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真的典型句子

关于顶真的典型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顶真的典型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顶真的典型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顶真的典型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1) 语录(1) 说说(5) 名言(1) 诗词(17) 祝福(7k+) 心语(1)

  • 字顶真的唯美句子

  • 唯美
  •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荫. 另 爱心是光,照溶寒冬的雪; 爱心是雪,滋润土地的水; 爱心是水,形成无边的海; 爱心是海,包容一切过错.

    顶针句如下1.水面冻冰积雪,加霜.2.空中腾雾,雾,云开见日。

    3.望天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4.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5.年年喜鹊衔红梅,红梅吐芳映红日.6.岁岁捷报入春联,春联含笑迎春风。

    6.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7.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英文anadiplosis),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例句:1、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选自《木兰诗》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选自《木兰诗》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选自《木兰诗》4、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5、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顶真对联,根据用字的位置和频率,可以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1、句中顶真: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连绵)。

    如长沙白沙井联: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

    2、句间顶真: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

    如下面一副戏*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二十二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3、句句顶真: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可称之“连环”。

    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

    (1)小连环一般是三个断句,两处顶真。

    如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大连环是三次以上的顶真。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穴未打未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这副大连环联,在*仄、对仗、重复等方面,明显带有民间传说的原始性,所以传说中下联乃一老农所对。

    不同的顶真方法,有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

    请看一副风景联: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

    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4、连环格:还有一种比较特殊也不太常见的顶针格式,叫连环格(全联相邻的分句全都顶针,且联首与联脚也顶针)。

    如:(1)善可亲*,*可闻,闻思修*即臻善;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2)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大学》

    人生如泉,每一掬都是清爽的;人生如戏,每一幕都是精彩的。

    [阅读全文]...

2022-04-06 19:36:16
  • 木兰诗顶真的句子

  • 木兰诗顶真的句子

      木兰诗顶真的句子: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木兰诗全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惟闻 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帖 通:贴;惊忙 一作:惶;惶 火伴 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创作背景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查《木兰诗》,《乐府诗集》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据《乐府诗集》的'编者宋代的郭茂倩说,此诗最早著录于南朝陈智匠(梁武帝时任乐官)的《古今乐录》。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所以,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阅读全文]...

2022-04-24 01:09:43
  • 木兰诗里顶真的句子

  • 木兰诗里顶真的句子

      木兰诗里顶真的.句子: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文章修辞】

      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夸张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设问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反问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借代

      (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阅读全文]...

2022-03-08 14:01:48
  • 顶真的修辞手法

  • 语文
  • 顶真的修辞手法

      顶真,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注意: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顶真的修辞手法,欢迎阅读。

      1、释义

      一种修辞方法。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八篇:“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多见于歌曲……如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的《白云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参见“顶真续麻”。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这种方法,也用到影视剧及动漫的蒙太奇中,称为顶针蒙太奇。

      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

      2、连珠法

      连珠法的顶真是句与句之间的顶真。

      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

      3、连环体

      连环体的顶真是段与段之间的顶真。

      例如:“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出自《诗经》。)

      4、作用

      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5、例句

      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买子姜;子姜辣……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愚公移山》)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我出了村就过了河,过了河就进了城。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刘大杰《巴东三峡》)

      善可亲*,*可闻,闻思修*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如“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静。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

      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四、借代

      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常鳞用的古文借代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以部分代全体。例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鳞”是鱼的一部分,这里代指整体的鱼。第二种是以特征代事物(人)本身。例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布衣”本指没官职的人穿的衣服,这里代指*民。第三种是以具体代抽象。例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见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丝和竹来是制做两种乐器的原料。因而可以代指乐器,这里代指音乐。第四种是人名代本体。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五、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六、对偶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表示两个相对、相*或相关的一种修辞方式。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方式。正对是指上下句意思相似相*、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反指是指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多对对偶的形式。如:“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串对也叫流水对,是指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七、衬托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如“蜀僧抱绿绮,西下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第四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衬托了琴声的魅力。“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苏轼《阮郎归?初夏》),尾句以棋声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了鹰的形象。

      八、设问

      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目的是引起注意,启发人进行思考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又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阅读全文]...

