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

关于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6) 语录(4k+) 说说(18) 名言(908) 诗词(855) 祝福(7) 心语(244)

  • 长衫老者阅读训练附答案

  • 阅读
  • 长衫老者阅读训练附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衫老者阅读训练附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长衫老者

      冯骥才

      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

      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嫑-犇”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⑧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 (选自《语文报》)

      1.依据上下文说说文中两个划线语句所反映出的人们当时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⑤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简要概括长衫老者 “不同常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衫老者看似“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中的老者一言未发,为什么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观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对胡同里人们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读了这篇小说后的感受(两点以上)。(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衫老者》阅读答案

      1.既有幸灾乐祸,又有麻木、无奈。(意对即可)

      2.与别人的“气急”、“忍耐”不同,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写了“此路不通”四个字,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便飘然而去。(意对即可)

      3.因为人们“只是忍耐”,没有也不愿想出可行的办法。与那位老者相比,人们自私而安于现状。(意对即可)

      4.作者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写出了人物的'神韵。行胜于言,老者虽一言未发,但他关心他人、关心世事的行为影响了胡同里的住家,感动了人们的心灵。(意对即可)

      5.既有对他们起初自私而安于现状的批评,也有对人们从善如流的肯定和赞扬。(意对即可)

      6.要点一:“勿以善小而不为”。有时,一个简单的举动,既帮助了别人,也会使自己更加充实。

      要点二:改变现状,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要点三:行动最有说服力。一个简单的举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言之成理即可。)

      长衫老者 冯骥才

      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

      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刚要抄*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⑧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

      16. 选文题目是“长衫老者”,前三段对长衫老者只字未提,是否离题,为什么?(3分)

      17.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3分)

      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18. 选文中说“胡同自此大变样了”,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大变样”?(3分)

      19. 综观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对胡同里人们的态度。(4分)

      参考答案:

    [阅读全文]...

2022-06-13 15:19:03
  • 对亡者的思念的诗句(思念逝去的老人的古诗)

  • 思念,逝去,老人
  •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说:死生亦大矣。

    死亡,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再高贵的精神,再美好的生命,都会随着死亡而消逝。

    人们恐惧死亡,敬畏死亡,祭奠死亡。

    中国文化里有四大鬼节,寒衣节就是其中之一。

    潜移默化中,每个人中国人都在节日中感受到死亡的教化。。

    小编精选七首悼亡诗词,让我们感受生命无常与珍惜。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儒风君说:

    明明已经逝去十年,作者却依然期盼着相逢。

    明明花落人亡两不知,作者却依然期盼着可以“共话凄凉”。

    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虚实结合,梦境与现实交织。

    可是梦终究会醒,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

    全篇白描,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真挚哀婉,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

    古代悼亡词的天花板,千年无人能出其右。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

    是谁独自在西风中感慨悲凉,不忍见萧萧黄叶而闭上轩窗。独立屋中任夕阳斜照,沉浸在往事回忆中。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曾经美好快乐的记忆,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今却物是人非。

    儒风君说: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本是家族联姻。

    但是卢氏才学性情让纳兰性德惊为天人。

    彼此相处三年,情深意笃。

    妻子骤然离世,纳兰心中悔痛。

    明知一切已经无法挽回,只得把一切哀思化为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常常。

    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译文:

    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止不住。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想你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你的骨肉,最终化作一抔黄土,而我如今虽在人世,却也是两鬓苍苍。

    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儒风君说:

    [阅读全文]...

2022-06-22 03:30:18
  • 养花老者的好词好句134句

  • 养花,经典
  • 描写花好词好句

      一朵纤趁不染的白莲,从水中钻出来,宛如一位白衣少女,羞涩的卧在碧枝翠叶与波光水影。以下是“描写花好词好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好词

