊秦淮》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 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
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赏析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 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 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唐,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 “*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笞权贵的荒唐,深刻犀利。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这样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却容纳在短短的28个字之内,这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凝练至及。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只有精练才能含蓄,也只有含蓄才能见得精练。所以含蓄与精练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唐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唐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描写秦淮河的古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秦淮河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城下秦淮水,**自落潮。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七绝·秦淮河】
锦瑟微澜棹影开,花灯明灭夜徘徊。
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
【夜游秦淮河】
古韵凌波十里欢,风摇画舫雨含烟。
夜游惊艳思八艳,情洒秦淮不夜天。
【念奴娇·金陵秦淮河】
文人荟萃,更商人云集,繁华街市。桨橹声中观旖旎,入目几多惊喜。十里秦淮,六朝粉面,画阁藏佳丽。进乌衣巷,再游王谢府第。
*画栋雕梁,二龙抢宝,忆媚香楼里。可叹须眉男子汉,不及钗裙名妓。纸醉金迷,改朝换代,孔庙先贤祭。休评功过,心中无愧而已。
【七律·夜游秦淮河】
华灯璀璨映秦淮,
*霓虹画影裁。
踏舫游人寻旧梦,
闻香醉客*楼台。
廊轩影动楼阁处,
管乐悠扬舞美釵。
享乐和*承盛业,
八方雅士展情怀。
【七绝·秦淮河】
箫琴一曲意如何?浅浅轻舟漾水波。
多少繁华言笑里,而今于此怅然多。
【过秦淮河】
日落金陵晖未消,柳牵淮水岸边摇。
楼台依旧秦时曲,明月无知照哪朝。
【七律·秦淮河】
秦淮秋雨细濛濛,飘荡方舟灯艳红。
孔庙临堤香火少,乌衣巷口旅人重。
香君溅血桃花扇,洪武天湖明祖宫。
月洒光华沉碧玉,浪衔朱雀笑谈中。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牧《泊秦淮》古诗翻译赏析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文解释】
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词语解释】
笼:笼罩。
商女:卖唱的女子。
【诗文赏析】
建康是六朝时的都城,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唐朝的都城虽然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的景象却一如既往。《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其奢靡荒淫,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如今诗人在秦淮河畔又听到此曲,不禁又发忧世之情: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以这种亡国之音寻欢作乐,怎能不使人有历史重演的隐忧呢?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赏析二: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板无味了。现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象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惯。
“夜泊秦淮*酒家”,看似**,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酒家”三个字,就象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人物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早期仕途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这时杜牧居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游。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分司东都。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在洛阳期间,由于职务清闲,他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岁,由扬州赴长安就任监察御史。
开成二年(838年),杜牧入宣徽观察使崔郸的幕下,被召为宣州团练判官。
开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离开宣州,去长安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开成五年,杜牧升官为膳部员外郎。
迁官外放
会昌元年(841年),杜牧调任比部员外郎。
会昌二年(842年),外放为黄州刺史。杜牧外放的原因史书上并无记载。杜牧自己认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而李杜两家为世交,李德裕为何不喜欢杜牧,有人认为是杜牧为人倜傥,不拘小节,与李德裕的理念不合;而且牛李党争,杜牧与牛僧孺私交甚好,可能被李德裕认为是牛党。后杜牧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
会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杜牧迁池州刺史,这年四十二岁。池州治所秋浦县(今安徽贵池)。
会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下诏禁毁佛教。杜牧对于这一措施是很赞同的,后来他在宣宗大中年间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详细叙述武宗禁毁佛教事。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得宰柏周墀的帮助,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就因为京官俸禄低,而难以养家请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没有批准。
宣宗大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为吏部员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请求外放湖州刺史,连上三启,终于应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认为,杜牧请求外放并不仅仅是经济原因,而是不满意朝政,认为自己无法在朝中有所作为。同年秋天,杜牧到任湖州刺史。他在湖州凭吊前贤,结识诗友,作了不少诗。一年后,他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到长安第二年,迁中书舍人。这段时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并且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描写北方冬天的古诗大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北方冬天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
2、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3、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4、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辛弃疾《念奴娇·梅》
5、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6、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7、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孟浩然《南归阻雪》
8、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9、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10、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11、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刘禹锡《更衣曲》
12、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张炎《疏影·梅影》
13、赋此曲,并寄赵学舟。——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4、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吴文英《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15、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16、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李白《发白马》
17、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18、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张炎《疏影·梅影》
19、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董以宁《卜算子·雪江晴月》
20、星点点,月团团。——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1、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22、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23、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4、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李白《冬日归旧山》
25、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6、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李白《冬日归旧山》
27、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28、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谢朓《咏落梅》
29、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孟浩然《南归阻雪》
30、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1.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县怀古》
2.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小至》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4.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野望》
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阁夜》
6.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讽录事宅观》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冬至》
8.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早冬》
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1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
1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1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逢雪宿芙蓉山》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1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16.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悼李花》
1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
18.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听董大弹胡》
19.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古从军行》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注释
内容主旨
这首诗写的是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的一种忧国情绪,讽刺的对象是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译文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夜晚小船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酒家。酒楼中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之恨,在江对岸仍唱着软绵绵的《*花》。(商女表面上指卖唱为生的歌女,实际上指那些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①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的南*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②〔商女〕歌女。
③〔*花〕曲名,《玉树*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花。
这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首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次句点题,以“*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后两句由一曲《*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亡国之音,其实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责人表示忧虑与愤慨。古诗中常有感慨家国兴亡的主题,像这首诗,就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委婉深沉。阅读时注意寓情于景的手法,体味一下那种兴亡之忧融入悲凉意境的沉重感。
写一首淮北的古诗
描写淮北的古诗词
关于淮北相山的古诗词
写北淮的古诗
淮的古诗
淮南淮河的古诗
淮上的古诗
泊泰淮的古诗
*淮西的古诗
带淮字的古诗
含有淮月的古诗
淮上渔者的古诗
秦淮景的古诗
写淮南的古诗
血秦淮的古诗
秦国淮的古诗
淮安区的古诗
淮安池山的古诗
带淮字的古诗大全
淮阳杨桦的古诗
古诗《泊秦淮》的
带有淮安的古诗
含淮字的古诗句
形容淮扬的古诗
有泊秦淮的古诗
带淮剧字的古诗
淮安有关的古诗
带淮字的古诗名
带有江淮的古诗
带淮和苏字的古诗
有关丝绸之路贸易的古诗
古诗的红妆
以古诗为题材的课文
关于西昌泸山的古诗词
令人惊吓的古诗
中学最难背的的古诗
夫妻相濡以沫的全古诗
关于时间的古诗带诗名
有真龙字样的古诗文
古诗是唱出来的
嫦娥奔月是中秋节的古诗吗
节约粮食的古诗或儿歌
洋佳酱那些把老师气晕的古诗词
徐有贞的中秋月古诗
凤梧雅苑里的15首古诗
关于元宵节的四字成语和古诗
有点古诗寓意的足浴店名字
赞美草的24首经典古诗
工作做得不好的古诗词
300首古诗词里的画
谈谈古诗词中的意象的作用
关于元代的古诗
形容叹气的古诗
描述一桌子好菜的古诗词
写花的优美古诗大全
写天鹅路过的古诗
带同字结尾的古诗
与汉字相关的古诗
形容描写雪的古诗词
形容杨柳意象的古诗
感叹花谢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