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

关于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13) 说说(53) 名言(1) 诗词(205) 祝福(57) 心语(3)

  • 初一美术试卷及答案

  • 试卷,初一,教育
  • 初一美术试卷及答案

      练*就是用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通过多方面的强化,恰当的重复来掌握知识和技巧。题,既包括书面文字,又包括口述和动手操作的实验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美术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美术课程具有___________性质,是学校进行___________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学*领域。

      3、文人画是*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___________兴起,______、______、_____朝以后成为*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4、*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卷等。

      5、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___________式的___________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6、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__________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却相信在绘画中___________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偏爱幻想的___________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10分)

      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 B.银错铜牛灯 C.铜雀灯 D.长信宫灯

      2、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 ( ),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 B.抖水袖 C.吹髯口 D.撩褶子

      3、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 。

      A、 红、黄、蓝 B 、 红、绿、白 C、绿、黄、紫 D、 黄、绿、白

      4、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象征神,青龙为 ( ) 之神。

      A、 北方 B 、东方 C、西方

      5、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分两个部分,打开以后先看到画面,接着是占据画幅左半边的题跋,记录了画面的内容,题跋的书体是 ( ) 。

      A、 隶书 B 、 行书 C、篆书 D、 楷书

      6、齐白石的*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描写的是 ( ) 。

      A、 青蛙 B 、牛蛙 C、蝌蚪 D、 树蛙

      7、浮世绘是日本17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它将民间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主要通过 ( ) 的形式表现出来。

      A、 水彩画 B 、 工笔画 C、版画 D、 油画

      8、1886年创作的青铜圆雕《加莱义民》的作者是 ( ) 。

      A、 法国贝尼尼 B 、意大利多纳太罗 C、法国罗丹 D、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9、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明清历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为主的三大殿是

      ( )。A、 文华殿、武英殿、太和殿 B 、中和殿、太和殿、保和殿 C、中和殿、武英殿、保和殿

      10、“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作者是( )。

      A、 苏东坡 B 、 金 农 C、王 冕 D、 齐白石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美术教师有一手“剪纸”绝活,在常规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单项的技能训练,其他内容一概少讲或不讲,这种做法是 ( ) 。A.突出专长,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 B.违背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C.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 D.应当大力提倡

      2、新课标中所指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当包括( )。

      A、 能初步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B 、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C、 能熟练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自如地描绘对象

      D、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3.笔触是指作画过程中画笔在画面上留下的痕迹,笔触的审美效果主要取决于 ( )。

      A.画笔的特性  B.画笔的大小、长短 C.用笔的力度和速度 D.绘画材料的特性

      4.石窟属于一种独特的寺庙形式,是专供佛教徒修行礼拜的场所,通常它的内部装饰是用( )。

      A.卷轴画 B.壁画 C.年画 D.雕塑

      5.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个庞大的地下军阵有 ( )。

      A.步兵 B.骑兵 C.弓箭手 D.将军

      6.有一幅于1936年创作的油画,画中人物的器官四分五裂,再组合成一个触目惊心的梦中幻象,揭示出战争的荒谬和残酷,其作品名称和作者是 ( )。

      A.《格尔尼卡》 B.《内战的预言》 C.毕加索 D.达 利

      7.绘画以内容、题材来分类有 ( )。

      A.风景画 B.油画 C.静物画 D.肖像画 E.历史画

      F.风俗画 G.壁画 H.年 画 I.漫 画 J.宣传画

      8.同类色的配合可使人感到协调柔和、含蓄雅致,但也易于产生过于单调*淡的感觉,因此在同类色的运用中要有意识的加强色彩之间的 ( ) 对比。

      A.明 度 B.冷 暖 C.厚 薄 D.纯 度

      9.请就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流程对以下选项进行排序 ( )。

    [阅读全文]...

2022-01-18 08:50:12
  • 初一易错应用题带答案

  • 初一,教育,初中
  • 初一易错应用题带答案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易错应用题带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 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例1小红骑车3分钟行6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学校行了10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解]600÷3×10

      =200×10

      =200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2000米。

      [常见错误]

      600÷10×3

      =60×3

      =180(米)。

      答:小红家到学校有180米。

      [分析]

      解答上题先要求出1分钟行的路程,再求出10分钟行的路程。错解中把3分钟行600米,看成了10分钟行600米,因此,第一步求单位量的数值就错了,后面再去乘以3是毫无道理的。防止出错的根本办法是解题时要找准对应的数量。如上例,3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是600米,10分钟行的路程对应的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

      例2某运输公司用6辆汽车运水泥,每天可运96吨。根据运输情况,现在增加4辆同样的汽车,每天一共运水泥多少吨?

