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

关于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64) 说说(194) 名言(5) 诗词(1k+) 祝福(296) 心语(3k+)

  • 卢纶《塞下曲.其一》全诗翻译注释及赏析

  • 学生
  • 卢纶《塞下曲.其一》全诗翻译注释及赏析

      作品简介《塞下曲·其一》由卢纶创作。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一首写将军动员出发时,整队军营发令时的情景,颂扬了将军的威风和军容的严整,场面壮观,声势浩大。

      卢纶《塞下曲.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作品注解

      1、鹫:大鹰。

      2、翎:羽毛。

      3、金仆姑:箭名。

      4、燕尾:旗上的飘带。

      5、蝥弧:旗名。

      作品韵译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作品评析

      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诗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作为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

      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鹫翎金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金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箭用金做成,可见其坚锐。并且用一种大型猛禽“鹫”的羽毛(“翎”)来做箭羽,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又迅疾有力,威力无穷。“燕尾绣蝥弧”(蝥音wù),是写将军手执的旗帜。“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帜,《左传》:“颖考叔取郑之旗蝥弧以先登。”这种象燕子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而成的,在将军手中显得十分精美。这两句没有直接写将军的形貌,只是从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帜落笔,而将军的矫健身影已经屹立在读者面前。诗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衬托,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干练的军事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发布新令。将军岿然独立,只将指挥令旗轻轻一扬,那肃立在他面前的千营军士,就齐声发出呼喊,雄壮的呐喊之声响彻云天、震动四野,显示出了豪壮的军威。“独立”二字,使前两句中已经出现的将军形象更加挺拔、高大,并且与后面的“千营”形成极为悬殊的数字对比,以表明将军带兵之多,军事地位之显要,进一步刻划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轻轻一扬,就“千营共一呼”,在整齐而雄壮的呐喊声中,“千营”而“一”,充分体现出军队纪律的严明,以及将军*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显示出了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战斗力。这一句看似**叙述,但却笔力千钧,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言绝句中,像这首诗这样描写场面如此壮阔,声势如此浩大的作品,并不多见。前两句对仗工整,在严整中收敛力量;后两句改为散句,将内敛的力量忽然一放,气势不禁奔涌而出。这一敛一放,在极少的文字中,包孕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英汉对照

      塞下曲(之一)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BORDER-SONGS I

      Lu Lun

      His golden arrow is tipped with hawk's feathers,

      His embroidered silk flag has a tail like a swallow.

      One man, arising, gives a new order

      To the answering shout of a thousand tents.

      作品格律

      鹫翎金仆姑,

      ●○○●△

      燕尾绣蝥弧。

      ⊙●●○△

      独立扬新令,

      ●●○○⊙

      千营共一呼。

      ○○⊙●△

      (注:○*声●仄声⊙可*可仄△*韵▲仄韵)

      作者简介

      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作品。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卢纶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卷。

    [阅读全文]...

2022-06-25 04:07:14
  •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塞下曲卢纶译文及注释)

  • 塞下曲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是一首描写守关将士夜追逃兵的诗,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通过读诗,完全可以通过领悟诗意和丰富想象,绘出一幅金戈铁马的战争画图来。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这样的景是难于刻画的:“月黑”,则茫无所见;“雁飞高”,则无迹可寻。雁飞而且高。是由声音觉察到的。这样的景,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正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时间,又烘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直接逼出下句“单于夜遁逃”来。单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这里借指敌军统帅。敌军在夜间行动,应当有各种可能。然而诗人但谓“单于夜遁逃”。读诗至此,顿觉一股豪迈之情扑面而来。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夜色的掩护仓惶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必胜的信念,足令读者为之振奋,于上句造成的神秘气氛中,发一惊采。敌酋遁去,我军纵兵追擒,这是自然的发展。

    敌人逃走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欲将轻骑逐”,是追兵将发而未发。不用大军而仅派“轻骑”,绝不仅仅因为快捷,同时也还显示厂一种高度的自信。仿佛敌人已是瓮中之鳖,只须少量“轻骑”追剿,便可手到擒来。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虽然站立不过片刻,而大雪竟落满弓刀。“大雪满弓刀”一句,将全诗意境推向*。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象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这是一幅非常动人的画图:在静谴中蕴藏着呐喊,在昏暗中酝酿着闪电。虽然是在漆黑的夜间,勇士们被白雪勾画出的英姿仍然是“焕尔触目”。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阅读全文]...

