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

关于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0) 语录(4) 说说(10) 名言(1) 诗词(420) 祝福(10) 心语(1)

  • 茶叶古诗句

  • 茶叶,抒情
  • 1、春满壶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来。

    2、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纸。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3、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4、石碾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

    5、新岁尝新已荐瓜,春风消息到儿家。绿磁正汲南坛水,一树玫瑰夜点茶。

    6、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7、几度风雨几度秋?跋山涉水笑风流。遇僧居学勤天问,与茶为伍荒地求。事追历朝典故就,经传世代生活悠。自古茶人借你魂,精行俭德必同修。

    8、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

    9、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

    10、挂绿荔枝女儿葛,鹧鸪峰茶足消渴。我曾三宿僧房矣,亲采掇嫩剪春芽。

    11、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1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13、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14、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15、对客展毫韦炳华,春山点染一枝斜。行吟漫写三千里,龙水逗开杨智茶。

    16、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17、处世以中庸为道,为人将道德铭心。

    18、人言苛政是榷茶,妻子衣衫未敢加。秋粒春芽颜色好,欧王枉费议官家。

    19、七碗清风上九天,龟蛇云锁大江连。纹枰谁道烂柯事,百首吟来追谪仙。

    20、小雪气寒而将雪,虹藏雅俗不可缺。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花啜。尺纸泼墨情到尽,泊园听雪心勿切。煮茶自得把书阅,静待雪狂梅放节。

    21、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22、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23、日长齿颊茶甘在,客去轩窗篆缕残。

    24、冰封雪飘寒风冻,乐礼敬天干茶贡。不笑冬藏蚯蚓结,只喜阳升水泉动。祭祀祖先亲朋宴,感念仲景饺子送。家家圆满冬汤丸,重孝尊师无空洞。

    25、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26、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27、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28、独开风韵古无同,金石丹青一画通。梦里抟砂千万斗,乾坤万象纳壶中。

    29、夜阑无语对空杯,茗嗅随风唤不回。欲借邻家人去我,妪怜叟怨几徘徊。

    30、品山品水品生活,漓江山水一道茶。

    31、陆游不愧号放翁,饮者翩然载苦功。出仕一生茶作伴,清名盛誉入云空。

    32、朱旗飘飘启迎夏,一派春潮驻心田。供神祭先祀神农,斗蛋乞茶尝三先。梦里云烟锁涧壑,壶中日月出林泉。一天一色催不辍,清朗夜气养天年。

    33、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34、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

    35、清江野老踞清江,楚韵巴风屈子双。说是吟成三百首,摘来青茗笑凭窗。

    36、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37、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38、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39、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

    40、茶斟清澈并橙黄,相坐红尘细味长。

    41、玉兔缘何奔月飞,闻言天上有思归。琼楼玉宇无涯事,不比人间七十稀。

    42、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43、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44、几行旧句写缠绵,青鸟逍遥二老眠。最是一弯心月在,依窗点茗数归船。

    45、游宦銮台二十年,兰心不改志云天。芳菲去尽痕留句,聊赋茶事续旧缘。

    46、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47、爱酒杜陵老,煎茶桑苎翁。

    48、待君着意来丰顺,半壶青山半壶茶。

    49、春社日祭谢百花,太阳糕快春菜奢。新燕戏扰竖蛋娃,响雷喊来嘉木丫。狮峰山边夕阳斜,虎跑泉畔晚霞华。春风十里添夜火,家家有客竟试茶。

    50、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毛尖。

    51、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阅读全文]...

2022-06-02 07:49:14
  • 茶叶的诗句

  • 茶叶
  • 茶叶的诗句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2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4 、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吴文英《无闷催雪》

      5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6 、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7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8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9、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自述》

      1 0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1 1、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

      1 2、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

      1 3、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1 4、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白居易《即事》

      1 5、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1 6、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1 7、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白居易《琴茶》

      1 8、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刘兼《从弟舍人惠茶》

    [阅读全文]...

2022-07-25 20:57:19
  • 有关茶叶的诗句简短(关于茶的古诗五言绝句)

  • 茶叶
  •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注

    唐 齐已

    旗枪冉冉绿丛园,谷前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石垂]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尝茶

    唐 齐已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雨川上,忆傍绿竹行。

    谢中上人寄茶

    唐 齐已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临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相劳寄,无来又隔年。

    谢[左水右邕]湖茶

    唐 齐已

    邕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注]作者曾在岳麓山道林寺清修多年。这首诗是他在远离寺院后,寄怀念之情所作的茶诗。一至七字诗——茶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其堪夸。

    [注]这是一首构思巧妙,语言流畅,意境高雅,音律和谐的茶歌。诗人在题后有小注云:“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作。”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芳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余香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原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注]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一月贬永州司马,住在龙兴寺(该寺犹存,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城西北)期间,与寺僧巽上人交往密切。这首诗是在诗人目睹巽上人亲自采制晨茶的经过情景,及品饮僧人珍贵香茗的感受之后写的酬谢诗。此诗约作于元和初年。

    [阅读全文]...

