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播读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能播读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能播读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能播读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赠薛播州诗·其十
杨素〔隋代〕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雁飞穷海寒,鹤唳霜皋净。
含毫心未传,闻音路犹夐。
惟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
吊影余自怜,安知我疲病。
赠薛播州诗·其十四
杨素〔隋代〕
衔悲向南浦,寒色黯沈沈。
风起洞庭险,烟生云梦深。
独飞时慕侣,寡和乍孤音。
木落悲时暮,时暮感离心。
离心多苦调,岂假雍门琴。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三
杨素〔隋代〕
秋水鱼游日,春树鸟鸣时。濠梁暮共往,幽谷有相思。
千里悲无驾,一见杳难期。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物华不相待,迟暮有馀悲。
赠薛播州诗 其四
杨素〔隋代〕
道昏虽已朗,政故犹未新。刳舟洹水济,结网大川滨。
出游迎钓叟,入梦访幽人。植林离各树,开荣岂异春。
相逢一时泰,共幸百年身。
赠薛播州诗 其一
杨素〔隋代〕
在昔天地闭,品物属屯蒙。和*替王道,哀怨结人风。
麟伤世已季,龙战道将穷。乱海飞群水,贯日引长虹。
干戈异革命,揖让非至公。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岑参〔唐代〕
归去新战胜,盛名人共闻。乡连渭川树,家*条山云。
夫子能好学,圣朝全用文。弟兄负世誉,词赋超人群。
雨气醒别酒,城阴低暮曛。遥知出关后,更有一终军。
赠薛播州诗 其十二
杨素〔隋代〕
所欲栖一枝,禀分丰诸已。园树避鸣蝉,山梁过雌雉。
野阴冒丛灌,幽气含兰芷。悲哉暮秋别,春草复萋矣。
鸣琴久不闻,属听空流水。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一
杨素〔隋代〕
养病愿归闲,居荣在知足。栖迟茂陵下,优游沧海曲。
古人情可见,今人遵路躅。荒居接野穷,心物俱非俗。
桂树芳丛生,山幽竟何欲。
寄李播评事
杜牧〔唐代〕
子列光殊价,明时忍自高。宁无好舟楫,不泛恶风涛。
大翼终难戢,奇锋且自韬。春来烟渚上,几净雪霜毫。
赠薛播州诗 其二
杨素〔隋代〕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曹雪芹《交趾怀古》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佚名《七月》
神农本草香千里,歧伯医风播五洲。
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抱朴子·外篇·广譬》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佚名《周颂·噫嘻》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佚名《周颂·载芟》
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开新花。——卢僎《十月梅花书赠》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呜呼,自王播、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卷一》
陵纵播逸,霍濩纷葩。——嵇康《琴赋》
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洒沈灾于豁渎兮,播九河于东濒。——杨雄《河东赋》
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夫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
余烈祖于西晋,始流播于东川。——庾信《哀江南赋》
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庾信《哀江南赋》
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
星岩朗耀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春不播,秋不藏。
李翰林身何在,许将军血未干,播高风千古严滩。——张可久《水仙子·乐闲》
播灵润于千里,越岱宗之触石。——郭璞《江赋》
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郭璞《江赋》
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溜。——嵇康《琴赋》
实曰播殖。——陶渊明《劝农》
且*者,夏丧於商,周播之刘,耿薄为墟,丰、镐成丘。——阮籍《大人先生传》
奋余荣而莫见兮,播余香而莫闻。——张衡《思玄赋》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刘向《九叹》
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王褒《九怀》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屈原《九章》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屈原《天问》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屈原《天问》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袁宏道《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祢衡《鹦鹉赋》
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贾谊《鵩鸟赋》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雅颂播吴越,还如泰阶*。——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曹操《薤露》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交乱四国,播于八埏。——李白《雪谗诗赠友人》
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李白《东武吟》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李白《东海有勇妇》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佚名《周颂·良耜》
