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

关于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按规律排序大班数学教案5篇

  • 数学教案,大班
  •   目地要求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油画棒。

      蒙氏数学:

      按规律排序(蒙氏)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幼儿一次拍手。男的拍1下。女的拍2下,依次拍下去。

      2、集体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拍手的嘛?(按规律排序的方法拍手的)

      创设情境:今天,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飞到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排队呢?怎么排呢?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小结:我们可以按规律排序的方法来排队,如:ABBABB。或大小小大小小。

      3、分组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手来排一排呢?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很多不同的材料。

      师:第一组与第二组:用花片的颜色进行按有规律排序。

      第三组与第四组:用橡皮泥搓珠糖按大小有规律排序。

      第五组与第六组:用油画棒画珠糖,选着两种颜色进行有规律排序。

      第七组:根据卡片圆圈宝宝进行按规律排序。

      4、活动延伸。

      师:组织幼儿收拾物品。

      活动名称:

      《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学*按一定规律给四种不同的物体进行“二”向系列排序。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排序图纸一张,磁性黑板一个。

      2.磁性教具小鱼、小鸟、小兔、小鸭各四只。

      3.幼儿每人排序图纸和填空图纸各一张。

      4.塑料小动物每人四种,每种四个。

      活动过程:

      1.幼儿做律动,稳定幼儿的情绪。

      2.出示排序图纸,告诉幼儿这是小动物们新盖的房子,这幢楼房共有四层,每层4个房间。在这幢楼房里,要求住4种小动物各4只,并要按一定的顺序往下排。

      3.在排序过程中,无论是横排还是竖排,必须是4种不同的小动物,不允许有重复。小朋友用手中的材料试一试,看到底怎样排。

      4.幼儿用动物学具在排序图纸上进行探索活动,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5.教师在此版的排序纸上,将幼儿讲述的操作结果排列出来,组织幼儿检查、验证是否正确。

      6.让正确排序的幼儿说己的操作经验:

      (1)每次拿出4种不同的小动物各一个进行有效的分房;

      (2)第一次先给4个小动物分别编上1.2.3.4号。按号码横着或竖着排成一行;

      (3)接下来每次排序时都遵循这个顺序进行接龙,如1-2、2-3、3-4、4-1一直排满为止,最后检查是否正确。

      7、填空练*:每人一张填空图纸按规律在空格里填画图形。

      8、引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中的有关排序内容。

      9、幼儿随音乐走出户外,进行有关排序的练*。

      活动结束

    [阅读全文]...

2021-12-05 07:49:41
  •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5篇

  • 教案,数学,大班
  •   活动目标:

      1、通过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尝试按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装饰后的裙子一条、字卡(图形、物体、大小、颜色)、固体胶、粘贴小图片若干、各种玩具若干、串珠珠若干、排序图样4种

      活动过程:

      一、出示裙子,让幼儿观察,找到裙子上的秘密。

      ——红红小朋友的生日马上到了, 赵 老师为她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条裙子上面藏着很多秘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秘密。引导幼儿找到裙子中的四处秘密。(幼儿每说出一个地方,师将准备好的图案依次出示)

      ——:原来领子和袖口、腰带、裙摆都有秘密的,领子是按照物体的不同排队的,(出示字卡:物体);袖口是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图形);腰带是按大小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大小);下摆上的图案则是按颜色的变化规律排队的(颜色),这样的排队就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展示已排好序的图样,让幼儿观察,分析出各种图样属于以哪种变化为规律排序的。

      ——我们来看看这些图样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序的呢?

