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的名言

关于韬光养晦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韬光养晦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韬光养晦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韬光养晦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 语录(58) 说说(2) 名言(117) 诗词(2) 祝福(5k+) 心语(405)

  •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全诗赏析

  •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全诗赏析

      《寄韬光禅师》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该诗音节紧凑而活泼,意致连绵而流丽,构思巧妙,语若连珠,有山歌风调,是七律之创格。这首诗通过对两座天竺寺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作者想象的“天香桂子落纷纷”,表达了作者对韬光禅师仰慕、钦佩之情。下面是白居易《寄韬光禅师》全诗赏析,供大家参考。

      原文:

      注释:

      ①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建于五代时期,现在已不存。

      ②桂子:即是桂花,是对桂花拟人化的爱称。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译文:

      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

      东涧水中流着西涧的水,南山云叠起了北山的.云。

      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上界的钟声下界听得清。

      遥想我的宗师行道的地方,飘着天香的桂子落纷纷。

      鉴赏:

      该诗首联介绍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遗址位于今杭州市,建于五代吴越时,现在已不存)。颔联与颈联都是写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这六句诗,对仗工整,连续使用叠字,诗味回环,给人极大的艺术享受。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顿拓无限空间,生出十方*的超然感觉。并且这四句诗,包含了方位只是相对成立的观点。东涧水流,从更东边来看,就是西涧水。南北山云,前后台花,上下界钟,皆是此意。《老子》也早有此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再从绝对的角度来看看这几句话。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都只是一些概念,并无实义。如果执着这些概念,那么东涧水流只能是东涧水了。如果无所执着,跳出相对的束缚,契入绝待圆融的自性真如,那真是东涧何妨流西涧水,但也不妨东涧水流东涧水。尾联点题,以一句“天香桂子落纷纷”的自然亲切,没有矫饰之场景,写照禅师的*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是一首于禅于诗皆臻妙境的佳作。

      这首诗通过对两座天竺寺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想象的“天香桂子落纷纷”,表达了诗人对韬光禅师仰慕、钦佩之情。全诗之创格在于章法奇特。诗的前三联,单句为句中对,合句为流水对,即前六句在相同的位置用同字,一句之中前后相对,两句之间上下相对,如珠走玉盘,铿然和鸣,笔势飘逸,流动自然,显示了圆熟的技巧。该诗音节紧凑而活泼,意致连绵而流丽,构思巧妙,语若连珠,有山歌风调,是七律之创格。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07:06
  •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

  • 写作
  •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

      成语故事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成语解释

      “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

      “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

      韬:按捺,柔化,隐藏;

      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

      “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诗经》中有“遵养时晦”之记。《宋史·邢恕传》中则有“公著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一段历史公案。

      养:修养,培养;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

      成语典故

      作为一个成语,“韬光养晦”的使用见于清朝末年。晚清实业家、思想家郑观应遁迹澳门写了《盛世危言》。他在其中的自序中写道:“自顾年老长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此前,则有清朝大知识分子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中写下“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

      谓隐藏锋芒,不使外露。修缮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内在的修养。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

      通过古人使用“韬光养晦”的记载,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韬光养晦”是一种低调做人的行为模式。低调做人以利于冷静观察,缜密思考,进而统揽全局,谋划未来,是一种战略行为模式。

      其二,“韬光养晦”思想既适用于困境或逆境之中,也适用于成功或胜利之时。

      其三,“韬光养晦”思想的深刻内涵在于埋头苦干,积蓄力量,着眼长远。从这个意义上说,“韬光养晦”是“有所作为”的重要前提。

      其四,把“韬光养晦”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类说法相混淆纯属误读。

      词语辨析

      *义词:韬光晦迹、深藏若虚、玉韫珠藏、韬匮藏珠

      反义词:锋芒毕露、霸气外露

      由于种种原因,韬光养晦在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完全褒义的词语。但在古代,韬光养晦是一个中性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韬光养晦是一种对自己的完善与反省;另一方面,韬光养晦也包含了一种消极的因素,即它是不作为的。

    [阅读全文]...

2022-07-06 03:23:25
  • 学会低调,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才

  • 励志,低调,懂得
  •   学会低调,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才可能赢得人生三十年后,如果世界上还有坚持这个词,我希望它属于我,三十年后,如果世界上还有感动这个词,我希望它属于你。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连搭腔都不要。什么叫出路?出路就是走出去,多折腾折腾, 学会低调,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才可能赢得人生

      三十年后,如果世界上还有坚持这个词,我希望它属于我,三十年后,如果世界上还有感动这个词,我希望它属于你。

      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连搭腔都不要。

      什么叫出路?出路就是走出去,多折腾折腾,活路就出来了;什么叫困难?困难就是总是将自己困在一个地方不动,那人生自然就难了。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