播放母亲的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播放母亲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5、《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豫章行》
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7、《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过后,虽然此时仍春寒料峭,但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时节已到。古今中外有很多描绘春耕劳作的诗词,如清姚鼐的《山行》则是一幅繁忙热闹的春耕图:“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王维在《宿郑州》中云:”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春雷阵阵,细雨蒙蒙,草木新生,村童雨牧,农人播下种子,也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忆*泉杂咏•忆春耕
唐-李德裕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
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野望
宋-梅尧臣
新晴宜野望,最爱是山前。
远*花兼竹,高低水拍田。
呼名鸟无数,问姓客多年。
此地春耕晚,吴牛树底眠。
新城道中-其一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这首诗意境优美:山岭白云缭绕,树梢朝阳悬挂,野桃笑脸迎人,溪柳摇曳多姿,溪水清澈见底,这充满生机的景色与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喜闹春耕的生动场面以及诗人欢快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与生活的气息,组成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
春耕
宋–陆游
去蜀归吴会,真成万里行。
穷通竟安在,恩怨两皆*。
文字妨求道,杯觞害养生。
余年犹有几?买犊事春耕。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宋-曾巩
上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
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勤春耕。
颂古
宋-释智愚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
效原眇眇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二月二十一日枕上闻莺时霖雨之后
宋-郑刚中
山前急雨促春耕,废我徜徉小圃行。
今日定知晴有意,咤然林际一声莺。
酹江月
宋-李好古
西风横荡,渐霜余黄落,空山乔木。
照水依然冰雪在,耿耿梅花幽独。
抖擞征尘,扶携短策,步绕沧浪曲。
怅然心事,浮生翻覆陵谷。
试向商乐亭前,冷风台上,把酒招黄鹄。
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
百亩春耕,三间云卧,此计何时卜。
功名休问,卖书归买黄犊。
雨涧牛
明-如兰
古诗欣赏驿站校园广播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欣赏驿站校园广播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老师们
乙:同学们,
合:中午好!
甲:今天,我们的《古诗欣赏驿站》正式跟大家见面了!
乙: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 为了让华人儿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教育部特意颁发了《语文新课标小学必读古诗160首》。
甲:意在让我们重拾古诗兴趣,在古诗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下,陶冶情操,将祖国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乙: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诵读古诗,歌唱古诗,将中华古典诗词唱响校园,唱响神州吧!
甲:下面请欣赏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孟郊写的古诗《游子吟》
(播放《试听 》 两遍)
乙: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听了这首古诗歌,是不是有一种想掉眼泪的感觉?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
甲:古诗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相连,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甲:这种骨肉之情通过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唯恐儿子“迟迟”难归的心情,
以及作者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讴歌: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从而寄托了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乙:是啊,“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们把这首古诗朗诵一遍吧!
甲:领读:(主持人教一句,学生们跟着读一句!)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乙:同学们读得真动情呀!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古诗歌吧,大家可以跟着学唱哟!相信在一遍遍的跟唱之中,你一定就会对这首《游子吟》心领神会的,也期待着你在校园的`古诗歌唱比赛中,一展你的歌喉,欣赏你的风采!
(欣赏《试听 》 播多少遍,根据所剩时间而定)
甲:老师们,同学们,在一遍遍的古诗歌曲唱诵中,我们深深陶醉在这阳光般的母爱中了,让我们也放声跟着唱起来,在歌声中来结束我们的这次广播,《古诗欣赏驿站》下周一再跟大家见面了!
合:再见!拜拜!
