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的古诗的诗意

关于嫦娥的古诗的诗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嫦娥的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嫦娥的古诗的诗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嫦娥的古诗的诗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46) 语录(43) 说说(511) 名言(1) 诗词(2k+) 祝福(59) 心语(2)

  • 嫦娥古诗意思解释(嫦娥的诗意和译文)

  • 解释,诗意
  • 唐诗宋词歪解——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烛影深;

    有外戚帮忙挡住风能让烛光更加明亮些。【云,有,用法如“其云益乎”;母,母亲,这里指母族、舅家,即外戚;屏,屏蔽、遮挡;烛影深,蜡烛所照的影子更明显了,说明烛光更明亮。】

    长河渐落晓星沉;

    (但现在)大河掀起的巨浪逐渐地冲刷过来,头顶上那颗亮如白昼的星也在往下落,(马上就死到临头)。【落,回落;沉,下沉、下落。】

    嫦娥应悔偷灵药;

    “美女”应该后悔偷了灵药。【嫦娥,本意月宫仙子,引申为宫女内侍,这里指太监。】此句隐含意思是那些娘娘腔死太监们应该后悔干政夺权。

    碧海青天夜夜心;

    (像这样)每天晚上都有巨浪包围,明灯照顶,(末日临头),夜夜都会提心吊胆!【碧海,形容水大;青天,形容灯亮,夜里就可看见青天。】

    此诗应作于作者晚年。诗人因在牛李党争中做了骑墙派,仕途非常不顺,连朝中小官都保不住,只能游走各地当个幕僚!诗人的骑墙也使他遭受到了好友的排斥,诗人曾为谋个小官多次求助于幼年好友令狐绹,但都被拒!

    然而,位卑未敢忘忧国,更何况作者还是宗室之后!

    身为皇室宗亲的作者对李唐王朝的隐忧很关注,所以很清楚,当时朝廷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朝中大臣还分两党,互相倾辙,可谓是危机重重!

    年轻时作者或许想通过一己之力联通两党,但他高估了自己,使得自己一败涂地,不过作者仍没有放弃,依然寻找机会入仕,希望能挽李唐于将倾!可惜的是,作者始终没得到机会!

    诗人妻子于大中五年病逝,作者悲伤歉疚,或许才息了追求仕途的心!

    这首诗应该是作于作者妻子死后,作者对李唐王朝的态度从积极进取变为冷眼旁观,一个“烛”字,暗讽了李唐王朝不过是风中残烛;“长河”、“晓星”暗示朝廷面临的危机之大,”渐落”和“沉”则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末日来临的压迫感;“嫦娥”本意是月宫女仙,貌美女子,此处指作太监,暗讽李唐皇帝心理有问题,竟大肆宠信太监,才招来今日之祸,也体现了作者心中压抑着的极大愤恨和不满;宦官专权,却无能治国,如今大势将倾,“夜夜心”深刻地表现了他们每日每夜提心吊胆的场景!

    李唐灭亡,是难挽的悲凉,作者碌碌一生,想尽力阻挡这破灭的结局,尽自己李唐皇室宗亲的责任,却处处碰壁,最后妻死心死,无奈放弃心中的理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唐王朝就这么一步步走向了毁灭的深渊!

    作者的苦,或许是每个生活在末世人的无奈!眼见乱世将临,却无能为力,只能干等着动乱发生,将此时的歌舞升*冲击得七零八落!

    [阅读全文]...

2022-05-28 15:01:34
  • 嫦娥这首诗的诗意(嫦娥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 诗意
  •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论语》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这句话是评价蘧伯玉的,实际上也是夫子自道。

    孔夫子这一辈子不过也是“栖栖一代中”,与蘧伯玉的“卷而怀之”一般无二。

    卷而怀之是干嘛,心里还想着,但并不表现在行动上。

    孔夫子心中仍然想要从政,想要恢复周朝礼乐,后来发现没希望,也就回鲁国修书教学生了。

    借着这句话,想和大家分享李商隐很经典的一首诗。

    李商隐也可以算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典型,虽然他是被迫的,并非主动离开朝堂。

    诗里,李商隐以嫦娥自比,以嫦娥之孤独比喻自己之沦落;以嫦娥手上那一粒仙丹,比喻自己不为世用的绝世才华。

    先读诗,下面再聊一点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诗篇】

    嫦娥李商隐 〔唐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诵析】

    诗题《嫦娥》,开篇两句却写了一位在地上、在人间的女子。“嫦娥”只是在第三句中出现了一次,作为一个情感的载体。

    我怀疑这首诗本来也没有题目,是*为它加上了“嫦娥”为题。

    为什么不选别的词?嫦娥毕竟与此诗契合,若是用首句“云母”“屏风”“长河”做题目,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我们来看这首诗讲了怎样的情感。

