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

关于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68) 语录(1) 说说(13) 名言(508) 诗词(1k+) 祝福(1) 心语(56)

  • 雁荡山的诗句

  • 雁荡山的诗句

      锦绣河山美如画,神州大地任我游。鬼斧神工数雁荡,不游这山虚此生。

      不游雁荡虚此生

      南朝谢灵运诗云:"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宋朝王十朋也写道:"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

      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秸草为荡,秋雁宿之

      清*乐·雁荡山美景

      瑶池春晓,柳畔青青草。水落底潭飞翠鸟。铁嶂山云独妙。

      九溪交汇时空,去回跳荡如风。相映白云瀑布,玉龙飞卧山中。

      七律·游雁荡山(*水韵)

      群峰生趣叹奇观,

      怪石峥嵘叠翠峦。

      独秀金鸡鹰展翅,

      双峰巨柱夜阑珊。

      ****夜景游人醉,

      合掌观音保世安。

      玉女双鸾移步换,

      相偎情侣众人欢。

      五绝·雁荡山

      凌空飘玉练,

      雾气覆云天。

      语断斜阳里,

      舟行雁荡巅。

      七律·雁荡山仙溪漂流

      溪清山翠白云天,倒映青峰红日悬。

      流缓潭宽无险象,浪*波静有缠绵。

      落差两米半船水,赴难三人一棹欢。

      串串笑声惊嫩燕,蜻蜓来去织诗篇。

      五律·雁荡山(新韵)

      雁影悠然去,白云万载闲。

      奇峰遮远目,秀水竟前川。

      骚客疑无路,山翁指向天。

      自从磐古后,胜景美人间。

      五律·雁荡山(新韵二)

      雁影悠然去,白云自在闲。

      奇峰遮远目,秀水竟前川。

      霞客疑无路,仙翁指向天。

      层峦叠碧翠,美景胜人间。

      五律·雁荡山(新韵三)

      雁影悠然去,白云自在闲。

      奇峰遮远目,秀水竟前川。

      霞客疑无路,仙翁指向天。

      层峦琼照处,明月注其间。

      注:明月注其间,灵峰夜景更美。

      七律·雁荡山

      梦溪雁荡笔谈之,峡谷奇峰怪异姿。

      巨石巍然生峭壁,龙湫秀美笑蛾眉。

      雄奇泉瀑深幽洞,险峻天窗碧玉池。

      海上名山多胜景,修身养性待何时?

      七律·游中雁荡山

      玉甑初望起岧嶢,转眼人间隔世遙。

    [阅读全文]...

2022-06-09 23:14:03
  • 雁荡山的诗句

  • 雁荡山的诗句

      雁荡山,古人誉为变幻最无穷的山峰。下面是雁荡山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贺新郎》——宋代王义山

      险怪嶕嶢称雁荡,争秀群山第一。

      译文:出人意表的峻峭高耸称之为雁荡山,许许多多的山竞相比美当属第一。

      2、《梦溪笔谈·雁荡山》——宋代沈括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

      译文:我观察雁荡山的这些山峰,都是陡峭、挺拔、险峻、怪异,向上耸立的、高约千尺。

      3、《诺矩罗赞》——唐代贯休

      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

      译文:从雁荡山经过时看见白云密布,在龙湫附**观赏风景时对着细雨迷蒙。

      4、《题雁荡山》——宋代范宗尹

      一径入幽,随山几萦盘。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译文:一条小路通向山林深处,随着山道回转险峻。茂密的树木在山林深处,溪水缓缓的流淌撞击石头发出声响。

      5、《游雁荡山》——宋代徐照

      我来无一语,闲认昔游踪。谁种路傍树,却遮山上峰。

      白话译文:我来到这里被景色所吸引,没法用语言来表达,闲游之余想找出以前游玩的踪迹。是谁在路旁种了那么多的.树木,竟然遮蔽住了山峰。

      6,《过北雁荡山下》宋代 林景熙

      驿路入芙蓉,秋高见早鸿。荡云飞作雨,海日射成虹。

      译文:这个管道进去芙蓉花群,秋高气爽,鸿雁早早的在空中飞翔。飞过云层像雨水一样流畅,海面上的太阳形成了彩虹。

      7,《游雁荡山八首·大龙湫瀑布》宋代 徐照

      飞下数千尽,全然无定形。电横天日射,龙出石云腥。

      译文:飞流直下数千尺长,全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闪电从天上射下来,又像长龙游过,石头都有腥味了。

      8,《入雁荡山》宋代 李光

      梦想清游觉又非,十年云水与心违。名山今属分符客,不羡凌空振锡飞。

      译文:像实现自己梦想可是事与愿违,十年的游山玩水与自己内心相违背。雁荡山现如今属于每个游客,不羡慕可以腾空高飞。

    [阅读全文]...