      三、幼儿尝试按规律排序。

      ——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有规律的排一排吧。

      ——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教师: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有规律排序除了排出来,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呢。

      ——我们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有规律地表示出来。(分成两组喵汪汪,喵汪汪、喵汪汪)

      ——我们用动作来试试看(如:小鸡小狗小猫的动作,重复三次)

      五、幼儿分组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装饰衣服、铺地砖、串彩链、围围墙),进行按规律排序。

      ——红红准备在她生日那天开个“生日PATY”,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让我们去帮忙,你们愿意吗?四个小朋友一组,在工作之前,每一组要商量好用什么规律来进行排序。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帮助。

      ——展示作品,师幼一起评析。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请小朋友找找看,教室里有没有有规律排序的东西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运用到有规律的排序呢?(观看电脑)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里有那些地方也是有规律排序的呢?请你把它画来来,明天带到幼儿园来一起交流,好吗?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

      安排、布置适宜的学*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

      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

      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开始,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朋友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脖子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出色,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满活力,最后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四)延伸活动――有趣的小卡片

      延伸活动中,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区域,为幼儿提供录象故事和故事小卡片,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按故事情节顺序排列故事小卡片。听完故事后,我又带小朋友们到室外去找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进一步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设计意图: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根据特征上的差异,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程序的过程。排序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判断推理的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区别事物的能力,如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排序规律,并能够按规律正确地补充上所缺的部分,我特设计了这节活动课。

    [阅读全文]...

2022-07-20 07:50:00
  •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5篇

  • 教案,数学,大班
  •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

      安排、布置适宜的学*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

      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

      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开始,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朋友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脖子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出色,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满活力,最后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四)延伸活动――有趣的小卡片

      延伸活动中,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区域,为幼儿提供录象故事和故事小卡片,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按故事情节顺序排列故事小卡片。听完故事后,我又带小朋友们到室外去找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进一步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教学内容

      数学《按规律排序》

      重点难点

      1.通过操作、比较发现、掌握物体的排列规律

      2.发展观察、比较和初步的推断、判断力。

      教学目标

      1.能将不同形状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并能掌握排列的规律。

      2.逐步形成简单的推断能力和判断能力。

      3.感受与体验周围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了解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排列现象。

      环境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纸条、形状不一的图形

      过程与策略

      一、游戏引入课题。

      1.以跟老师学拍手游戏,引发幼儿发现规律,引出课题

      2.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做,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发现规律,了解按不同颜色排列的规律。

      1.以不同颜色的雪花片代替拍手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2.教师总结

      三、掌握的规律,能够运用不的规律。

      1.出示道路卡片,以“回家的路”为情景,引导幼儿掌握“不同图形排列”的规律

      2.幼儿依据发现的规律,尝试完成第二组、第三组……的排列顺序

      3.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四、操作指导

    [阅读全文]...

2022-05-17 21:30:22
  • 《规律排序》小班数学优秀教案3篇

  • 教案,数学,小班
  •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区别图案的大、中、小。

      2、尝试将物体按一定的规律排序,初步体验按规律排序的美感。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

      教具准备:范作动物新衣样板

      学具准备:小羊、小猪、小狗的操作板、大中小图案的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操作板,引出活动。

      1、今天森林里要开舞会,很多小动物们都要去参加。

      2、小羊、小猪、小狗都在发愁?为什么呀?它们有没有漂亮的花衣服?

      二、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利用桌上的材料来帮小动物按排序规律来设计新衣服。

      1、我们小朋友愿不愿意来帮助他们呀?

      2、桌上的小碗里有很多漂亮的图案,它们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

      3、我们案例尝试一下这个小朋友的方法来给小动物设计的漂亮衣服。按大、中、小的规律来排序。

      4、哪么啊有其他的方法来为小动物设计新衣?尝试用小、中、大的规律来给小动物设计新衣。

      三、幼儿尝试按照大、中、小或小、中、大的规律来给小动物设计新衣。

      1、小朋友的桌上还有许多的小动物在等着大家帮他们设计漂亮的新衣。

      2、大家可以尝试用大、中、小的图案来为它们设计,也可用小、中、大的规律来设计。

      3、大家一起开动脑筋,为小动物们设计出漂亮的新衣来哦!