      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

      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为不值得;不要拿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因为当你伤害别人时,自己也会再受伤没必要总是挑剔生活的不如意,所有的一切,不外乎是自己能力不足,恰巧又遇上社会的现实而已,还是多想想自己拥有的东西,这样,才是解决生活不如意的唯一办法。

      得不到的别要,够不着的别够,先做好该做的,再做想做的,每一次挫折都有值得坚强的原因,每一天都有值得欢乐的理由。

      想开、看开,才会放开。

      这个世界纵有千百般不好,但有一点特别好,就是大,大到什么程度?无论你离开了谁,无论谁抛弃了你,无论脱离了哪个圈子,你都不会行至绝路,你都可以重新开始。

      愿我们,晚上不失眠,卡上不缺钱。

      你对自己下不了狠手,就轮到生活对你下狠手,你人生中偷的那些懒,离不开的那些人,荒废的那些时间,就像多吃的那些苦一样,某一天会用特别的方式回报你。

      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小事糊涂而大事睿智,为人低调而洞若观火。

      做人如水,以柔克刚。

      只有那些以不争为争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

      低调者更容易成事,无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万不可锋芒毕露。

      学会低调,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才可能赢得人生。

      每天认真洗脸,多读书,按时睡,少食多餐。

      变得温柔,大度,继续善良,保持爱心。

      不在人前矫情,四处诉说以求宽慰,而是学会一个人静静面对,自己把道理想通。

      这样的你,单身也所谓啊,你在那么虔诚地做更好的自己,一定会遇到最好的,而那个人也一定值得你所有等待,做好自己去遇好的人。

      一首好歌,只需用心聆听,便能体会人间多愁善感。

      一篇好文,只要仔细阅读,即可顿生感悟尘世百味。

      一部好剧,只有认真观赏,才能知晓万物间的联系。

      一个好人,只用时间证明,就能透视出其内心的善良。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善待自己,使自己成为最好的,比善待别人更有意义。

      我们除了学会律己,宽容别人,成全别人之外,还要学会成全自己,宽容自己,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为人要诚实,但不要太老实,你把自己摆得低了,别人就会爬到你的头上;做事要认真,但不要总较真,无须用自己的不完美,去苛求他人的完美。

    [阅读全文]...

2022-03-12 15:27:38
  • 邹韬奋名言大全

  • 名言,名人名言
  • 1.我们必须以现实做出发点,我们既不能象孙行者的摇身一变,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翻个筋斗到天空里去,那么我们只有向前干的态度,只有排除万难向前奋斗的一个态度……

    2.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3.最主要的是所选朋友必须正派,即品行端正的人。

    4.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

    5.一个人光熘熘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熘熘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最愉快的事情。

    6.友谊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

    7.我们要能多得到深挚的友谊,也许还要多多注意自己怎样做人,不辜负好友们的知人之明。

    8.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9.不干,固然遇不着失败,也绝对遇不着成功。

    10.金钱往往成为真正情义的障碍物。

    11.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

    12.现实是有缺憾的,必然是不完全的,必然是有着许多不满意的,甚至必然是不着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我们既不能逃避现实,就不能逃避这种种,就只有设法来对付这种种;一个人或少数人来对付不够,就只有设法造成集体的力量来对付。

    [阅读全文]...

2022-02-09 07:44:04
  • 邹韬奋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

    2.现实是有缺憾的,必然是不完全的,必然是有着许多不满意的,甚至必然是不着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我们既不能逃避现实,就不能逃避这种种,就只有设法来对付这种种;一个人或少数人来对付不够,就只有设法造成集体的力量来对付。

    3.最主要的是所选朋友必须正派,即品行端正的人。

    4.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

    5.我们必须以现实做出发点,我们既不能象孙行者的摇身一变,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翻个筋斗到天空里去,那么我们只有向前干的态度,只有排除万难向前奋斗的一个态度……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6.友谊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最大的一种安慰。

    7.我们要能多得到深挚的友谊,也许还要多多注意自己怎样做人,不辜负好友们的知人之明。

    8.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9.不干,固然遇不着失败,也绝对遇不着成功。

    10.金钱往往成为真正情义的障碍物。

    [阅读全文]...

2022-02-23 14:13:32
  • 清·王韬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清·王韬名言

    1、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王韬

    2、治民之要在乎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意而能之——王韬

    3、从来理有不能知,事有不必然,情有不容己——王韬

    4、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王韬

    [阅读全文]...

