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李清照的句子

关于赞美李清照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李清照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李清照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李清照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71) 说说(221) 名言(5) 诗词(313) 祝福(1) 心语(37k+)

  • 李清照赞美桂花的诗句

  • 李清照,赞美,桂花
  • 李清照赞美桂花的诗句

      桂花,你盛开的时间是多么短暂,而在盛开的时候,你却不能显示婀娜多姿,默默地把你的芳香奉献给了我们,你是多么伟大啊!下面是有关李清照的一些赞美桂花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鹧鸪天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骚人”,指屈原。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咏桂

      --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

      杨万里

      《咏桂》

      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

      吹得满山开。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衣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李白《咏桂》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倪瓒

      《桂花》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

      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

      十五夜望月

      唐朝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阅读全文]...

2022-03-15 06:33:33
  • 李清照诗句大全唯美(赞美李清照的优美句子)

  • 李清照,唯美,优美
  •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 ­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 ­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

    ­

    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2. 如梦令 ­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3. 点绛唇 ­

      ­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

    4. 点绛唇 ­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

    5. 浣溪沙 ­

    ­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

    ­

    6. 浣溪沙 ­

    ­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

    ­

    7. 浣溪沙 ­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

    ­

    8. 浣溪沙 ­

    ­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

    ­

    9. 浣溪沙 ­

    ­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

    ­

    10. 诉衷情 ­

    ­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

    [阅读全文]...

2022-01-04 16:04:13
  • 李清照:行香子

  • 李清照
  •   《行香子》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释:

      1、蛩:这里指蟋蟀。

      2、梧桐:从立秋起开始落叶。故称:“一叶知秋”的树木。

      3、云阶月地:云做阶梯月做地。

      4、关锁:关卡封锁。

      5、重:《花草粹编》作“里”。

      6、槎:即木筏。

      7、星桥鹊架:传说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晚,有喜鹊在星河中搭桥,牛即织女相会一次。

      8、莫是:莫非是,难道是。

      9、霎会:一会儿。

      赏析: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的心情。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那几张飘然落地的梧桐老叶是。呜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烘托了词人内心孤寂凄怆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间。天上愁浓”的联想,把自己的心境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编织在一起,成为所托之事与所言之情的纽带。下面写牛郎织女的故事:“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云阶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正抒发了自己与丈夫身在异地,心相牵系的离愁;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息离散的苦难,正倾吐了自己与丈夫远隔千里、不得欢聚的别恨。正所谓:“纵浮搓来,浮槎去,不相逢。”整个上片由人间写到天上,于叙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紧着词人的感情脉搏。最后,在下片词人的感情已经完全化他为我,将自己夫妻的境况与牛郎、织女的境况融合为一,因此,她从现实自我处境出发,展开了奇特的联想:“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天宇间风雨变幻莫测,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现在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这种推测联想,完全是移情的结果,含蓄婉转地抒写了人间七夕夫妻不得相见的难言苦衷。

      尾句写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与首句人间七夕之景遥相呼应:一边是风雨飘忽,阴晴不定的银河*,一边是蟋蟀低吟、梧桐落叶的深闺庭院,这就开创出一种清冷凄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词人孤寂悲伧的心情。尾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成功地提炼了口语,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在创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增添了词的音乐美。

      总的看,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十分巧妙。开头是寂静的人间七夕,结尾是风云变幻的天上七夕。全篇以描绘牛郎织女的离愁,衬出词人自身的绵绵别恨。(m.ju.51tietu.net)描绘天下七夕又把自己的真情融于其中,以自己痛苦的切身感受,深切体验为天帝所责,为天河所阻的牛郎和织女的境遇。这首词鼓起想象的羽翼,翱翔于天地之间。开头,从静夜蛩鸣、梧桐叶落,想到自己身处在离恨孤寂之中;再由自身的孤寂,联想到将要相会的天上的牛郎织女的艰难处境。她为牛郎织女感叹,感叹他们为浓重的离愁所苦,纵浮槎来去,也不能相逢;她为牛郎织*虑,忧虑他们经年才见,见后又别,别恨难穷。最后,又遥望太空,寄情于风云变幻的天宇,希望天帝不再从中作梗,盼望牛郎织女不再有波折,顺利实现一年一度的会晤。从而,使真、善、美得到统一。这首诗词是咏七夕词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4-07 12:30:40
  • 李清照的争渡