      四、幼儿相互介绍、展示自己做的新衣。

      1、请幼儿来介绍一下,你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来为小动物设计新衣的。

      2、小动物今天真开心,它们要谢谢大家,设计了这么漂亮的花衣服!他们穿了新衣服去参加舞会喽!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规律排序》3篇

  • 教案,数学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简单规律(自然现象及特定的规律)。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手的好*惯;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各一(○□○□○□;○□□○□□○□□;○□△○□△○□△);“奇妙的书”(封面是彩虹,从第一页到第七页依次是一颗红色的草莓、两只橙色的橘子、三根黄色的香蕉、四只绿色的西瓜、五只青色的苹果、六颗蓝色的梅子、七串紫色的葡萄;几组图片(从儿童到少年到**再到老年人;从树芽到小树再到大树;从鸡蛋到小鸡再到母鸡,等等)。

      2、学具准备:操作纸、记号笔、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人: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座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请幼儿读一读每张范例条上的图形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示范例条○□○□○□,提问:有哪些图形在排队?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后面还可以怎么排?它们排列得很整齐,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用A表示圆形,用B表示正方形(引导幼儿用ABABA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的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2)出示范例条○□□○□□○□□,提问: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引导幼儿ABBABBAB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

      3)同样,出示范例条○□△○□△○□△,引导幼儿小结ABCABCABC排列的规律。

      2、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找出书中的规律。

      1)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从封面到第三页。

      封面是彩虹,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第一页上是一颗红草莓;第二页上是两只橙色的橘子;第三页上是三根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按页码猜个数,按彩虹颜色来猜水果颜色。)教师肯定幼儿的猜测,再引导幼儿完整书,发现书中的规律。(个数跟页数一样都是从少到多;水果颜色跟彩虹颜色排列的规律一样,都是从红到紫。)

      2)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人的'生长规律(出示图片)都是从小慢慢长大,最后变老。植物也是这样(出示图片),树从树芽到小树苗慢慢长大,最后变成大树……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3、幼儿操作活动(自由选择操作材料)。

      1)看图形找规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2)按照排列规律粘贴图形。

      3)按照动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4)按照植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

      4、幼儿展示操作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

      教学目标:

      1、能按照物体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1、各类水果图片。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出示水果图片,如一个苹果、一个桃子、一个苹果、一个桃子、一个苹果、一个桃子。

      2、请小朋友说说下面应该放苹果还是桃子。

      3、在按两个西瓜、一个草莓的规律,请小朋友上来摆放后面应该排列的水果卡片。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四)列队游戏

      1、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规律列队。

      2、按两个男孩、两个女孩的规律列队。

      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1-29 22:52:22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按规律排序》3篇

  • 教案,数学,中班
  •   活动目标:

      1、学*将三种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愿意用语言表述排列的规律,并学*根据规律进行补排。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补排练*,在玩中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将三种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愿意用语言表述排列的规律,

      活动难点

      学*将三种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愿意用语言表述排列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按规律排列的两条彩旗

      2、三种颜色的雪花片若干。

      3、幼儿用书《春之歌》p23.

      活动过程

      一、找规律

      1、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老师做了几条漂亮的小旗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出示第一条小旗)小旗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颜色?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2、教师带领幼儿说出小旗排列的规律。

      3、教师在出示另外一条小旗:这里有什么形状的小旗?这些小旗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4、引导幼儿说出规律、

      二、排雪花片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三种颜色的雪花片,请小朋友将三种颜色的雪花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一排。

      2、幼儿操作你,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请他介绍一下自己的排序规律。

      三、花园里的栅栏

      1、出示幼儿用书画面,介绍作业要求。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四、收拾活动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2、能初步进行按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小猪过生日图三张,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珠子,积木,线等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规律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是小猪的'生日,它的好朋友小狗带了礼物去给它过生日,我们来看看,它准备送什么礼物给小猪?(一条围巾)小朋友们,这条围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你们注意到它的颜色了吗?(黄绿黄绿…)原来这条围巾的颜色都是按照黄绿黄绿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其实这是一条有规律的围巾,黄绿黄绿就是它的规律。

      二、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1、师:小狗带着礼物去小猪家,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路,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帮它吧!最后小狗它是怎么过河的?这些石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大小大小)

