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关于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04) 语录(19) 说说(8) 名言(1) 诗词(50) 祝福(47k+) 心语(11k+)

  • 高考必备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_高考唯美句子

  • 高考,唯美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高考必备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高考必备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目前《陈情表》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

    1.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4.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6.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7.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8.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0.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1. 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2.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相关阅读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出师表以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出师表重点句子

    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4.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7.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公输》是古代战国时楚国大夫鲁班(公输班)的字或者姓;古文公输记述的是鲁国大夫墨子出使楚国,用自己的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公输班)和楚国国王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其语言水*和用心精巧为世人所共慕。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墨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能*白无故地**。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民,发动战争去杀害缺少的人民,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不能算这是明智;

    3、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明知这样做不智不仁却不去劝阻,不能说这是尽忠;去谏诤了然而没有成功,不能说这是尽力;你遵守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这是明白事理。

    4、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舍弃自己华丽的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己锦绣衣裳不穿,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放着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却想去偷吃邻居粗劣的食物。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一连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一次又一次的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绰绰有余。

    6、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屈服了,但他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的不幸

    一个人在他23岁时为人陷害,在牢房里呆了9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样的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难。的细小窗口里几乎看不到星点灿烂的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千刀万剐,也难以解我心头之恨啊!”73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牧师来到他的床边:“可怜的孩子,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吧……”牧师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没有什么需要忏悔,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运的人……”牧师问:“您因受冤屈在监狱呆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将数字告诉了牧师。牧师长叹了一口气:“可怜的人,您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对您的不幸,我真的感到万分同情和悲痛!但他人囚禁了你区区9年,而当你走出监牢本应获取永久自由的时候,您却用心底里的仇恨、抱怨、诅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1年!”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导语: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1、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2、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3、不要仗着我对你的好向我使坏。

    4、做一个快乐的女子,一定要快乐,不快乐也要制造快乐,笑容不一定能使世界绽放,却可放松紧绷的胸膛,开心,就笑,让大家都感染到,悲伤,就哭,美容,倾诉,然后一切归零,爽朗,对内心卑微的自己笑笑,汲取安慰和力量,信赖,神清气爽,然后可以轻舞飞扬,生活,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

    5、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

    [阅读全文]...

2022-07-16 10:28:04
  • 《陈情表》

  • 《陈情表》(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陈情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自主复*

      梳理课文,加深理解,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边复*边做笔记。

      二、自我检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指出句式)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当侍东宫 臣具以表闻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

      过蒙拔擢,宠幸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日薄西山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听臣微志 谨拜表以闻

      1、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

      2、出自这篇文章的典故:

      三、虚词练*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选自《左传》)

      【注】 ①乡校: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②子产:名公孙侨,郑国大夫。然明也是郑国大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④是吾师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晋*公与群臣饮,饮酣,( )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袄(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3.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虚词是 ( )

      A.遂 而 则 B.乃 而 故 C.乃 以 则 D.遂 以 故

      4.下列四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 )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 ②援琴撞之 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④左右请除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两个“莫”字意义不相同。

      B.“师旷侍坐于前”“琴坏于壁”“有小人言于侧者”中三个“于”字意思相同。

      C.“寡人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中两个“也”字作用相同。

      D.“以为寡人戒”的“以为”与《出师表》中“愚以为宫中之事”的“以为”意思相同。

      6.“而”字用法集训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 )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 ( )

      虚词练*答案

    [阅读全文]...

2022-01-22 12:54:20
  • 高考必备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_高考唯美句子

  • 唯美,高考,个性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高考必备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高考必备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目前《陈情表》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

    1.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4.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6.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7.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8.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0.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1. 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2.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相关阅读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出师表以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出师表重点句子

    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4.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7.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公输》是古代战国时楚国大夫鲁班(公输班)的字或者姓;古文公输记述的是鲁国大夫墨子出使楚国,用自己的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公输班)和楚国国王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其语言水*和用心精巧为世人所共慕。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墨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能*白无故地*。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民,发动战争去杀害缺少的人民,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不能算这是明智;

    3、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明知这样做不智不仁却不去劝阻,不能说这是尽忠;去谏诤了然而没有成功,不能说这是尽力;你遵守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这是明白事理。

    4、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舍弃自己华丽的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己锦绣衣裳*,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放着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却想去偷吃邻居粗劣的食物。

    [阅读全文]...