(播放《试听 》,学生自由跟唱,广播结束。)
(1)书中有秀色,奈何解饥肠。(打唐诗五言)
(2)司空见惯浑常事(打鲁迅诗句)
(3)三分估计(打《诗经》一句)
(4)神州自古有清官(打辛弃疾词句)
(5)尸魔丧生遗骸在(打曹操诗词句)
(6)十姐妹收到父母来信(打五言唐诗)
(7)十五贯(打《西厢记》一句)
(8)七月游长城(打《答苏武书》一句)
(9)仍旧惯(打《幼学琼林》一句)
(10)三人成虎(打《诗经》一句)
(11)上峨眉观战(打唐诗五言)
(12)上台来就拉下脸来调整干部(打七言唐诗句)
(13)谋略不减管仲,枢机可并孙吴。(打《隆中对》一句)
(14)*原游击队(打《左传》一句)
(15)千里相逢成佳偶(打《吕相绝秦》一句)
(16)任人来赏四时芳(打《诗经》一句)
(17)日寇暴行诡辩,必当回应耳。(打《尔雅》一句)
(18)处处闻啼鸟(打《木兰辞》一句)
(19)天作棋盘星作子(打《滕王阁序》一句)
(20)山中无历日(打《诗经》一句)
(21)生逢太*盛世(打一李煜词句)
(22)十年一觉扬州梦(打唐诗五言)
(23)生意若能再来一宗,真乃天助我也。(打唐诗五言)
(24)十载寒窗始成名(打《陈情表》一句)
(25)视若路人(打一苏东坡词句)
(26)死守(打《诗经》一句)
(27)世界由人民主宰(打辛弃疾词句)
(28)守岁(打《孟子》一句)
(29)说与旁人浑不解(打《红楼梦》诗曲一句)
(30)人生几何(打《秋声赋》一句)
(31)三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打《出师表》一句)
(32)扫除污水暗流(打《岳阳楼记》一句)
(33)少女(打《诗经》一句)
(34)失意鲁县令(打一郑板桥诗词句)
(35)十六始生魄(打唐诗五言)
(36)十人(打《老子》一句)
(37)春听莺歌燕语新(打《诗品》一句)
(38)此花何名(打《祭十二郎文》一句)
(39)从头到脚洋打扮(打《桃花源记》一句)
(40)大梦谁先觉(打《老子》一句)
(41)大未必佳(打《原道》一句)
(42)大限来时各自飞(打《贾谊论》一句)
(43)三十年后,父兄欢聚。(打《马说》一句)
(44)三重茅底床床漏(打《千家诗》一句)
(45)十寸谜笺无一字(打宋诗七言)
(46)十重浊浪排向东,孤帆远影逝碧空。(打唐诗五言)
(47)舒展黛眉(打《红楼梦》诗曲一句)
(48)千虑(打《幼学琼林》一句)
(49)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打《隆中对》一句)
(50)却道海棠依旧(打七字唐诗一句)
(51)让女儿自由恋爱(打《孟子》一句)
读书的古诗句
1、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6、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0、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13、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16、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7、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18、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19、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20、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1、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22、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23、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4、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诗》
25、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古诗读后感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顾振彪主编的《唐诗三百首》是教育部语文课标准编写,青少年必读的100部中外名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总集,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的缩影和见证。唐诗取材丰富,体式多样,格调高雅,所以我很喜欢读唐诗。
《唐诗三百首》有几首诗令我念念不忘。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说“慈母用干枯的手拿着针线,颤抖地为将远行的儿子缝补着冬衣。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缝补着,心想着孩儿这次远行将迟迟不会回来。正像小草难以报答阳光一样,儿子又怎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中真切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诗篇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之情。虽无言语,虽无泪水,却表现出浓浓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内心对母爱的感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其外,讽喻诗《古从军行》、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园风光诗《过故人庄》也是我爱读的诗篇。
《唐诗三百首》真是一本好书。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尝到九泉” 宋代诗人高翥的一首《清明>>诗,给我们绘画出一副鲜活的“清明上坟图” 在这里,人们不仅感慨滴血泣泪的那份真实情感,更震撼于日落后笑于等前的儿女。两者的极大反差,令人肝肠寸断,嘘唏不已。
