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霁的诗句

关于带霁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霁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霁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霁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k+) 语录(1k+) 说说(2k+) 名言(110) 诗词(127k+) 祝福(1k+) 心语(39)

  • 秋霁原文及翻译赏析(秋霁张祜古诗阅读答案)

  • 阅读
  • 秋霁 作者:史达祖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悲、清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阅读全文]...

2022-05-04 14:31:42
  • 史达祖:秋霁

  •   《秋霁》

      史达祖

      江水苍苍,

      望倦柳愁荷,

      共感秋色。

      废阁先凉,

      古帘空暮,

      雁程最嫌风力。

      故园信息,

      爱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国,

      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

      还又岁晚瘦骨临风,

      夜闻秋声,

      吹动岑寂。

      露蛩悲青灯冷屋,

      翻书愁上鬓毛白。

      年少俊游浑断得,

      但可怜处,

      无奈苒苒魂惊,

      采香南浦,

      剪梅烟驿。

      赏析:

      宁宗开禧三年因韩侂胄北伐失败,词人牵连入狱,嘉定初(1208)黥面流贬江汉时所作。上片触景生感。“江水”三句为全词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氛围。“废阁”三句传达出词人落魄江汉的孤独、犹如远飞的孤雁在猛劲的风力中颠沛。“故园”四句抒写对故园山水之眷恋和对京都繁华之怀念,“谁是”句传达出流落江汉,家园难归的弃逐感。下片写客中送客之悲。“还又”点出岁末秋寒时节之重复,表明流贬多年,“瘦骨”二字描摹出词人流贬憔悴,瘦骨支离的衰残之状,暗示出其身心的劳顿与痛楚。“秋声”、“露蛩”四句从江边触动词人“岑寂”,写到冷屋独伴孤灯,骚扰词人无法读书消磨寂寞,愁染鬓斑的凄寂和悲苦。“年少”四句写词人流贬后俊雅的游伴全已断绝了消息,本已十分孤独,偏在羁旅漂泊之际,在南浦采撷香草送别,在雾绕烟迷的驿馆剪梅赠寄,总之,多少次客中送客,使自己深品家国离绝的况味,神魂惊悸,一片茫然无奈也。本词粗看都是些渲染悲凉心境的凌乱,实则脉络暗藏,不失为一篇沉郁而精工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5-05 03:14:32
  • 李霁野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李霁野名言

    1、人生确是无常的,不过人生的可爱处也多半就在这无常。——李霁野

    2、曾想去普罗旺斯,守候漫山遍野薰衣草的盛放,去马尔代夫与相爱的人执手赏日升日落,去耶路撒冷揖拜信仰,藏地的格桑花曾盛开在我的梦里,江南的油纸伞是挥之不去的情愫。可惜的是,这些地方只活在我的梦中,可喜的是,它们依然活着。——李梦霁

    [阅读全文]...

2022-06-06 20:02:17
  • 秋霁阅读答案

  • 阅读
  • 秋霁阅读答案

      在学*、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霁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霁

      张祜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

      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

      滴幂侵檐露,虛疏入槛风。

      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感叹自身年事已高,身居僻巷陋居中。使用“陋巷”典故有自我安慰意味。

      B、颈联把镜头转向室外,先写檐上露珠间隔滴下来;再写晚风轻拂,吹入槛中的情形。

      C、尾联以蝉抱木兰终其一生来自喻,从而抒发了自身高洁超脱的志向。

      D、本诗为田园隐逸诗,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呈现简洁明快却又意味隽永的风格。

      16、本诗颔联描写上富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D(“呈现简洁明快却又意味隽水的风格”分析错误,应是沉郁含蓄、意味隽永的风格)

      16、①细节描写。颔联写室内人物活动,是主客两人在边饮酒边下棋。这里将“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这些细节组合,呈现原生态生活的质感,显得非常逼真动人;也凸显了场景枯淡至极,极富有画面感。②动静结合。“暗灯”“酒瓶空”是静态描写,前者说明室内光线昏暗,后者说明对局时间已经很长,但尚无结束的迹象;“棋子落”“残语”是动态描写,前者写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楚,后者则是主客之间偶尔发生的对话可见两人都很沉默寡语,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晚年那种“万事皆空”*似“禅定”的心态。(每点3分)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徒然、空自。

      11、(本题10分)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答:

      12、(本题10分)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答:

      11、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12、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

      【解析】

      11、本题考查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情感的抒发主要靠意象来传达。“忽有人家临曲水”,呼应前面“疑无地”,一个“忽”字写出了意外惊喜之感。接着呈现出烟村之景,整体营造了幽静、安详之境,给词人带来温暖和慰藉。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看到如此安详的烟村,自然而然的会触发词人的思乡之情。词人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包括:惊喜,温暖慰藉,思乡。

