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关于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84) 语录(162) 说说(210) 名言(18) 诗词(30) 祝福(4) 心语(1)

  •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轮回,唯美,佛家
  • 1、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功名利禄。得来,用小人伎俩。是暂时的窃喜;因果循环,报时,别喊疼!愚蠢一直是你的标签。

    3、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4、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5、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6、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7、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8、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9、因果循环,世间报应,从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希望的彻底破灭。

    1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1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阅读全文]...

2022-05-16 09:28:17
  •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唯美,佛家,因果
  • 1、无心便无情,无情便无爱,无爱便无欲,无欲便无妄,无妄便无心!一切皆是因果循环!

    2、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3、佛说万事皆因果循环,今日之果皆往事之因,为何我未曾种下罪孽,却有今日杀身的灾祸。

    4、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5、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6、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

    7、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8、曾经的错误,正应了那句,因果循环,如果是为了你,我想,值得吧,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不是吗。

    9、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10、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1、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12、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1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4、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15、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16、我相信伦理,相信因果循环,一棵树上,只能结出一种花,一具身体内,只能拥有一个支配者。

    17、即使全世界都看低我又怎么样?至少我晚上可以安心地睡着,不用担心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18、初冬时节,听着雨声静心书简今生有感,半世离苦得乐,顺应因果循环积善成德。

    19、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20、后来不懂爱的人慢慢懂了,懂爱的人却不敢再爱了,因果循环,都是命数。

    21、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22、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3、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4、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25、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26、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7、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28、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9、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诞生。一念恶心起,地狱已现前。

    30、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2、曾经哭泣过欢笑过,幸福过也孤单过,辉煌过也堕落过!这一切都是因果循环。

    33、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5、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36、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37、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8、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39、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40、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41、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42、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43、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

    44、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5、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46、不要以为无人知晓,虚空中有注视你的眼睛,善恶临终总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

    47、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4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49、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0、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51、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阅读全文]...

2022-05-31 23:04:45
  •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因果,佛家,唯美
  • 1、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功名利禄。得来,用小人伎俩。是暂时的窃喜;因果循环,报时,别喊疼!愚蠢一直是你的标签。

    3、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4、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5、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6、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7、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8、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9、因果循环,世间报应,从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希望的彻底破灭。

    10、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1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1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阅读全文]...

2021-12-02 01:18:41
  •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唯美,佛家,因果
  •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精选50句)

      用前世木石前盟换今生相濡以沫,舍无尽生死轮回得倾世执念相守。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精选50句),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

      1、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来!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2、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3、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4、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5、我们时时刻刻要想着“把一切的利益与好处给予别人,把一切的损失与失败由自己承担”。

      6、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7、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8、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9、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10、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11、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12、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义,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么清净、*等。

      13、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4、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15、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16、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17、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18、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19、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20、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21、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22、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23、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24、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25、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27、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28、佛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的。

      29、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30、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31、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32、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33、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34、你的身体是坛城,你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35、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36、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3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8、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39、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40、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41、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42、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43、修*大乘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对境练性,对人练心。

      44、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4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4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47、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4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9、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阅读全文]...

2021-12-14 22:47:47
  • 佛家经典禅语大全_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佛家,轮回,唯美
  • 九库说说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佛家经典禅语大全,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1、弟子问达摩:“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达摩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2、小和尚问老和尚:一个人最害怕的是什么?老和尚笑问他:你说呢?当小和尚猜出:孤独、误解、绝望等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说不对。最后,老和尚告诉他:人最害怕的就是他自己,而他刚才所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都是他自己给自己的感觉罢了。

    3、生即有,生即无,无有也! 任何事物也有,也无。你出生,就是一种自然体系.我们归于自然。发生的事情就是空!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心境似湖,抱怨全无。

    6、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7、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自我意识的封闭与固执,每个人走在生活,是一种融入,理解,善意,宽恕与信心,相信静好,才能真正看到安好。