      2、师:终于到小猪家了,小猪的房子好漂亮啊,在它的房子里藏着很多有规律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找找看。

      3、小猪叫朋友们来吃蛋糕,蛋糕上要插上漂亮的蜡烛,小猪才插了一半,接下去要怎么插呢?(红黄红黄)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珠子,积木等材料进行规律排序游戏。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

      四、活动延伸

      找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按规律排列的。

      活动目标:

      1、运用实物、图片进行操作、比较,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①挂在活动室内、能表示排序规律的彩条若干;②铃鼓一面;③圆形、正方形图形片和花生、豆子图形片若干;④按规律填图的作业纸若干。

    [阅读全文]...

2022-07-25 02:29:25
  • 《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

  • 教案,大班,教学文档
  • 《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按规律排序》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难点:尝试自由进行排序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PPT课件

      学具:幼儿操作单1、晒鱼干2、铺小路3、看一看,排一排4、串珠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们为"小动物铺小路"引入课题。

      1、小朋友,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哦,是房子,有多少座房子呢?一起数数看,1、2、3、它们是谁的家呀?请小朋友猜猜看?哦,原来是小猴的家,红红的蘑菇房是小兔的家,小瓦房是老虎的家。

      2、天黑了,小动物们都要回家了,发现回家的路让大灰狼给破坏了,我们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它们把小路铺好,送它们回家呢?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再教师讲解

      小猴的小路排序规律为:按颜色排序:红、黄、蓝三种颜色排序

      小兔的小路排序规律为:按形状排序:几何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老虎的小路排序规律为:按大小排序: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圆形,按大小大小规律排序。

      三、分组操作练*,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教师用课件介绍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确操作要求分四组操作,老师指导

      A、晒鱼干(按ABBABB及AABBAABB等规律进行排序)

      B、铺小路(用不同的图形以绘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C、看一看,排一排(通过填空缺进行排序)

      D、串珠(让幼儿尝试自由创编规律,并进行排序)

      四、教师小结:

      评价幼儿完成的操作材料。

      五、结束:游戏"开火车"

      教师:"走我们一起坐火车到外面去参观,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的规律上车",老师戴上火车头饰扮演司机,幼儿按规律有秩序上车,将火车开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的环节比较紧凑,思路也比较清晰,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小兔子红红开生日舞会为线索,贯穿始终,层层深入。通过规律森林来激发孩子的探知欲望,在上课伊始孩子能够跟都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探究知识。但由于教师设计的活动:颜色的规律排列对于小班孩子还是有一定难度,孩子完成的还比较好。最后一个环节分组活动中放手让孩子在一定的要求下自由排列图形、颜色,用时较多,导致课内没有完成。今后教学中一定注意这些问题,充分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

      ①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串彩链;c、围围墙;d、排排队

      ②花片

      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幼儿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阅读全文]...

2022-11-05 16:52:23
  • 《排序》大班数学优秀教案3篇

  • 教案,数学,大班
  •   活动目标:

      1、发现递增递减排序规律,会接着往下排,并说出理由。

      2、发现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学过其它排序规律(如:ABAB、ABBABB)

      2、物质准备:

      (1)教师材料:运动场图;序列图一(递增)、序列图二(递减);规律图谱

      (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萝、桃子、橘子、等各种水果图片;制作奖品用的材料、规律提示卡

      活动过程:

      一、观看运动场的布置,感受规律美,激发幼儿学*的兴趣。

      引导语:果园里举行水果娃娃运动会了,我们去看看运动场的布置吧!

      1、观察红绿旗、大小气球的排列顺序,幼儿找出规律。

      2、师小结:这种按物体的不同的特征有规律的排列,真美!

