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古诗词的意义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读书古诗词的意义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读书古诗词的意义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读书古诗词的意义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野兴
宋.陆游
小雨迎藜杖,微风入葛巾。
宁甘结袜系,不作拜车尘。
施药乡邻喜,忘机鸟雀驯。
家山又初夏,好在不赀身。
观刈麦
唐 ·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约客
宋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晚晴
唐 ·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爱九库说说网为大家精心整理收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站微信公众号:sdrsyl【深度人生语录】;关注有惊喜哦!
一、 《读书》
唐代: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宋代: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四、《 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五、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宋代: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六、 《读孟尝君传》
宋代: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七、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八、 《观书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九、 《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 《读书》
唐代: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宋代: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四、《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五、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宋代: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六、 《读孟尝君传》
宋代: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七、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八、 《观书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九、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锦集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词锦集,欢迎大家分享。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4、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6、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
8、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4、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5、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9、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格言联璧·学问类》
2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到清朝,戴震有:“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东原先生年谱》
苦读者成才苦学者成名。——世界艺术家协会*:《吴国化名言》。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 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清 童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这个夏天,防疫之下,各路补*班纷纷下马,时光大好任“神兽们”自由生长了一个夏天。
如今八月将尽,九月如期开学,*在咫尺,菁菁校园又将恢复往日郎朗朝气。“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关于学*,历代先贤们都有过很恳切的经历和记录,在开学之际,让我们读一读,古诗词里那些有关学*的诗句吧。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 〔先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就已经意识到了学*的重要性,他诚恳地告诫我们:学*是不可以停止的。
时至今日,这个道理依然适用。年少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更是为了生活和处境拼力学*;等到老年,学则是一种心灵补充,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活到老,学到老,知无涯,生有涯。
劝学
颜真卿 〔唐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朝名臣颜真卿用短短的28个字从学*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免得将来后悔。勤奋的人三更半夜五更鸡叫还在读书学*,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好好学*,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珍惜时间,勤奋学*不仅仅是增进自身修养的办法,坚持得久了,也会成长成为人身上的一种重要珍贵品质。
劝学
孟郊 〔唐代〕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出身低微的孟郊在唐诗绚丽的江湖上,留下“郊寒岛瘦”的名号绝非虚名。从这首《劝学》的寻常小诗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诗人对于学*重要性的认识:只有通过学*,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劝学诗 / 偶成
朱熹 〔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南宋著名的大家朱熹,年少求学中科举入仕途,中年著述办书院讲学,一生建树颇丰硕果累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青春易逝不返,学问艰深难成,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劝学文 柳永 〔宋代〕
科场三次失利,眠花宿柳的柳三变,制造出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盛大景象。玩世不恭的大才子对教育、学*的态度还是认真而深刻的:学*可以让普通的人拜将相公侯,不学*,王侯将相也会沦落成普通凡人。
那些井水边欢唱过的柳词还在,柳三变教子的道理在如今焕发出新的意义和诠释:读书,不是要比别人成绩优秀,而是在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劝学诗
赵恒 〔宋代〕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大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赵恒这首诗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激励过几千年封建时代的读书人。
那时,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普通人的一条绝佳出路,如今社会巨变,知识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愈发重要,掌握知识,学*、读书、接受教育仍然是一条绝佳重要途径。
“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当下要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读书、学*不可或缺。
1、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富贵必从勤苦得,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0、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24、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2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26、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7、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28、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3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5、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44、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4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6、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47、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读书有所见作》
4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49、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50、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 清明/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954-1001),济州巨野进士。
