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

关于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66) 说说(198) 名言(6) 诗词(15k+) 祝福(65) 心语(2)

  • 描写华山的古诗

  • 华山,写作
  • 描写华山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华山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2、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3、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4、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5、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原里。

      6、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7、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8、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9、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10、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11、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12、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13、*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 ,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14、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15、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16、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17、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18、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阅读全文]...

2022-07-04 23:42:58
  • 咏华山古诗的意思解释(咏华山古诗原文赏析)

  • 华山,解释
  • 前言

    宋朝时华夏文化繁荣,史学家陈寅恪便有“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评语。在宋朝文人地位极高,辅以宽松的政治氛围、繁荣的经济也让宋朝的文人大家倍出,一如欧阳修、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等不胜枚举。

    而在这些大家中,寇准亦是一位耀眼的存在。这位北宋大家,在诗词上善诗能文,有《寇忠愍诗集》传世;在政治上,他更是两度入相,有檀渊退敌之功。而关于他的“大才”,其实在他七岁时所写的一首诗中,我们便可以窥见一斑。

    这首诗便是《咏华山》。

    《咏华山》是北宋名臣寇准在七岁的时候所做的一首小诗,这首诗只有简简单单二十个字,但是用语上却是豪气云干。而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版本,一种是登山说,另一种是宴客说。

    登山说

    寇准自幼便聪慧过人,而自识字之后更是极为好学,对知识可谓是如痴如醉,家中的老师也一直对他青睐有加。而他的父亲,眼看儿子饱受赞誉,也想试一试自己儿子到底是不是真的才高与人,于是就在寇准七岁那年带他去爬华山,希冀能借此 一试。

    华山巍峨,地势险峻,好在寇准家距离华山的路途相对较*,而小小年纪的寇准也没有在家仆帮助的情况下登上了华山,就在父子两人对山顶壮观景象沉醉的时候,寇准的父亲就让寇准以“华山”为题做一首诗,寇准举目远眺,见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于是就将这首《咏华山》脱口而出。

    宴客说

    另一种说法则是这首诗乃为寇准宴饮时所作。寇准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寇湘更是考中进士甲科,累获功勋被封为国公;而且寇湘也是一个好交朋友的人,因此家中时常有好友拜访小聚。

    一日,寇准父亲在家中宴请宾客。客人们饮宴正酣,自然也就要有“乐子”,于是客人便以华山为题目,令 有“神童”之称的寇准占诗一首。而当时虽然只有七岁,但寇准到底是才华满腹,心中并不怯场,而仅在三步之间一首五言绝句成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

    全诗足够简单,也只有二十个字,可就是这样一首简单的诗歌却有着足够的大气魄。

    此诗描写华山的高与险峻,华山作为五岳之一,其高绝自然是人尽皆知。自古写华山的诗词也是不胜枚举。但七岁的寇准却不落俗套,并不直接写华山之高而是用蓝天来衬托其高绝,正所谓“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也。

    而后句的“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更是通过在山顶的描写,云与山的比较来表达华山的高绝。站在山顶,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前,而低头看去喑哑的云雾却在低处,这样的华山高耸、巍峨已然在心中勾勒而出。

    难能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对仗工整,更是在遣词造句上造诣深厚。“只有”、“更无”等词,倘若我们说是成年人所写,也并不为过。

    而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其实也能看到这个只有七岁的孩子心中的抱负。诗中以“我”为中心,先写抬头仰望,再写回首俯瞰,色彩明丽气象万千,这也与小寇准内心的追求不谋而合,而正如诗中的华山一般,他日后的成就也果如华山一般高耸。

    寇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北宋王朝的历任宰相其实都十分有个性,但若是排个名次寇准的个性绝对能够排进前三。他虽然十分有能力,但是皇帝、同事、敌人都对他又爱又恨。

    寇准有着超强的自我管理意识,他从小就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由于寇准学*很好,所以在宋太宗太*兴国五年的科举考试中寇准一举夺得了进士,由于那一年的科举上榜的人大多都是宰辅,所以那一年的考试被称之为“龙虎榜”,寇准中榜那年才十九岁,也是其中唯一一个未成年的进士。

    自信蓬勃的少年胸怀大志,既然要做官就要做最大的官,那就非宰相莫属。当年刚中进士之后,就有人劝寇准虚报年龄,因为皇帝需要成熟稳重的官员处理朝政,但是年轻气盛的寇准却直接拒绝了那人提出的好意说“我刚有功名准备报效国家,你怎么能让我欺君罔上呢?”