    8、内心的余地,才是一种对生活的客观,面对那些烦恼的来临,而不是沉迷其中,用一种幽默乐观的态度去思考,就让生活充满活力,才能够发挥自如的从那些困惑中突破,化解那些生活的困难,和主观情绪的灰暗。

    9、生活里有许多琐碎,如果缺乏清晰的认识,那么会形成一种拥挤和杂乱,影响内心的对生活的认识,干扰生活里的那些客观判断,所以对那些负面情绪需要及时化 解,及时消散,不能让那些负面情绪夹杂在生活中,成为对生活的一种伤害。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12、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15、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16、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17、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1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9、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0、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1、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3、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24、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6、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0、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1、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2、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3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去反咬他一口吗?

    34、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2-18 21:26:02
  • 佛说因果轮回的名句 佛说凡事有因果轮回,你们认为呢?

  • 轮回,因果
  • 这是自然规律,佛看到的,不是规定的。

    无明缘行、行缘识。。。。。。。。

    净空法师---迷了的时候叫**情,觉悟了就叫慈悲。

    1、佛家不讲爱情,佛讲慈悲。

    2、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3、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4、爱情与慈悲在事相上没有两样,在起心动念上不一样,一个心迷,一个心觉。

    5、迷了的时候叫**情,觉悟了就叫慈悲。

    6、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7、佛菩萨为什么能够舍己为人?慈悲心在那里推动。

    8、世间人带着感情这个爱是假爱,靠不住,为什么?它会变化,爱到最后会变成怨家、仇敌,所以那种爱是假的,不可靠。

    9、凡夫的爱情,这个爱里面不*等,这个爱里面没有真诚。为什么没有真诚?那个爱会变的,靠不住。

    10、我们*祖师大德们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1、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你的爱欲没断,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

    12、世间人把爱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这个都是迷惑颠倒。

    13、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14、果然能把爱情看破、放下了,你决定超越六道轮回。

    15、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如果爱情这一关看不破,还是不能往生。

    16、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里?就是爱欲不断。

    17、爱情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一定要把这个断掉。

    18、把爱情断掉绝对不是绝情无义,跟诸位讲穿了,你那个爱情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骗自己又骗别人,虚情假意。

    19、怎么知道是假的?今天爱得不得了,明天又吵架了,后天又离婚了,你看这不是假的吗?哪里是真的!

    20、许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21、诸位冷静去想一想,爱情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就会觉悟。

    22、古人结婚是为道义,为人伦,为家族幸福,不是为爱情。

    23、现在人结婚是为爱情,爱情是脆弱的,爱情会变,所以婚变的事情层出不穷。

    24、有一些人不懂佛法,听说佛法要永断情爱,于是乎他就反对了。他说人与人之间要没有爱情,那还有什么意思?

    25、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你要晓得,他这个“断”实在是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

    26、佛经上常讲:“转烦恼成菩提”。情爱是烦恼,佛教给我们,要把烦恼转变为般若智慧。

    27、般若智慧里面有没有爱呢?有。那个爱不叫**情,叫慈悲。

    28、世间人所讲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转变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永恒不变。

    29、一定要转烦恼成菩提,你才能够悟入佛法,你才能脱离六道轮回。

    30、你看自古以来,*、外国的文学作品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都是情与爱,所以他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31、佛法讲“慈悲”,佛菩萨是真正爱世人,他是真正有爱有情。

    32、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33、慈悲是从自性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它那个根源不变,所以流出来的作用、现相也不变。

    34、六道凡夫都没有真心,都没有真情,也没有真爱。

    35、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36、你如果相信别人会对你好,那你是糊涂,你是迷惑颠倒。

    37、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38、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对自己都不能相信,为什么?自己的感情都会变化。

    39、今天我对这个人好,明天我又对他不好了,自己都靠不住,还能靠别人吗?

    40、佛给我们讲,没证得阿罗汉以前,别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

    41、这个世间人,全都是虚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当真,你亏可吃大了!

