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北方的代称

关于古诗中北方的代称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北方的代称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北方的代称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北方的代称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24) 语录(2) 说说(28) 名言(1k+) 诗词(992) 祝福(9) 心语(273)

  •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 年龄,古代,文学
  •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阅读古诗文,经常会遇到总角豆蔻而立古稀等称代年龄的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出处、称代的年龄及其含义,对增强我们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是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古代年龄的代称。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年、童年:孩提、总角、垂髫、成童、束发

      孩提指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赵岐(东汉经学家)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可抱也。也作孩抱。《后汉书·李善传》:续(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总角指童年。总,聚束;角,小髻。《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东汉经学家)注:总角,收发结之。也作总丱(guàn)总发(fà)。《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丱,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潘岳(西晋文学家)《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垂髫即小孩垂下来的头发,借指童年或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古时认为黄发是长寿的特征,因此指老人)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童古代一般称男子十五岁为成童。《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但成童究竟指多大,古代说法不一。《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东晋经学家)注:成童,八岁以上。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用束发指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二、青少年:豆蔻、及笄、弱冠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也称笄年。笄,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另外,《礼记·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因此,及笄也指女子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弱冠(guàn)弱,年少;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又《礼记·内则》:二十而冠,始学礼。《后汉书·胡广传》:终、贾扬声,亦在弱冠。终军(人名)年十八请缨(指投军报国),贾谊十八岁为博士,都未满二十岁。

      三、青年、中年:而立、不惑、知命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而立不惑知命,分别指代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而立立,本指站立、成立,这里是自立的意思,即在人生追求上开始获得自我,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惑指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遇事能明辨不疑,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外物所迷惑。

      知命上文中天命并不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及自然的`禀赋的意思,而是指人生应当履行的道义和职责,也即人生的价值。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中年,已经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老年:花甲、耳顺、耆艾、古稀、耄耋、期颐

      花甲指六十花甲子。在干支纪年法中,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错综参互,构成六十甲子,所以称为花甲。计有功(南宋文学家)《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挼(nuó,揉搓)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后世即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耳顺即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郑玄语)也就是对外界五花八门、相反相异的现象、言论,不迷惑,不动摇,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明白其旨趣、根源及产生的必然性,从而听之泰然。因为六十而耳顺,所以,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耆艾古代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荀子》:耆艾而信,可以为师。也泛指老年。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出自杜甫《曲江》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dié)耄,指八九十岁的年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西晋名将、学者)注:七十曰耋。耄耋,指高龄、高寿,如耄耋之年,寿登耄耋等。

      期(jī)颐代指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意思是说,人活到百岁,饮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抚养了。

      【拓展知识】

      古代年龄的代称礼仪

      古时候,人们总是以人的头发长短、发式及头发的颜色变化来称代人的年龄,例如:

      总角:婴幼儿时代。古人不剃头。他们视毛发为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丢弃。因此,古时候的儿童不分男女,都把头发扎成抓髻,像两个羊角一样。如今不同了,但还有些小姑娘喜欢扎羊角辫子,又叫“翘翘辫”。

      垂髫:少年时代。从婴幼儿到少年时代,人长高了,头发也长长了。把儿童与少年的长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称作“垂髫”。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 岁左右的少年,这时用发带把头发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长到15 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于头顶。(笄:即簪子)。

      弱冠:20 岁左右的男子,古代20

      岁的男子要行“冠礼”。自此之后外出要戴帽子或系头巾。因为才行冠礼,表示刚刚成年,但还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即而立之年,指30 岁,此说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指人到了30 岁时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即不惑之年,指40 岁。此说应见于《论语—为政》中的“四十不惑”。指人到了40

      岁时各方面都有经验,性格稳定,办事精明能干,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了。

      半百:即50 岁,百岁的一半。又称“知命之年”。因活到50 岁的人命运大致定局了,该认命知命了。

      花甲:60 年为一甲子,且人到60 岁时头发也变得花白了。故称60 岁的老人为花甲老人。

      古稀:即70 岁。取自杜甫《曲江》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那种劳动生活环境条件下有人活到70岁或以上者,实属少见。

      耄耋:即指80,90 岁。《说文》里载有:“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指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颐”即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头上的头发全白了。用其特征来泛指“老年人”群体。

      黄发:乏指高寿老人。有特别寿长的老人,白发有返黄复青的现象。

      陶渊明在《桃花渊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的词句,词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是指老人与小孩子。

    [阅读全文]...