    首句纯是写景,人物是藏身幕后的,是观察景物的眼睛。

    云母屏风上,烛光的影子越来越深,暗示着外界的光亮越来越淡。

    想是太阳落山,月华满天。

    因为月亮明亮,星星自然就略显黯淡。

    于是银河渐落、晓星沉沉。

    有学者考证,认为这里的晓星指的是清晨出现的启明星。据此,可以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确定在一天清晨。

    那么,诗中的主人公,则是在室内坐了整整一宿。什么也没干,就看着屏风上烛光摇落的影子,看着天空上黯淡的群星。

    偶尔也想想自己的心事,就这样一夜无眠。

    后面两句,就是在说主人公的想法了。原来她在想嫦娥。

    今夜月光皎洁,嫦娥生活在其上俯视人间,应该过得很快活吧?

    这是孩子的想法。

    女子想的是:嫦娥啊,我想你应该后悔当初偷那颗灵药仙丹了吧。在人间与后羿做一对*凡快乐的夫妻不好吗,为何一定要来月亮之上,承受着无穷无尽的寂寞凄寒呢?

    “碧海青天夜夜心”,是描述嫦娥在广寒宫中的生活状态。

    望一眼碧海,望一眼青天;举目苍茫,处处寂寞。

    是谁激起了李商隐创作此诗的欲望?我们不得而知。诗中女主人公是否有一个现实的映射对象同样也不可知。

    不过,李商隐的诗中出现过用嫦娥事迹形容道观女子的情况。这里的主人公很可能是当时道观中一位才情兼备的女道士。

    嫦娥的灵药,这个寄托就要明显很多。

    嫦娥因为吃了灵药,飞升成仙,也因此承受了无穷无尽的孤独。

    李商隐因为才华出众,不合于世,因此在晚唐社会中沉郁下寮。

    写嫦娥的孤独,也是写自己的孤独;写嫦娥之后悔,却是在说自己的无悔。

    李商隐写过“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的句子,他不后悔来到尘世,更不后悔有七情六欲,不后悔自己的孤寂寥阔。

    李商隐像是晚唐一出凄美的悲剧。

    正因为有着嫦娥一样的美与崇高,他的遭遇、他的悲剧才更加动人心魄。

    【拓展阅读】

    找到三首写嫦娥、白兔较为著名的诗词,与此诗意境也相类似,可以互相参阅。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阅读全文]...

2021-12-26 14:34:14
  • 嫦娥的古诗意思简单(嫦娥这首古诗的诗意)

  • 简单,诗意
  • 李商隐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诗人,我们读其他人的诗,往往需要去了解一下诗人的经历,但李商隐不用,他能给人直觉上的感受,可是如果你不了解他的生*,读他的诗又会觉得晦涩难懂,因为他与生俱来的悲哀,是随着人生经历不断写进诗中的,他又很喜欢用用神话典故作诗,显得虚无缥缈,因此,李商隐总能用短短几句诗,就创造出很奇妙的意境。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别看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不过28字,字面意思浅白易懂,但历来文人对此诗的诠释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思念某人、也有说是讽女冠(女道士)、还有说是暗指陷入党争、清朝纪晓岚说悼亡,总之不是单纯写女神嫦娥,肯定有某种寓托,可算得上是李商隐“晦涩难懂”的代表作了。

    “云母屏风烛影深”,云母是一种矿石,古人认为云母是云之根,所以叫“云母”,这种矿石可以磨成半透明用以装饰屏风,既透光又隐蔽。用云母装饰的屏风,不只是精美,还有“烛影”在屏风之后,你能透光看到烛影摇曳,却又看不到屏风后面之人,有一种幽深感。

    “长河渐落晓星沉”,长河就是银河,晓星就是启明星,不是说银河落了,晓星沉了,而是天慢慢地亮了起来,银河就渐渐消失看不见了,直到天大亮,最亮的启明星也不见了。蜡烛未灭,说明人未入眠,屏风烛影、长河晓星,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这就很妙,你看他没有任何直接对人的描写,通过室内屏风烛影、室外长河晓星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就把人物孤独清冷、寂寞难耐的思绪烘托出来了,写的是人物“身”之寂寞。

    “嫦娥应悔偷灵药”,既然一夜未睡,她在想什么呢?看着银河、晓星、孤月,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嫦娥,你说成仙多好啊,长生不死,可你想想,嫦娥背叛了后羿,一个人独自成仙住在广寒宫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人情冷暖,她的长生不死是被寂寞和独孤包围的。