    42、世间种种的境缘,一切人事物,*常看得越淡越好,不要认为看得这么淡,好像这个人绝情寡义,但是往生容易。

    43、你爱情太重,往生就发生障碍。

    44、你爱情重了,就要搞六道轮回,就要搞三恶道。

    45、爱情不是好东西,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还舍不得离开它,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觉悟。

    46、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当然要把爱情放下,还有留恋,还有牵挂,还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

    47、这个事实的真相,你要看破,你从此以后,这一切恩恩怨怨要把它舍弃。

    [阅读全文]...

2022-05-23 04:00:05
  • 佛家经典禅语,慈悲为怀_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轮回,佛家,经典
  •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佛家经典禅语,慈悲为怀。

    慈悲为怀

    ⊙.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法华经譬喻品》)

    【译文】要经常做些慈悲的事情,不要因为懒惰而不去做(慈悲的事)。

    【感悟】 佛教中以他人为重的道德观,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慈悲为怀。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这是佛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此心时常浸润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他的情怀。(《宝鬓集》)

    【译文】 只有在心里时刻告诫自己要以慈悲为怀,才能培养出利他的高尚情怀。

    【感悟】 做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利的事情,这才是善的境界。我们可以将利他与利己统一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对自己说: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谈人的成长时说的。

    ⊙.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卷下)

    【译文】 恶事自己承担,好事归于别人。

    【感悟】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宁可自己承担痛苦和不幸,也要将快乐和幸福让给别人。这种富于牺牲精神的胸怀,令人景仰,在当今社会犹为珍贵。

    ⊙.若善心教化,虽为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则是两舌,得罪最深。(《成实论》)

    【译文】 如果以善良的心去教育感化别人,即使别人因此离你而去,你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如果以恶毒的心去教别人相互乱斗,这就是搬弄是非,你就做了最大的坏事。

    【感悟】人与人之间,有矛盾、有争执在所难免。在与他人发生争执、产生矛盾时,我们应当善意规劝,排解纠纷,消除矛盾,而最不该做的就是搬弄是非,扩大事态。

    ⊙.凡愚吝惜家财,靡有舍心,而丧躯命,但为贪生,恒忧不活。遂使妻儿角目,兄弟阋墙,眷属乖离,亲朋隔绝。良由悭因悭缘,悭法悭业。乖菩萨之心,妨慈悲之道,不生救护之意,唯起烦恼之情。如是之愆,实由悭贪为本也。(《法苑珠林》)

    【译文】 凡夫俗子因为吝惜家中的财物,没有舍弃的念头,因此丢失了身家性命。因为贪生怕死,就常常担忧活不成了。于是,使得妻子儿女争斗反目,弟兄互相争吵,家眷亲属失和分离,亲朋好友断绝往来。这些情况实际上都是由于吝啬所致。不顺从菩萨的心意,妨害了慈悲的道理,没有助人救人的心思,只有烦恼的情绪。像这样的错误,根源其实就在于吝啬、贪心。

    【感悟】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人需要朋友、亲人、家庭,才能生存、生活。吝啬和贪心具有劣根性。贪婪必然会使人为了一己之利而与人争斗,剥夺别人应有的利益,甚至导致众叛亲离。我们何不舍弃自己的一些利益,以博爱之心和仁慈之德,来换取与别人的良好关系和自己内心的宁静呢?

    ⊙.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梵网经》)

    【译文】对于父母兄弟等各位亲属,要具有孝顺心和慈悲心。

    【感悟】 六亲不认的人也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吗?

    ⊙.若远至他国,行伴名为亲;于自居家中,慈母最亲《别译文杂阿含经》卷八)

    【译文】 如果出门远行去别的国家,同行的伙伴是最亲密的人;如果在家中,慈爱的母亲是最亲的人。

    【感悟】母爱是人间最无私、最执著、最美好的爱。无私在于:为了这份爱,母亲能够委屈自己。孩子长大了,离巢而飞,母亲纵然心里万般不舍,为了孩子的前程,也会让孩子远走高飞。为了这份爱,母亲能够忘记自己。母亲的心里没有自己,只有孩子。执著在于:无论你长得丑还是美,无论你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母爱无处不在、从不打折。为了这份爱,母亲甚至不在乎孩子给她带来的伤害。美好在于:这份爱与世界上任何的爱有着先天的不可比拟之处。因为母爱体现了生命的延续,母爱之花永不凋谢,因为她是自生自长的,是用血来浇灌的。愿天下儿女,别忘了回报母爱,哪怕是一声亲切问候所带来的一缕温馨