2022-05-03 21:45:02
  • 描写北方立春的古诗

  • 立春
  • 描写北方立春的古诗

      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描写北方立春的古诗,一起来欣赏吧!

      《立春后五日》

      ——出自(唐)白居易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

      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立春》

      ——出自(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

      ——出自(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立春日游苑迎春》

      ——出自(唐)李显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暂嘱曦轮勿遽斜。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出自(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出自(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剪彩花应制》

      ——出自(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人如代客子是立春》

      ——出自(唐)张继

      人日兼春日,长怀复短怀。

      遥知双彩胜,并在一金钗。

      《客中立春》

      ——出自(唐)曹松

      玉烛传佳节,阳和应此辰。

    [阅读全文]...

2022-05-21 20:47:55
  • 描写北方冬天的古诗

  • 冬天
  •   冬天,松树腊梅向我们展示了不怕严寒,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冬天,大雪把过冬的虫卵冻死了,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大雪也给冬季作物送来了及时雨;大雪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欢乐!冬天真美!

      《冬郊行望》

      唐·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雪》

      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绝句》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唐·岑参

    [阅读全文]...

2021-12-17 18:07:05
  • 北方的雪的诗句

  • 北方的雪的诗句

      引导语:雪好美好美,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在天空静静缤纷,呈现出它那固有的姿态,是那么纯洁,无私的奉献,我从心底赞美你高尚的品格。下面是北方的雪的`诗句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 白居易《卖炭翁》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咏青松》

    [阅读全文]...

2022-06-27 21:40:48
  • 赋得北方有佳人古诗词

  • 佳人
  • 赋得北方有佳人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赋得北方有佳人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原文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译文翻译

      她向来有独来独往的名声,自认有倾国倾城的容貌。

      修长的眉毛宛如柳叶,艳丽的面容好似盛开的桃花。

      金钏随着手腕的摇动发出响动,腰间的玉环因为舞步转换而发出鸣声。

      彩色的腰带与纤细的腰肢相得益彰,红色的衣衫衬着华丽的织成更加鲜艳。

      料想到(观舞者)的知遇之恩有多么重要,更觉得自己舞动的腰肢分外轻盈。

      注释解释

      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

      号:宣称,宣扬。

      倾城: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柳叶:柳树的叶子。多用以形容女子细长之眉。

      金钏:舞女手臂上的配饰。

      宝袜: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

      织成:名贵的丝织品。

      一顾:《战国策·燕策二》有经伯乐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

      诗文赏析

      从题目中的“赋得”二字可以看出,《赋得北方有佳人》是一首命题诗歌,诗题来自汉武帝时期李延年的名作:“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既为限题拟古诗作,诗人创作就要受原诗题材内容和形式的限制。而徐惠的这首五言古诗,既保留了原诗那位佳人身上美丽且独立的特点,又有所创新。她另辟蹊径,使用铺陈手法,多角度描摹人物,使得笔下这位“佳人”形象鲜活,极富动感。

      首句“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脱胎于李延年的“绝世而独立”,但作者的笔墨并没有放在"绝世",而是放在了“独立”上,虽然仍未脱六朝宫体浮艳诗风,但这“独立”二字,却体现出女主人公精神上的高洁,将一位极富才情看,舞姿翩然的佳人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形象表现出来,使得全篇境界大转。

      接下去的三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极尽笔墨描写了佳人的'容颜、服饰、腰身和舞姿之美。这位佳人,眉如柳叶,面如桃花,腕有金钏摇响,脚上玉环转鸣。她身着红色纱衫,配有艳丽华美的腰巾,舞姿轻盈,步态妩媚,真真一唐人玉女笑容可掬的彩塑像,全无汉家风仪。

      更加难得的是,《赋得北方有佳人》不但全方位,多角度,有声有色的描写了佳人的气质,外貌和仪态,还在末尾一句写出了她的心理活动。“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因为君王的看重而觉得舞动的腰身更加轻盈,显然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在表达自己对君王知遇之恩的感激。虽然是在写其他女子,但又何尝不是作为妃嫔的徐惠本人性格和境遇的写照?故而,这首《赋得北方有佳人》,文面上是述李夫人独立倾城之美,实则也有顾影自怜之意,全可作作者的自画像来读。