2021-12-11 14:08:45
  • 《塞下曲四首》注释赏析

  • 《塞下曲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龙斗雌雄势巳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黄河直北千余里,寃气苍茫成黒云。

      因嫁单于怨在邉,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注释】: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一、二句*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与统一的颂歌。

      “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

      边塞诗。其四言明君和亲事。

      注:

      1:塞下曲:见前注。

      2: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玉帛,以会盟也。《周礼》:“立大祭用玉帛牲牷。”《左传》:“ 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帝乡,长安也。乌孙,汉时西域国名。

      3: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明君,王昭君也。龙堆,汉时西域沙丘名。扬雄《法言》:“龙堆以西,大漠以北。”

      4:龙斗雌雄势巳分,山崩鬼哭恨将军:恨将军,“过在将军不在兵”之意。

    整理:zhl201610

    [阅读全文]...

2021-12-12 06:06:19
  • 卢纶《塞下曲其二》全诗翻译注释及赏析

  • 古诗文
  • 卢纶《塞下曲其二》全诗翻译注释及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卢纶《塞下曲其二》全诗翻译注释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塞下曲 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

      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

      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

      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注释】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赏析】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阴影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将军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阅读全文]...

2021-12-03 11:30:48
  • 卢纶《塞下曲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

  • 卢纶《塞下曲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卢纶《塞下曲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欢迎阅览。

      塞下曲 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词语解释】

      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jì):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

      【译文】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

      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而是迫**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

    [阅读全文]...

2022-02-17 18:33:14
  •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_塞下曲古诗译文唐代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卢纶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绝句塞下曲。

    [阅读全文]...

2022-02-05 10:16:01
  • 塞下曲唐卢纶古诗(塞下曲其三唐卢纶古诗)

  • 唐·卢纶《塞下曲(其一)》(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释】

    ①塞下曲:唐代乐府名。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辞》。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这里选其中四首。

    ②鹫(jiù):大雕。

    ③翎:羽毛。

    ④金仆姑:箭名。

    ⑤燕尾:旗帜形似燕尾的部分。多以帛续之。。

    ⑥蝥弧(móu hú):此指绣在旗帜上的一种纹样。旗名。

    ⑦独立:犹言屹立。

    ⑧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翻译】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作品简介】

    《塞下曲·其一》由卢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一首。写将军动员出发时,整队军营发令时的情景,颂扬了将军的威风和军容的严整,场面壮观,声势浩大。

    【作品背景】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一首,写将军发布军令时的情景。战士们整装列队待命出发,军容整肃,以显示主帅威严。下面的场面是将军一人发布命令,千军万马同声响应。诗人用“独立”和“千营”对比写出了官兵一致、团结作战的动人场景。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作者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卢纶祖上、*世官皆不显,曾祖父为永宁令,祖父为济州司马,父亲为临黄县尉,他的亲属也大多为县丞、县尉之类的小官。这种介于达官阶层和士民阶层之间的社会地位,使他既有依附达官贵人、以诗干进的一面,又有了解社会现实、创作优秀作品的一面。卢纶的诗,早年即以“舟人夜语觉潮生”为人称道。直至垂暮之年,文学才华也未消歇,《塞下曲》成为诗歌史上的千古名作。在大历十才子中,他一生虽不得意,但去世最晚,所以对改变当时文体、诗风的影响也就最大。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附赛大家集字帖:

    [阅读全文]...

2022-02-01 00:03:26
  • 塞下曲其三古诗带拼音解释(赛下曲其三带拼音是什么)

  • 解释
  •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②月黑:没有月光。

    ③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④遁:逃走。

    ⑤将:率领。

    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翻译】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作品简介】

    《塞下曲·其三》由卢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

    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三首写

    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

    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创作背景】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

    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

    ,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

    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

    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作者简介】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

    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

    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

    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阅读全文]...

2022-07-08 06:27:58
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 - 句子
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 - 语录
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 - 说说
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 - 名言
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 - 诗词
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 - 祝福
古诗塞下曲六首之一的注释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