    ⊙.圣人陈福以劝善,示祸以戒恶。小人谓善无益而不为,谓恶无伤而不去。(《法苑珠林》)

    【译文】 圣人通过陈述幸福来说服人们做好事,通过指出祸患防止人们做坏事。卑鄙的人却告诉人们做好事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不要做,做坏事没有伤害所以就不要改邪归正。

    【感悟】 有没有是非之心,是不是向善去恶,应该是圣人与小人之间的最基本的区别。

    ⊙.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心地观经报恩品》)

    【译文】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贫穷?母亲在世是自己的财富,母亲不在是自己的损失;母亲在世时如太阳挂在高空,母亲去世时如太阳陨落;母亲在世时如明月照亮夜空,母亲去世时天空如同黑暗的夜幕。

    【感悟】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父母在堂,要珍惜父母在世的日子,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知恩才能报恩,凡稍有良知的人,都知道感激母恩、报答母恩,甚至有些高级动物亦知反哺。但是社会上仍有忤逆不孝之人,他们根本不理解父母的恩情,当然更谈不上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些人真的是连动物都不如!

    ⊙.前心作恶,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炬消暗。(《未曾有因缘经》)

    【译文】 开始如果产生了做恶的念头,心里就会像乌云遮住了月亮一样;如果后来心里产生行善的念头,就会像火炬将黑暗驱散。

    【感悟】 人做了恶事,哪怕获得的好处再多,心灵也是阴暗的;行善之人,光明高尚,心里总是亮堂的。如果做了恶事,只要及时悔改,那么如同阳光照亮黑夜,心灵也能够重新沐浴在光明之中。

    ⊙.枉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仇无赦。(《法句经》)

    【译文】*白无故地打了善良的人,肆意诽谤没有过错的人,做这些事所带来的灾祸是做一般错事的十倍,而且将无法得到赦免。

    【感悟】 陷害、诽谤正直善良的人,让人无缘无故承受肉体和精神上的苦痛,这种明显带有主观恶意的行为,让人忍无可忍。这样的人,对无辜的人都不放过,更别说对他认为有碍于自己的人了。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人如果不思悔改,只能落得其殃十倍,灾仇无赦的下场。

    ⊙.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结吉无忧。(《法句经》卷上)

    【译文】 能够深刻地洞察和分辨善恶,内心就知道对什么应该感到惧怕和忌讳。知道畏惧就不会去做(错事),就能够广结善缘,没有忧患。

    【感悟】,人们不仅仅需要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还需要明白行善和积恶的结果,即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祸患。如果能够明白其中的利害,知道不同的行为会将结果引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人们就会趋善而避恶。佛家这种心知畏忌的观念,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意义。

    ⊙.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涅槃经》卷十九)

    【译文】 有两种方法告诉大家可以救众生:一是惭,二是愧。所谓惭是指自己不作恶;所谓愧是指不敢教他人作恶;惭是内心知道羞耻,愧是能够向他人暴露自己的错误;惭是羞人,愧是羞天,这就叫做惭愧。不知道惭愧的人,不能叫做人,只能叫做畜生。

    【感悟】 惭愧,说到底是羞耻之心。人若无羞耻之心,任何坏事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若有羞耻之心,就会远离恶的影响和蛊惑,就会善良正直,行为端正。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遥意与随。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译文】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深厚,对子女的怜爱没有停止的时候。父母的心总是伴着子女的一举一动,总是随着子女的远离和归来而改变。百岁的母亲会为八十岁的儿子操心挂念,只有当生命停止的时候,这种恩爱才会停止。

    【感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的阳光并不指望小草的报答,但寸草却应该有回报之心。这让人想到当年春节晚会上的《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它后来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它唱出了寸草的感恩之心。这又让人想到老莱子娱亲的故事中那个扮作小孩逗高龄父母开心的人。他的行为也表露了寸草的感恩之心。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是不是都有感恩的念头呢?