      对比徐惠这首《赋得北方有佳人》和李延年的原诗,虽同写北方之佳人,但李诗篇幅短,通过描写观者被佳人“一顾”,“二顾”后的反应来衬托佳人容貌舞姿之美,简洁朴素、接*口语;徐诗则篇幅稍长,华美流畅,注重藻饰;李诗侧面描写含蓄,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徐诗正面描写铺陈扬厉,细腻真实,形象性更强。明朝文学评论家钟惺虽然认为“脸上生”三字“落恶道矣”,却又认为“‘眉间发’尚雅,‘摇’字、‘转’字妙在有风度,‘宜’字,‘艳’字则有衿惜意矣”。可见徐惠此诗虽带有六朝诗雕琢藻饰,浮艳绮丽的痕迹,却已有所雅正,正如清朝人陆昶所评论的那样:“其词风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为宫妃体制。”

    [阅读全文]...

2021-11-28 19:04:34
  • *古代称谓大全

  • 古代,写作,文学
  • *古代称谓大全

      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古代称谓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一、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二、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三、敬称:

      1、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四、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阅读全文]...

2022-04-02 09:48:57
  • 北方冬天的诗句

  • 冬天
  • 北方冬天的诗句

      冬天来得早,又去的晚。在强劲的秋风中,你更能切到冬天的脉息——不若春的温柔,夏的热烈,秋的温爽,是其独有的劲烈。北方冬天的诗句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唐·元稹《南秦雪》

      2、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刘驾《苦寒吟》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4、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 杜甫《*县怀古》

      5、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岁暮》

      9、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

      10、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11、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1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13、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14、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

      15、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1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南宋·卢梅坡《雪梅》

      18、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9、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20、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

      21、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杜甫《讽录事宅观》

      22、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

      23、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2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6、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渊明:《四时》

      27、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咏雪联句》

      2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9、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

      冬天的句子

      一、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带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

      二、眼看着西边天上的晚霞匆匆地隐去,傍晚在松涛和海风中静静地降下来。辽阔的天幕上呈现了最初的几颗星星,树木间晃动着飒飒翱翔的蝙蝠的黑影。

      三、冬天,在他的开始就走出了潇洒的一步——寒风。夜幕降临了,寒风好似一个醉汉,在大雪原上,在小镇的每座房前游荡着,时而放开喉咙狂怒地咆哮,时而疲惫地喘着粗气。光秃秃的树枝在狂风怒吼中战栗,摇曳不定,月也怕冷似得躲进了云层。人们颤着身子,捂着双手走在大街上,狂风肆无忌惮,凉飕飕的,直灌入人的衣襟,吹得人心寒。树木“哗哗”直响,狂风卷着树枝树叶挥动,像魔鬼的爪子在乱舞。冬天,用自己的独特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风姿!

      四、冬天的风,像一把喇叭,发出“呜,呜”的声音。小朋友们听到了,马上穿上厚厚的衣裳;小动物们听到了,都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加紧运粮食,准备冬天的时候不挨饿;有的大吃大喝,因为它们要长时间不吃不喝,所以现在要贮存能量;大树听到了,脱下翠绿的衣服,换上金黄的冬装;只有松柏有所不同,它仍然穿着翠绿的衣服。

      五、渐渐地,天气凉了,风也冷多了。早晨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刮一样,路旁的杨树枝在风中狂舞着,那干巴巴的树枝,不时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路边枯萎的草,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在狂风中战栗着,发出沙沙的声音。

      六、寒风中,我裹紧了厚重的大衣,喘着不均匀的粗气,迈者颤抖的脚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凄凉的夜迷茫不了我那坚定的方向,昏暗的路灯照明了要前行的远方。寒风割在我的脸上,没有留下醒目的伤痕,然而带来了冰冷的疼痛。

      七、寒风从教学楼中穿梭而过,呜呜咽咽的嘶吼是它脚步的回声;它从空旷的操场走过,呜呼呜呼的悲鸣是它沉重的叹息;它从五彩斑斓的山林中走过,唏唏哗哗,嗡嗡哄哄,犹如波涛汹涌的海洋,一波未*一波又起。