2022-05-13 02:24:30
  • 茶叶的小知识

  • 茶叶
  • 茶叶的小知识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叶的小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什么是茶叶

      茶叶源于*,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的历史发展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如在汉代《赵飞燕别传》中,有一节关于饮茶的记载。汉成帝崩,“后(即帝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吸此茶。”这就说明在当时,茶已成为皇室中的一种饮料了。

      茶叶的生长环境

      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尤其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较多,夏秋雨多雾大(云南茶区),日照较少利于茶树越冬和养分积累,利于夏秋茶的品质。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生长。

      六大茶叶是哪些?是如何加工的呢?

      绿茶: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乌龙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黄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黑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白茶:萎凋→干燥

      茶叶的价值功效

      19世纪初,茶叶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关于茶叶的饮食禁忌

      1、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质,而茶叶中鞣酸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饮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为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蠕动,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滞肠内被动吸收,而不利于健康。

      2、茶和白糖

      茶叶味苦性寒,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如茶中加糖,就会抑制这种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叶配白糖疗疾的偏方,作为食疗可以,若*时饮茶则不宜配糖。

      3、茶与鸡蛋

      茶水煮鸡蛋,茶的浓度很高,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鸡蛋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鸡蛋食用。

      4、茶与羊肉

      羊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同茶叶中的鞣酸“联姻”,生成一种叫探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肠道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容易发生便秘。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马上喝茶,应等2—3小时再饮茶。

      5、茶与药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某些药物(如硫酸亚铁片、构檬酸铁铵、黄连素等)起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吸收。

      6、茶与酒

      酒后饮茶,茶碱产生利尿作用,这时酒精转化的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因茶碱的利尿作用而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从而易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于是肾寒、阳痿、小便频浊,睾丸坠痛等症状接踵而至。

    [阅读全文]...

2022-03-01 13:07:16
  • 茶叶有保质期吗

  • 茶叶
  • 茶叶有保质期吗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一般泛指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及人们用它们泡制的饮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茶叶有保质期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茶叶有保质期吗

      1、黑茶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一般而言,生茶的保质期在5年左右,熟茶经过特殊发酵越陈越香,茶叶保质期在15年以上。

      不同的茶保质期不一样。

      像云南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10到20年。

      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2、红茶

      一般红茶的保质期都比较短,一般是1年,次摘和秋摘的红茶保质期为1—2年,锡兰红茶保质期比较长,二年的比较多。

      散装红茶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一般袋装红茶保质期是24个月,罐装或用铝箔纸包装的红茶可保存三年左右,纸袋包装的红茶可保存两年左右。

      3、绿茶

      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

      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

      不过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

      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

      4、白茶

      白茶说是越陈越好,当然也是要在保存的好的前提下,白茶一般是要密封保存的,不然会散失其中的水分或者潮湿。

      保存好才能达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5、黄茶

      黄茶属发酵茶类,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

      所以黄茶与绿茶一样,保质期都只有一年左右。

      6、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叶保质期没有明确的规定,茶叶保存关键在于茶叶本身水分含量的高低与小包装茶所用的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

      能保持茶叶含水率7%以下,在12个月内茶叶品质不会过分陈化;水分在6%以下,用铁听全密封成“罐头食品”一样,3年内也不会过度陈化;水分含量大于9%的,难保在3个月内不变质。

      茶叶如何保存不变质

      如果想尽可能长时间地保证茶叶的品质不受到损害,可采用冰箱保存法,即将茶叶放入干燥、无异味、可密封的'容器中,再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即可。

      如果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以直接用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再放入冰箱中储存。

      除了放于冰箱中,也可用罐子存放,将茶叶装入有双层盖的马口铁茶叶罐中,最好装满不留空隙,这样罐子里的空气比较少,茶叶不容易变质。

      当然,也可将茶叶放于保温瓶中,盖紧盖子,再用白蜡将瓶口密封。

      具体而言,绿茶和轻发酵茶(如清香铁观音等)适合在冰箱密封冷藏保存;全发酵类红茶放在干燥避免阳光的柜子里;后发酵黑茶应放置密闭、透气的紫砂罐中。

      无论哪类茶,一定要避免茶叶与香料、化妆品、厨房接*。

      红茶能否隔夜喝

      1、红茶能否隔夜喝

      红茶放置时间长了,会丧失大部分的维生素,并且很容易滋生细菌,茶汤中的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给予了细菌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过夜红茶不能再饮用,会有损健康。