    ⊙.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为,悔者知于前非恶业,恒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中,永断不作,名为忏悔。(《坛经》)

    【译文】 什么叫做忏悔?忏就是一辈子不做,悔就是省悟以前的错误和恶劣的思想行为,并永远吸取教训。仅在众佛前口说忏悔是没有用的,在我们这个佛门中,永远不再犯错,这就叫做忏悔。

    【感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有时甚至可能犯大错。但知错之后,人一定要有忏悔之心。有的人犯了错误之后文过饰非,当然谈不上有忏悔之心了。有的人虽有忏悔之心,但讳疾忌医,不能痛下决心改正过错,这种忏悔之心其实没有结果。有的人犯错以后能够迅速地改正错误,而且能够永远吸取教训,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最后一种人,将忏悔之心落到了实处。

    ⊙.日儒日佛日百家,心则一,其迹甚异,夫一焉者,其皆欲人为善者也。(《辅教篇广原教》)

    【译文】说儒家、说佛家、说诸子百家,用心是一样的,但是在行为方面彼此差异很大。他们的共同用心,就在于都是想教育人们与人为善。

    【感悟】 这里涉及了*哲学乃至*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注重求善。古希腊哲学主要致力于对外界自然事物的研究,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注重求真的传统。*哲学当然也求真,但是从孔子开始,*的哲学家们就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作为关注的焦点,着重探讨正确的人生态度与合理的行为准则,并且以善作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这就形成了*哲学注重求善的传统。这个传统,对于我们今天塑造个人美好心灵,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阅读全文]...

2022-06-06 01:03:26
  • 佛家大彻大悟的句子_佛语禅心_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轮回,佛家,大彻大悟
  •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佛家大彻大悟的句子_佛语禅心。

    1、 【天天禅语】与人相处要合群,但不要随波逐流。

    2、 所谓有支相续故、一心所摄故、自业差别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过去现在未来故、三苦聚集故、因缘生灭故、生灭系缚故、无所有尽观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十种相观诸缘起,知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得空解脱门现在前。观诸有支皆自性灭,毕竟解脱,无有少法相生,即时得无相解脱门现在前。如是入空、无相已,无有愿求,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时得无愿解脱门现在前。《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3、 给事留一个机会,给人留一个空间,给己留一份尊严。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包容别人,就是宽恕自己。漂泊于俗世,忙碌于红尘,人生,最难得的,是好心态;最难放的,是真感情;最难忘的,是人心人;最难求的,是被人懂。

    4、 【禅语感悟】 舍利弗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赞为智慧第一。麝因香 重身先死,蚕为多丝命早亡,人为多能必受苦。嘴巴是别人的,可生活却 是自己的,我们为什么要当别人嘴巴的奴隶呢?

    5、 思考问题时,不要一味地只在表面上转来转去,更不要死钻牛角尖,这样只会越来越远;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这样才会有所突破。

    6、 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戒想,由着此三轮受持戒故,名世间净戒波罗蜜多。何缘此净戒名为世间?以与世间同共行故,不超动出世间法故,如是名为世间净戒波罗蜜多。云何出世间净戒波罗蜜多?受持戒时,三轮清净:一者不执我能持戒,二者不执所护有情,三者不着戒及戒果,是为菩萨摩诃萨受持戒时三轮清净。《大般若经》卷七十五,净道品

    7、 不藏不露,不迎不拒;不远不*,不即不离;本色示人,真心做事。

    8、 【悟真】 经过痛苦的洗礼,人往往更懂得谦让和学*,更知道珍惜和感激,更 能领悟幸福与人生的真谛。

    9、 如今大家从生到死一直忙个不停:幼年时为玩耍与游戏而忙;中年时为感情与工作而忙;晚年时为养老与治疗而忙。然而,最终除了满脸皱纹与精神空虚外,我们还能拥有什么呢?所谓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是指什么呢?我们忙的意义又在何处?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一】