      八、刚入冬,风还不是那样寒冷,只是风力很大。路旁的大树被风刮得左摇右摆,不时发出呜呜的声音,大街上尘土飞扬,撒落在地上的碎纸,被风卷上了天,在灰暗的天空的高处飘舞着。

      九、冬天的风冷,可它坚强了我的筋骨;冬天的风烈,可它锤炼了我的毅志;冬天的硬,可它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冬天的风柔,因为它那严酷的面容下,包容着一颗爱心。

      十、冬天的风擅长“偷袭”。总是在我们身在雾中找不着北的时候,给我们重重的一击,犹如闪着寒光的刀片在脸上划过。如非我擦了润肤霜,它肯定会给我留下些记号,在回家时感到十分狼狈。

      十一、冬天的风是多变的,它有时像一个调皮的男孩,把你的围巾吹起,把你的双颊吹得像一个红苹果。有时又像一个暴躁的老爷爷,把地上的垃圾吹起,吹得漫天飞舞。这个风呀,有时调皮的可爱,有时却又暴躁的可怕,真是让人难以琢磨。

      十二、冬天的风是无处不在的。它就像是一个气球,一会儿跳到你的身后,一会儿躲到草丛里,一会儿又无影无踪了。可他又很忙碌,大厅里,马路上,大桥底,处处都有它那去无踪,来无影的身影。

      十三、北方的饮食和睦候真的相差大,我在这竟然爱好吃馒头和面条,不吃米饭,底本我认为来过艰难日子的,谁晓得来度假的,北方的秋天相称于咱们的冬天,内蒙古的同窗却说是夏天,嘿嘿。。。我也见到了良多树跟花,这在我们那不常见,也在湘君的率领下吃到许多好吃的。。

      十四、我喜欢北方的冬天,北方的屋里老是暖暖的,即使暖气没有那么给力,但仍是能感触到暖意,每次睡觉钻被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南方冰凉的被窝,而后开端感谢本人身在北方。北方的冬天,大家喜欢待在屋里,并且比拟适应屋内屋外的温差。北方的室外,其实也不见很多人穿得密不通风,兴许是因为不用走太久就会达到暖和的室内吧。北方人是不太穿厚厚的`毛衣的,一件羽绒服,一件T恤其实就能够御寒了,条件是在户外待的时光不长。

      十五、一个寒冬的薄暮,灰暗的天空中,大雪夹着呼呼呼啸的冬风,纷纭扬扬地飘落下来,把大巷冷巷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银白世界。

      十六、在南方,尤其是云南,是很少见到雪的,即使到了冬季已经很深的时候。而北方则不然,那里的冬季是用雪花儿来装潢的,白茫茫的,柳絮般飘动着。北方的冬天有时候一不警惕就是几个月,气温大都也始终在零度左右,甚至有些处所温度还到零下十多少度。这样的气温,即便是裹着厚棉衣也难以招架冬雪的冷气。

      十七、北方的壮美在冬天,冬天的绝美实在是雪。任何一个节令的花之娇艳与漂亮都不能与雪之美相媲比。由于素来不一种美像雪这样完全与透辟。不必任何润饰刻绘与雕刻,并来自于天涯,扑落于四野。而独独辣子的红,不卑不亢地站破于墙角一隅,落落慷慨地展露明媚的笑容,以“四两拨千斤”之势,以恰到利益浓淡适宜的装点,与无可抉剔的雪*分着美的秋色。这毫无害怕与怯懦的胆魄与激情。让人顿感高昂之风凛然之气雄壮之节。并直直地逼向人们的视觉。像一把牛耳尖刀,抵向人们愈发烧血翻涌的胸膛。

      十八、夕阳仿佛陡然从地*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散,对面山口上,只残留着一条血红。

    [阅读全文]...

2022-03-27 15:29:51
  • 描写北方深秋的诗句

  • 深秋,四季,季节
  •   四季分明的北方,深秋季节,草木枯黄,冷风掠过水面,一片片枯叶飘落水中,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描写北方深秋的诗句,欢迎查看。

      描写北方深秋的诗句一

      1)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2)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5)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6) 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7)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8)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9)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0)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2)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3)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4)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5)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6)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7)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8) 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9)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0)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1)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22) 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4)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25)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7) 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28)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9)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0)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描写北方深秋的诗句二

      1) 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 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6)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8)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0) 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2)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1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5)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6)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17)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8)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阅读全文]...