      2、隔夜茶可明目清口臭

      茶叶浸泡的时间太长,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放置太久,会失去绿色,增加黄色的程度。

      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

      这些产物是无毒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但如果茶叶浸泡太久,就会滋生细菌,发生变质,也就是变酸,不适宜饮用。

      其实没有变质的隔夜茶,除了能喝,还有不少功效。

      常言道,茶能明目。

      熬夜上网、看电视眼睛出现红血丝,用隔夜的凉茶水洗几次眼睛,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减少红血丝,这是因为隔夜茶中的茶多酚有抗菌消炎作用。

      清晨刷牙前后或饭后,含漱几口隔夜茶,可使口气清新,经常用茶漱口可消除口臭;另外,用温热的隔夜茶洗头或擦身,茶中的氟能迅速止痒,还能防治湿疹、消除头屑功效。

      做菜后,用隔夜茶水洗手,还可以除去手上的鱼腥和油腻。

      3、红茶加热一下可以再喝吗

      首先,隔夜茶本身就有一定的危害。

      茶虽然本身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若是保存得当,隔夜的红茶一般都是可以饮用的。

      但是,放置时间过长的茶维生素大多已经丧失,茶汤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真菌繁殖的养料,喝这样的茶会对肠胃造成刺激,从而引发炎症。

      若饮用已经变质的隔夜红茶,本来具有养胃功效的红茶就会变成让你一直跑厕所的“减肥茶”,所以尽量还是不要喝隔夜的红茶。

    [阅读全文]...

2022-06-09 04:59:30
  • 关于茶叶的诗句(茶的经典诗句推荐)

  • 茶叶,经典
  • 如果有人要为中国的美食挑选一张名片的话,那恐怕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毕竟中国各地有着太多风格迥异的美食了。但如果要为中国的饮品挑选名片的话,那么茶一定是唯一的答案。

    因为中国不仅有着千年的饮茶历史,还成功地将茶演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茶中蕴含的沉静、*和、雅致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的那些迁客骚人们也经常以茶为题抒发心中的感慨。

    那么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茶诗有着怎样不同的特点,又有哪些传世佳作呢?

    现代茶具

    如果要在中国茶叶的发展历史上找几个里程碑的话,那么除了茶叶第一次被人当做饮品之外,陆羽撰写《茶经》恐怕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在陆羽之前,虽然茶叶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受众,但是饮茶还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文化,是陆羽的著作让茶和茶道真正联系到了一起,中国的茶文化也自此发端。

    那么在陆羽之前的文人们是怎么看待茶的呢?

    首先,秦汉之前,中原地区的百姓对于茶还是十分陌生的,因为那时他们和茶叶原产地之间的交流还相对闭塞,茶文化传播不到中原,他们也不知道茶的功效,所以他们不认茶这一饮品。

    直到秦兵入蜀之后,茶叶才逐渐为中原百姓所熟知。

    四川地区的茶树

    在最开始的时候,中原地区的人普遍将茶当做一种治疗疾病的药材,并用它来保持精神清醒,虽然此时蜀中百姓已经开始冲泡茶水了,但是这种*惯并没有流传很广。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才终于成为了士大夫们追捧的饮品,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而这一改变和东汉末年南方地区的大开发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魏晋时期,士人们爱上了清淡,喜欢安静,在这种活动中饮酒显然不是很合适的,因此不油腻、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茶就成为了士人们的新宠。

    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已在士人阶级取得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茶叶在当时的所卖的价格比较昂贵,*民百姓们没有能力去消费这一饮品,所以茶叶还没有被人们完全接受。

    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发展,茶和中国特有的禅宗之间更是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茶在这时被赋予了清净高远的气质,逐渐从酒的替身演变成一种全新的文化符号。

    此时茶已经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因此从魏晋时期开始,文人们就开始将茶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了。

    其中最早将茶作为吟诵主体的是杜育的《荈赋》,不过南北朝时期诗歌并不是流行文体,因此流传下来的茶诗数目实在寥寥,也只有左思的“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䥶”算得上佳句了。

    西晋文人左思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南北方文化的再次融合碰撞,诗歌再次成为了中国文坛上最重要的题材,而备受士大夫阶级们喜爱的茶自然也经常在其中露面。

    之前我们提过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佛教文化尤其是禅宗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因此在初唐时期的不少茶诗中也都有僧人的形象。