2022-04-08 08:45:25
  • 对联拾趣顶真法

  • 对联
  • 对联拾趣顶真法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对联拾趣顶真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顶真,又叫顶针、联珠、链式结构等,顶真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与叠字形式相仿但本质却不同,顶真可以是一个单字,也可以是一个复词或词组,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

      请看下联:

      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

      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终必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

      相传这副楹联的上联是个好吹牛拍马的富家子弟给一个大富翁送的寿联。做寿之日无人能对下联,喜得富翁眉开眼笑。一个穷秀才见了上联,即对出下联,叫一小孩送上,气得富翁七窍生烟,寿*不欢而散。这副楹联的上下联都是采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象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上联把富翁捧上了天,下联却把富翁骂得狗血喷头,死有余辜,令人拍手称快。

      顶真对联,根据用字的.位置和频率,可以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

      句中顶真,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连绵)。如长沙白沙井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

      句间顶真,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

      如下面一副戏*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句句顶真,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可称之“连环”。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

      小连环一般是三个断句,两处顶真。如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连环是三次以上的顶真。如前面所举的“寿禄比南山”联,多达十次顶真。此联还有另一面目: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穴未打未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这副大连环联,在*仄、对仗、重复等方面,明显带有民间传说的原始性,所以传说中下联乃一老农所对。

      不同的顶真方法,有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请看一副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阅读全文]...

2022-07-04 17:22:45
  • 木兰诗采用顶真的句子

  • 木兰诗采用顶真的句子

      顶真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那么木兰诗采用顶真的句子又有哪些呢?

      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

      (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第4、5期)

      (3)《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就已直接点明。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则是: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刘彬荣、华雪《须知木兰是女郎》,《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

      (4)《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生活的向往。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阅读全文]...

2022-06-08 17:04:17
  • 顶真的修辞手法的好处

  • 语文
  • 顶真的修辞手法的好处

      顶真,一种修辞方法。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那么,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和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顶真的修辞手法的好处及作用。欢迎阅读!

      顶真的修辞手法的好处1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顶真: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称联珠、蝉联、连环。主要用于整齐句子结构,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顶真”又叫作“顶针”现常用“顶真”。

      作用:

      (1)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2)具体地说:

      议事说理类——准确、严谨、周密。

      写意类——格调清新。

      状物叙事类——条理清晰。

      顶真的修辞手法的好处2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这种方法,也用到影视剧及动漫的蒙太奇中,称为顶针蒙太奇。

      例如: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辞》。)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辞》。)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

      连珠法

      连珠法的顶真是句与句之间的顶真。

      例如: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辞》。)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辞》。)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

      连环体

      连环体的顶真是段与段之间的顶真。

      例如: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出自《诗经》。)

      精彩对联

      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天空;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木兰诗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琵琶行——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2-06-09 23:22:08
  • 受骗的典型心理

  • 心理
  • 受骗的典型心理

      如果我们曾经上过骗子的当(无论是一次还是多次),肯定会对骗子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骗子生吞活剐方解心头之恨,但这些已无济于事。在上当受骗生气之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吸取一点经验教训以防再上当受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受骗的典型心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之所以上当受骗,除了骗子的狡诈之外,我们自己是不是常有以下几种心理,或者说常犯以下几种错误呢?

      1、自欺欺人。当业务或好事找上门时,虽然心存疑虑,但是面对利益的诱惑,我们就努力说服自己:这笔生意可赚一大笔,再说怎么看对方也不象骗子......骗子脸上可没写着“我是骗子我怕谁”,结果是骗你没商量。

      2、心存侥幸。我们也许会遇到这种情况,骗子交了定金,我们可能也感觉到对方有花招,但一想定金都到手了还怕什么呀?没想到骗子的骗术更高一筹:双簧局;连环剧;戏中戏轮番上场,到时您就只有“缴枪不杀了”。

      3、贪图小便宜。绝大多数的人上当受骗都是因为有了这种心理而失去了防备上当的。骗子正是抓住了人们这种心理施展招术“请君入瓮”。比如“小钱变大钱”、“银行门口兑外币”、“金元宝便宜卖”、“我投资你受益”等等,最后的结局就是应证一句老话:贪小便宜吃大亏。

