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的古诗句

关于城门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城门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城门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城门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5) 语录(6) 说说(24) 名言(2) 诗词(2k+) 祝福(19) 心语(1)

  • 北京八达岭长城门票多少钱

  • 北京,长城
  • 北京八达岭长城门票多少钱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北京八达岭长城门票多少钱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京八达岭长城门票价格

      八达岭长城景区是我国闻名遐迩的景点中的其中一个,在从前无论是什么人到这里旅游都是需要收取门票的,但是从20+6年的下半年开始,只要是现役军人和有因为某些原因而残疾的军人都可以不用收取门票费用,只要拿出有关证书就可以了。

      而其他的游客在旺季的时候则需要40元的门票费,在淡季的时候就只要35元,如果是有学生证的学生则只要半价就可以进去了。

      八达岭长城它的开放时间是每天早上的六点三十分到晚上的七点,如果想要玩的游客就要注意点时间了。

      北京八达岭长城主要景点

      望京石

      位于八达岭关城东门外,“居庸外镇”关门前大道南侧。

      为一块高1米、长15米的天然花岗石,上刻“望京石”三个字。

      天险留题

      位于东关门内侧,今熊乐园右上方山崖上。

      在一块凿*的崖壁上,刻有“天险”二字,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延庆州知州童恩所题,保阳刘振宗镌刻。

      弹琴峡

      位于五贵(鬼)头山下,为关沟胜景之一。

      石佛寺

      位于弹琴峡旁。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因以石凿大悲佛像,故名。

      关隘

      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

      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

      起自川草花顶,经石佛寺口、青龙桥东口、青龙桥西口、王瓜峪口、八达岭口、化木梁口、于家冲口、黑豆谷口至石峡峪,全长约12千米。

      八达岭长城、关城、城墙、要塞及关沟中部的居庸关构成明代北京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岔道城

      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今宣化)为西路,一至延庆州、

      望京石

      永宁卫、四海治为北路。

      ”故得名“岔道”。

      根据考古报告,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岔道城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终于建成,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

      整个城东西510米,南北宽185米,为船形。

      全城总占地面积约8.3万*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

      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

      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

      [1]

      古炮

      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

      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

      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制造。

      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

      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

      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

      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由此可见当时武器情况之强盛。

      关城

      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有一座庙,名望京寺,内有石岩凿成的大悲佛像;西门外立有牌坊,横额书“驱胡万里”。

      弘治十八年(1505年)经略边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修建关城时,庙及牌坊皆拆毁。

      关城设东、西关门,西城墙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

      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

      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1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

      西城墙两侧连接有南、北两道城墙,两墙均建于山脊之上,东低西高,成U字形,在东门相遇。

      城墙厚3.3米、周长2070米、高7.6米。

      东西门相距63.9米,城内面积约5000*方米。

    [阅读全文]...

2022-06-14 10:03:02
  • 城门上的对联鉴赏

  • 对联
  •   戎州城门上有半联: 大凉山山小,小凉山山大,不管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这半联已写出多年,好几任县官请来许多文人墨客作另半联,但都对不出。

      这一年,有个姓李的秀才路过戎州,对着城门苦苦思索。正在这时,见远处有两座塔,白塔黑顶,黑塔白顶,隔河遥遥相对。当地传说这是一黑一白的孪生兄弟,夜里互换塔顶玩耍,不觉晨鸡啼叫,没来得及再换回来,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秀才忽有所感,把手一扬,说:“有了。”提笔写了另半联: 黑顶塔塔白,白顶塔塔黑,不论黑塔白塔,匀为古代宝塔。

    [阅读全文]...

2022-05-01 20:51:10
  • 西安城墙各个城门的名称、来历及历史典故

  • 历史,西安
  • 西安城墙各个城门的名称、来历及历史典故

      西安城墙历史悠久,从刘邦建的汉长安城至明城墙的出现,历经隋朝的大兴城和盛唐的长安城,当时面积84.10*方公里,堪称世界之最。西安明城墙建有月城城楼、大城城楼、四隅角楼以及建在上面的98座敌楼。流传在城墙上的轶事很多,有很多优美的故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清时开辟的四门

      南门:曰“永宁门”,是这座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为永宁门。

      东门:曰“长乐门”,因为国都南京位于西安的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之意。

      西门:曰“安定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明清西安西城门“安定”二字暗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北门:曰“安远门”,明清西安城北城门,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

      民国时开辟的城门

      中山门又叫小东门,在今东新街东端。1926年初,在冯玉祥倡议下开辟了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而得名。

      勿幕门又叫小南门,在今四府街南端。1926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

      玉祥门又叫小西门,在今莲湖路西端。1926年,北洋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饿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后来,陕西省*宋哲元为纪念冯将军的历史功绩,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门。