2022-02-27 04:18:42
  • 陈情表原文及解释

  • 解释,古诗文
  • 陈情表原文及解释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及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bó)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以:因

      险衅(xiǎnxì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险,艰难,坎坷;衅,灾祸

      夙:早时, 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凶:不幸,指丧父

      【慈父见背】

      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这是死的委婉说法。见,由被动句发展而来,但这里已不再用作被动,类似结构为见谅,译为"我"的意思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行年:经历的年岁

      母志:母亲守节之志。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悯:怜悯

      躬亲:亲身

      【至于成立】

      至于:直到。至:达到;于:助词,无义

      成立: **自立

      【终鲜兄弟】

      终:又;

      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祚:zuò,福分

      儿息:同子息、生子;息:亲生子女。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外无期功强*之亲】

      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服丧九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这都指关系比较*的亲属

      强*:勉强算是接*的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

      蓐:通“褥”,坐卧时铺在床椅上面的垫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到

      奉:恭奉

      圣朝:指当时的晋朝

      沐浴清化:恭维之辞,指蒙受当朝的清*教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推举

      孝廉:孝顺,品性纯洁;这里非指古时“孝廉”科职

      举:推举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拜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郎中:尚书曹司的长官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阅读全文]...

2022-06-22 03:53:46
  • 《陈情表》一词多义知识点

  • 《陈情表》一词多义知识点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陈情表》一词多义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词多义

      1.以

      ① 臣以险衅 连词,因为

      ② 猥以微贱 介词,凭借

      ③ 臣具以表闻 介词,用

      ④ 谨拜表以闻 连词,表目的

      ⑤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用

      ⑥ 臣以供养无主 连词,因为

      2.于

      ① 急于星火 介词,比

      ②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对向

      3.之

      ① 外无期工强*之亲 助词,的

      ② 臣之进退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少

      ① 少多疾病 年岁小

      ② 解鞍少驻初程 稍稍

      ③ 少仕伪朝 年青时

      ④ 一时多少豪杰 多少

      5.志

      ① 舅夺母志 志向

      ② 听臣微志 愿望

      ③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做标记

      ④ 寻向所志 标志

      6.应

      ①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照料

      ②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回答

      7.婴

      ① 夙婴疾病 缠绕,被缠绕

      ② 举婴,欲投之河 婴孩

      8.矜

      ① 犹蒙矜育 怜惜

      ② 不矜名节 自夸

      ③ 鉏耰棘矜 矛、戟等武器的柄

      9.悯

      ① 夙遭闵凶 通 “悯”,可忧患的事

      ② 悯臣孤弱 怜惜,悲痛

      10.薄

      ① 门衰祚薄 浅薄

      ② 日薄西山 迫*,靠*

      ③ 厚古薄今 轻视,看不起

      11.期

      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一定的期限

      ②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约定,约会

      ③ 良剑期乎断 希望,要求

      ④ 外无期功强*之亲 (一周年,一整月)此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12.疾

      ① 而刘夙婴疾病 病(一般的生病)

      ②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 痛苦,疾苦

    [阅读全文]...

2022-07-12 07:02:13
  • 《陈情表》说课稿

  • 《陈情表》说课稿(通用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陈情表》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晋武帝(司马炎)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7-24 14:00:37
  • 陈情表原文翻译及赏析

  • 古诗文
  • 陈情表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情表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翻译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陈情表》赏析

