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写的爱国古诗名句

关于顾炎武写的爱国古诗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顾炎武写的爱国古诗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顾炎武写的爱国古诗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顾炎武写的爱国古诗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240) 说说(47) 名言(275) 诗词(5k+) 祝福(18) 心语(609)

  • 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篇

  • 名言,爱国
  • 对于顾炎武这个人,我们要多去了解,因为顾炎武的名言,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告诉我们很多不一样的道理和想法,所以说我们要主动去学*顾炎武的名言,那么你会发现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想法。

    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1、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2、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3、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4、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5、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6、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7、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8、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9、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0、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11、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2、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3、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4、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15、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6、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17、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8、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19、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0、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2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23、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24、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ju.51tietu.net)

    25、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6、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27、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28、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29、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30、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31、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32、 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33、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34、 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35、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36、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37、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8、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40、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42、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43、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4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5、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46、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47、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8、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49、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50、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51、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阅读全文]...

2022-04-21 03:13:08
  • 顾炎武的名言(含关于爱国)

  • 名言,爱国
  • 学术大师顾炎武书法墨迹,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仇恨与友情—曹九歌作品,还有〖顾炎武墓〗重现民国亭林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更清楚地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之情和责任感。"匹夫"泛指*民百姓。这句话的白文译就是作为一个*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3、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4、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5、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6、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7、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8、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9、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0、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1、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12、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3、 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4、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15、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16、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7、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18、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9、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20、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21、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22、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23、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24、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25、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26、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7、 犯天下之不韪。

    28、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29、 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30、 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31、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3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3、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

    34、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35、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36、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

    37、 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38、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39、 礼义廉耻,是谓思维

    4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41、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42、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43、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4、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明末清初时,大约三四百年前的事情了

    昆山千灯有位传奇名人

    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

    爱钻研学问

    文艺心十足,也爱“旅行”

    [阅读全文]...

2022-02-16 08:19:28
  •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顾炎武简介

  • 名言
  •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4、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5、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6、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7、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8、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9、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年—1682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5-26 23:52:30
  • 顾炎武的名言

  • 名言
  •   顾炎武,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7、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0、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1、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2、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1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5、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阅读全文]...

2022-04-11 12:48:07
  • 顾炎武的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名言

    2.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的名言

    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的名言

    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的名言

    5.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的名言

    6.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的名言

    7.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顾炎武的名言

    8.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的名言

    9.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顾炎武的名言

    10.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阅读全文]...

2022-01-25 16:12:23
  • 顾炎武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顾炎武名言

    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2、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

    3、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4、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

    5、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

    6、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顾炎武

    7、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七·廉耻》

    8、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染而不自觉。 ——顾炎武 《与友人书》

    9、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10、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

    11、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12、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顾炎武

    13、万事有不*,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 《精卫》

    14、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

    15、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16、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18、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顾炎武

    19、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20、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

    [阅读全文]...

2022-07-05 07:57:48
  • 顾炎武《廉耻 》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顾炎武《廉耻 》原文及翻译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顾炎武《廉耻 》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廉耻 》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媿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约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吾于辽东之事有感。

      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土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译文

      《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在这四者之间,耻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能以无耻为可耻,就能免于羞耻了。”又说:“耻对于人关系大极了,那些搞阴谋诡计耍花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耻的。”其所以如此,因为一个人的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国家领袖人物)士大夫的无耻,可谓国耻。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最*读到《颜氏家训》上有一段话说:“齐朝一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已十七岁,颇能写点文件书牍什么的,教他讲鲜卑话,也学弹琵琶,使之稍为通晓一点,用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处受到宠爱。’我当时低首不答。怪哉,此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哎!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么?

      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

      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管理军队,必须教军民知道守礼,勉励他们守义,这是为了使之有耻。当人有了耻,从大处讲就能战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而太公望对答武王则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因为有礼,所以列朝治军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难道还有欺凌*民、抢劫牛马,而对百姓实行残暴手段的么?”《后汉书》上记载: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羌族的首领感激他的.恩德,送上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长又赠送他金环八枚,张奂一起收了下来,随即召唤属下的主簿在羌族众人的面前,以酒酹地道:‘即使送我的马多得像羊群那样,我也不让它们进马厩;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把金和马全部退还。羌人的性格贪婪重视财物但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个都尉,大都贪财爱货,为羌人所怨恨,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才得到了发扬。”唉!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么!我对辽东的事件不能无感。

      杜子美诗道:“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有一种刻本作“廉耻将”。诗人本来的意思,未必想到这点,但我读《唐书》,讲到王佖做武灵节度使时,以前吐蕃人想造乌兰桥,每次在河边岸上事先堆积木材,都被节度使派人暗暗地运走木材,投入河流,桥始终没有造成。吐蕃人了解到王佖贪而无谋,先重重地贿赂了他,然后加紧赶工造成了桥,并且筑了小城防守。从此以后朔方防御侵掠的战事就没完没了,至今还成为边患,都是由于王佖的贪财引起的。所以贪财的人作将帅便边关到夜间也洞开着无人防守。懂得这个道理,即使是郢书燕说式的穿凿附会,或许也可以治国吧!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 1682)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阅读全文]...

2022-01-14 18:57:01
  • 顾炎武的格言

  • 格言,励志
  •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生短暂,享自由。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万事有不*,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文须有益于天下。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染而不自觉。

    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约翰逊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万事有不*,尔何空自苦。

    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我愿*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期,我心无绝时。

    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誓麾白羽,一扫天下翳。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阅读全文]...

2021-12-27 17:44:56
  • 表现爱国的古诗名句

  •   我爱祖国,我爱祖国的壮丽山河;我爱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宋·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1、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唐·杜牧《泊秦淮》

      3、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5、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6、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于谦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8、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1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1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1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阅读全文]...

2022-07-07 00:00:59
  • 有关爱国的古诗名句

  • 有关爱国的古诗名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2、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7、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8、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9、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0、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1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2、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6、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7、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19、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20、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1、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22、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2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4、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5、*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2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27、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2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9、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0、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3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3、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34、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35、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36、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37、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38、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39、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40、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4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4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5、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4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4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4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50、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阅读全文]...

2022-01-26 23:08:09