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征的句子

关于描写长征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长征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长征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长征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8) 语录(3) 说说(1) 名言(3) 诗词(40) 祝福(3k+) 心语(9k+)

  • 长征的诗句

  • 长征的诗句

      *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虽说长征是一步史诗,其实歌颂长征的诗句并不少。你知道有哪些吗?

      长征的诗句

      1、《无题》——*

      安顺急抢渡,

      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

      泸定决分晓。

      2、《无题》——杨成武

      无边风雨夜,

      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

      飞兵夺泸定。

      3、《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5、《长征》——*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6、《七律》——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7、《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词:

      8、《清*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0、《清*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阅读全文]...

2022-04-11 23:02:46
  • 关于长征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关于长征的优美句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长征的优美句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1、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当4支红色大军在70年前的那个十月胜利会师的时候,**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2、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3、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4、无论是吃不上饭的放牛娃,还是胸怀报国志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年*花甲的老同志,还是柔弱刚强的女战士,都被凝聚到了这支红色队伍里,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所激励。正因如此,湘江血战中的红军将士在成片成片的战友倒下后,又如同潮水般补充上去。正因如此,雪山草地中被饥饿和疲惫逼至生理极限的人们沿着战友的遗体形成的路标顽强前行,最终走出死的沼泽,迎来生的希望。

      5、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6、长征精神是*的,又是世界的。从跟随红二方面军进行部分长征的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到千里迢迢来陕北记录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从80年代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到今天仍在这条路上跋涉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初衷而开始关注长征的外国人在走*这段历史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7、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和工农红军的优良作风,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8、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9、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10、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11、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她们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回望历史,从中华民族独立,到人民**,再到国家富强,*人民一路走来。长征不但继承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阅读全文]...

2022-02-02 10:00:47
  • *:长征

  •   《长征》

      作者:*

      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据地。

      3、难:艰难险阻。

      4、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5、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6、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7、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8、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9、金沙: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腾腾,使人心感温暖。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温暖。)

      11、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1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3、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14、岷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均高度2,500公尺(8,200尺),山脊在4,000?4,200公尺以上。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公尺。是长江水系的岷江、涪江、白水河与黄河水系的黑水河的分水岭。峰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长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油松、栎类等。3,800公尺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岷山、迭山、摩天岭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以摩天岭分布密度最大。

      15、三军: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即整个红军。代表的新的*。10月,*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等促使西安事变和*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16、尽开颜:红军他们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常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小泥球。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将士们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摇摇欲坠,让人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登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在翻越雪山之后个个笑逐颜开。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乐·六盘山》,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情,着重在于侧写。而这首《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着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是*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绵延千里,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这是多么新颖的比喻!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为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那佯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想象奇特,夸张已极。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m.ju.51tietu.net)“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dàng),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2]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阅读全文]...

2022-02-17 15:38:33
  • 长征诗词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长征诗词》,愿对您有所启发。

    长征诗词

    1、《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清*乐会昌》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3、《十六字令三首》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4、《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5、《念奴娇昆仑》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6、《清*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7、《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8、《长征》

    *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9、《七律》

    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精选阅读

    *的长征诗词

    1、《七绝莫干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

    2、《清*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3、《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

    4、《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5、《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6、《忆秦娥》

    西风烈,

    《长征》

    作者:*

    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注释:

    [阅读全文]...

2022-01-26 15:22:32
  • 长征的诗歌

  • 诗歌
  • 长征的诗歌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征的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万里长征歇远行,茫茫草地久纵横。