      浅紫淡紫淡青鲜艳艳丽娇艳娇美娇嫩娇弱素雅花瓣花蕊花蕾

      芬芳芳香清香幽香甜香浓郁初开盛开绽开开放凋谢枯萎萎谢

      芬芳花朵花粉鲜花野花怒放含苞土蕊盛开绽开粉红嫩红鲜红

      深红紫红酱红雪白洁白素白金黄嫩黄淡黄鹅黄牙黄深紫

      百花吐艳百花竞艳百花飘香百花凋零百花凋谢百花丛生繁花争艳

      百花齐放百花怒放百花竞放百花争艳百花争春鲜花盛开鲜花怒放

      白花吐蕊百花盛开百花绚丽百花争妍百花斗妍百花争艳鲜花开放

      万花竞艳繁花盛开繁花满园繁花满树繁花似锦

      好句

      1、每一朵花都有双层六片花瓣,那花瓣就像蝴蝶的翅膀,薄如蝶翼,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开得那么娇艳,那么惹眼。其色黄得剔透发亮,微风吹拂下的迎春花儿宛如一只只黄|色蝴蝶在飞舞。便有一刹那的惊讶,旋即也就释然,虽然迎面吹来的风中尚有些许寒意,但是分明可以感觉到空气中已经流淌着春的气息。

      2、这株茉莉花却顽强地挺立着,一声不响,显得更加旺盛,充满活力。我惊奇地张大了眼睛:它的叶子怎么没卷起来?尽管土已经干了,怎么反而长得更加葱绿?我从心里佩服它,又继续给它优厚的“待遇”,精心浇灌、培育着它。

      3、夏天,蓖麻开出一一簇簇的小花,上边是雌花,为淡红色,下边是雄花,为淡*,远远望去,就像是两片美丽的彩云,互相追逐。

      4、茉莉花的花朵刚开始是出现在枝条的顶端,花苞的个数通常是3个或5个。花苞刚开始时是绿色的,像米粒般大小,三五天后就长到像绿豆大,颜色逐渐发白,一个星期左右就长到黄豆大了,花苞长出绿色的花托,变得洁白了,还能闻到一丝脉脉的香气。

      5、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于是当人们饱赏百花之俏丽,走出门外,看到这株傲于风雪之中的红梅,谁能不为它倾倒?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

      6、我们家门口有一盆茉莉花,每天出门进门都会看见这盆茉莉花。有一次,我地俯下身,把鼻子凑*花瓣,用力一吸,啊,那悠悠的一股清香在我心中荡漾。那茉莉花像亭亭少女玉立在草丛中,花色迷人。

      7、玫瑰非常高尚,在盛夏或寒冬,都会出现玫瑰,一点也不畏惧严寒和酷暑,等于当一个忠于职守,不怕困难的卫士。虽然她很柔软,但她那种不畏恶劣环境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吗?

      8、梅花有五片花瓣,有单瓣的,也有双瓣的,它的花蕊是一丝一丝的,上面有一个比芝麻还小的小点,像一顶小帽子。

      9、茉莉花啊!你既不像太阳花那么绚丽多彩,又不像月季那么婀娜多姿,更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你具有的只是清秀的,幽静的,含蓄的美。你完全没有像百花一样争奇斗艳,哗众取宠。在你顽强的生命力面前,人们不再会灰心,不在再躁气,不再会埋怨。

      10、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11、仔细看着那些美丽的小花,细摸着你的绿枝,我回头偷望长长的小巷,怕有人掩面窃笑我的痴情。可是半生中我并不是没见过什么花的呀!红得滴血的贴梗海棠,黄灿灿如海波般翻滚的雏菊,高昂张扬的虞美人,迎风起舞的荷包牡丹,甚至是高大的白玉兰和被称为月下美人的昙花,我也不曾为之惊奇过。

      12、玫瑰有红、黄、白、蓝和粉红色的,这里那么多种的颜色我都喜欢。因为红玫瑰是代表爱恋;黄玫瑰代表高贵;白玫瑰代表纯洁;蓝玫瑰代表浪漫;粉红色代表淡雅……这些花语都蛮不错的。

      13、突然,我惊喜地发现,在一处不起眼的农家小院的红墙上,耷拉下来的几束迎春花枝上,居然开出了些许米电影的小花,那么心疼儿,那么惹人注目,跟冬天的凝固与严肃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那些花瓣颜色鲜艳得有些透明,嫩黄的芽儿好像在透着热气,仿佛是一位天真的小姑娘站在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面前,那么让人振奋和意外,悠忽间我的心底升起无限爱怜。

    [阅读全文]...