2022-02-15 14:54:08
  • 雁荡山的诗句

  •   锦绣河山美如画,神州大地任我游。鬼斧神工数雁荡,不游这山虚此生。

      不游雁荡虚此生

      南朝谢灵运诗云:"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宋朝王十朋也写道:"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

      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秸草为荡,秋雁宿之

      清*乐·雁荡山美景

      瑶池春晓,柳畔青青草。水落底潭飞翠鸟。铁嶂山云独妙。

      九溪交汇时空,去回跳荡如风。相映白云瀑布,玉龙飞卧山中。

      七律·游雁荡山(*水韵)

      群峰生趣叹奇观,

      怪石峥嵘叠翠峦。

      独秀金鸡鹰展翅,

      双峰巨柱夜阑珊。

      ****夜景游人醉,

      合掌观音保世安。

      玉女双鸾移步换,

      相偎情侣众人欢。

      五绝·雁荡山

      凌空飘玉练,

      雾气覆云天。

      语断斜阳里,

      舟行雁荡巅。

      七律·雁荡山仙溪漂流

      溪清山翠白云天,倒映青峰红日悬。

      流缓潭宽无险象,浪*波静有缠绵。

      落差两米半船水,赴难三人一棹欢。

      串串笑声惊嫩燕,蜻蜓来去织诗篇。

      五律·雁荡山(新韵)

      雁影悠然去,白云万载闲。

      奇峰遮远目,秀水竟前川。

      骚客疑无路,山翁指向天。

      自从磐古后,胜景美人间。

      五律·雁荡山(新韵二)

      雁影悠然去,白云自在闲。

      奇峰遮远目,秀水竟前川。

      霞客疑无路,仙翁指向天。

      层峦叠碧翠,美景胜人间。

      五律·雁荡山(新韵三)

      雁影悠然去,白云自在闲。

      奇峰遮远目,秀水竟前川。

      霞客疑无路,仙翁指向天。

      层峦琼照处,明月注其间。

      注:明月注其间,灵峰夜景更美。

      七律·雁荡山

      梦溪雁荡笔谈之,峡谷奇峰怪异姿。

      巨石巍然生峭壁,龙湫秀美笑蛾眉。

      雄奇泉瀑深幽洞,险峻天窗碧玉池。

      海上名山多胜景,修身养性待何时?

      七律·游中雁荡山

      玉甑初望起岧嶢,转眼人间隔世遙。

      深谷清流泉不竭,短林佳木叶长飘。

      奇穿孤顶连云栈,险渡群峰橫石桥。

    [阅读全文]...

2022-04-23 01:40:33
  • 描写雁荡山的诗句

  • 描写雁荡山的诗句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描写雁荡山的诗句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元」李简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於菟天外啸。

      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

      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

      黄河一线几千里,吴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洲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溟。

      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

      登岳

      [元]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一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

      天门铭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顿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阅读全文]...

2021-12-08 06:56:50
  • 描写雁荡山的诗句

  • 描写雁荡山的诗句

      温州雁荡山,

      天下奇秀。

      雁荡山雄奇,

      而不失蕴藉,

      散淡而不显枯寂,

      幽深而神旷,

      险峻中寓着秀丽。

      雁荡山,

      地形复杂,

      景象丰富,

      一景多象,

      灵奇之景致,

      无与伦比,

      流纹岩造型独特;

      自然景观变幻莫测。

      山岩摩天劈地,

      拔地绝壑,

      瀑布如林。

      雁荡山是一座,

      大美之山,

      有着独特的品格,

      灵峰景区,

      层峦叠嶂,

      奇峰环拱,

      千形万状,

      美不胜收。

      灵峰夜景,

      移步换形,

      变幻多姿,

      妙不可言。

      白天的雁荡山,

      与夜晚的雁荡山,

      又呈现,

      迥然不同的自然奇观,

      夜晚的'雁荡山,

      则有另外一番魅力,

      当地有民谣:

      牛眠灵峰静,

      夫妻月下恋,

      牧童偷偷看,

      婆婆羞转脸”,

      把夜色中的雁荡山景,

      刻画得惟妙惟肖。

      人游走在山道中,

      仿佛入仙境。

      日景耐看,

      夜景消魂,

      巍巍灵峰,

      白天的意境开阔,

      像地道的美男子,

    [阅读全文]...

2022-01-17 19:29:41
  • 描写雁荡山的诗句

  •   游泰山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描写雁荡山的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元」李简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於菟天外啸。

      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

      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

      黄河一线几千里,吴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洲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溟。

      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

      登岳

      [元]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一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

      天门铭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顿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阅读全文]...

2022-06-09 04:11:32
  • 含有雁字的古诗词 带雁字的诗词名句

  •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忆秦娥·娄山关》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增广贤文·下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周紫芝《卜算子·*上送王彦猷》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 后飞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朱厚熜《送毛伯温》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阅读全文]...

2022-02-17 09:32:50
  • 关于大雁的诗句古诗(描写大雁的古诗10首)

  •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一、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二、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阅读全文]...

2022-02-14 18:57:45
  • 关于大雁的古诗

  • 关于大雁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雁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雁

      年代:【唐】作者:【杜牧】体裁:【七律】类别:【动物】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归雁

      年代:【唐】作者:【钱起】体裁:【七绝】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

      年代:【唐】作者:【崔涂】体裁:【五律】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规雁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五绝】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秋雁(一作虞世南诗)

      年代:【唐】作者:【褚亮】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鸿雁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阅读全文]...

2022-01-17 05:05:48
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 - 句子
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 - 语录
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 - 说说
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 - 名言
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 - 诗词
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 - 祝福
古诗人描写雁荡山的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