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影和瘦荷莲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竹影和瘦荷莲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竹影和瘦荷莲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竹影和瘦荷莲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关于竹的诗句古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3、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5、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6、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7、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8、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9、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0、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11、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12、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1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15、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6、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17、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1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9、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陆容《满江红咏竹》
20、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1、空回首,佳期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22、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23、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24、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陆容《满江红咏竹》
25、绣襦不整鬓鬟欹。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6、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8、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9、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30、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31、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3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3、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34、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5、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36、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枝》
37、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38、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39、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40、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41、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42、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3、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44、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文廷式《好事*湘舟有作》
45、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6、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47、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48、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9、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50、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绝句·竹影和诗瘦》
作者: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
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
不肯下西厢。
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关于竹的诗句古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3、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5、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6、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7、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8、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9、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0、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11、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12、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1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4、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15、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6、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17、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1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9、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陆容《满江红咏竹》
20、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1、空回首,佳期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22、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23、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24、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陆容《满江红咏竹》
25、绣襦不整鬓鬟欹。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6、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8、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9、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30、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31、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3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3、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34、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5、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36、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枝》
37、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38、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39、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40、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41、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42、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3、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李世民《元日》
44、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文廷式《好事*湘舟有作》
45、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6、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47、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48、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9、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50、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2、《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3、《赋得阶前嫩竹》
宋·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4、《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5、《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6、《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郑燮古诗《竹石》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燮古诗《竹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一作:韧)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强有力。
⑨任:任凭,无论,不管。
⑩尔:你。
鉴赏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莲的古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莲的古诗
1、《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6、《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7、《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8、《采莲贡(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10、《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11、《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12、《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13、《芙蓉》
唐陆龟蒙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愁。
14、《白莲》
宋王禹偁
昨夜三更后,嫦娥堕玉簪。
15、《莲塘》
宋梅尧臣
不畏塘雨急,钿叶自相遮。
16、《和文与可菡萏轩》
宋苏辙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17、《采莲曲》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注释:
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人是着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3、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4、立根:扎根,生根。
5、原:本来,原本。
6、破岩:破裂的岩石。
7、磨:折磨,挫折。
8、击:打击。
9、坚劲:坚韧、刚劲。
10、任:任凭。
11、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的情怀。
1、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欧阳修《渔家傲》
2、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王氏《荷花》
3、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4、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泽陂》
5、纨扇相欹绿,香囊独立红。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何繇见周昉,移入画屏中。——韩偓《荷花》
6、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白居易《题白莲》
7、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杜衍《莲花》
8、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浓淡各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姚合《咏南池嘉莲》
9、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苏轼《横湖》
10、碧波心里露娇容,浓色何如淡色工;漫道湖光全冷露,渔灯一点透微红。——李禅《荷花》
11、结伴戏芳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波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擎凫有乳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栋鸟还密树,泛流归建章。——李世民《采芙蓉》
12、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3、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枝照碧泉。浓丽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叶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姚合《南池嘉莲》
14、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15、朱栏桥下水*池,四面无风柳自垂。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蔡ネ冉《咏新荷》
16、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沈约《咏芙蓉》
17、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苏轼《荷花媚·荷花》
18、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秦观《采莲》
19、葭荻横披众木东,浪花如雪晚来风。云母幌,水精宫。莲花一叶白头翁。——蒲寿宬《渔父词》
20、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21、五月芰荷花,七月芰荷叶。花叶不相依,云水不相接。故人万里余,迢迢鸿雁迹。不感故人怀,怨此清秋节。——邵晋涵《秋夜作》
22、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3、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黄庭坚《满庭芳》
24、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唐彦谦《莲》
25、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芙蓉》
2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27、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王月浦《荷花》
28、花列千行彩袖,叶收万斛明珠。可惜坡仙不在,风情绝胜西湖。——吴龙翰《荷花》
29、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0、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吴文英《法曲献仙音》
竹影和瘦荷莲的古诗
有荷花竹子莲叶的古诗
瘦竹的古诗
竹与莲的古诗
有莲或荷的古诗
带荷莲的古诗
身影变高变瘦的古诗
竹影的古诗
古诗中的莲与荷
有瘦影二字的古诗词
带荷莲字的古诗
关于荷与莲的古诗
父亲瘦影的古诗词
关于莲荷的古诗
竹梅松荷的古诗
荷莲诗句
盖竹柏影也的古诗
荷和莲的区别古诗
荷花与莲蓬的古诗
描写莲荷的古诗
带荷或莲子的古诗
莲荷的诗句
荷花莲蓬的古诗
写莲荷的古诗词
晨露竹影的古诗
清风竹影的古诗
窗前竹影的古诗
有莲叶也有荷花的古诗
竹石和荷花的古诗
关于荷梅菊竹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