      12、本题考查分析古代诗歌的谋篇布局的能力。鉴赏时从两方面作答:

      一、结构上本句处在中间的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写景,启下触景生情。

      二、内容上,关乎情感。本句直抒胸臆,“乡心”直接点题,抒写了思乡的孤独惆怅之情。结合诗句分析作答。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诗歌赏析:

      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果然,“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先写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触媒,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又从心底萌生。

      过片“凄凉只恐乡心起”领起下文。“凄凉”二字,形容一掬“乡心”的况味:“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处此境地,“心”不由已,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凤楼远、回头谩凝睇。”凤楼,妇女居处。这里指家中的妻子。凝睇,凝神而望。谩,徒然、空自。这两句感叹路远人遥,视线难及,纵然回头凝望,也是徒劳。这就点明了“乡心”的具体内涵,并对“凄凉只恐乡心起”作了第一层回应和铺染。接着运笔入虚,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这是对“凄凉只恐乡心起”的第二层回应和铺染。“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总之,独宿孤馆,乡思盈怀,所闻所见,无不献愁供恨,催人泪下。这四句与上片“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四句遥相映照,前后相连相生,全词和谐化一。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景中寓情,貌似明丽而实已为下文转写乡愁埋下伏笔。过片承转十分自然,直领下片,写来吞吐曲折,虚实错综,极尽铺染之能事。而此词更妙之处于结句,既回应前文,又点句话了全篇。

      秋霁

      史达祖①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②江汉③未归客。

      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④悲、青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

      【注】①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这首词作于作者被贬江汉期间。②脍鲈:晋时张翰在洛阳做官,因秋风起,思念起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家。③江汉:指长江、汉水之间的区域。④蛩,即蟋蟀。

      8、开头三句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请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8、①开头三句,总写秋景,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2分)②苍苍写出水势的浩渺、苍茫、盛大,倦柳愁荷情景交融,柳叶行将发黄,荷花不胜愁容,江、柳、荷,借作者的`感受,写出了其倦意愁态。(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诗歌的基调指的是作者的情绪或精神概况,它通常通过作者眼中的景表现出来,而这些景都带有作者感情的着色,所以首先应学会抓摹状词、形容词,如苍苍倦柳愁荷,这些就是鉴赏点;其次抓能表现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如秋色,这能够概括内容;再次提炼要点,看所用词语能否概括全词,倦愁,再加上后文的凉空悲等词可知用悲凉可以总括。最后整理语言,用一句话先回答基调,再进行鉴赏。鉴赏的思路是想象诗意,描摹出意境,点出诗歌的表现手法,点明诗人感情。

      9、表达了作者怀归思乡、深沉哀怨的悲苦之情。是通过眼中的景,勾连起对故乡的回忆和想象,通过联想将看到的和想到的融于一篇,前后回环描摹出他想要表达的感情。

      第一问给2分,第2问给4分。有眼前、回忆、联想、想象等词语给2分,连贯成文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祈】做古诗文题,筛选并提炼关键词是理解诗意的关键所在,通过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念上国苏汉未归客,露蛩悲,青灯冷屋年少俊游浑断得等词语不难看出他写的是贬谪期间的孤寂生活,伤秋怀归,抒爱的是落魄志士的凄凉咏叹。至于怎么表现要分析词的章法结构,上片先描摹眼中景,然后再抒发故园情,下片从眼前的老弱孤苦联想到年少的风采,然后再回到眼前的居所,回环往复。

      译文

      江面茫茫,我同忧愁的残荷,衰疲的垂柳,共同感受萧瑟的秋色,显示出无限的哀伤。荒废的楼阁首先透进丝丝秋凉,陈旧的帘幕,在暮色中空垂着显得格外凄凉。被秋风的阻着,远征的鸿雁难以飞翔。羁旅中企盼故园的消息,我爱那映入眼帘的南山,翠**滴,郁郁苍苍。我眷念京城,感叹有谁像我这样憔悴困顿,怀恋家乡却归不去?眼看着又到夜晚,本以骨瘦如柴,怎耐得住秋风的凄凉?夜里又听到一片秋声,更牵动我的满腹愁肠。蟋蟀在寒露中吟叫,清冷的屋里闪动着孤灯的青光。我只能翻检旧书,两鬓也染上白霜。少年时豪爽俊逸的气概不会变样。只可怜如今已成惊弓之鸟,怕听空弦的声响。怎能在南边的渡口处采摘花香,怎能在烟水迷茫的驿站剪折梅影寄给亲友,寄往故乡?

    [阅读全文]...

2021-12-24 00:27:12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陆游,春雨
  •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翻译:

      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

      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

      只身住在小客楼上,

      夜里一听到春雨淅淅沥沥,

      明天早上,

      深幽的小巷中就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

      闲时写写草书,

      在小雨初晴的窗边,

      望着煮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作为一介素衣,

      不要兴起风尘会沾污我衣的感叹,

      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赏析: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做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阅读全文]...