2022-07-23 20:44:37
  • 《江上渔者》古诗

  • 文学
  • 《江上渔者》古诗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下面我们来欣赏其《江上渔者》!

      作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 出没⑤风波⑥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拓展:古诗《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阅读全文]...

2021-12-27 08:46:08
  • 寻隐者不遇古诗

  • 文学
  • 寻隐者不遇古诗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寻隐者不遇古诗等相关内容,欢迎借鉴!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一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丽,是一篇难得简练诗作。

      【注释】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人。

      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小孩。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年少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行踪。

      注释解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虽:一作“唯”。带:*。郭:外城,泛指城墙。

      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著花:开花。

      扣门:敲门。

      西家:西邻。

      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去:一作“出”。

      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寓问于答手法,把寻访不遇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高洁,以苍松喻隐者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贾岛采用以答句包赅问句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

      然而,这首诗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让诗人惘然若失,无可奈何。

      然而诗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浮想。从造型递变,色调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1-15 23:52:27
  • 江上渔者古诗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波: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阅读全文]...

2022-03-02 12:37:26
  • 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

  • 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

      “鹅!鹅!鹅!”

      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鉴赏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40~?),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七岁时因作《咏鹅》诗而有”神通“之誉,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其诗气势充沛,挥洒自如,富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诗善歌行体,有《骆临海集》。

      《咏鹅》赏析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原文大意

      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诗意:

      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向天唱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阅读全文]...

2022-04-02 10:45:08
  • 诗名含有者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者字的诗词

  • 与张安国围棋胜者命题负者赋诗作藤枕歌

    王质〔宋代〕

    *生屈盘在空谷,高韵清修疏节目。上凌幽岩冠松顶,下入寒溪扪石足。

    观君眉宇含风霜,岂肯展转蛾眉床=。西斋一榻净如水,何如与我同卧起。

    客子倦游思故乡,归心往来鸥鹭行。梦中山川不识路,凭君推挽过西江。

    赠王隐者山居(一作赠隐者)

    于武陵〔唐代〕

    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

    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

    赠王道者(一作赠隐者)

    于鹄〔唐代〕

    去寻长不出,门似绝人行。床下石苔满,屋头秋草生。

    学琴寒月短,写易晚窗明。唯到黄昏后,溪中闻磬声。

    山亭柳 退道者堕进道者升

    刘处玄〔宋代〕

    退道愚生。意乱心生。丧命尽贪生。不畏神明察日,千愆万过迷生。

    死堕酆都苦苦,苦尽傍生。进道*忘世梦,闲看圣教似书生。

    达理悟修生。气结神灵异,自然有、霞彩光生。宝鉴碧霄光耀,真个先生。

    柳絮三者客舍晚坐走笔题歌者扇 其三

    黎遂球〔明代〕

    寂寂舞帘前,悠悠去远天。不妨团扇在,楼外听吟蝉。

    柳絮三者客舍晚坐走笔题歌者扇 其一

    黎遂球〔明代〕

    落袖红知白,沾池重更轻。隔堤斜日澹,织月较分明。

    柳絮三者客舍晚坐走笔题歌者扇 其二

    黎遂球〔明代〕

    入夏愁无雪,先秋便有风。几堪特赠意,飘泊笑行踪。

    滇阳二月罂粟花盛开皆千叶红者紫者白者微红

    程本立〔明代〕

    鄯阐东风不作寒,米囊花似梦中看。珊瑚旧是王孙玦,玛瑙犹疑内府盘。嘶过骅骝金匼匝,飞来蛱蝶玉阑干。瘴烟窟里身今老,春事伤心思万端。

    寻道者所隐不遇(一作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

    窦巩〔唐代〕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

    戴复古〔宋代〕

    心地清凉日日秋,怕沾尘土莫低头。置身不在众人下,处处皆成百尺楼。

    [阅读全文]...

2021-12-17 13:31:04
  • 含有第字的古诗词 带第字的诗词名句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经·第八章》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经·第五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第一回》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

    太*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阅读全文]...

2022-04-16 14:07:39
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 - 句子
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 - 语录
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 - 说说
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 - 名言
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 - 诗词
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 - 祝福
古诗第一句有老者的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