    而在听闻此事后宋太宗对这个小伙子十分欣赏,就让他在地方一点一点地磨练,最终在宋真宗时期寇准坐上了宰辅的位子,但是寇准的脾气在成就他的同时却也还是将他自己害了。

    寇准因为很有实力,又天资聪颖所以从来不攀附*,但是他自己为了更上一步,就会不舍余力地批判自己品德高尚的朋友。他“爱憎分明”,对于喜欢的人就会各种提携,不太考虑那个人的官声和人品;厌恶一个人的时候就将那个人往死里打压,不顾及那个人是否有真才干。所以寇准在为官期间大部分都是任人唯亲、党同伐异。

    就因为寇准是这样一个锋芒毕露的性子,所以大家一边欣赏他的才华,另一边就对他身上的“毛刺”头疼不已。

    在北宋建立之前,幽云十六州便被石敬瑭给让给了契丹。而在宋太宗驾崩,宋真宗即位后,辽国便乘其新立屡有犯边。

    期间屠杀百姓掠夺财物,无恶不作,北宋忍无可忍反击,奈何却战力不敌屡被打败。而在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更是亲自率兵深入大宋境内,大有一举而定天下之意;大宋朝野震动,一向懦弱的宋真宗以及一些亲贵大臣想要迁都南逃,但是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亲临战场,宋真宗在寇准的逼迫下无奈北上亲临战阵,前线的战士见到皇帝亲临一时间军心大振,北宋力挫辽军,最终签署了澶渊之盟。

    虽然檀渊之盟中,北宋需要缴纳岁贡给辽国,但不得不说的是若没有寇准的力请,那么北宋就会提前成为南宋小朝廷,而如“靖康之耻”的故事想必也会提前发生。

    人说“歌以咏志”,寇准七岁时的《咏华山》一诗便体现了他的非凡之处,而这首五言绝句也因此而成为了千古名篇。至于身为历史人物的他,也不仅有豪言壮语,更有赫赫功名。

    [阅读全文]...

2022-04-06 17:19:29
  • 华山古诗拼音版55句

  • 华山,经典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拼音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jiǔyuèjiǔrìyìshāndōngxiōngdì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úzàiyìxiāngwéiyìkè

      独在异乡为异客,

      měiféngjiājiébèisīqīn

      每逢佳节倍思亲。

      yáozhīxiōngdìdēnggāochù

      遥知兄弟登高处,

      biànchāzhūyúshǎoyīrén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俗。《太*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阅读全文]...

2022-01-31 05:21:02
  • 写华山的诗句

  • 华山
  • 写华山的诗句

      1、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2、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3、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4、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5、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6、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7、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8、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余。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

      9、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10、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11、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12、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13、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瀑布林梢悬。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14、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15、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16、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17、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18、*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冷白石枕,疏凉黄葛衣。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阅读全文]...

2021-11-30 02:02:51
  • 描写华山的诗句

  • 华山
  • 描写华山的诗句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瀑布林梢悬。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冷白石枕 ,疏凉黄葛衣。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原里。

    [阅读全文]...

2022-03-14 11:24:04
  • 关于华山的诗句

  • 华山
  •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九华山,九华山,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刘禹锡《九华山歌》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我量宽如东大海,志高如西华山。——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庐山秀在外,华山秀在里。——王履《入山》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九华山下女萝丛,使者旌旗发粤中。——范梈《赠余使君致仕还江东》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曹操《秋胡行其二》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曹操《秋胡行其二》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杜甫《有感五首》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仇远《次西和韵》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

    华山青黛扑,渭水碧沙蒙。——元稹《春六十韵》

    华山梧桐相覆,蛮江豆蔻连生。——韩偓《六言三首》

    别归金华山,幸有云半亩。——宋濂《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北折兰皋复东骛,却绕金华山下路。——童冀《送胡琪之富阳》

    金华山色年年青,年去年来相送迎。——童冀《送胡琪之富阳》

    我家金华山色里,与子下欢双溪水。——童冀《送胡琪之富阳》

    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罗隐《别池阳所居》

    落日看华山,关门逼青翠。——刘长卿《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又不见九华山下齐丘生,晚入南唐作谋士。——郑善夫《南唐后主画竹引》

    但惜九华山,不似傅岩阿。——郑善夫《南唐后主画竹引》

    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释慧开《颂古四十八首·俱胝钝置老天龙》

    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君不见华山之阳古垧牧,春风吹草年年绿。——贺铸《彭城三咏之一戏马台歌》