2021-12-05 12:26:47
  • 描写雪的诗之《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阅读

  • 阅读
  • 描写雪的诗之《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阅读

      霁雪/韩舍人书窗残雪

      唐代: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译文

      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气晴朗了。江边的烟雾一扫而空,于是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轻盈。

      (诗人目光所及处)屋檐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没有人打扫,(诗人挑灯夜读)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鉴赏

      首句点出残雪产生的背景。

      “风卷寒云”既是雪后天晴的征兆,又是次句“江烟洗尽柳条轻”的基础。大风卷走寒云,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雪,使柳枝轻摆。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极好的.铺垫。

      次句意境清朗,容量很大。雪后天晴,烟云荡尽,江天高朗明净,江边柳条轻盈,随风婀娜摆动。“洗”字,“轻”字,用得极为准确。原来江面上霰雪纷纷,白雾蒸腾;现在一下廓清,纤尘不染,仿佛洗过的一般。原来柳枝低垂,没精打彩,不胜积雪之重压;如今一旦卸下重负,感到特别轻松,显得特别轻盈。如此一来,雪的世界当然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残余的踪迹了。这么纷繁的意象,仅用了七个字,真是精炼至极。

      三句转笔蓄势。目光由远处转向*处,范围从整个江郊转向韩舍人的檐前,景象从壮阔转向细微。“数片”说明雪之残存不多,故只得“一夜明”;“无人扫”突出环境之幽雅清静,故能映雪夜读。如此蓄足笔势,结句的出现便如顺水之舟了。结句“又得书窗一夜明”仍紧扣住“残雪”写想象中之虚景。说明雪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雪一化,雪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据《尚友录》载:“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此句暗用其事,还兼有赞美韩舍人刻苦好读之意。如此用典,咸淡自知,却了无痕迹,真是进入了化境。

    [阅读全文]...

2021-12-31 19:23:08
  • 诗句

  • 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出处: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出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3、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出处: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4、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出处: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5、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出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蛾儿雪柳黄金缕。——出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出处:杜甫《赠卫八处士》

      8、宁不知倾城与倾国。——出处: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出处:杜甫《登高》

      1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出处:卢梅坡《雪梅其一》

      11、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李白《怨情》

      1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出处: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3、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出处:李峤《风》

      14、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出处: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5、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处:杨炯《从军行》

      16、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17、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出处: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8、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出处:白居易《池上》

      19、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出处:高骈《山亭夏日》

      20、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出处: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2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出处:杜耒《寒夜》

      22、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23、西城杨柳弄春柔。——出处: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处:林杰《乞巧》

      25、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出处: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6、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出处:李白《秋浦歌》

      27、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出处:*《沁园春雪》

      28、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出处:苏武《留别妻》

      2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杜甫《蜀相》

      30、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出处:陆游《游山西村》

      31、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出处:杜牧《赠别》

      32、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出处: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3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出处: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出处: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6、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3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3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4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4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4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45、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46、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47、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48、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49、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阅读全文]...

2022-05-03 14:06:13
  • 带夏的诗句诗句

  • 带夏的诗句诗句

      夏天来了,草木也长得特别茂盛,枝繁叶茂的大树为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荫。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3、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4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6、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9、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阅读全文]...

2022-03-01 06:29:22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 陆游,春雨,诗人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是历代诗人中写茶诗最多的一位,今存世300多首茶诗,对种茶、制茶、品茶、识茶、茶具、茶艺、茶叶贸易均有很深造诣。下面茶诗网为您奉上陆游最知名的一首关于茶的诗句《临安春雨初霁》。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注释

      霁(jì):雨后或雪后转晴。

      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客:客居。

      京华:京城之美称,这里指当时的京城临安。

      深巷:很长的巷道。

      明朝(zhāo):明日早晨。

      矮纸:短纸、小纸。

      斜行:倾斜的行列。

      草:指草书。

      晴窗:明亮的窗户。

      细乳:茶中的精品。

      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暗指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赏析:

      风格恬淡,真如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联尤为清新别致,引人遐思。羁旅他乡,又感世态炎凉,百无聊赖自然有思乡之情,“莫起风尘叹”而实际已叹之,只不过将要返乡的喜悦轻轻拨开了这点点愁思而来了听春雨的闲适心情。这首诗相比,尤其俊逸只恨知音少,无人能解将军白发征夫泪。悲凉却不凄苦,有男儿气慨。

      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阅读全文]...

2022-03-09 09:41:42
带霁的诗句 - 句子
带霁的诗句 - 语录
带霁的诗句 - 说说
带霁的诗句 - 名言
带霁的诗句 - 诗词
带霁的诗句 - 祝福
带霁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