      **门又叫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今**路北端。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现已重新连接,至此西安城墙全线贯通。

      建国后开辟的城门

      朝阳门:位于西安城墙的东段,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

      建国门:为纪念新*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城内的路为建国路,新开的门为建国门。

      和*门: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处与同一南北轴线上,开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人民对世界和*的渴望,故名和*门。

      文昌门:碑林博物馆南侧的文昌门,开于1986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惟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今碑林博物馆旁边的城墙边,魁星楼也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就被命名为文昌门。

      朱雀门:朱雀门是唐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

      含光门: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其中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

      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尚俭门。4门取名皆是宣扬儒家的指导思想。汉朝时,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西汉的首都建于长安(今西安)。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巩固统治,故将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武健身、勤俭节约”,寄予尚德路、尚勤路、尚俭路,与之相对新开的城门命名为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尚俭门。

      西安城墙典故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有专家认为,古城墙是这座十三朝古都地面之上最辉煌的建筑遗存;其价值可以说无以伦比。

      据精确测量,西安古城墙全长13.912公里,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其中南城墙4256米,西城墙长2706米,覆盖于隋唐时期的皇城之上,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约1/4;东城墙2886米,北城墙长4262米,为明洪武年间修建。整座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中世纪古城堡。

      可以说,古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犹如古书函,是解读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典籍呢。

      隋文帝开皇二年〈公无582年〉,以著名建筑家宇文恺为都城建设总设计师,开始修建宫城和皇城。第二年完工。继之营筑郭城。唐王朝建立后,仍以大兴城为首都,改大兴城为长安城。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高宗委派工部尚书闫玄德负责,在春、秋两季,先后修建唐城外部城墙和东、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门及城楼。外部城墙周长36.7公里,其宽9~12米,高5米多。其时,全城面积84*方公里,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全城划分109个坊和东、西两市。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五风来仪,俨然世界文明中心。

      唐末,黄巢起义,于公元881年攻占长安。后唐*军很快收复长安。史载"黄巢力战不胜,焚宫室遁去",几乎同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然而使长安城受到毁灭的,则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不仅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徒,朱温还拆毁长安的`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拆下的材木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唐城沦为废墟。驻守长安的节度使韩建,改建长安城;舍弃了原来的郭城和宫城,以皇城墙为新的长安城墙。至此,巨星渐渐失去光彩。元以降,沦为西北边一座重镇。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长安,并改名为"西安".洪武三年〈1370年〉,宋国公冯胜主持修复西安城,对皇城加以修葺,历时8年之久。明城墙呢,其南城墙和西城墙在隋唐皇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四分之一;东城墙和北城墙,则拆除另建。明隆庆年间〈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明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整修城楼,增砌包砖,并完善了排水系统。至此,这座城墙才得以延存下来。

      西安城墙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自建成后历经三次大的整修。明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源主持对城墙和城楼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追忆历史:城墙是*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落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着标志了。据史册记载;"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隋代。

      特点: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 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游览西安古城墙,对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都很有意义。城门名称由来: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阅读全文]...

2022-02-13 21:37:54
  • 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两句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两句希望大家喜欢。

    1、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李玉《贺新郎·春情》

    5、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6、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辛弃疾《汉*·立春日》

    7、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8、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9、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1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1、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12、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13、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1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1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阅读全文]...

2022-07-28 15:37:09
  • 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

  •   1、半窗疏影,一梦千年,琴歌萧萧笛声怜。

      2、问君食可足,谓君衣可暖,心念不敢对君语,恐君有所牵,卿今随军往,他年何时还,念君不许,心虔一卦祷君安。

      3、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4、九马画山数命运,一生伴君不羡仙。

      5、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6、当年相知未回音,空叹年华似流水。

      7、花开两生面,人生佛魔间。

      8、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

      9、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10、花开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醉里不知烟波浩,梦中依稀灯火寒。花叶千年不相见,缘尽缘生舞翩迁,花不解语花颔首,佛度我心佛空叹。——曼珠沙华彼岸花

      11、佛曰: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12、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

      13、一念繁华一念灰,一念成悦,处处繁华处处锦。一念成执,寸寸相思寸寸灰。

      1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5、心微动,奈何情已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重。

      16、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静地走完。倘若不慎走失迷途,跌入水中,也应该记得,有一条河流,叫重生。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是归宿。那么,你别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17、繁华尽处,寻一处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18、无端坠入红尘梦,惹却三千烦恼丝。

      19、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为弃者,一点执念而已。

      20、若君为我赠玉簪,我便为君绾长发。洗尽铅华,从此以后,日暮天涯。

      2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22、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2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笑一尘埃。

      24、多少黄昏烟雨斜檐,翻开诗篇,勾起一纸江南。

      25、秋来春去,谁怜曲院风荷,韶华白首,不过浮生一阙。

      26、我恨生前未积缘,古佛青灯度流年。

      27、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28、回忆如墓,淡薄如素,我们是否该相忘于江湖。

      29、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30、雾未散尽,你支一小舟,在江南里慢摇。

      31、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32、宫灯夜明昙华正盛,共饮逍遥一世悠然。

      33、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阅读全文]...