2021-12-09 15:58:45
  • 于俭以养德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闲静少言,不骄不躁,修身养性也。

      ●我身边最亲密的两个女人,一个是我妈,一个是我媳妇,我妈没什么文化只是很善良,我媳妇很单纯所以人缘很好。

      前些年我媳妇去杭州打工,回来没挣到多少钱,带回来一大提袋干馒头,说这是好多工友没吃完送她的,攒多了回来送给我妈养的土鸡,我当时心酸到眼泪差点没掉出来,都说俭以养德,我一直愧对我生命中的这两个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本来是活泼泼一颗心,就是外欲太多,将此心遮了,就不行了。 ----张佳玮《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

      ●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李宫俊说:“行以修身,闲以养德。” ----李宫俊《李宫俊的诗》

      ●静以修身,勤以立学,俭以养德。

      ●静则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年轻时要珍惜八个字。“学”字,学*如储蓄,会终生受益,否则将留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悔恨。“苦”字,吃苦可以磨练意志,使人更加坚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敢”字,认可留下伤疤,不要留下遗憾,青春不怕摔跤,只怕徘徊。“诚”字,不要失信于人,不要占别人便宜,待人以诚,方能心安。”善“字,与人为善,常怀感恩,好运不请,也会自来。“勤”字,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不想付出辛苦,成功难得光顾。“俭”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缘”字,解不开的莫解,拿不动的放下,相信缘分,青春苦短,来日方长。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水深则静,林茂则幽,山高则肃,品高乃和。万象的.至高境界最终都是静。树欲静而风不止,奔突的欲望,喧嚣的生活,躁动着每一颗不安分的心。谁能在躁动中觅得宁静,谁就觅得了生命的大滋味。节俭之人必能克制物欲的诱惑而淳养品德,德高则易静。静者,不为外物所动也。

      ●夫君子之行,静以 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 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 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澹泊 一 作:淡泊;淫慢 一作:慆慢)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大富无形,大贵无声;俭以养德,静以修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戒子篇》

    [阅读全文]...

2022-06-29 04:01:53
  • 足疗养生的名言

  • 名言,养生,语录
  •   1、脚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2、热水洗脚,胜吃补药。

      3、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滋润脏腑。秋天洗脚,除湿健胃;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4、洗一足而动全身。

      5、脚是*的`根中之根。

      6、肚腹三里留,一天一针足三里,当吃一只老母鸡。

      7、要想身体健,三里常不干。

      8、脚是人的“第二心脏”。

      9、人老脚先衰,树老根先竭。

      10、脚小乾坤大,一足察天下。

      11、天天吃补药,不如来洗脚。

      12、善待生命=善待双脚。

      13、爱脚就是爱健康。

      14、知足者长乐,爱脚者长寿。

      15、美源于健,健根于足。

      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阅读全文]...

2022-06-21 06:29:07
  • 关于修养的名言

  • 名言,修养,语录
  • 关于修养的名言

    1、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饰心胸。——中国谚语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3、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别伤害自己也别伤害他人,我以为这就是伦理学的全部意义。——尚福尔

    4、“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卡尔·马克思

    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6、谁要想得到有利战果,他就应当依靠艺术和知识来进行战争,而不是依靠偶然性。——韦格·蒂乌斯

    7、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

    8、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波伊斯

    9、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10、静则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书摘

    11、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1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13、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

    14、既然失恋,就必须死心,断线而去的风筝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巴尔扎克

    15、修道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史襄哉

    16、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

    17、倘若你手中有一个苹果,我手中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你我手中还是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我就各有两种思想了。——萧伯纳

    18、德性不是自制不为恶,而在不愿为恶。——萧伯纳

    1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0、要评判美(next88),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21、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经

    22、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23、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24、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2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26、*惯之于灵魂犹如血管与脉络之于血液,是它流动的道路。——布什纳尔

    27、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魏子

    28、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29、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30、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31、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32、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33、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黑格尔

    34、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惯。——林肯

    35、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杨雄

    36、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克雷洛夫

    37、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38、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

    39、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40、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41、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42、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43、能够自由地形成*惯的人,在一生中能够做更多的事。*惯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三木清

    44、*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爱默生

    45、*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莎士比亚

    46、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歌德

    47、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48、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49、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50、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51、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志戒于渐*。——程颢

    [阅读全文]...

2022-05-31 15:13:09
  • 修养的名言

  • 修养,名言,名人名言
  • 1.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老宣

    2.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3.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罗斯金

    4.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西塞罗

    5.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6.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波伊斯

    7.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贺拉斯

    8.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歌德

    9.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10.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11.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12.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培根

    13.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14.《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四书集注·序说》

    15.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16.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张居正

    17.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18.宋·包拯《明刻本附录》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包拯

    19.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20.明·王守仁《传*录》上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王守仁

    21.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22.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王符

    23.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24.明·朱之瑜《诚诚二首》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朱之瑜

    2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26.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2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28.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柳宗元

    29.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老宣

    30.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培根

    31.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老宣

    32.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33.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

    34.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35.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36.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37.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老宣

    39.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

    40.《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1.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天下:使天下太*。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42.存*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

    43.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44.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45.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6.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47.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

    48.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49.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50.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51.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阅读全文]...

2022-02-20 14:44:19
当前热门
韬光养晦的名言 - 句子
韬光养晦的名言 - 语录
韬光养晦的名言 - 说说
韬光养晦的名言 - 名言
韬光养晦的名言 - 诗词
韬光养晦的名言 - 祝福
韬光养晦的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