2022-07-26 06:27:53
  • 描写北方雪的诗句

  •   银链如华,寒钩钓雪,清冷的冬夜里总是盈荡着一丝跳脱出凛冽的温暖。

      1.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3.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

      4.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6.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7.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8.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9.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10.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11.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2.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纷纷何所拟,莫若柳絮随风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雪焦郁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过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阅读全文]...

2021-12-07 22:49:04
  • 关于北方冬天的诗句

  • 冬天
  •   冬天来得早,又去的晚。在强劲的秋风中,你更能切到冬天的脉息——不若春的温柔,夏的热烈,秋的温爽,是其独有的劲烈。关于北方冬天的诗句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唐·元稹《南秦雪》

      2、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刘驾《苦寒吟》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4、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 杜甫《*县怀古》

      5、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岁暮》

      9、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

      10、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11、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1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13、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14、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

      15、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1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南宋·卢梅坡《雪梅》

      18、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9、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20、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

      21、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杜甫《讽录事宅观》

      22、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

      23、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2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6、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渊明:《四时》

      27、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咏雪联句》

      2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9、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

      冬天的句子

      一、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带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

      二、眼看着西边天上的晚霞匆匆地隐去,傍晚在松涛和海风中静静地降下来。辽阔的天幕上呈现了最初的几颗星星,树木间晃动着飒飒翱翔的蝙蝠的黑影。

      三、冬天,在他的开始就走出了潇洒的一步——寒风。夜幕降临了,寒风好似一个醉汉,在大雪原上,在小镇的每座房前游荡着,时而放开喉咙狂怒地咆哮,时而疲惫地喘着粗气。光秃秃的树枝在狂风怒吼中战栗,摇曳不定,月也怕冷似得躲进了云层。人们颤着身子,捂着双手走在大街上,狂风肆无忌惮,凉飕飕的,直灌入人的衣襟,吹得人心寒。树木“哗哗”直响,狂风卷着树枝树叶挥动,像魔鬼的爪子在乱舞。冬天,用自己的独特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风姿!

      四、冬天的风,像一把喇叭,发出“呜,呜”的声音。小朋友们听到了,马上穿上厚厚的衣裳;小动物们听到了,都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加紧运粮食,准备冬天的时候不挨饿;有的大吃大喝,因为它们要长时间不吃不喝,所以现在要贮存能量;大树听到了,脱下翠绿的衣服,换上金黄的冬装;只有松柏有所不同,它仍然穿着翠绿的衣服。

      五、渐渐地,天气凉了,风也冷多了。早晨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刮一样,路旁的杨树枝在风中狂舞着,那干巴巴的树枝,不时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路边枯萎的草,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在狂风中战栗着,发出沙沙的声音。

      六、寒风中,我裹紧了厚重的大衣,喘着不均匀的粗气,迈者颤抖的脚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凄凉的夜迷茫不了我那坚定的方向,昏暗的路灯照明了要前行的远方。寒风割在我的脸上,没有留下醒目的伤痕,然而带来了冰冷的疼痛。

      七、寒风从教学楼中穿梭而过,呜呜咽咽的嘶吼是它脚步的回声;它从空旷的操场走过,呜呼呜呼的悲鸣是它沉重的叹息;它从五彩斑斓的山林中走过,唏唏哗哗,嗡嗡哄哄,犹如波涛汹涌的海洋,一波未*一波又起。

      八、刚入冬,风还不是那样寒冷,只是风力很大。路旁的大树被风刮得左摇右摆,不时发出呜呜的声音,大街上尘土飞扬,撒落在地上的碎纸,被风卷上了天,在灰暗的天空的高处飘舞着。

      九、冬天的风冷,可它坚强了我的筋骨;冬天的风烈,可它锤炼了我的毅志;冬天的硬,可它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冬天的风柔,因为它那严酷的面容下,包容着一颗爱心。