      [解]96÷6×(6+4)

      =16×10

      =160(吨)。

      答:每天可运水泥160吨。

      [常见错误]

      96÷6×4

      =16×4

      =64(吨)。

      答:每天可运水泥64吨。

      [分析]

      解答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量的数值,但对题中要求的问题应加以分析。上题中“增加4辆同样的汽车”,每天一共运水泥多少吨,应是增加的汽车运输量与增加前的运输量的和,即10辆汽车的运输量。归一问题常常发生例2的错解,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分析与理解题意,把要求的问题所对应的数量搞错,从而出现错误。

      例3某县化肥厂计划春节前40天生产化肥3400吨,实际头8天生产化肥720吨。照这样计算,春节前可超产多少吨?

      [解]720÷8×40—3400

      =90×40—3400

      =3600—3400

      =200(吨)。

      答:春节前可超产200吨。

      [常见错误]

      (1)3400÷40×(40—8)+720

      =85×32+720

      =2720+720

      =3440(吨)。

      答:春节前可超产3440吨。

      (2)720÷8×40

      =90×40

      =3600(吨)。

      答:春节前可超产3600吨。

      (3)720÷8—3400÷40

      =90—85

      =5(吨)。

      答:春节前可超产5吨。

      [分析]

      学生对归一问题的基本应用题一般都能解答出来,但是,对归一问题的扩展题解答时却常常出错。例3就是这种扩展题,出现的第一个错解是对题意不理解,仅根据题中已知条件的表面联系,胡乱凑在一起,进行解答。错解(2)与错解(3)都是答非所问,没有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解答。错解(2)求出的是春节前实际生产的吨数,错解(3)求出的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吨数。

      为了防止归一问题的扩展题解答出错,关键还是要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解法。如例3先求出每天实际生产的吨数,再求出春节前40天实际生产的总吨数,最后求出超产的吨数。按照这个思路,解题就不会出现错误。

    [阅读全文]...

2022-01-18 08:08:04
  • 初一应用题及答案

  • 初一,教育,初中
  • 初一应用题及答案

      初级中学简称初中,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内。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应用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还要运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还要运7次才能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这9天中*均每天生产x个

      9x+908=5408

      9x=4500

      x=500

      这9天中*均每天生产500个

      4、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时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时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均成绩是多少分?

      *均成绩是x分

      40*87.1+42x=85*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均成绩是83分

      6、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均每箱多少盒?

      *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均每箱80盒

      7、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均每组多少人?

      *均每组x人

      5x+80=200

      5x=160

      x=32

      *均每组32人

      8、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

      3x-30=150

      3x=180

      x=60

    [阅读全文]...

2022-06-25 11:43:13
  • 初一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 初一,数学,初中
  • 初一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练*题从狭义上讲,练*题是以巩固学*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题是指以反复学*、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应用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1.为节约能源,某单位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电费:用电不超过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费;如果超过140度,超过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费。若墨用电户四月费的电费*均每度0.5元,问该用电户四月份应缴电费多少元?

      设总用电x度:[(x-140)*0.57+140*0.43]/x=0.5

      0.57x-79.8+60.2=0.5x

      0.07x=19.6

      x=280

      再分步算: 140*0.43=60.2

      (280-140)*0.57=79.8

      79.8+60.2=140

      2.某大商场家电部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1:8。由于家电购买量明显增多,家电部经理从销售人员中抽调了22人去送货。结果送货人员与销售人数之比为2:5。求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各有多少名送货人员和销售人员?

      设送货人员有X人,则销售人员为8X人。

      (X+22)/(82)=2/5

      5*(X+22)=2*(82)

      5X+110=16X-44

      11X=154

      X=14

      8X=8*14=112

      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有14名送货人员,112名销售人员

      3.现对某商品降价10%促销,为了使销售金额不变,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百分之几?