      二、幼儿操作,初步学*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引导语:运动会快开始了,水果娃娃准备入场了,你们瞧--

      (一)探索递增规律排列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ABBABBB

      2、请幼儿根据图一的顺序,接着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递增。

      (二)探索递减规律排列

      1、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BBBBABBBBABBB

      2、请幼儿根据图二的顺序,用新材料让幼儿按递减规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减少的叫递减。

      三、发现运动场环境创设的规律美,引导语:小朋友,运动员要经过三条小路,才能到达比赛地点,我们去看看。

      1、出示三条路的图片,幼儿观察判断。

      问题:哪一条路是递增规律排列的,哪一条是按递减规律排列的?

      2、另一条特别的路(有递增又有递减,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师小结:按规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朋友只要认真观察、比较,在我们生活中就会发现很多各种各样的规律美,让我们以后慢慢去寻找吧。

      四、分组操作活动,继续学*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引导语:马上要给运动远颁奖了,可是粗心的果园老板还没准备好呢?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奖品吧!

      (一)介绍分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组:用两种颜色的纸条做彩链。

      2组:用两种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链3组:两种形状的木珠制作项链操作要求: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可以按照这种逐一逐一增加的递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减少的递减方法,也可以同时有递增又有递减的方法,制作美丽的奖品,好吗?

      (二)幼儿自选一组材料,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按照递增递减规律来排列的'。

      结束语:让我们把作品拿到区域里,在分区时,再和同伴一起来分享欣赏,好吗?

      五、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将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练*按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活动中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有很多,体验到学*思维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排序规律,并学*排序。

      活动准备:

      课件、圆形、三角形若干、吸管节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听音乐,做拍手、拍脚动作,引出主题。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老师来做动作好吗?请小朋友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排序3篇

  • 教案,数学,大班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简单排序的规律特征。

      2、通过操作,让幼儿尝试按简单的规律排列物体。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情境主题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在美丽的山脚下,住着一只可爱的宝宝兔,这一天,天气晴朗,宝宝兔吃完午饭到小河边散步,他看到一群顽皮的小鱼在水里排着整齐的队伍玩摆尾巴的游戏。

      1、教师把红色和黄色的小鱼交替摆在小河里,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将小鱼排成之字队形,请幼儿观察小鱼的排队规律?

      二、布题

      互动一:小蝴蝶排队。

      天空中飞来了一群漂亮的小蝴蝶,他们也想想小鱼一样排队做游戏!

      1、教师摆出四只小蝴蝶(黄蓝黄蓝),请幼儿观察小蝴蝶是怎样排队的

      2、引导幼儿说出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蝴蝶,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莱维小蝴蝶排队。

      3、小蝴蝶排好队后想要一起跳圆圈舞,请小朋友帮助小蝴蝶排成一个圆圈。

      互动二:圈圈板排队。

      小朋友,今天还来了还多的好朋友,他们也想像小蝴蝶、小鱼一样玩排队的游戏。

      1、请幼儿动脑筋,摆一摆,看能摆出什么队来。排队的时候有许多方法,如圆形、直线、之字形。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将圈圈板按abab的规律排队。

      三、评价练*。

      小朋友看一下这几个圈圈板是怎样排队的?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然后按图中的循环排序规律,在空白处摆上相应颜色的圈圈板。

      2、教师引导幼儿把放圈圈板的空白圆圈涂上与圈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较为成功,幼儿动手及互动的环节比较多。带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活动结束进行自身排序时,幼儿有些不懂自己该站在怎样的位置。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发展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创编新规律。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abcd的排序方式

      活动难点:能用替代物排列出aabc的规律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熊开了一家超市,他批发了好多好多的蔬菜水果。有一些已经摆在了货架上,还有一些还没来得及摆。

      (一)出示货架1,让幼儿明白一定的规律。

      1、提问:货架上有哪些水果?剩下的水果谁愿意帮小熊来摆一摆?

      2、你为什么这样摆?

      3、这样摆的货架整齐吗?为什么?

      (二)出示货架2,让幼儿明白整齐是因为有一定的规律。

      提问:1、这个货架上有哪些水果?

      2、剩下的水果谁愿意帮小熊来摆一摆。

      3、为什么这样摆?

      4、他们整齐吗?为什么?