    比如王昌龄的《题净眼师房》中就有:“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的句子。

    皎然与陆羽

    而这些频繁出现在诗人作品中的僧人中也不乏作诗的高手,其中尤以诗僧皎然最为优秀。他和陆羽是知心好友,两人都对茶极为喜爱,而皎然在自己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更是第一次将喝茶的不同层次写进了诗歌之中:

    “一饮涤昏寐,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这几句诗将饮茶和中国文化中最引人入胜的“修仙得道”联系到了一起,无疑让茶的地位又变高了不少。

    后来唐代诗人卢仝在皎然的基础上,将饮茶的境界从三层增加到了七层: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生不*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轻风生。”

    相较于皎然的三个境界,虽然卢仝的最终境界也是成仙得道,但是其中的几层无疑多了人间的烟火气。

    因此相比于皎然的诗,卢仝的这首传诵度也更高,世人对他的评价也极高,被人们生动地称为“七碗茶歌”。

    “七碗茶歌”对中国的茶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卢仝的这首诗,断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品尝茶,卢仝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卢仝画像

    除了上述几人之外,诗仙李白也是茶叶的忠实拥趸,他的诗歌中也不乏写茶的名篇,而这些诗中也有着他瑰丽的想象和浪漫的笔触,我们不妨就用李白的诗歌来为第一个阶段做结吧: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我们都知道他可是无酒不欢的诗仙,能让他暂时舍弃酒而选择茶,可见李白是有多么喜欢茶,茶,又是多么地令人着迷。

    自从唐朝中期陆羽完成了《茶经》的创作之后,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便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在此之前,虽然有不少人喜爱茶叶,但是人们对于茶的评判标准并不统一,人们对于茶蕴含的文化内核也有不同的见解。

    不过随着陆羽的横空出世,这一切也都有了标准答案,这种相同统一的话语体系让人们关于茶叶的讨论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这才让茶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

    不过在隋唐时期茶叶的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因此其流行是局限于士大夫阶级之内的,而随着安史之乱后文人阶级地位的不断下降,武将地位快速升高。但是大多数的武将不喜茶,他们以强身健体为目的,不以静心养性为标准,一时间唐朝的茶文化发展也陷入了低谷之中。

    今人仿建的北宋茶楼

    不过随着北宋统一了中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一个全新的文人*再次出现在神州大地之上,为了改变晚唐武人干政的局面,赵匡胤提高了文人在北宋*中的地位,这让儒学得到了迅速回复,士大夫阶级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这些文人们重新获得地位的同时,他们也终于有精力重新捡起前辈的爱好了。

    [阅读全文]...

2022-04-07 03:01:35
  • 茶叶的对联

  • 茶叶,对联
  •   上联:龙团雀舌香自幽谷

      下联: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上联:欲把西湖比西子

      下联:茶自峰生味更园

      上联:如此湖山归得去

      下联:诗人不做做茶农

      上联:接洽从石出情宜冽

      下联:从来佳期茗似佳人

      上联:座畔花香留客饮

      下联:壶中茶浪拟松涛

      上联:得与天下同其东

      下联:不可一日无此君

      上联:认春轩内一杯茶

      下联:春在堂皇前笑语

      上联:名茶之中是珍品

      下联:祁门红茶是英豪

      上联:雪芽芳香孝匀生

      下联:不亚龙井碧螺春

      上联:溪边奇茗冠天下

      下联:武夷仙人从古栽

      上联:诗写梅花月

      下联:茶煎谷雨春

      上联:剪取吴淞半江水

      下联:且尽卢仝七碗茶

      上联:莫惜更长浊短

      下联:一帘疏月茗浓

      上联:一日无茶则滞

      下联:三日无茶则病

      上联:色到浓时方*苦

      下联:味从回处有余甘

      上联:半壁山房待明月

      下联:一盏清茗酬知音

      上联:待到春风二三月

      下联:石炉敲火试新茶

      上联:卧云歌德

      下联:对雨“茶经”

      上联:小桥小店沽洒

      下联:初火新烟煮茶

      上联:蚕熟新丝后

      下联:茶香煮洒前

      上联:花沟安钓艇

      下联:蕉地着茶瓯

      上联:春风修禊忆江南

      下联:洒榼茶炉共一担

      上联:寒灯新茗月同煎

      下联:浅瓯吹雪试新茶

      上联:草堂幽事许谁分

      下联:石鼎茶烟隔户闻

      上联:*生于物之无取

      下联:消受山中水一杯

      上联:加起炊茶灶

    [阅读全文]...

2022-05-11 17:05:09
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 - 句子
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 - 语录
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 - 说说
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 - 名言
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 - 诗词
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 - 祝福
关于谷城茶叶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