    10、 【天天禅语】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11、 人生的成功,往往需要在一件事情上坚持5-10年的时间,乃至更长。

    12、 智者离诸恶,一切皆端严;愚夫由作罪,举身皆丑陋。《大宝积经》卷九十五,善顺菩萨会

    13、 人总归和佛境界不同,不是所有予人的东西,都能换得快乐。如果对 方缺乏快乐的回应,这种赠与常常成为一相情愿的悲伤,这种情况大多出 现在感情上,为别人付出了很多,对方却无视这种礼物。这枝玫瑰,即便 送了出去,也未必能留有余香。情感需要共享,快乐需要交流。爱的付 出,就像送花一样,抱着给人快乐的动机,这份情义的付出就不会让人觉 得有负担。

    14、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在内心中未生起菩提心和证悟空性之前,应唯一观修死亡无常。世尊说:若多修无常,已供养诸佛;若多修无常,得诸佛安慰;若多修无常,得诸佛授记;若多修无常,得诸佛加持。我们并不需要通过算命来询问将来死后自己会去往哪里,也没有必要寻求圣者以神通来观察我们将投胎何方。死后的去向,取决于当下是造恶业还是行善业;死后投胎何处,取决于心中生起恶念还是善念。据佛经所说:嗔恚投生地狱:吝啬投生恶鬼;愚痴投生畜生;贪欲投生人道;嫉妒投生修罗;我慢投生天道。

    15、 你有春色,我有秋光;你有夏的靓丽,我有冬的内涵。你遥 望我,我遥望你,你寻找着未来,我回味着过去。不如牵手现在,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一切的美好快乐融入彼此的人生四季。季节可 以在岁月中轮回,生命或许只有一次,谁没有理由渴望快乐传奇?

    16、 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燃。《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17、 【天天禅语】要救世,就要做环保心灵环保、社会环保、地球环保。

    18、 问:佛性与烦恼既俱,何故独断烦恼非本?答:譬如金之与矿,俱时而生。得遇金师炉冶烹炼,金之与矿,当自各别,金即百炼百精,矿若再炼,变成灰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19、 一个欲望小的人,不一定要过怎样的日子,只是按目前的状况,尽量把日子过得更好、更快乐,住不起高楼别墅,将自己的一间陋室收拾得温馨整洁,并不太难;吃不起山珍海味,把一碟小菜炒出色香味形,并不太难;没钱出国旅游、逛遍名山胜景,在小河边散散步,在小树林里吹吹风,也是一种亲*自然、放松身心的方式;活不到一百岁,带着爱心快快乐乐地活到五六十岁,也是完美人生。那么,在生活上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20、 人的生命不仅短暂,还要经历坎坷和波澜,经历幸与不幸的考验,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体验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但是,佛家对生命并不悲观,认识到死,才能好好地活;认识到痛苦,才能好好体验幸福。佛家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会离开这个世界,智者了悟了生命的结果,不再为这个结果所悲伤,反倒能够获得解脱,自由地、游刃有余地支配自己的身体,经营自在的日子;对于死亡,不悲不喜,像面对清风明月一样,不贪不厌,心体自然。

    21、 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对三宝的坚定信心决不动摇;无论我们身处顺境,还是正在遭遇逆境,我们对因果的深信也决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对上师三宝的虔诚和对因果轮回的深信,是起初由心的深处生起,中间与佛教真理相伴,最终与究竟实相合一的。

    22、 道德示范缺失,就难免出现极个别的无道之人,或许这个人 的本质极差,魔鬼一牵就走;或许这个人的本质还有药可治,但看不 见天使,最终还要恶化。多数人或受教于家庭,或自律于自我,再颓 废,道德的底线也不会破,但是,若社会风气过于浮躁,你便不能期 望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有底线。

    23、 佛说:知足的心,就是富乐安稳的地方。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也觉得安乐。不知足的人,虽然身处天堂,也不满意。不知足的人,虽然富有,内心却很贫穷。知足的人,虽然贫穷,内心却很富有。

    24、 弃教参禅,不可得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25、 百年垢衣,一日而浣,可得鲜净。如是于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顺善思维,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大集经》

    26、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素质和修养正在不断提高。大家都知道 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但要做到唾面自干,有如此境界和修养 的人恐怕不多。

    27、 不交流又如何同流?不同流又如何能达到合屋?