      4、自己心术不正,心太黑。天上掉下来一块大馅饼,正好落在了你的口中,你暗自窃喜,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生怕别人知道了会抢走,赶紧暗自吞下,没想到骗子比你更黑,在馅饼里放了鱼钩。其结果是你自食恶果。

      5、盲目自信,自以为是。自恃才高八斗,机智过人,财大气粗,后台强硬,关系众多,不怕天也不怕地,还怕什么骗子。但是骗子可不管你是谁,也不知道你是“老子天下第一”,一视同仁照骗不误。受骗后你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回天泛术,喊破嗓子也找不到“北”。

      6、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面前穷大方。当骗子以美女、娇娃、淑女、白领丽人等形象出现在你面前,你是否感到眼前顿时一亮,被对方的气质、美貌、才气、花言巧语、不幸遭遇、巨大利益等所迷惑,立即变成了一个“英雄”,你要表现出你的英雄行为,要演出一场英雄救美人的千古绝唱;或者要当一回护花使者;或者是要怜香惜玉;或是要除暴安良,路见不*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或是一见钟情;反正心甘情愿的大把大把的掏了钱,你绝不会将美女与骗子划上等号,没想到的是美女不领英雄情,温柔一刀没商量。结果是英雄没当成,当了一回狗熊。千古绝唱的英雄行为变成了“千古绝笑的.狗熊行为”。

      7、过份相信对方。当骗子以朋友、同学、亲戚、同胞、同志、同乡、熟人等面孔出现;或以国家机关、财团老板、部队军人等名义出现时,你自以为十分了解对方或觉得对方可靠,结果是大上其当,受骗后就只有捶心顿足、以头撞地的份了。

      拓展: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三种心理赚钱秘笈

      “巨奖”作诱饵:击破贪财心理脆弱的防线

      据阎老师讲,时常看到一些被巨奖骗了的事例见诸报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贪财心理”“暴富心理”这道脆弱的防线,禁不住巨奖诱惑的冲击力,而骗局的设立,就是以这两种心理作为引诱对象。

      “祝女士是一个木业公司的老板,也能上当受骗,对于普通人来说,12万元可能一辈子也赚不到。如此轻松就能获得大奖,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会心动。看起来是骗局设得高明,关键是你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容易被骗子得逞。”如果祝女士不为所动,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精力和飞机票3000元。阎老师如此分析道。

      一些读者也打进本报称接到此类中了大奖的刮刮卡,刮开后都有中“轿车”“20万元大奖”等巨额大奖。本报一些工作人员也曾收到此类中奖信件,但都不为所动,自然避免了上当受骗。

      “赚得更多”大话:牢牢套住了境况窘迫者

      “现在许多城市有很多“牛皮癣”广告,声称如何让你赚得更多,于是就有人前去应聘,这些骗局针对的就是那些境况窘迫者急于摆脱困境的焦急心理。”阎老师回答了记者“为何牛皮癣高薪招聘总会让人上当”这一问题。

      而从本报所接到的投诉来看,凡是上了“高薪招聘”的当的人,基本上都是外地来石狮打工、目前正为工作发愁及当前经济出现困境的打工者。

      街头上一些骗局,上当受骗的是那些“从众心理特强”的人,他们一旦受了托儿的游说,就会“败”在自己的从众心理下,从而上当受骗。

      不管骗局多么高明,只要克服了自己的以上不良心态,就会对骗局产生“免疫力”。

    [阅读全文]...

2022-07-23 17:33:58
  •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

  •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就在下面,还为大家带来了赏析,请看: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赏析

      【鹤注】此大历元年至夔州作。赵次公曰:成都先主庙,堂附焉。夔州先主庙、武侯庙各别。此诗云“孔明庙前有老柏”,盖指夔州柏也,中云“忆昔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追言成都庙中柏也。公《夔州十绝》云“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此可证也。蔡梦弼曰:成都先主庙西院,即,有武侯手植古柏,公《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此又一证也。田况《古柏记》:自唐季调瘁,历王孟二国,蠹槁尤甚。然以祠中树,无敢伐者。宋乾德丁卯岁仲夏,枯柯复生,日益敷茂,观者叹耸,以为荣枯之变,应时治乱,目三分迄今,八百余年矣。明季,蜀经张献忠之乱,成都老柏,今不夏存。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①。云来气接巫峡长②,月出寒通雪山白③。君臣已与时际会④,树木犹为人爱惜⑤。