    “碧海青天夜夜心”,下有无际碧海,上有无边青天,嫦娥的孤独寂寞,夜复一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人可以诉说,所以李商隐才说“应悔”,早知这月宫中如此孤寂,当初何必偷灵药呢。

    整首诗4句,首句写室内情形、次句写室外之景、三句写嫦娥、四句抒情,前两句写主人公清冷难眠,是身之寂寞,后两句写嫦娥永恒孤独,自然引出“偷灵药”的悔恨,是心之寂寞,又触发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李商隐的寂寞心,也包含在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中。*解读众说纷纭,无论是讽女冠也好、思念某人也好、暗指仕途也罢,李商隐不过是借嫦娥掩饰,说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阅读全文]...

2022-02-27 20:27:02
  • 嫦娥的古诗意思简单(李商隐写的嫦娥的诗意)

  • 简单,诗意
  • 《全唐诗》、“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均有收录。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创作背景】

    李商隐的一生都被当时的“牛”、“李”党争所影响。“牛李党争”的本质是太监掌权,而皇帝却没有了实权。“牛李党争”是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李商隐作《嫦娥》就是在讽刺这种现象,表达出他的反对态度和无奈。

    【字词解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是说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原文翻译】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

    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

    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实战演练】

    开头两句通过屋内屋外的______描写,表现嫦娥______的处境。

    第三句“应”表示诗人对嫦娥后悔心情的____,其根据是_______。

    从抒情方式看,“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全诗直接抒情的句子,点明嫦娥________。

    参考答案:

    环境 清冷寂寞 ;

    猜测 古诗前二句 ;

    孤独、悔恨,度日如年的心情。

    【诗词赏析】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阅读全文]...

2022-05-25 17:05:00
  • 嫦娥的古诗意思简单(嫦娥这首诗的意思翻译)

  • 简单
  •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在云母屏风中悄然独坐,残烛的光影幽深。长长的银河已逐渐斜落,晨星也渐渐地隐没低沉。

    嫦娥也许会悔恨当年偷吃了不死的灵药,如今空对着青天碧海,一夜复一夜煎熬着孤寂的心。

    注释: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长河】银河。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赏析: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阅读全文]...

2022-07-10 23:57:24
  • 嫦娥古诗的意思翻译(李商隐嫦娥诗赏析)

  • 《嫦娥》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词如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言】

    《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注释】

    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

    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阅读全文]...

2022-04-02 01:46:06
  • 嫦娥李商隐古诗赏析(翻译李商隐的嫦娥)

  • 嫦娥

    唐 ·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深:暗淡。长河:银河。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灵药:指长生不死药。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

    2.会认“烛、晓”2个生字,会写“屏、烛、 晓、偷”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课文,师生合作探究,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了解诗中蕴含着的神话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借助神话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诗 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用具: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PPT课件

    (3)《嫦娥奔月》视频

    (4)古诗《嫦娥》音频朗读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以对话形式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知道 哪些神话故事?”

    2、学生举手发言。

    3、教师小结,重点讲《嫦娥奔月》。

    4、多媒体播放视频《嫦娥奔月》。

    5、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故事中的嫦娥是怎样的?

    6、全班交流反馈。

      7、教师小结。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 的?

    8、引出课题《嫦娥》。

    (教师板书:嫦娥)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三、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作者简介

    2、学生听视频朗读,划分节奏

    3、指名按节奏朗读古诗—全班齐读

    4、讲解诗的大意

    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1、感受嫦娥的心情

    2、讨论:嫦娥如果没有偷吃灵药会怎样?在人间的生 活又会是怎样的?

    3、以多种形式朗读古诗(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赛 读—全班齐读)

    指导停顿: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五、指导书写生字(屏、烛、晓、偷)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píng zhú 屏(屏风)烛(烛影) xǐao tōu (晓得)偷(偷窃)

    六、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句诗的意思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 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 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句诗的意思是:嫦娥应该是后悔偷吃 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 寂。了解了诗的大意,你能感受 到嫦娥的心情吗?她此时的心 情怎样呢? 孤单、寂寞、无尽的思念…… 嫦娥为什么会孤单、寂 寞呢? 嫦娥偷吃了灵药,一个人 在月宫中,心里十分后悔, 所以会感到孤单、寂寞。如果嫦娥没有偷吃灵药,她 会孤单、寂寞吗?她在人间的生 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她不会感到孤单、 寂寞。她在人间的生 活会是幸福的、美满 的…… 其实诗人表达的是自己孤独的心情。

    [阅读全文]...