  • 李清照,诗人
  • 李清照的争渡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出自宋代大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下面是相关的知识,我们一起阅读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简评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贪玩活泼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65+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李清照《如梦令》中“争渡”一词的理解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争渡”一词的理解上,在语文教学以及古典诗词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广为流传的错误解释有两种。第一种,将“争渡”一词解释为相互比赛划船渡过;第二种,将“争渡”一词解释为奋力划船渡过。

      我们常说,诗无达诂。也就是说,对一首诗、一首词的理解可以没有固定的解读,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对之进行独立的阐释。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诗无达诂”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诗的主旨、意境、情绪、感悟和哲思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而不是指对诗中字词所要表达的基本概念的初始解读。这一点,不仅对诗如此,对词曲也是适用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首小词所描述的情景。词人描写了自己到溪亭游玩,玩得十分尽兴,由于喝了不少美酒,以致醉醺醺地忘记了回家的水路了。作者划着一叶孤舟,在沉醉迷离中,误入了荷花深处。这该怎么办呢?词人在荷花丛中焦急地寻找着归家的路径。忽然,河滩上栖息的一群鸥鹭被桨声惊吓得扑剌剌飞上了天空。

      细揣词意,我们不难看出,词人是一个人驾船而去,然后又驾船而归的`。她既没有带着女伴也没有带着丫鬟婢女。不然的话,就不会说“沉醉不知归路”了。因为在这种主人出去赴宴的场合下,丫鬟婢女是不可能被允许喝得酩酊大醉的。既然如此,就绝不可能存在着比赛划船的情形了。因为比赛的话,总是要有一个竞争的对手的。再说,词人本已沉醉了,又来得哪门子力气和兴致,要和一个莫须有的人比赛划船呢?这可不是端午节,要搞什么龙舟竞赛!即使真的是龙舟竞赛,在*古代社会,也断无女子参赛的道理。

      那么,将“争渡”解释为“奋力划船渡过”又有什么不妥呢?我要说,这种解释之所以是不准确、不恰当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作者本已沉醉,身体自然是软咍咍绵软无力的,怎么可能奋力划船呢?作者虽已沉醉,但绝没有到烂醉如泥的境地。她误入藕花深处以后,仍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但是在那种“态恹恹轻云软四肢,影蒙蒙空花乱双眼,娇怯怯柳腰扶难起,困沉沉强抬娇腕”的情况下,她能够做的只能是东划几下,西划几下,尝试着尽快驶出这藕花深处的。因此,这种情景下,将“争渡”一词翻译成奋力划船是不符合词人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我们的人生经验的。

      第二,“争”这个字的本意是“引也。凡言爭者,皆謂引之使歸於己。"”《廣韻》競也。"也就是竞争、争夺的意思。“争”字没有“奋力”的意思。就治学而言,我们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祖国的文字,绝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随心所欲地加以解释阐发。如果将“争渡”一词中的“争”字解释为“奋力”,若要使这种说法成立的话,你必须能够从古代典籍中找出相同的例证作为支撑,否则,就是毫无根据的妄言。

      那么,“争渡”中的“争”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可以明确地说,这里的“争”字,是“怎么、如何”的意思,对应的英文就是how,因此“争渡”就是“怎么渡、如何渡”的意思。词人连着用两个“争渡”,便将少女在醉意朦胧中因迷路而产生的那种迷茫惶恐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真切动人。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在《诗词札丛》中曾经说过下面一段话,我以为是至理名言。