      设:增加x%

      90%*(1+x%)=1

      解得: x=1/9

      所以,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11.11%

      4.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10%,乙商品提价5%调价后两商品的单价和比原单价和提高2%,甲.乙两商品原单价各是多少/

      设甲商品原单价为X元,那么乙为100-X

      (1-10%)X+(1+5%)(100-X)=100(1+2%)

      结果X=20元 甲

      100-20=80 乙

      5.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4/5少30人,如果从乙车间调10人到甲车间去,那么甲车间的人数就是乙车间的3/4。求原来每个车间的人数。

      设乙车间有X人,根据总人数相等,列出方程:

      X+4/5X-30=X-10+3/4(X-10)

      X=250

      所以甲车间人数为250*4/5-30=170.

      说明:

      等式左边是调前的,等式右边是调后的

      6.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均速前进,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列方程)

      设A,B两地路程为X

      x-(x/4)=x-72

      x=288

      答:A,B两地路程为288

      7.甲、乙两车长度均为180米,若两列车相对行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12秒;若同向行驶,从甲车头遇到乙车尾,到甲车尾超过乙车头需60秒,车的速度不变,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二车的速度和是:[180*2]/12=30米/秒

      设甲速度是X,则乙的速度是30-X

      180*2=60[X-(30-X)]

      X=18

      即甲车的速度是18米/秒,乙车的速度是:12米/秒

      8.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粗的可燃3小时,细的可燃8/3小时,停电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来电时同时吹灭,粗的是细的长度的2倍,求停电的时间.

      设停电的时间是X

      设总长是单位1,那么粗的.一时间燃1/3,细的是3/8

      1-X/3=2[1-3X/8]

    [阅读全文]...

2022-01-15 03:08:29
  • 初一上册应用题及答案

  • 初一,教育,初中
  • 初一上册应用题及答案

      做初一数学上学期的应用题可以使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应用题带标准答案,希望你们喜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上册应用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

      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

      得到1/甲=1/乙×2 ,又因为1/乙=1/17

      所以1/甲=2/17,甲等于17÷2=8.5天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案120÷(4/5÷2)=300个

      可以这样想:师傅第一次完成了1/2,第二次也是1/2,两次一共全部完工,那么徒弟第二次后共完成了4/5,可以推算出第一次完成了4/5的一半是2/5,刚好是120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均每人栽几棵?

      答案1÷(1/6-1/10)=15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答案45分钟。

      1÷(1/20+1/30)=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

      1/12*(18-12)=1/12*6=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漫池水放完后,还多放了6分钟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

      1/2÷18=1/36 表示甲每分钟进水

      最后就是1÷(1/20-1/36)=45分钟。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还要运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还要运7次才能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阅读全文]...

2021-12-18 09:19:36
  • 初一暑假语文作业答案

  • 语文,暑假,作业
  • 初一暑假语文作业答案

      亲爱的小朋友,快乐的暑假来到了,你们可以放松一下自己了!在愉快的暑假中, 希望你们能按时认真地完成暑假作业。YJBYS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初一暑假作业答案语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裨益 bì 诠释 qáun 广袤 mào

      憧憬 chōng jǐng 潜移默化 qián

      2. 解释下列词语含义

      诠释——说明、解释。

      憧憬——向往

      裨益——益处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3.思考并简答

      (1)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你”是指谁?‘门’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读者自己 入口、领域

      (2)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文学之门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二、成语积累——查词典,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1.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3.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

      4.不速之客——没有约请而自到的客人。

      三、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一章情节概括:汤姆耍斗,东躲*

      汤姆很顽劣,像一匹野驴,经常逃学,总是挨他姨妈的揍,这天在路上,他遇见了刚搬到这地一个男孩子,汤姆见他作为一个孩子,却穿的如此整洁而极是气愤,两人胡说一气,然后滚在尘土中打了起来,汤姆打赢了。

      第二章情节概括:无奈刷墙,战绩辉煌

      这个胜利者的衣服因为打架而破烂污秽,姨妈罚他去把墙刷白,汤姆把刷墙说成是可以放纵恣意的艺术,过路的孩子都眼红了,情愿把心爱的东西交给他,以换取一次刷墙的机会,汤姆就坐在一旁,一边吃苹果,一边让阳光晒着。