      *古代散文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阅读鉴赏时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能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加以体会;着重要注意鉴赏语言特色,节奏的抑扬顿挫和遣词用字的妙处;此外,要特别注意熟读和背诵,积累散文知识和鉴赏方法。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在封建社会里,辞诏的话不是好讲的,稍不留神便会以“不忠”之罪惨遭杀身大祸。因此,李密必须寻找充分的理由,以十分谨慎的言词书写表文。李密辞诏的目的就在于为祖母养老送终。,为此他寻找出一个响当当的政治依据,这就是晋武帝自己提出来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所以李密在结构全篇时,紧紧扣住了一个“孝”字。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他在文中还申明自己作为故旧遗老,现在不奉诏决非是忠于前朝,而是实属无奈,是为尽孝而难以远行的,因此反复强调“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特蒙“国恩”,“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等等,以表自己对当今的感情,同时表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愿望皇恩的诚心。如果不如此婉转陈辞,一味地辞不奉诏,那么作为表文的特殊读者----晋武帝在心理上就决难承受了。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儿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正因为此,作者才与祖母建立起深切的感情。同时,作者还怀着怜悯之情,倾述着祖母的年老多病孤单无依的境况。第一段写她“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写她病情“日笃”;第三段则写她“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凡此都充分地表明一位晚辈对长者的关切与怜爱。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当然他所摆给晋武帝的实情,均染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引致晋武帝感到李密强调的孝是北孝,而不是不仕晋的托辞,这便是作者所拟想达到的写作效果。为了更深一层的打动晋武帝,李密还尽力渲染自己的处境与遭际。开篇便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o”然后就在这一悲调中泣诉自己早年失去父母,孤弱多病,家不盛,族不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惨状,诏书特下本是件好事,大可受宠若惊,然而他告诉晋武帝,正是由于诏书切峻,祖母病情加重,反使他处于进退两难、狼狈不堪的境地;接着勾画出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状况。由于李密所陈述的情况充满了感情色彩,果真使晋武帝为之动容。晋武帝阅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仅没对李密的辞不赴诏表示不满,而且还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甚至赏赐他两个奴婢,命郡县按时给他的祖母送饭。足见《陈情表》所体现出的“情”的力量。

      《陈情表》的语言艺术也是大可称道的。作者采用了不少排比,对偶句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内容。如“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以长幼、内外皆无来显示自己的孤苦伶丁。又如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的对句表明李密的孝名与才名并传。再如以“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则表示了作者誓报恩德的冰心诚意。《陈情表》的写作多用四字句,杂以参差句,语言练达,琅琅上口。由于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魏晋·西晋·李密《陈情表》

      译文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坎坷,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注释

    [阅读全文]...

2022-03-30 22:11:26
  •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

  • 古诗文
  • 《陈情表》文言文赏析

      《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下面是《陈情表》文言文赏析,为大家提供参考。

      赏析1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

      倾苦情。文章开篇陈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运:孩提时代,父丧母嫁,失怙失恃;成长时代,体弱多病,零丁孤苦;**之后,无亲无戚,晚有儿息;如今现实,祖母卧病,侍药难离。“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句话浓缩了李密祖孙二人凄苦相依的命运,也表露了他沧桑过后的人生感慨。苦情动心,真诚感人。

      说难情。首先是进退两难。一方面是推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四次征召,先地方,后朝廷。国恩难报,君情难违。另一方面,祖母供养无主,疾病日重。养恩难忘,亲情难舍。其次是强人所难。在辞不赴命,辞不就职之后,作者等来的是诏书的责备、郡县的逼迫、州司的催追。在申诉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无奈的话语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圣朝”统治者强人所难的不满之情。

      消疑情。“少仕伪朝”,屡召不应,难免让晋朝统治者产生怀疑。是贪恋旧朝,“忠臣不事二君”,还是疑虑“圣朝”,顾虑重重?无论两种想法的哪一种得到证实,都可能给李密带来杀身之祸。旧朝时,“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新朝时,“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对比中,表明了李密的立场,流露了李密的感恩之心,更消除了晋朝统治者心中的郁结。接下来,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苦情的再次强调,既顺应了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又委婉地告诉了晋武帝侍奉祖母是他“不仕”的唯一原因。

      表忠情。先有“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的感触,后有先尽孝后尽忠的承诺,终有“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忠君之情,溢于言表;感君之恩,动人心魄。