    28、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9、 时间有时候是一个变量,你想快时它就慢,你想慢时它偏 快。在时间面前,你的一切想法都显得苍白无力,既不能让时间的脚 步加快,也不能让时间的脚步减缓。智者则顺时而动,决不让时间左 右自己的心境。实际上时间是一个定数,生命也是,能超越这个定数 的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灵魂的淡定。

    30、 自古以来,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才会保持自然的和谐,阴阳的*衡,万物才能自然更迭。

    31、 出世间静虑者,谓先以如是行、如是状、如是相,作意入初静虑;今不以如是行、如是状、如是相作意,然或以色受想行识所摄诸法,思惟如病、如痈、如箭,障碍无常、苦、空、无我;或复思惟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或复思惟真如、法性、实际。如是于诸法中思惟如病乃至实际,已于如是法心生厌怖,生厌怖已,于不死界摄心而住;或于真如、法性、实际摄心而住,此处无分别智及彼相应心及心法,及彼所依止转依,由深入所知义故,则能永害随眠,非一切烦恼之依处,不退转法。(古印度)无著《显扬圣教论》卷二

    32、 我们所拥有的珍贵的人生*台,并不是用来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是为我们过度享受奢侈而提供资源,而是我们挑战烦恼、降伏自心、发挥爱心、启迪智慧等修行解脱之道的大好时机。让我们共同珍惜宝贵的人生,千万不要错过良好的机会,也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和福报。

    33、 在生活中,没有功利色彩的善言、善行,总是最让人感动;而且,真诚的善良,如同名贵珍宝一样,将被受者珍藏于心,永久流传下去。

    34、 时光若水,无言既大美。日子如莲,*凡既至雅。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的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修行道场。克制欲望,摒除纷扰,不是悲观,不是逃避,只是为了一种简单的活法。按住当下,哪怕是一颗狭小的心,亦可以承载万物起灭。

    35、 我们不要长着眼睛光看别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纵、任性、自我宽恕当中,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一一耕云先生

    36、 遂断笔毁砚,出门云游,不知所终。

    37、 行住坐卧都要做到心不散乱、意不颠倒。

    38、 应修不净观以除贪爱,应修慈悲观以除瞋恨,应修数息观以除疑惑,应修无常观以除傲慢。弥凯耶,得无常想者,则绝无我执;得无我想者,必可灭除我慢;如此当世可证涅槃。《即兴自说弥凯耶经》是人淫欲多,为增淫欲而得解脱;是人瞋恚多,为增瞋恚而得解脱,如难陀、优楼频螺龙是。(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一

    39、 没有人可以让过去的时日重来,回忆之所以美好珍贵,正是因为过往的一切不可复制。拥有再大的权势,也不能留住时间,也无法超越生死。因此,对于世间每一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公正的审判者,同时也是最无情的判决人。

    40、 无碍智甘露,所谓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如酥醍醐等,及以诸石蜜,服消则为药,不消则为毒。方等亦如是,智者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则成毒。《大般涅槃经》卷八,如来性品

    41、 当我们去除了财产、权力等观念的束缚时,就不会为这些身外之物的 变化而感到失落、痛苦、烦恼。当我们的心里本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又 哪里会惹来烦恼的尘埃呢?