      《繁 星》学案

      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半明半昧 mèi 模糊 mó 霎眼 shà

      纳凉 nà 摇摇欲坠 zhuì

      2.解释下列词语含义

      昧——昏暗

      霎眼——眨眼

      3.选择恰当的汉字填在下边的横线上。

      (1) 昧/味 愚昧 滋味 津津有味  拾金不昧

      (2) 密/蜜  蜂蜜      密集  紧锣密鼓  甜言蜜语

      (3) 幼/幻  幻想 幼稚  扶老携幼    变幻莫测

      (4) 萤/荧  萤火虫  荧光屏   灯光莹然

      4.仿照下面的句子,调动生活的积累,在联想的基础上造句。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我爱……我也爱……我最爱

      略

      5.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C )

      A.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珠的星。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6.对课文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总写“我”对星天的热爱。“但”用在这里起强调作用,突出“我”更爱星天。

    [阅读全文]...

2021-12-12 20:05:04
  • 初一上册生物试题及答案

  • 初一,教育
  • 初一上册生物试题及答案

      很多学生长痘在学*生物的方法,其实学*初一的生物没什么诀窍,主要花时间去记忆和做题就可以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生物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上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 . 空气 B. 温度 C. 草 D. 水

      2.2008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生长、发育、繁殖

      3.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4.动植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叶绿素

      5.右图是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要把字母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6.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你认为造成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分不足 B.光照不足 C.传粉不 足 D.无机盐不足

      7.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8.学*了“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后,郝学同学在家尝试用绿豆生豆芽菜,你 认为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考虑下列哪个条件?

      A. 水 B. 温度 C. 空气 D. 阳光

      9下列哪个生物构造,组成层次最低 ?

      A.一段柳树枝条 B.一粒绿豆 C.一块西瓜皮 D.一棵白菜

      10.正在上七年级的郝学同学和妈妈在饭店吃饭,看到妈妈点了一道菜,叫做“海带龙骨汤”,他就问妈妈,海带属于什么植物,小明妈妈不知道,请聪明的同学你帮他妈妈回答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绿色水生小昆虫

      11.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其中的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花生的

      A. 果皮、种皮、种子 B.果皮、种皮、胚

      C. 果皮、种皮、果实 D.种皮、胚、种子

      12. 绿色开花植物**以后,还能继续发育的是

      A.柱头 B.子房 C.雄蕊 D.雌蕊

      13.萝卜贮存久了会空心,主要原因是

      A、失水太多 B、由于呼吸把大量有机物消耗掉了 C、温度太低 D、贮存环境引起的

      14.参天大树的顶端也能得到根部运来的水分,其动力来自于

      A、蒸腾作用  B.输导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15. 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好选用

      A.干种子 B.熟的种子 C.萌发的种子 D.刚收获的种子

      16.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17.移栽植物时,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不需要采取的办法是:、

      A. 在阴天或早晚移栽 B. 剪去一部分枝叶

      C. 给植物覆盖遮荫 D. 及时施肥 ,制造营养

      18.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千克。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19.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 ℃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 甲先萌发 B. 乙先萌发 C. 同时萌发 D. 都不萌发

      20.绿色植物在白天可以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1. 正在上七年级的郝学同学周末回家,发现自家种植的水稻长得比较矮小,叶片发黄,于是根据自己所学生物知识,他向父母建议对水稻施肥,你认为会是下列无机盐 中的

      A.含钙的无机盐 B.含氮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 D.含钾的无机盐

      22.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品中考网

    [阅读全文]...

2022-01-21 08:41:24
  • 初一语文现代文的阅读题及答案

  • 语文,阅读,初一
  • 初一语文现代文的阅读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语文现代文的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高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mí)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sǒu)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xīn),甜蜜和温(xīn)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pì)美的呢?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③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注释:①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劭(shào),(品德)美好。

      ②醍醐:tí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

      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④庶:shù,几乎,差不多。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文体名)。

      2.本文中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是因为这种爱

      (抄录原文回答)

      3.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í()补抖sǒu()*īn()pì()美

      4.给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两个意义相*的词。

      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

      (不超过24个字)

      6.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多项选择)()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xīn),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答]:()

      7.“《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末段说:“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其中“应有的结论”应当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新绿文丛》;序言。

      2、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3、(弥)补,抖(擞),温(馨),(媲)美。

      4、体会、品味(或:欣赏、回味等)。

      5、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6、B、C. 7、遗憾。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8、对《新绿文丛》的良好评价。

      (一)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阅读全文]...