      (首咏夔州柏,而以君臣际会结之。铜比干之青,石比根之坚。霜皮溜雨,色苍白而润泽也。四十围,二千尺,形容柏之高大也。气接巫峡,寒通雪山,正从高大处想见其耸峙阴森气象耳。君臣际会,即起下先主武侯。巫峡在东而*,雪山在西而远。)

      ①【朱注】四十围、二千尺,皆假象为词,非有故实。《梦溪笔谈》讥其太细长,《细素杂记》以古制围三径一驳之,次公注又引南乡故城社柏大四十围,皆为鄙说。考《水经注》,社柏本云三十围,亦与此不合。任昉《述异记》:卢氏县有卢君冢,冢傍柏二株根,劲如铜石。刘越石《扶风歌》:“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江淹《竹赋》:“黛色参天。”何光远《鉴戒录》曰:沈存中《笔谈》:杜《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余谓四十围若以古制论之,当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也。武侯庙柏,当从古制为定,则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又宜矣,岂得以太细长疑之。今按:古柏虽极高大,亦不能至二百丈,只是极形容之辞,如《秦州》诗“高柳半天青”,柳岂能高至半天乎?②萧懿诗:“云来觉山*。”《宜都山川记》:“巴东三峡巫峡长。”③《诗》:“月出皎兮。”④张衡《同声歌》:“邂逅承际会。”⑤《左传》:“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忆昨路绕锦亭东①,先主武侯同閟宫②。崔嵬枝干郊原古③,窈窕丹青户牖空④。落落盘踞虽得地⑤,冥冥孤高多烈风⑥。扶持自是神明力⑦,正直元因造化功⑧。

      (此咏成都柏,而以神力化功结之。郊原古,有古致也。户牖空,虚无人也。此柏下虽得地,而上受风侵,至今长存无恙者,盖以神明呵护,为造化钟灵耳。)

      ①庙在锦城之西,不当言城东,当以亭东为正。【朱注】严武有《寄题社二锦江野亭》诗,故曰锦亭。②【钱笺】《寰宇记》:先主庙在成都府西八里,惠陵东七十步。在先主庙西。《成都记》:先主庙西院即武侯庙,庙前有双大柏,古峭可爱,人云诸葛手植。陆游《跋古柏图》:余在成都,屡至昭烈惠陵,此柏在陵旁庙中,忠武侯室之南,所云“先主武侯同閟宫”者,与此略无小异。《诗》:“閟宫有恤。”③萧子范诗:“郊原共超。”④《诗正义》:所居之宫形状。窈窕,幽深而闲静也。《鲁灵光殿赋》:“旋室娟以窈窕。”《司马相如传》:“丹青赭垩。”鲍照诗:“开轩当户牖。”⑤杜笃《首阳山赋》:“长松落落。”《西京杂记》:中山王《文木赋》:“或如龙盘虎踞。”沈约《高松赋》:“郁彼高松,栖根得地。”⑥陆机《豪士赋序》:“欲陨之叶,无所借烈风。”⑦《天台山赋》:“实神明之所扶持。”⑧《庄子》:“受命于地,惟松柏独也正。”《左传》:内史过曰:“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王羲之诗:“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大厦如倾要梁栋①,万牛回首丘山重②。不露文章世已惊③,未辞剪伐谁能送④。苦心岂免容蝼蚁⑤,香叶终经宿鸞凤⑥。志士幽人莫怨嗟⑦,古来材大难为用⑧。

      (此从咏柏寄慨,而以材大难用结之。济世大任,必须大材。间世大材,须是大用。能用则为宗臣名世,不用则为志士幽人,此末段托喻大意。大厦四句,伏下材大难用。容蝼蚁,伤其赤心已尽。宿鸾凤,喜其余芳可挹。赋中皆有比义。此章,三韵分三段,每段自为起结。)