    42、 命如花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从初乐爱欲,可淫入胞胎,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作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终始非一世,从痴爱久长,自作受苦乐,身死神不丧。《法句譬喻经》卷五

    43、 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华严经》卷四十九,普贤行愿品

    44、 人生如跑马拉松。浮躁的心态、盲目地加速,只是一时的痛快,对长远 的发展并不是好事。很多时候,挺得住就是有成果的开始,人生到底可跑多 远,并不在于速度快慢,而是要不停地跑。无论做什么事,有明确的目标、 根据动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45、 人生有烦恼,皆源于人心有三毒。毒者,破坏也!世间之所以战乱相连,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奢靡不振、事业败落、感情破裂,都是因贪、嗔、痴三毒所引起。

    46、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有人往高处走的心态,又要有水往低处流的 胸怀。或许把头低下,我们的心,才会低成一口深井,泛出幸福的泉水: 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47、 在自然中放松自己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首先,在空虚或焦躁时,不妨走*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壮观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宽广胸襟,心情就会愉快起来,一切苦闷和阴影也都会散去。其次,让眼睛看向远方的地*线,凝视自然地形、色彩的变化,感受自然的离开熙宣的尘嚣世界,接*大自然。凝视天际,释敢所有的压力。香味和声音,可以获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由此也可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再次,凝视天际时,不妨想象眼睛的肌肉已释放所有的紧张。在古代,面对大自然时产生的渺小感几乎令人害怕,今天我们对于一泻千里的瀑布或高耸的悬崖峭壁依然感到敬畏。站在它们脚下,我们能用更宽广的角度看自己,并调整我们看事情的角度。我们花越多时间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就有越多的焦虑远离我们。修一颗不为身体境遇所动的心能做到成败骤然降临而不惊,宠辱无故加诸己身而不动,便是拥有了一种笑看花开花落的淡定和智慧。

    48、 希望是生命不竭的原因,无论在什么境况中,我们都要有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生命的动力在于我们满怀希望,不懈追求。有希望才有对未来的展望,每日满怀希望、脚踏实地的人,生活给予他的绝不可能是绝望。

    49、 生:要悟,能不能结婚?心:若是良缘,男大可婚,女大可嫁,随缘了缘,安家立业,不舍不执,与悟自性并不矛盾。对男女情爱,你应不著其相,既不压抑躲避,更不贪求放纵,无私地爱护、帮助对方,又不沉溺于恋情,这也是修行。心光

    [阅读全文]...

2022-05-23 16:18:33
  • 佛家经典禅语大全_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轮回,佛家,经典
  •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佛家经典禅语大全,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1、弟子问达摩:“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达摩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2、小和尚问老和尚:一个人最害怕的是什么?老和尚笑问他:你说呢?当小和尚猜出:孤独、误解、绝望等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说不对。最后,老和尚告诉他:人最害怕的就是他自己,而他刚才所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都是他自己给自己的感觉罢了。

    3、生即有,生即无,无有也! 任何事物也有,也无。你出生,就是一种自然体系.我们归于自然。发生的事情就是空!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心境似湖,抱怨全无。

    6、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7、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自我意识的封闭与固执,每个人走在生活,是一种融入,理解,善意,宽恕与信心,相信静好,才能真正看到安好。

    8、内心的余地,才是一种对生活的客观,面对那些烦恼的来临,而不是沉迷其中,用一种幽默乐观的态度去思考,就让生活充满活力,才能够发挥自如的从那些困惑中突破,化解那些生活的困难,和主观情绪的灰暗。

    9、生活里有许多琐碎,如果缺乏清晰的认识,那么会形成一种拥挤和杂乱,影响内心的对生活的认识,干扰生活里的那些客观判断,所以对那些负面情绪需要及时化 解,及时消散,不能让那些负面情绪夹杂在生活中,成为对生活的一种伤害。

    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12、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15、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16、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17、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1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9、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0、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1、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3、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24、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6、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0、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1、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2、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3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去反咬他一口吗?

    34、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35、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36、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7、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3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39、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40、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41、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42、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4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5、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6、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7、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48、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9、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淡无味之中。

    50、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阅读全文]...

2022-03-18 15:23:55
当前热门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句子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语录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说说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名言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诗词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祝福
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