2022-02-24 06:15:56
  • 初一下册地理试卷答案

  • 试卷,初一,教育
  • 初一下册地理试卷答案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下册地理试卷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选择题

      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这是因为( )

      A地球表面71%是海洋B天是蓝的

      C海洋占陆地面积的90%D海洋是蓝的

      2、热带面积最广是的( )

      A非洲B亚洲C北美洲D欧洲

      3、某人的家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以下选项符合要求的是( )

      A北美洲B亚洲C南美洲D大洋州

      4、大洋的边缘部分是( )

      A海B半岛C岛屿D海峡

      5、四大洋当中完全位与北半球的是( )

      A北冰洋B印度洋C太*洋D大西洋

      6、你认为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是的( )

      A相互分离的大陆都有人类活动B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

      C有些大陆的边缘可以较好的`吻合D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7、你认为下列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的是( )

      A地壳的变动和海*面的升降B潮汐的作用

      C人为因素D火山喷发

      8、马来西亚是著名的“火山国”,因为( )

      A位于板块交界地带B位于板块内部C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D位于山区

      9、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力量使它隆起(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分离

      C印度洋板块自身隆起D古地中海抬升

      10、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 )

      A太*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亚欧板块

      11、日本号称“火山地震博物馆”是因为( )

      A位于板块内部B位于板块交界地带C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D位于山区

      12、强强说要去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去旅游,他要去哪里( )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欧洲

      13、大名正驾船在亚非分界线上航行,他在哪( )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D马六甲海峡

      14、相传亚洲的因纽特人跨过了哪里到了北美洲?( )

      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

      15、假如地中海将在几千万年之后消失,那么将连在一起的大洲是( )

      A亚洲、非洲B欧洲、非洲C北美洲、南美洲D大洋州、南极洲

      16、完全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B南美洲、非洲C欧洲、北美洲D亚洲、非洲

      17、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18、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

      C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西半球海洋面积D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19、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北冰洋B南极洲C欧洲D南美洲

      20、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北冰洋B南极洲C欧洲D南美洲

      二、连线题

      21、

      A亚洲、欧洲 a苏伊士运河

    [阅读全文]...

2022-01-21 01:07:19
  • 初一语文上册复*试题以及答案

  • 初一,语文,初中
  • 初一语文上册复*试题以及答案

      初一的学生在进行语文复*的时候,可以多做试题,这样对巩固知识点有帮助。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一语文上册复*试题和相关资讯,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一语文上册复*试题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抛下(pōu) 豌豆(wān) 凝视(níng) 枯竭(hé)

      B、屏息(píng) 卖弄(lòng) 玷污(diàn) 头晕目眩(xuàn)

      C、洗耳恭听(gōng) 澄清(chéng) 应和(hè) 雏形(chú)

      D、贮蓄(zhù) 刹那间(shà) 忍俊不禁(jīn) 栖息(xī)

      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 行影不离 昂然挺立 爱慕虚荣 头晕目眩

      B. 无可奈何 极力挣扎 独具慧眼 忘乎其形

      C. 宽洪大量 走投无路 一模一样 廋骨嶙峋

      D. 秋风潇瑟 哄堂大笑 思前想后 盘虬卧龙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2分)

      ①我决定__________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_________ 。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 地铺着。

      A.委屈 寒颤 随意 B.委曲 冷颤 随便

      C.委屈 寒颤 随便 D.委曲 冷颤 随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尽管遭遇厄运是坏事,因为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B、今天班干部都来参加劳动了,只有文艺委员请假了。

      C、她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D、只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B、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C、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6、填空。(10分)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3)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5)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7)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文 ,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___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____。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_____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______着。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2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2、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

      C.混 恼 笼 静默

    [阅读全文]...

2022-06-30 08:36:28
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 - 句子
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 - 语录
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 - 说说
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 - 名言
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 - 诗词
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 - 祝福
初一仿写句子大全及答案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