      ①《文中子》:“大厦之倾,非一木所支。”《晋书》:袁粲见王俭而叹曰:“宰相之材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之器。”②杜预《水灾疏》:“所留好种万头。”此万牛所本。鲍照诗:“丘山不可胜。”③《文木赋》:“既剥既刊,见其文章。”《楚辞》:“青黄杂糅,文章烂兮。”④《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⑤郭璞《蚍蚁赋》:“属莫贱于蝼蚁。”⑥谢承《后汉书》:“方储遭母忧,种松柏,鸾栖其上。”《焦氏易林》:“枝叶盛茂,鸾凤以庇。”⑦何逊诗:“临川何怨嗟。”⑧《杜臆》:才大难为用,出王充《论衡》,即孔子道大莫容意。邵注引《庄子》樗树大而无用,不切。黄常明曰:“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先器识后文艺,与浮华炫露者自异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此贤者难进而易退,非其招不往也。

      王嗣奭曰:公生*极赞孔明,盖窃比之意。孔明才大而不尽其用,公尝自比稷契,而人莫之用,故篇终结出材大难用,此作诗本旨发兴于古柏者。不然,庙树岂真梁栋之需哉。

      范元实曰:诗有形似之语,若诗人赋“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是也。有激昂之语,若诗人兴“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是也。古人形似之语,如镜取形,灯取影。激昂之语,孟子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者。今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此乃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高大也。文章固多端,然警策处往往在此两体。

      《梦溪笔谈》曰:乐天《长恨歌》云:“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峨嵋在嘉州,与幸蜀路全无涉。子美武侯庙《柏》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径七尺,无乃太细长耶!此皆文章之病也。

      少陵题先主武侯诗,特具论世知人之识,从古诗家所仅见者。宋儒王十朋《梅溪集》有祭文二首,短句拈韵,堪与少陵相为羽翼。其《谒昭烈庙》云:“呜呼!东都之季,盗窥神器。分鼎者三,帝乃刘氏。有高皇度,有光武气。有王佐臣,无中原地。以区区蜀,抗大国二。天压汉德,壮图弗遂。功虽少贬,四海归义。永安故宫,遗迹可记。君臣有庙,英雄堕泪。岁月浸远,栋宇莫治。来守是邦,过而兴喟。一新庙貌,薄荐殽胾。傍观八阵,细读三志。我虽有酒,不祀曹魏。”又《谒武侯庙》云:“丞相忠武,蜀之伊吕。高卧南阳,悲吟《梁甫》。草庐之中,三顾先主。将汉是兴,非刘昌与。君臣鱼水,蛟龙云雨。才十曹丕,志小寰宇。假令无死,师一再举。吴魏可吞,礼乐可许。宁使英雄,堕泪今古。将略非长,庸史之语。受命天子,来帅兹土,梦观八阵,果至夔府。庙貌仅存,风流可睹。旁有关张,一龙一虎。安得斯人,以消外侮?”

    [阅读全文]...

2022-05-01 00:29:17
  • 写立夏的典型诗句

  • 立夏
  • 写立夏的典型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立夏的典型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夏即事

      华岳

      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涤器倒囊寻市醖,唤船挑网得溪鲜。

      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遐想故人应念我,马蹄何处夕阳边。

      次韵元伯初夏南洋河即事

      黄庶

      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应是溪源来最远,落花流水洞中春。

      立夏诗画

      吴藕汀

      多年不见小黄鱼,寄客何来樱笋厨。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立夏 五首其一

      宋方回

      吾家正对*山,南向宜添屋数间。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金陵杂兴二百首

      苏泂

      立夏连朝划地寒,看承芍药倩园官。秋千拆罢无聊赖,轩槛周遭绿一般。

      初夏已晚山即事

      张嵲

      山云倏忽自晴阴,积雨门楥蔓草侵。一带清川供极目,千重浊嶂伴微吟。

      雄鸠鸣处园林密,白鸟飞来沟水深。麦秀桑柔夏方永,不堪时序苦侵寻。

      初夏即事

      刘涣

      野色满庭户,昼凉清景佳。一双白练带,飞上石榴花。

      初夏园林即事

    [阅读全文]...

2022-06-09 02:53:41
顶真的典型句子 - 句子
顶真的典型句子 - 语录
顶真的典型句子 - 说说
顶真的典型句子 - 名言
顶真的典型句子 - 诗词
顶真的典型句子 - 祝福
顶真的典型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