这首诗极富人生哲理,他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诗人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活好今天,享受人生,否则死后,即使有再孝的儿女,身在九泉之下,又何偿能喝到一滴酒呢? 人生短暂,死生无常。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转顺百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语)古人常将人生比梦,感叹光阴流转,岁月荏苒。其间多少功名利禄,多少喜怒哀乐,生死离别,得失聚散,富贵云烟,到头来不过梦幻一场。正如网络所言“神马都是浮云”。 君不见,在我们身边,今天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明天却随着一缕青烟离我们而去。这就是人生,我们无法预测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不求完美,不求轰轰烈烈,不求惊天动地,不去刻意追求什么,那样太苦太累。人只要活得快乐开心,随心所愿,就不枉此生。
许三多说:“人活着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活着。"这话对,我信。
今天上了文学院开设的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原本认为艰涩的课程,在吴浩军教授的精心备课和个人实例讲述下被上得妙趣横生,学生心底也激情澎湃,对中国古典文献及其保存、保护有了更为崇高的理解和体会。
课后,为完成考察作业而拜读了葛兆光先生为《古诗文要籍叙录》写的再版序言。还未读过的舍友问起来:“你读完有没有千思万想汹涌出来的感觉?”我的回答是“没有”,因为我的感受就是沉淀后的娓娓道来,而不再那般顶礼膜拜。
葛先生的这篇序言可一分为三。第一部分,提起中华书局重印旧着的事,十七八年后再版写序,自然回想起了当年的种种艰辛。为了给导师金开诚先生编写教材而接下撰写《古代文学要籍介绍》(后定书名为《古诗文要籍叙录》)的任务,当年还心高气傲的葛兆光先生决心抛开讲义,彻底推陈出新,这必然要面临巨大的考验。严寒酷暑、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除了这些都还烙印在葛先生的记忆中外,还有的,就是从故纸堆里发现资料的喜悦感。
第二部分,葛先生开始介绍《古诗文要籍叙录》,其体例有三:一是梳理文献的成书、刊刻和流传;二是考察内容的缺佚和真伪;三是讨论选本和注本的优劣。葛先生在考察古籍成书、对比校勘、注释讨论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不可人云亦云,要“在不疑处有疑”。
第三部分,也是要细读的一部分——文献学的意义。葛先生认为,他与导师金开诚先生的这次合作,是他后来做学问的基础,有了这些打底夯实,才有了后来的巨大造诣。目录学让人迅速查找资料,校勘学使人发现新知,“小学”用以判断学术,于是,葛先生重提了古典文献的意义。
读过葛先生的再版序言之后,似乎原本崇高而不可捉摸的文献与文献学,变得亲切了许多。对我们个人来说,背负着巨大的民族责任去学*文献学,虽是动力,却也是束缚。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说的,对这一学问的学*,不像百米赛跑般激动人心,而更像马拉松——后半程见功力,学*文献学时所下的苦功夫、笨功夫,是积累,也将是本钱。
意义,在于个人的追寻,而不在于他人的灌输。用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来说服自己,“为什么”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我们一定要做下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享受网络世界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有事没事儿掏出手机解锁、看一眼、锁屏,放进口袋,这一过程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为这已经变成*惯,潜意识里的动作。喧嚣的生活,繁忙的工作,让人日趋浮躁;白天工作的充实,让你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但是夜晚,我总在想,我要什么?我想改变,但却不知道从哪里改变。
朗读者开始火遍朋友圈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机缘下看到了于丹教授的《重温最美古诗词》,诗词,那些高山流水、桃红柳绿的景象,那些策马扬鞭、激扬文字的情怀,让我心生*静。
于丹教授在书中说到:“诗歌教会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观念,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做为中国人的宗教。”
我想,我们读诗,在看到月亮时,不仅只会说“好大的月亮呀”,而是比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看到一群鸭子不止会惊叹“哎呀,好大一群鸭子”,而能“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更希望在心浮气躁之时,能体会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心境,在缺少动力时,能感受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场。
我想,诗意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只是生活的忙碌与心灵的疲惫使我们灵魂深处的那片柔软沉睡。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去品味大自然的万千意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翻一翻充满古人智慧与情怀的书,在诗词中留住那个真实的自己,唤醒心中的诗意。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古诗300首》,我翻着翻着,发现了一首诗很感人,我就情不自禁的看了起来!读完后,眼珠子左右滚动,眼睛里晶莹的小露珠便一滴一滴的轻轻而落,真是令人感动不已。
读的名诗叫《游子吟》。原文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灰。”
当时我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意义,但瞧了瞧,又情不自禁的翻到了第2页。
这里面写了:
当孟郊第2天就要远行时,母亲点起油灯,用一条细细的小针头,对着一块灰白色的织布,一针一线的认认真真织着,针口密密麻麻,一点细缝儿都没有,衣服绣得端端正正,很好看!