      兵濒死地不曾灭,祸起萧墙但又生。

      同室操戈千古恨,扬镳分道五更星。

      才超益德板桥上,喝退曹操万甲兵。

      二

      地缘深处莽千里,天宇尽头红一边。

      千曲蜿蜒过草地,三军磅礴走泥丸。

      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

      人间风雨出奇迹,正气悲歌动九天。

      三

      一道鬼门腊子口,长征北上挡头行。

      三军号角震深谷,万道火光封险陉。

      绝壁飞梭下云脚,横空出世走神兵。

      当年鏖战风云急,侠路相逢死后生。

      四

      气压风云天帝惊,红军横越陕川中。

      长缨共舞千年雪,赤练齐飞七彩虹。

      西指昆仑王母地,东临渭水汉秦宫。

      巍巍宝塔锋芒露,万丈金光映碧空。

      五

      一剑丰碑刺碧空,六盘山上气如虹。

      百岩峻峭履*地,万马轩昂飞巨龙。

      拔地千层迎旭日,插天一线送归鸿。

      行吟高处今何在?一代伟人回首中。

      六

      千山飞越关前月,万马嘶鸣垄上秋。

      战士欢呼将台堡,红旗漫卷会师楼。

      三江云歇高原上,四海风停陇水头。

      万里长征魂不死,古看铁血尽风流。

      七

      西路红军开后方,全军覆没泣沧桑。

      男儿纵死极边土,女子不从马匪帮。

      大漠孤烟血流海,黄昏落日骨如霜。

      孤兵深入穿西域,抗日烽火在北疆。

      八

      走马江天人未歇,长征万里几人回?

      南天烽火沉沉灭,北国狼烟滚滚来。

      指点江山回世力,肩挑日月挽天才。

      西安事变惊雷动,抗日风云从此开。

      九

      红军万里几消磨?人困马乏三万多。

      西接穹庐北*漠,南连烽火东临河。

      飞行瀚海征马匪,挺进太行抗日倭。

      不是张扬戳天日,又多风雨几悲歌?

      十

      *开天一代中,千山万水走红军。

      铁蹄荡漾山前月,铜号徘徊岭上云。

      慷慨悲歌天地泣,轩昂遗曲古今闻。

    [阅读全文]...

2022-04-15 01:08:02
  • 长征诗词

  • 文学
  • 长征诗词(精选10首)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征诗词(精选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清*乐·会昌》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3、《十六字令三首》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念奴娇·昆仑》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6、《清*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7、《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8、《长征》

    [阅读全文]...

2022-06-03 08:25:17
  • 关于长征的书籍

  • 书籍,励志
  • 关于长征的书籍

      *人都知道红军长征,也都被长征精神所感动,但是很多长征故事,我们却不知道。下面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长征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忆长征》

      长征“先锋将”杨成武亲历

      作者杨成武在长征时,任红四团的政委。作为杨成武同志的回忆录,全书沿着红四团这支先头部队的足迹来反映长征过程。

      书中描写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和亲自接触的人物,详细记述了红军在长征路途上所完成的艰巨任务,特别是描述了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越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有重大影响的战斗和行动。

      《红军长征史》

      系统正史修正不确切提法

      这是唯一一部记述红军长征的正史,对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该书参考了红军军史、战史、大量老一辈革命家有关论述、国内外几乎所有出版的红军长征历史著作、资料及其他历史文献,对长征及长征历史研究中的许多焦点问题都有清楚的交代,并对一些不确切的提法进行了修正。

      《红军长征》系列

      回忆史料大部分由老同志撰写

      全书包含了《红军长征·回忆史料》《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红军长征·文献》《红军长征·图片》《红军长征·参考资料》等五部分,汇集了红军有关长征的主要史料。

      回忆史料部分大部分约请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撰写,部分选用党和红军一些领导人及其他老同志过去发表过的文章,收录有萧克的《回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的《草地漫忆》等

      《红军长征记》

      1937年由丁玲主编

      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最早、最真实、最具文化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1937年由丁玲主编,原名为《二万五千里》。

      本书编著的背后有一个小故事:长征结束后,有媒体在惊呼红军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恶笑红军的“粗陋无文”。所以,红一方面军刚到陕北,*同志就指示*在政治部成立编辑委员会,并亲自起草征稿信,号召参加长征的师团以上干部把“战斗经历、民情风俗、奇闻轶事择其精彩有趣的片断”写出来。“过贵州,畅饮茅台酒;进云南,大啖宣威火腿;为了给遵义人民留下美好印象,*特别要求红军干部战士在进城前要穿上鞋子,不得赤脚。”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让长征这段历史更加丰满多彩,也有力地抨击了一些嘲笑红军“粗陋无文”的声音。

      《长征回忆录》

      全书文字悲中寓壮苦中有乐

      作者成仿吾是长征的亲历者,该书再现了长征全过程和所有重大事件,也因此被认为是能满足读者系统了解长征全过程需要的经典作品。全书文字悲中寓壮,苦中有乐,生动地体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气概,比如写到红军行进在湖南境内泥泞路上,一下能滑走十几步,同志们不以为苦,反而唱起兴国山歌。