      《陈情》如此“多情”,也就难怪晋武帝会做出“停诏,允其不仕”的决定,也就难怪千古文人赞叹之声声声不已了。

      赏析2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李密是蜀汉旧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古人讲“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如果李密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所以李密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我不出来做官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刘,是为了“孝”。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事父为孝,事君为忠。李密供养祖母是孝,但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不忠。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韩诗外传》卷二记载:“楚昭王使石奢为理道,有**者追之,则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于是刎颈而死。”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刘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尽忠,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李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还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来打动晋武帝。从文章中可以想见,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刘的孝情。但是当他提笔写文章时,便把这三种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经过冷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笔带过,掩入对祖母刘的孝情之中。而对后一种感情则大肆渲染,并且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从这样一种情境出发,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然后反复强调祖母刘的病:如第一段的“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的“刘病日笃”;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样,李密的孝情就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殊孝情。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拓展知识: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

      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

      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阅读全文]...

2022-05-12 15:47:49
  •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文学名著经典句子

  • 励志,经典,名言
  • 1、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2、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包法利夫人》

    3、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傲慢与偏见》

    4、丑陋、卑鄙和健康、善良一同长在这块广阔而又肥沃的土地上,后者点燃了我们的希望,幸福离我们不会永远遥不可及!——《童年》

    5、然而谁又会想到这如姑娘一般白皙、温柔的容貌背后竟会隐藏着一种宁可死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坚如磐石的决心。——《红与黑》

    6、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巳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飘》

    7、快乐的阳光从花园照进窗户,珍珠般的露水在树枝上闪耀着五彩的光,早晨的空气中散发着茴香、酸栗、熟苹果的香味儿。——《童年》

    8、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她的二三事》

    9、文学的最高意义和最低意义,都是人想了解自己。这仅仅是人的癖好,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是人的自觉、自识、自评。——《文学回忆录》

    10、为了度量时间,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日历,于是人类有历史,个人有年龄。年龄代表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所拥有的时间。——《守望的距离》

    11、现在我住在波勒兹别墅,这里找不到一点儿灰尘,也没有一件东西摆得不是地方,除了我们,这里再没有别人,我们死了。——《北回归线》

    12、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有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的一切成功都*。——《愤怒的葡萄》

    13、我一贯追求的是:在人的热爱祖国与幻想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真诚和信任,以及对所有的一切尽可能长久的保证。——《镜中微瑕》

    14、很多年以前,那时我的钱包瘪瘪的,陆地上看来没什么好混的了,干脆下海吧,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占绝对面积的大海里逛逛吧!——《白鲸》

    15、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的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的一切成功都*。——《愤怒的葡萄》

    16、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明白,因为生活的贫困,俄罗斯人似乎都喜欢与忧伤相伴,又随时准力求着遗忘,而不以不幸而感到羞惭。——《童年》

    17、在教堂里,我也把人们对上帝的祈祷加以区别:神甫和助祭所念的一切,是对姥爷的上帝祈祷,而唱诗班所赞颂的则是姥姥的上帝。——《童年》

    18、已经活了七十二岁,依然像是昨天的事:居民点的林阴小路,在歇晌的时间,白人居住区,道旁开满金风花的大街,阗无行人。——《物质生活》

    19、你知道我只要活着就不会忘掉你!当你得到安息的时候,我却要在地狱的折磨里受煎熬,这还不够使你那狠毒的自私心得到满足吗?——《呼啸山庄》

    20、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恶心》

    21、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追忆似水年华》

    22、生命与记忆哪里会是这样地单薄与极端?几十年的岁月,半生纠缠牵连的种种,哪里会在片刻间就只剩下一本书,一件事,和一个名字了呢?——《蝶翅》

    23、我没有得到什么。她没有失去什么。她没有得到什么,我没有失去什么,最恰当的比喻是:梦中捡了一只指环,梦中丢了一只指环。——《温莎墓园日记》

    24、我说他的天堂只有一半的活力,他却说我的天堂过于喧闹,就像醉鬼。我说,我一到他的天堂就会昏昏欲睡。他说,我的天堂使他窒息。——《呼啸山庄》

    25、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在吵架的时候,先开口的未必占上风,后闭口才算胜利。——《围城》

    [阅读全文]...

2022-05-03 04:05:52
  • 陈情令好听的句子

  • 好听,经典
  • 1、你说,我们一起斩杀妖兽,生死与共可好。

    2、霜华敛去君珍重,在无明月送清风。

    3、你记性为何如此差。你总是不记这些。

    4、我是他舅舅,你还有什么遗言吗?