      二、学*aabc的排序方式。

      师:昨天,小熊家的超市生意特别好,很多水果都被顾客买走了。所以货架需要重新补货。

      (一)出示有规律的相同种类的水果货架

      引导幼儿观察货架,提问:

    [阅读全文]...

2022-04-02 21:48:52
  • 排序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篇

  • 教案,数学,大班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简单排序的规律特征。

      2、通过操作,让幼儿尝试按简单的规律排列物体。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情境主题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在美丽的山脚下,住着一只可爱的宝宝兔,这一天,天气晴朗,宝宝兔吃完午饭到小河边散步,他看到一群顽皮的小鱼在水里排着整齐的队伍玩摆尾巴的游戏。

      1、教师把红色和黄色的小鱼交替摆在小河里,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将小鱼排成之字队形,请幼儿观察小鱼的排队规律?

      二、布题

      互动一:小蝴蝶排队。

      天空中飞来了一群漂亮的小蝴蝶,他们也想想小鱼一样排队做游戏!

      1、教师摆出四只小蝴蝶(黄蓝黄蓝),请幼儿观察小蝴蝶是怎样排队的

      2、引导幼儿说出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蝴蝶,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莱维小蝴蝶排队。

      3、小蝴蝶排好队后想要一起跳圆圈舞,请小朋友帮助小蝴蝶排成一个圆圈。

      互动二:圈圈板排队。

      小朋友,今天还来了还多的好朋友,他们也想像小蝴蝶、小鱼一样玩排队的游戏。

      1、请幼儿动脑筋,摆一摆,看能摆出什么队来。排队的时候有许多方法,如圆形、直线、之字形。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将圈圈板按abab的规律排队。

      三、评价练*。

      小朋友看一下这几个圈圈板是怎样排队的?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然后按图中的循环排序规律,在空白处摆上相应颜色的圈圈板。

      2、教师引导幼儿把放圈圈板的空白圆圈涂上与圈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较为成功,幼儿动手及互动的环节比较多。带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活动结束进行自身排序时,幼儿有些不懂自己该站在怎样的位置。

      活动目标:

      1.观察物体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扰根据差异性进行排序。

      2.掌握并发现物体的序列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秩序感,并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 、 地垫20个、数字1-10两套、各类特征的学具20套、工作毯20块、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学:

      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探险,想去吗?(想),我们首先要经过一座音乐谷,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出发吧!

      1.放音乐,幼儿随老师进入活动场地站成半圆。

      2.提出问题:

      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音符)

      ②有哪些音符?(1、2、3、4、5、6、7、ⅰ)

      ③它们有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幼儿说出音是从低到高唱的,手势动作也是从低到高的。

      3.手势表现音阶1、2、3、4、5、6、7、ⅰ,和幼儿边唱边做手势。

      二、基本教学

      1.点课题:刚才的1、2、3、4、5、6、7、ⅰ就是一组音阶由低到高的排序。

      2.示范教学:教师引语:"刚才我们走过了音乐谷,现在我们再看神秘门。这是一扇智慧之门,要给它镶上漂亮的宝石,它才会打开,看,这里有许多的宝石,①提问:小朋友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颜色、数量不一样)对,这些宝石它们每一串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

      ⑴这些宝石怎麽样镶上去呢?(看课件:门上提示由少到多的排列。)根据幼儿的观察回答出示宝石。老师小结。

      ⑵引导幼儿观察另一扇门怎样来镶宝石,(看课件,门上提示由多到少的排列。)根据幼儿的观察回答出示宝石。老师小结。

      (3)念咒语"芝麻开门",打开智慧之门2、游戏《走迷宫》

      智慧之门打开后出现了神秘老人,以他的口吻说:大家好,我是神秘老人,很高兴你们打开了智慧之门,下一站大家将要到达趣味迷宫,可是通往迷宫的路坏了,须要大家铺好路才能到达,我为大家准备了铺路用的材料,请你们来铺路吧。

    [阅读全文]...

2022-06-25 16: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