写清明困顿,唯有读书求仕才是选择。破晓时用火种点亮读书之灯。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女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若遂*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968-1022)。宣扬读书带来的巨大利益。簇:聚集。《374》与上略有不同。
道经贵池遇雨而写,不慕荣利,读书自娱的心态。属zhǔ玉:似鸭的鸟。舂锄:白鹭,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天地之间属玉飞过自由自在,舂锄默默看似悠闲其实苦苦觅食。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刘子翚(1101-1147),福建崇安人。
读书更要实践。遗:保留。躬行:亲自实践。绝:透彻理解。
筮shì初:首次做官。古人将做官先占卜吉凶。
规劝青少年读书的诗。池塘春草梦:《南史》灵运尝写诗多日不成,忽梦堂弟惠连得“池塘生春草”。意谓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喻美好青春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1139-1193,江西金溪。陆象山)
切戒:实在要防备。涵泳:深入领会。权:权且。切身:贴*自身。
13. 薛氏瓜庐/赵师秀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1170-1219永嘉鬼才,开创江湖派。咏薛师石“瓜庐”之作。种瓜:东陵侯邵*秦亡不仕种瓜长安青门外世称青门瓜。
周弼(1194-1255),宋末汝南人。勤奋好学读书人形象。
叶采,南宋福建少武人。
此诗写作者不问春光痴迷读书。
16. 金陵三迁有感/梁栋
以中唐李绅自比,仕途不顺。满腹经纶,无以致用。
17. 四时读书乐1/翁森
翁森(1255-1326),仙居人,宋末遗民,有弟子八百。
写乐在自然,乐在读书。舞雩:鲁国求雨坛。咏,歌也。《374》好作归。
18. 观书/于谦
写读书的感受和解悟。每:时常。三千字为泛指读书多且快。胸次:胸中。尘:杂念。东风句:读书不断提高人的境界。逐:挨着次序。金鞍、玉勒:富贵者。庐:特指书房。
19. 示李征明/汤显祖
少年豪气几时成?断酒辞家向此行。
夜半梅花春雪里,小窗灯火读书声。
20. 寒夜/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读书意义的名言
1、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2、为学大病在好名。 ——王守仁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5、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
6、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陶宗义
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10、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马克·吐温
1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2、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4、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
15、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7、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18、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对联集锦》
1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20、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1、读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22、读书是最好的学*。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23、天道酬勤。
24、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26、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者未之有也。 ——吴兢
2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8、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29、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30、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3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33、只要愿意学*,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3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6、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37、人永远是要学*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萧楚女
38、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39、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4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41、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牛顿
4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4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4、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4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46、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华罗庚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古诗词
古诗原文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译文翻译
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与意愿相乖,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
注释解释
快意:称心满意。
可人:合心意的人,品行可取的人。
好怀:好兴致。
诗文赏析
这首诗讲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感受:合口味的好书,读起来饶有兴味,颇感惬意,但往往很快就读完了,掩卷之际,令人怅然。对脾气的朋友,谈起话来很投机,非常盼望这样的知心朋友多多前来与之交谈,但偏偏不见踪影,久盼之后,令人失望。世界上的事情每每是这样,希望和现实总是发生矛盾,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一个人一生中是很难遇到几次真正轻松偷快、开怀大笑的好时光。
陈师道作于同年的另一首诗《寄黄充》说:“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两首诗所表达的感受是相同的。作者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和当时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1099年(宋哲宗元符二年),诗人困居徐州,生计维艰,尽管“人不堪其贫”,作者却不以为意,依然“左右图书,日以讨论为务,盖其志专欲以文学名后世也”(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诗人以苦吟著称。只有读过万卷书的人,才能如此精炼准确地捕捉到读书人读快书、又意恐读完的共同心理状态,“书当快意读易尽”是作者读书亲身体验的概括,也是他孤独寂寞、唯有书伴的惆怅心情的流露。当时诗人的'知心朋友尽在远方,黄庭坚被逐斥戎州(今四川宜宾),苏轼被贬谪海外,音信难通;魏衍自徐州移沛州,张耒任职宣州,皆无从相见。而诗人一口气将一本好书读完之后,十分盼望能同这些朋友一起交流读书所得、讨论作诗的甘苦。他思友心切,整日恍惚若有所失,因此发出了“客有可人期不来”的慨叹。怅然、失望之余,诗人又转以旷达,试图自我安慰:世界上的事情每每和主观愿望相违背,人生本来就难得有舒畅愉快之时,何必自寻烦恼呢?钱钟书《宋诗选注》说:“只要陈师道不是一味把成语古句东拆西补或者过分把字句简缩的时侯,他可以写出极朴挚的诗来。”这首从作者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和感受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诗,正好用“朴挚”来说明其风格特点。
宋人爱用诗来说理。诗人多以冷静的态度来体察客观事物,善于把带哲理性的认识写入诗中,显得精深,富有理趣。这首诗同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等脍炙人口的理趣诗的上品相比,虽略逊一筹,但仍是一首好诗。诗中所讲的道理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亲身感受,所以读来并无枯涩之感。吴曾认为,这是陈师道的“得意诗也”(《能改斋漫录》),评价是中肯的。
读书古诗词的意义
描写读书意义的古诗词
解读古诗词意象的意义
加的古诗词意义
关于读书意义的古诗
读书的意义古诗句
读书的意义名言
古诗词意境的教育意义
具有古诗词意义的词语
读书的意义名言警句
具有古诗词意义的情侣
古诗词意义的女孩名字
送读古诗词的意义
被翻唱成歌曲的古诗词意义
诵读古诗词的意义
读中华古诗词的意义
读诗词的意义
古诗词诵读的意义100字
学校诵读古诗词的意义
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意义
深刻品读古诗词的意义
古诗词的意义
3岁读古诗词的好处和意义
小学生读古诗词的意义
诵读24节气古诗词的意义
古诗词意思的含义
读古诗的意义
背古诗词的意义
古诗词菊的意义
菊在古诗词的意义
锦绣未央中的古诗是
古诗当中主要描写夜的
关于小满的古诗和成语
国画山水题字的古诗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古诗
关于春天的鸟的古诗
关于闺蜜的古诗词
关于儿童捉迷藏的古诗
关于节约时间的古诗
关于喜怒哀惧的古诗词
古诗词人与物的对话
初中所有学过的古诗
wei的古诗
无心梳洗打扮的古诗
春天的古诗画图片
关于青岛的古诗隶书
关于自我介绍的古诗词
有关于故乡情的古诗
描写江南的伤感古诗词
蕴涵深意的古诗
愚昧国人的古诗
管于过春雨的古诗
古诗被改变的笑话
关于孩童的古诗和诗意
古诗蜂的手画图
关于脱单的古诗说说
写春节的古诗词
舍得的古诗
关于十六岁的诗古诗
同结尾的古诗词
赞美孩子的优美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