    独有华山浓睡汉,未来兴废亦先知。——董纪《何必》

    又闻九华山,山顶连青冥。——孟迟《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

    四海无虞百将闲,无乃图形华山麓。——梦观法师《题任少监百马图》

    青溪烟雨九华山,乱后应同梦寐间。——罗隐《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瀚海长征古别离,华山归马是何时。——陈陶《水调词十首》

    当奉白头姑,共隐华山巘。——屈大均《哭内子王华姜·其十二》

    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杜荀鹤《送青阳李明府》

    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杜荀鹤《经九华费征君墓》

    九华山色真堪爱,留得高僧尔许年。——杜荀鹤《醉书僧壁》

    九华山叟惊凡骨,同到蓬莱岂偶然。——杜荀鹤《依韵次同年*先辈见寄之什》

    九华山叟心相许,不计官卑赠一篇。——杜荀鹤《赠溧水崔少府》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杜荀鹤《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

    九华山侧双峰下,还许侬家半*无。——陈造《口号十首呈程殿撰·福地常披十幅图》

    九华山翠外,烟草正离离。——方岳《陈帐管尊公挽诗》

    群玉峰前罢校书,九华山下试题舆。——项安世《五月七日乞池州添倅得请》

    伊昔曾游三大水,到今独记九华山。——楼钥《送人之官池州》

    五老湖光远,九华山色昏。——文天祥《池州》

    九华山人,卖樵江湖。——文天祥《赠杨樵隐应炎谈命》

    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遍踏九华山。——周必大《送韩希道移漕江东》

    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晁补之《过铜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

    风卷千林夜雪晴,九华山下月微明。——韩元吉《夜宿青阳旅舍起观林端积雪半消疑山礬盛开》

    上人来自九华山,叩门遗我琼瑶编。——王禹偁《酬处才上人》

    君家九华山,山翠常在目。——刘宰《赠九华程兄》

    [阅读全文]...

2021-12-31 04:11:11
  • 春天诗句古诗

  • 春天
  • 春天诗句古诗

      春天的'诗句有很多,大家知道有哪些是有名的吗?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春天诗句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归》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愁》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寂》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萱草萌芽,侵陵雪色。——唐·杜甫《腊日》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11、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3、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6、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甫《寒食二首》

      1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2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1、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2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23、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4、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5、春江潮水连江*,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1、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3、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5、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

      6、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朱敦儒《好事*·春雨细如尘》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

      9、海棠红*绿阑干。——蒋捷《虞美人·梳楼》

      1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

      13、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5、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李致远《落梅风·斜阳外》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17、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1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阅读全文]...

2022-07-01 14:19:30
  • 春天的古诗句

  • 春天
  • 春天的古诗句

      导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绿茵遍野,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下面是由YJBYS文学网小编J.L为您整理的关于春天的.古诗句大全,更多杂文欢迎访问文学网。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唐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唐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唐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韩愈《感春五首》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杜牧《怅诗》”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闕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来《春日》

      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辛弃疾《浣溪沙》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元·胡祇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阅读全文]...

2021-12-12 03:31:01
  • 古诗春写春天的古诗句

  • 春天
  •   春的到来,给大地又换上了绿衣裳,从表到内都焕然一新。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处的山坡上,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这是生机勃勃。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写春天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写春天的古诗句篇一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归》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愁》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寂》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萱草萌芽,侵陵雪色。——唐·杜甫《腊日》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11、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3、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6、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唐·*甫《寒食二首》

      1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2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1、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2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23、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4、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5、春江潮水连江*,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4、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杜甫《曲江对雨》

      35、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36、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写春天的古诗句篇二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忆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3、《钱塘湖春行》

    [阅读全文]...

2022-05-26 20:15:07
  • 春天的古诗句

  • 春天
  • 春天的古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天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2.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4.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仲殊《柳梢青·吴中》

      6. 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7.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李商隐《春雨》

      8.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周邦彦《六丑·落花》

      9.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李方膺《题画梅》

      10.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1.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2.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3.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14.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5.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1.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3.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4.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6.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7.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8.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9.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高启《春暮西园》

      10.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1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12.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关汉卿《大德歌·春》

      13.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14.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龚自珍《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15.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16.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初春小雨 早春》

      1.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2. 一年一度,烂漫离披,似长江去浪。——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3.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4.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5.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6.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7.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魏承班《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8.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9.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10.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11.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2.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13.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4.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秦观《如梦令·春景》

      15.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16.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1.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阅读全文]...

2022-03-26 16:51:09
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 - 句子
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 - 语录
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 - 说说
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 - 名言
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 - 诗词
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 - 祝福
春天华山的诗句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