    5、姑苏有双璧,我们云梦就有双杰。

    6、这段婚事非我所愿,此事不提也罢。

    7、从前我以为我很了解他,后来发现我不了解了。

    8、你再不放开我就把你当萝卜种到地里了,浇点水施点肥就会长出好多小朋友来陪你玩了。

    9、不管结果如何,都有我陪着你。

    10、阿瑶,君子以正衣冠。

    11、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12、魏公子这一走,云深不知处又要清净如往昔了。

    13、君不见陌上花开落几度,燕影疏斜去又还。君不闻无名之曲歌长夜,歪坐榻上醉复醒。君不知山有木兮木有枝,枇杷尚青酸伴苦。君不复黑衣横笛且徐行,执杯瑶酹对空*。

    14、虽修非常道,但行正义事,于情于理,当置谢意。

    15、说到底,我心性如何,旁人又怎会知晓,又关旁人何事?

    16、可能是我那时候还太小了,很多事情记得不完全,但是我能确定,我曾经姓温。

    17、事无定法,是非曲直,原也不是黑白分明的。

    18、我师姐她配得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我和江澄都说过,我会让师姐的大礼在一百年内人人提起来都叹为观止,赞不绝口,没有人能比得上!我要看着我师姐风风光光的礼成!

    19、你们的仰慕也太廉价了,你的憎恶与仰慕都如此廉价,怎么也好意思拿出来叫嚣。

    20、从前我以为我很了解他,后来发现我不了解了。今夜之前,我以为我重新了解了,可是现在我又不了解了。

    21、而我却无法保护你,心痛不已。

    22、魏无羡,你已经为我们做得够多的了。你不欠我们什么,没必要这样的。

    23、王八配狗,天长地久。

    24、我有悔,不夜天,没有和你站在一起。

    25、别看了,你能看出什么?连我这么多年来都没看出来呢。

    26、负霜华,行世路,一同星尘,除魔歼邪。

    27、蓝湛,敬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28、三岁大了点,一岁吧。

    29、你也知道,她一辈子忘不了你了;你要是没那个意思,就不要随便去撩拨别人。

    30、我命由我,不问凶吉。

    31、喝他喝过的酒,受他受过的伤,种他种过的思追。

    32、也许世上人心,终究是横看成火,侧看成冰。

    33、是非在已,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34、我的羡羡,你刚才怎么跑那么快,师姐都来不及再看一看你,再和你说句话。

    35、天子笑!分你一坛,当做没看见我行不行?

    36、只是自以为心若顽石,却终究人非草木。

    37、一条独木桥走到黑的感觉……确实不错。

    38、萍水相逢,垂手相助而已。

    39、是呀,姑苏家规三千多条,你怎会愿意同我回去。

    40、祖法家规三千令,魏君姑苏意合明。

    41、一直以为,江澄会永远站在我这边,而蓝忘机则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没想到,事到如今,一切都是颠倒的光景。

    42、我小时候可喜欢吃糖,就是一直吃不到。

    43、魏婴,修*邪道终究会付出代价,古往今来无一例外,此道损身,更损心性。

    44、赠君一曲殇陈情,夷诛云梦血倾坪。

    45、难道你觉得含光君不厉害吗?

    46、等你将来做了家主,我就做你的下属,就像你爹和我爹一样,这姑苏有双壁算什么,我们云梦就有双杰,所以谁都不能这么说你,你自己也不行,谁敢说我就揍谁,知不知道?

    47、你问我,疼不疼,蓝湛。你告诉我,忍一忍便好了。

    48、看到你为了救我而故意挑起温晁不满,故意引火上身。

    49、管他熙熙攘攘的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

    50、我不想你出现丝毫的纰漏,我不想你步入歧途,我不想你受到阴铁的控制乱了心性。

    51、孰正孰邪,孰黑孰白。

    [阅读全文]...

2022-03-21 22:04:09
当前热门
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 句子
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 语录
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 说说
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 名言
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 诗词
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 祝福
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