2022-01-19 14:39:37
  • 赞美长城的诗句有哪些(有关长城的古诗词名句)

  • 长城,赞美
  • 长城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又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据说,宇航员站在月球上观望地球,用肉眼唯一可以看到的人类建筑就是万里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著名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讲的就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

    秦、汉、明三个封建王朝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古往今来,文人武士或慕名而来,或偶尔路过,创作了不计其数的诗词,抒发他们一睹万里长城雄伟风采后的感受。

    李益: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

    李益(748年——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这首《登长城》又题《塞下曲》。诗中的汉家,借指唐朝。上郡,即绥州,天宝元年改为上郡,治所在龙泉,今陕西绥德。

    古长城,指东接上郡,位于今陕西靖边东北的秦长城。

    四夷,即东夷、西戎、*、北狄。古代指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除了《登长城》外,李益所写与长城有关的诗还有《统汉烽下》:“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这首诗写当年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劳民伤财修建了万里长城。而今烽烟散去,塞外边疆空寂无声,让人倍感悲凉。

    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汪遵,一作王遵,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即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初为小吏。

    《长城》是汪遵写的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诗人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咋看长城如同铜墙铁壁牢不可破,但武治终究不如文治。

    汪遵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就连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诗中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当时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汪遵所写与长城有关的古诗词还有《杞梁墓》:“”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这首诗写无数男子被抓去修筑长城,活活累死,抛尸荒野,而他们的妻子都成了可怜的寡妇。

    长城,可真是无数人的血肉之躯建成的啊!

    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是创作诗数量最多的古代诗人,光现存诗词就达9000多首。

    陆游这首《古意》,前两句叙事,看似*铺直叙,实则对仗工整;后两句抒情,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西汉与匈奴“和亲”,昭君出塞,至死也不曾回过故乡。昭君墓被当地人称为“青冢”,有很多处,应该多为衣冠冢,但反映当地人民对昭君的爱戴。

    陆游创作的与长城有关的古诗词还有《古筑城曲》:“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长子。

    扶苏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直言劝谏父亲,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屡求求长生不老仙方未能遂愿的秦始皇驾崩,遗诏扶苏治丧即位。“指鹿为马”的中车府令赵高,联合丞相李斯,拥立始皇第18子胡亥登基,矫诏逼令扶苏自尽,葬于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

    陆游的《古筑城曲》,看似叙事,实则寓理,字字深沉,句句凝重。

    思诗:

    与长城有关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很多。

    从魏晋才女蔡文姬《胡笳十八拍》里的“朝见长城兮路杳漫”,到东汉“建安七子”之一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里的“饮马长城窟”;

    从唐朝诗仙李白《北风行》里的“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还有他的《送张遥之寿阳幕府》里的“不假筑长城”,一直到明朝林氏三世五尚书之始林瀚《诫子弟》里的“长城万里今犹在”……

    与万里长城有关的古诗词,就如同万里长城一样,雄伟壮丽,连绵不绝,是我国古代诗坛上一道十分别致而又无比靓丽的风景。

    [阅读全文]...

2022-02-10 13:44:31
  • 描写关于长城的诗句古诗 赞美带有长城的名句

  • 长城,赞美,经典
  •   1、《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2、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宋·陆游《古筑城曲》

      3、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唐·张祜《听筝》

      4、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雨雪曲】(唐·卢照邻)

      5、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宋·文天祥《至广州第七十七》

      6、《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7、《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8、《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9、陈陶 【续古二十九首】

      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10、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唐·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骢马】(唐·万楚)

      11、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南北·沈约《饮马长城窟》

      12、王昌龄 【相和歌辞·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13、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唐·李嘉佑)

      14、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阅读全文]...

2022-04-06 00:20:13
  • 古诗望天门山诗句意思

  • 古诗望天门山诗句意思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望天门山诗句意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的意思:

      1、浩荡的楚江水冲过天门山奔腾而去。

      2、碧绿的楚江水向东流去,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3、天门山在*相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

      4、诗人乘坐的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荡而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4、*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阅读全文]...

2022-04-25 18:46:03
城门的古诗句 - 句子
城门的古诗句 - 语录
城门的古诗句 - 说说
城门的古诗句 - 名言
城门的古诗句 - 诗词
城门的古诗句 - 祝福
城门的古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