      我以为“争”应作另一种解释,即“怎”的同义字。这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争渡”即“怎渡”,这一叠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把船从荷花丛中划出来,正如我们*时遇到棘手的事情辄呼“怎么办”、“怎么办”的口吻。不料左右盘旋,船却总是走不脱。这样一折腾,那些己经眠宿滩边的水鸟自然会受到惊扰,扑拉拉地群起而飞了。检*人王延梯《漱玉集注》,“争”正作“怎”解,可谓先得我心。

      那有人一定会质问了,你刚才说,”争“字的本意是”竞争、争夺“,怎么这里却解释成“怎么、如何”呢?这个不难理解。我刚才说过,“争”字的本意的确是竞争、争夺。除了对物化产品存在着竞争以外,我们的思想中、内心深处,不是也经常存在着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选择的对抗和胶着么?在“知”与“不知”之间,在何去何从之间,这种思考就是一种“争”的状态。只要争的结果没有水落石出,争的状态就会延续。

      应当指出的是,将“争”字解释为“怎么、如何”,我们可以在古代的诗词曲赋中,找到大量的例证。例如:

      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采莲令》:“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

      欧阳修《青玉案》:“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晁端礼《绿头鸭》:“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

    [阅读全文]...

2022-03-17 22:02:25
  • 李清照最美的词

  • 最美,李清照,诗歌
  • 李清照最美的词:01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02 《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03 《点绛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04《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05《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写的词词风典雅,语言清丽,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故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现特辑其诗词十首,一窥才女风采。

    李清照最美的词

    01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刻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这首词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

    02 《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全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03 《点绛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卷上评:片时意态,淫夷万变。美人则然,纸上何遽能尔。

    04《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梁启超所作批语:此词最得咽字诀,*不及也;又: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05《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06《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07 《浣溪沙》:眼波才动被人猜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此词写女主人公,由于身处青春爱情之中,情绪难免波动,其性格也颇富变化。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凝视花月,苦苦思恋;写信抒怀,大胆追求。这些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动时复杂的心理。

    清代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云: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

    08 《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09《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10《凤凰台上忆吹箫》

    [阅读全文]...

2022-05-29 15:35:02
  • 李清照最唯美的诗 李清照词集有什么

  • 李清照,唯美
  •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希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衹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长寿乐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後。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阅读全文]...

2022-05-01 19:12:56
  • 茶的诗句李清照

  • 李清照
  • 茶的诗句李清照

      在茫茫人海之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诗句中就有相关的道理。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煎 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 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 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 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 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 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 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 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 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阅读全文]...

2022-04-12 10:14:44
  • 关于李清照的词

  • 李清照,写作
  • 关于李清照的词(精选10首)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很是熟悉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的词(精选10首),欢迎阅读。


      【1】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3】浣溪沙·髻子(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4】临江仙(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5】浣溪沙(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6】浣溪沙(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7】临江仙(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8】念奴娇(李清照)

      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头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

      【9】菩萨蛮(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0】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见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阅读全文]...

2022-07-27 04:59:16
  • 李清照的诗词

  • 李清照,阅读,文学
  • 李清照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的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南歌子》】

      李清照(宋)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篇二:《怨王孙》】

      李清照(宋)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篇三:《鹧鸪天》】

      李清照(宋)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篇四:《鹧鸪天》】

      李清照(宋)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篇五:《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篇六:《满庭芳》】

      李清照(宋)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

      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

      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篇七:《蝶恋花》】

      李清照(宋)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阅读全文]...

2022-05-11 02:09:04
赞美李清照的句子 - 句子
赞美李清照的句子 - 语录
赞美李清照的句子 - 说说
赞美李清照的句子 - 名言
赞美李清照的句子 - 诗词
赞美李清照的句子 - 祝福
赞美李清照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