2022-07-08 21:27:10
  • 嫦娥诗词鉴赏(趣味古诗解析口嫦娥)

  • 趣味
  •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中秋佳节将*,逐渐的,团圆的气息也浓厚起来。

    但有一人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注定不能团圆,她就是嫦娥。

    嫦娥奔月的神话渊源已久,裙裾飘飘的仙子,空明澄净的明月,不断激发着*的想象,也逐渐成为了诗人摇曳情丝的典型意象。

    今天我就说说这嫦娥意向的种属。

    1.孤独之慨叹

    传说之中,嫦娥私吞不死之药,自此飞升月宫。

    虽然化身月宫仙女,但身为后羿之妻的她仍旧无法改变与丈夫离患的处境与痛苦。

    也因此,很多诗人设身幻想了嫦娥离开丈夫后的孤独处境——寡居寒宫,夜不能寐。

    李商隐于《嫦娥》一诗中如是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巧用了象征的手法,将孤寂无垠的情思化为一种测之无端,玩之无尽的缥缈意境。

    通过嫦娥,孤月,碧海,青天等意象,极力渲染出一种空间广袤,时间无涯的感觉。

    嫦娥寂寞,李商隐也寂寞,这种人类普遍情感上的共鸣正是这首诗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白兔捣药无穷已,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

    当然,嫦娥与寂寞成双恐怕还有月亮的原因。

    月光的清寒剔透,往往给人一种直观的清冷忧伤,这也开拓了*对嫦娥孤寂的无限遐想,深化了人们对其寂寞的感知。

    月圆人不圆,明月寄相思,在作品的不断渲染之下,嫦娥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寂寞孤栖之人的典范。

    2.诉悔恨之幽情

    基于嫦娥奔月神话的感讽,后代文人也常常于诗词之中抒发悔恨幽情。

    一如明代边贡的《嫦娥》中所书:

    明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由望月联想到嫦娥的孤寂悔恨,进而将天上与人间相连。

    末句以”不知”二字转折,表达出嫦娥内心不为人知的苦痛悔恨之情。

    诗歌通篇只字未提嫦娥,一如我们常说的,真正的忧伤是说不出口的。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嫦娥的典故与虚泛空灵的意境完美结合,基于对嫦娥孤寂生活的同情与理解,肆意想象,于我们面前塑造了一个心情抑郁,满是悔恨的月中仙子。

    3.以嫦娥代月

    其实,在文学长河中,集中描写嫦娥的作品并不多见。

    大多情况下,或借嫦娥抒情,或借嫦娥描绘月色。

    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姮娥。——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

    嫦娥在民间被尊为月神,因此身份,嫦娥与月亮总有水*融的态势,而后世作品也常有以嫦娥代指月亮的情况。

    而那些曾经熔铸在月亮上古代文人几千年的情感沉淀,变向的叠加在了嫦娥身上,从而使嫦娥本身也隽永的渗透出无限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唯有嫦娥月,从今照墓田。——《唁人丧侍儿》

    当然,嫦娥与月在诗词中的复指关系有时除了是满足语言特有的韵味需求,还是诗词格本身的强制要求。

    此首诗中,姮娥与月就是典型的为格律需要而加以叠加,这种叠加反倒给人以一种明月与美人珠联璧合的魅力。

    4.赞赏女子美貌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

    早在诗经之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人月互照传统。

    此后,人月相互诠释的模式也屡见不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皎洁的月光使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美人的白皙名艳,而高悬当中的形象又暗示了美人只可远观的高雅。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白居易《邻女》

    嫦娥只应在夜间出现,旱地里是不可能种出莲花的。白居易此诗之中巧妙的运用幻想中的突兀来盛赞邻女的巧笑倩兮,当然这本身也是对嫦娥之美貌的一种肯定。

    从此篇中,我们看出嫦娥一般指作生活中或惊鸿一瞥或同甘共苦的可敬可爱女子。

    而现实中嫦娥的缺*与明月长圆的对比,强化着那种月留人不留的遗憾。

    嫦娥于诗词中的反复出现,虽不一定是最瞩目的部分,但其背后隐藏的独属于她的美丽神话故事,蕴藏的丰富历史内涵千百年间左右着我们的视线。

    中秋佳节之际,预祝各位中秋快乐,也愿天上嫦娥不再忧伤。

    [阅读全文]...

2022-03-30 10:18:09
嫦娥的古诗的诗意 - 句子
嫦娥的古诗的诗意 - 语录
嫦娥的古诗的诗意 - 说说
嫦娥的古诗的诗意 - 名言
嫦娥的古诗的诗意 - 诗词
嫦娥的古诗的诗意 - 祝福
嫦娥的古诗的诗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