到了第2天,孟郊就要远行了,母亲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含着眼泪把衣服轻轻地交给了孟郊,孟郊忽然发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就连母亲在逢衣服时,把手都扎破了,手上还长起了几个小茧,磨破了手指头,孟郊心疼急了。
孟郊穿上了母亲为他织的衣服,心想:我想母亲时,就常常看着这件衣服,就像母亲还待在的身旁一样,那样温暖,那样幸福!
孟郊一路上,边走边看着件衣服,心想:等考了大壮元,一定好好孝敬母亲,让母亲吃的饱,穿得暖,看着自己的儿子成家立业,变成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家庭!
体会:表明了孟郊的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染上风寒,自己在夜里埋头苦干的织着衣服,把手指头都扎破了,宁愿自己受苦,也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受累。孟郊对母亲感慨万分,争取考取状元,给母亲安心度过快乐的晚年,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长大以后,考上北京大学,一定为母亲孝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我坐在沙发上诵读着这首千古名篇《游子吟》,眼前就会渐渐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在微弱的灯光下,一位苍老的母亲手拿着针线,眼中饱含泪水,正在为远行的儿子一针一线密密地缝制衣服。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不知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读着读着,我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小时候,我经常生病。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我半夜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急得一夜没敢合眼。由于我不能吹风扇,妈妈毫不犹豫就关掉了,拿着一把扇子一直躺在我旁边,慢慢用扇子给我扇风,一刻也不敢停歇,却不知自己早已汗流浃背。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妈妈顾不上洗把脸,抱着我就往医院跑。可是我们来得太早了,医生还没上班,妈妈在医院门口心急如焚,一个劲地走来走去,时不时跑去问医院的清洁工医生还有多久来。直到医生来后,妈妈才松了口气,却不知头发早已被汗水粘得一绺绺的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那区区小草似的儿女心,又怎么能够报答得了像春天阳光般博大的母爱呢!想想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地不懂事,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可我却总不听话,爱和她顶嘴。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妈妈,我只想对您说,谢谢您,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学*,用自己的一点一滴来好好回报您!
评语:这篇读后感在内容上写得很真实感人,通过诗人对母爱的的感激很自然地过度到自己对母亲的感谢,情真意切。虽然只写了母亲对自己关爱的一件小事,但描写细腻生动,以小见大充分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
在写作方法上,小作者已初现功底。比如将古诗《游子吟》进行拆分,形成了首尾相联,紧扣住了主题。尤其是最后的结尾,很能催人向上,点睛之笔恰到好处。
今天,我学*了《游子吟》这首古诗,我深深地被这首诗所感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古诗叙述了母亲为即将出门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事,歌颂了伟大的母亲。
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像蜡烛一样,总是燃烧自己,为我照亮前面的路,使我能安全地向前走;她就像那红彤彤的太阳,赐予我温暖。
小时候,我还正在学走路,站都站不稳,去哪里都要妈妈跟着,再说我又不听话,到处乱跑,害得妈妈心“砰砰”跳,生怕我会跌倒,在我哇哇大哭时,妈妈就会千方百计地逗我笑。
以前,我总认为妈妈的爱就是无用的唠叨。每次都是这样,一大早,我还在被窝里睡大觉,“起床,六点钟到了!”我从睡梦中醒来,揉了揉睡眼蒙胧的眼睛耳传到了妈妈的唠叨声,“知道了。”我穿好衣服,“呀,衣服穿反了,快点脱下来换一面。”于是我就顺从了妈妈的旨意。在上学时,妈妈给了我两块钱,我接过,拎起书包拔腿就跑,后面传来了妈妈的唠叨声,“上课要认真听,不能做小动作,路上小心……”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直接大声应一句:“哎呀!别吵了!烦死了!”然后“砰”地把门关起来。读了这首诗后我知道了,我错了,妈妈以前对我的唠叨不是烦,而是出自对我的一片关爱。
我在一天天长大,妈妈却一天天衰老。妈妈,如果没有您,我会像现在一样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吗?如果没有您,将来我会长成参天大树吗?