      十、冬天的风擅长“偷袭”。总是在我们身在雾中找不着北的时候,给我们重重的一击,犹如闪着寒光的刀片在脸上划过。如非我擦了润肤霜,它肯定会给我留下些记号,在回家时感到十分狼狈。

      十一、冬天的风是多变的,它有时像一个调皮的男孩,把你的围巾吹起,把你的双颊吹得像一个红苹果。有时又像一个暴躁的老爷爷,把地上的垃圾吹起,吹得漫天飞舞。这个风呀,有时调皮的可爱,有时却又暴躁的可怕,真是让人难以琢磨。

      十二、冬天的风是无处不在的。它就像是一个气球,一会儿跳到你的身后,一会儿躲到草丛里,一会儿又无影无踪了。可他又很忙碌,大厅里,马路上,大桥底,处处都有它那去无踪,来无影的身影。

      十三、北方的饮食和睦候真的相差大,我在这竟然爱好吃馒头和面条,不吃米饭,底本我认为来过艰难日子的,谁晓得来度假的,北方的秋天相称于咱们的冬天,内蒙古的同窗却说是夏天,嘿嘿。。。我也见到了良多树跟花,这在我们那不常见,也在湘君的率领下吃到许多好吃的。。

      十四、我喜欢北方的冬天,北方的屋里老是暖暖的,即使暖气没有那么给力,但仍是能感触到暖意,每次睡觉钻被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南方冰凉的被窝,而后开端感谢本人身在北方。北方的冬天,大家喜欢待在屋里,并且比拟适应屋内屋外的温差。北方的室外,其实也不见很多人穿得密不通风,兴许是因为不用走太久就会达到暖和的室内吧。北方人是不太穿厚厚的毛衣的,一件羽绒服,一件T恤其实就能够御寒了,条件是在户外待的时光不长。

      十五、一个寒冬的薄暮,灰暗的天空中,大雪夹着呼呼呼啸的冬风,纷纭扬扬地飘落下来,把大巷冷巷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银白世界。

      十六、在南方,尤其是云南,是很少见到雪的,即使到了冬季已经很深的时候。而北方则不然,那里的冬季是用雪花儿来装潢的,白茫茫的,柳絮般飘动着。北方的冬天有时候一不警惕就是几个月,气温大都也始终在零度左右,甚至有些处所温度还到零下十多少度。这样的气温,即便是裹着厚棉衣也难以招架冬雪的冷气。

      十七、北方的壮美在冬天,冬天的绝美实在是雪。任何一个节令的花之娇艳与漂亮都不能与雪之美相媲比。由于素来不一种美像雪这样完全与透辟。不必任何润饰刻绘与雕刻,并来自于天涯,扑落于四野。而独独辣子的红,不卑不亢地站破于墙角一隅,落落慷慨地展露明媚的笑容,以“四两拨千斤”之势,以恰到利益浓淡适宜的装点,与无可抉剔的雪*分着美的秋色。这毫无害怕与怯懦的胆魄与激情。让人顿感高昂之风凛然之气雄壮之节。并直直地逼向人们的视觉。像一把牛耳尖刀,抵向人们愈发烧血翻涌的胸膛。

      十八、夕阳仿佛陡然从地*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散,对面山口上,只残留着一条血红。

      十九、放下手中的笔,用手揉了揉略微疲倦的双眼。忽然间一股寒意袭来,不禁打了个冷颤,走向窗前一看,下雪了。回视房屋中的一切,似乎都显得有些陈旧。风吹来,窗户发出一阵阵“咯吱咯吱”的响声,吵的人有些心烦,出门看看吧!兴许能发现些什么。

      二十、风,刺骨的寒风,夹杂着朵朵梅花般的雪,发出了沙沙的声音。雪,像一个小精灵,在空中舞蹈。然后,白色晶莹的雪花儿在天空中落下,下出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地上变白了,不沾一丝杂质,风吹呀吹,雪花唱起了耐人寻味的歌。风过了,雪花便悄无声息的落到地上。

    [阅读全文]...

2022-07-02 10:58:49
古诗中北方的代称 - 句子
古诗中北方的代称 - 语录
古诗中北方的代称 - 说说
古诗中北方的代称 - 名言
古诗中北方的代称 - 诗词
古诗中北方的代称 - 祝福
古诗中北方的代称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