      队伍休整时,红五军团在晚会上表演了讽刺喜剧《烂草鞋》,再现了敌人跟在红军后面,只拾得无数烂草鞋的情景,笑得大家肚子痛。

      《亲历者的记忆:红军长征重大决策见证录》

      均为当事人的回忆和论述

      该书以长征中党的十几次重要会议的召开时间为顺序,从决策的角度出发,将长征中的若干重大决策过程梳理得十分清晰,比如中央红军长征做了哪些战略准备、遵义会议精神是如何传达下去的等。

      书中所收文章均为当事人的回忆和论述,同时也收录了少量与各次会议决策内容相关的电报和文件。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外国人重走长征路写成

      本书是第一本由外国人撰写的、系统反映*红军长征的著作。

      作者索尔兹伯里以古稀高龄,在1984年历时数十天重走长征路,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见了不少党史军史研究人员,同时访问参加长征的不少领导人和健在的老将军,提供了许多外界了解甚少的珍贵史料。

      索尔兹伯里在为该书的中文版撰写序言时这样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红军长征追踪》

      完全徒步重走长征路日记

      这是一本“走出来”的日记,记录了作者罗开富从1984年到1985年徒步重走长征路上368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提出并解答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时身为《经济日报》记者的罗开富,按照报社总编辑提出的“六个必须”行进:每一米都必须徒步;必须按长征的同一时间行进;必须走原路,即使山下或山上有公路,也要走红军走过的山间小路不能坐车;必须每天写一篇文章;1935年10月19日中央主力红军到达吴起镇,罗开富须在同一天走到;在中央主力红军因战事休整的路段里,必须设法徒步采访红二、四方面军的路线并作出报道。

      《红军长征记》

      《红军长征记》是1937年2月由丁玲主编的一本记述长征的书,原名初为《二万五千里》。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等原因,直到1942年,才由总政治部更名《红军长征记》后,作内部参考印制发行,现已难见其踪。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由*亲笔签名赠给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军长征记》孤本并引起各方关注。《红军长征记》是极为珍贵的一本书,也是我党我军历史上最早、最真实、最具文化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

      《地球的红飘带》

      《地球的红飘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作品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著名作家魏巍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为一体。

      《红星照耀*》

      《红星照耀*》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和*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长征行》

      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史和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您要知道红军长征的传奇故事吗?您要感受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吗?您要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吗?您要探究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吗?您要破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谜团吗?著名学者石仲泉的《长征行》告诉您:历史,不能遗忘,也不容遗忘。

      《草地夜行》

      《草地夜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动人事迹。

      1、《红星照耀*长征篇》

      作者: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和*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一本记述20世纪30年代*领导下的*工农红军面临绝境,被迫转移,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脱离险境的纪实性文学作品。由美国作家、全美作家协会*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于1986年写成,三年后被译成中文在*大陆出版发行。

    [阅读全文]...

2022-04-23 05:59:20
  • 关于长征的诗句大全

  • 知识,学*,文学
  • 关于长征的诗句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长征的诗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无题》——*

      安顺急抢渡,

      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

      泸定决分晓。

      2、《无题》——杨成武

      无边风雨夜,

      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

      飞兵夺泸定。

      3、《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5、《长征》——*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6、《七律》——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7、《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8、《清*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0、《清*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阅读全文]...

2022-07-23 19:39:48
  • 《七律.长征》古诗

  • 文学
  • 《七律.长征》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律.长征》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律·长征

      诗人:*

      朝代:*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古诗赏析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指*的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赏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阅读全文]...

2022-06-06 20:06:06
  • 关于长征的诗句

  • 关于长征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无题》——*

      安顺急抢渡,

      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

      泸定决分晓。

      2、《无题》——杨成武

      无边风雨夜,

      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

      飞兵夺泸定。

      3、《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5、《长征》——*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6、《七律》——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7、《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词:

      8、《清*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0、《清*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阅读全文]...

2022-07-02 10:50:19
描写长征的句子 - 句子
描写长征的句子 - 语录
描写长征的句子 - 说说
描写长征的句子 - 名言
描写长征的句子 - 诗词
描写长征的句子 - 祝福
描写长征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