正如诗中所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您是多么伟大啊!您的恩情我怎能报答啊?
今天的春节期间,央视的一档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这档节目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一时间神州大地似乎都被诗意所沁透,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是啊,诗意原本就写在中国人的基因中,一切的风花雪月都能够唤醒我们血脉中千年积淀的离骚。而学者于丹在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中,将这种藏在华夏民族身上深深的诗情叫做“蛰伏着的诗意”。
关于读书的古诗
导读: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5、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31、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3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3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唐·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
3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唐·李商隐《贾生》
39、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___北宋·秦观《秋日》
40、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___清·赵翼《论诗》
4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____<<诗经.卫风.淇奥>>
4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____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43、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____唐.柳宗元<<行路难>>
44、不是虚心岂得贤____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4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____唐.杜荀鹤
4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___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____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4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宋.朱熹<<观书有感>>
4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2、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生剩久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4、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陆游《寒夜读书》
5、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6、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钱起《和刘七读书》
7、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白居易《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
8、尝闻读书者,所贵免征伐。——邵谒《下第有感》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10、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吕洞宾《绝句》
11、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赵恒《劝学诗》
12、读书无与如,日夕友猿狙。——释文珦《喜故人来访共论易》
13、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皮日休《读书》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5、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杜甫《孟氏》
16、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张籍《卧疾》
1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18、读书不及经,饮酒不胜茶。——高适《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1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1、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读书萤。——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2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23、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24、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苏泂《次陆放翁韵》
2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6、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
27、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杜牧《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28、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9、老去无他嗜,书中有独欣。月窗鸡喔喔,霜野犬狺狺。虽叹吾何适,犹尊昔所闻。从今倘未死,一日亦当勤。——陆游《寒夜读书》
30、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31、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苏泂《次陆放翁韵》
3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33、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
3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慎虚《阙题》
35、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3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8、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燿。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区区心所乐,那顾世间笑。闭门谢俗子,与汝不同调。——陆游《灯下读书戏作》
39、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苏轼《登庐山》
40、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莫宣卿《答问读书居》
41、万卷漫读书,千金空服药。——方回《偶书·一日无酒饮》
42、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韩愈《符读书城南》
43、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孟浩然《西山寻辛谔》
4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5、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4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随园诗话补遗》
47、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
48、读书当努力,写字莫糊涂。——王冕《元日示师文》
49、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刘禹锡《送李庚先辈赴选》
50、为问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读书人。——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歙州民与睦州民》
51、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白居易《悲哉行》
能播读的古诗
播放古诗山居夏日能跟读的
读古诗的直播
能顺读能倒读的古诗
播音读的古诗
播放古诗别读的
播放古诗能背诵的
能倒读的古诗
直播能用的古诗词
古诗的歌自己能播放
解读古诗的女主播
能跟着读的古诗
能朗读的古诗
守株待兔古诗能播放的
古诗又能唱又能读的
播放本以为能拉到的古诗
播放关于读书的古诗
山行古诗能读的
播放我和我的读古诗
外国人读古诗的主播
小雨喝酒读古诗的主播
播放解读版的古诗山行
能用粤语读的古诗
能读的江雪古诗
儿童能读的古诗
能正反读的古诗
小儿能读的古诗
传播正能量的古诗词
播放读古诗的第二季
还播放刚才的一起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